【基础信息】
《海洋技术学报》杂志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办的海洋科技技术类刊物,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之海洋学类的核心期刊。本刊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搞好海洋公益技术服务为重点,服务于我国海洋科技、国防建设现代化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内外海洋技术研究方面的高新技术、发展动态和应用情况,包括: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仪器装备、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国防建设以及海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等。
【栏目设置】
《海洋技术学报》杂志主要版块栏目: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与系统、海洋遥感海洋遥测、海洋声学应用水声技术与工程、海洋观测仪器与设备、海洋学应用传感器、海洋环境三防技术、海洋标准计量、规程、法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新型海洋微波遥感器技术研究进展 张杰,刘和光,林明森,张振华,陈萍,ZHANG Jie,LIU He-guang,LIN Ming-sen,ZHANG Zhen-hua,CHEN Ping
海洋雷达探测技术综述 吴雄斌,张兰,柳剑飞,WU Xiong-bin,ZHANG Lan,LIU Jian-fei
高海况海洋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张彪,何宜军,ZHANG Biao,HE Yi-jun
自主海洋卫星遥感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贾永君,林明森,张有广,JIA Yong-jun,LIN Ming-sen,ZHANG You-guang
海洋环境移动平台观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张云海,汪东平,ZHANG Yun-hai,WANG Dong-ping
海底观测网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李风华,郭永刚,吴立新,李整林,LI Feng-hua,GUO Yong-gang,WU Li-xin,LI Zheng-lin
海洋环境定点平台观测技术概述及发展态势分析 李民,刘世萱,王波,陈世哲,齐尔麦,汪东平,LI Min,LIU Shi-xuan,WANG Bo,CHEN Shi-zhe,QI Er-mai,WANG Dong-ping
物理海洋传感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李红志,贾文娟,任炜,王祎,高艳波,赵宇梅,LI Hong-zhi,JIA Wen-juan,REN Wei,WANG Yi,GAO Yan-bo,ZHAO Yu-mei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 曹煊,刘岩,曹璐,CAO Xuan,LIU Yan,CAO Lu
倒置式回声仪的研究进展 赵瑞祥,朱小华,ZHAO Rui-xiang,ZHU Xiao-hua
我国海洋监测高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钱洪宝,徐文,张杰,韩鹏,QIAN Hong-bao,XU Wen,ZHANG Jie,HAN Peng
水声导航、定位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孙大军,郑翠娥,SUN Da-jun,ZHENG Cui-e
海洋声学层析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航芳,汪非易,朱小华,徐文,ZHAO Hang-fang,WANG Fei-yi,ZHU Xiao-hua,XU Wen
水声通信及组网的现状和展望 朱敏,武岩波,ZHU Min,WU Yan-bo
我国海洋声学探测技术竞争力分析 刘晓东,王磊,杨娟,邓锴,LIU Xiao-dong,WANG Lei,YANG Juan,DENG Kai
南海及周边海域风浪流耦合同化精细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简介 魏泽勋,徐腾飞,王永刚,李洪平,杨学联,冯伟忠,张志远,WEI Ze-xun,XU Teng-fei,WANG Yong-gang,LI Hong-ping,YANG Xue-lian,FENG Wei-zhong,ZHANG Zhi-yuan
相关期刊简介:环北部湾经济圈背景下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海洋文化产业是广西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但由于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存在海洋文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海洋文化资源没有高效利用、海洋文化产业品牌仍未打响、海洋文化产业集群还未形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构建为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因此。依托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省应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文化创新战略、品牌定位战略、集群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其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文化产业是当前最富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2012年11月30日,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自治区海洋局组织专家在南宁评审并通过了《广西海洋文化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策划》,同意广西将海洋文化产业作为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这更加有利于推动广西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尽管如此,广西海洋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而言,仍然发展缓慢。因此。为加快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就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环北部湾经济圈背景,提出适合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从而促进广西省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海洋技术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Sentinel-1A影像的海上油气平台遥感识别方法——以渤海为例————作者:王方雄;吕学东;张帅;王俊夫;
摘要:针对难以准确获取海上油气平台位置信息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ntinel-1A影像的海上油气平台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水平发射水平接收(Vertical Transmit,Vertical Receive,VV)、水平发射垂直接收(Vertical Transmit,Horizontal Receive,VH)极化数据进行处理,而后运用Matthew极化增强算法分离油气平台和船舶、高亮海...
基于高精度地形/海深数据的海底声学设备布设研究————作者:徐妍;吕庆平;
摘要:为了直观且快速评估深海条件下海底地形和海深对海底声学设备的影响,本文主要将高精度海底地形数据库、水文数据库与声学工具包结合,研究有利于海底声学设备效能发挥的布设方案。高精度海底地形/海深数据库主要采用Sandwell&Smith地形/海深数据库,本文在所选区域通过插值方式获得更高精度的地形/海深信息,并将海底声学设备的布设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工程人员查看。水文数据主要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
《海洋技术学报》投稿须知
摘要:<正>《海洋技术学报》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类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前身为《海洋技术》),双月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以刊载海洋技术进展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期刊。登稿范围:主要刊登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域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工程等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性、原创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和综述等,...
基于小型化二氧化碳传感器校准装置的高效控制条件研究————作者:沈小涵;郑旻辉;魏进燕;王奎;
摘要:针对当前海水二氧化碳传感器校准方法存在装置体积庞大、校准效率低下等不足,基于水气交换思路自主设计了小型化校准控制装置,对比分析了校准介质、水气交换方式、水气体积比例等因素对校准调节效率和校准环境维持的影响,并探讨了使用氮气进行可预测调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天然海水因无法达到平衡状态而不适合作为校准介质,自来水、超纯水和人工海水在数据波动情况、达到稳定耗时和最终平衡浓度方面无明显区别,皆可作为校准介...
基于Sentinel-2影像多特征组合的红树林分布信息提取研究————作者:孙玉超;董迪;高晴;艾彬;
摘要:本文以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珍珠湾范围内的红树林为例,通过提取Sentinel-2影像的水体指数、植被指数、红边特征、纹理特征和空间邻域特征,以及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 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AST...
浅谈OSPF协议Cost值在路由选路中的作用————作者:王颀;韩泽欣;蔡仁翰;张彬;
摘要:海洋信息通信网是一个高度动态且复杂的环境,其中包含了众多不同的节点和链路,路由协议的作用至关重要,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广泛使用的路由协议之一,它基于链路状态进行路由决策。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中,链路开销(Cost)值是一个关键参数,它表示通过特定链路发送数据的成本。这个成本通常与链路的带宽、延迟、可靠性等因素有关,涉及路由协议的参数调整与...
基于一维海浪谱的风涌浪成分划分方法研究————作者:曲晓俊;李明;李浩;刘壮;
摘要:为了提高一维海浪谱的风涌浪成分划分精度,本文基于美国国家数据浮标中心(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NDBC)和海浪波谱仪一维海浪谱数据,提出了一种风涌浪成分划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谱模型参数优化部分和决策函数判别部分,分别对应海浪谱中海浪成分的划分和风涌浪识别。首先,使用北海联合波浪项目开发的谱模型来拟合一维海浪谱进行海浪成分划分。每个谱模型代表了一个海浪成分,谱...
汕尾品清湖水体交换数值模拟研究————作者:吴志辉;叶智豪;宋学龄;陈起程;
摘要:品清湖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为探究品清湖的现状,本文基于非结构化数值模型研究品清湖的水动力特征,通过耦合输移扩散模型研究分析了品清湖水体交换能力。模拟得到:品清湖内涨落潮流基本呈往复流,口门区域流速较大,品清湖内部潮流较弱。整个品清湖平均的水体半交换时间为26.7 d;从口门至湖顶的水体半交换时间逐渐增大,口门附近半交换时间较短,水体交换能力较强,位于口门附近的A区和B区平均水体半交换时间...
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化对砂土中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作者:李瑞;许晓瑞;代志宇;雷恒;
摘要: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对码头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本文以单锚板桩码头结构为例,首先利用砂雨法制备了不同堆积状态的均质砂土地基,并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测定了该地基的静止土压力系数;然后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静止土压力系数下,港池开挖完成后单锚板桩码头结构前墙水平位移、弯矩和土压力分布等问题;最后通过离散元数值仿真,深入分析了颗粒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化对墙体作用压力影响的细观机...
黏土地基海上风机三桩基础循环响应分析————作者:王哲学;李茂林;程星磊;张凌博;
摘要: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海上风机三桩基础长期承受随机风荷载和波浪荷载,这些荷载会导致基础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进而产生过大的转角和沉降变形,导致风机的整体失稳破坏。因此,探究海上风机三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弹塑性单边界面本构模型描述黏土的动应力-应变响应,建立了经典5 MW海上风机三桩基础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黏土地基三桩基础在单调、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基于Tekla的海洋工程模块焊缝批量生成程序开发与应用————作者:王巧艳;包兴先;陆苏超;
摘要:目前,Tekla软件常用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建模,但手动逐条建立焊缝的方式导致建模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对Tekl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引入了两种改进碰撞检测算法,即改进轴对齐包围盒(Axis-Aligned Bounding Box,AABB)算法和改进八叉树算法,开发了焊缝批量生成程序。以实际项目为例,通过应用焊缝批量生成功能,成功地在90 min内完成了8 667条焊缝的批量创建。在对比两种改...
近海浮式光伏结构疲劳损伤分析————作者:张若瑜;范心语;苏江;唐友刚;
摘要:光伏设施发电在陆地已经广泛应用,将光伏设施做成漂浮式结构安装在近海,是目前国内外海洋工程领域的热门和前沿研究领域。海上光伏发电设施遭受交变载荷的作用,极易发生疲劳破坏。针对海上多刚体组成的浮式光伏发电设施,建立多体有限元模型,由海区波浪散布图计算载荷并计算结构的热点应力,基于Palmgren-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S-N曲线,计算分析结构的疲劳损伤。结果表明:研发的近海光伏发电结构,主要疲劳...
复杂分层土中的吸力锚斜拔承载机理分析————作者:熊根;徐健;祝周杰;
摘要:吸力锚作为海上新能源项目的可靠锚固基础型式,具有卓越的承载能力和施工便利性。但对于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复杂分层土况,吸力锚在分层土中的抗拔机理和承载性能极少有相关报道。本文以某风电场实际分层土况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吸力锚-分层土相互作用模型,进行多角度多系泊深度的斜向拉拔分析,对比不同系泊点深度与不同拉拔角度下的吸力锚失效模式,确定不同拉拔角度下的最佳系泊点位置,并深入探讨了分...
基于视觉伺服的可重构海洋浮体对接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作者:石冉博;赵威严;付东飞;
摘要:为解决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缺失和环境感知不足的条件下,只使用单目相机进行可重构浮体厘米级精准对接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受到外部干扰的可重构浮体拼接过程的鲁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vtive Control,NMPC)策略。本文首先定义相机平面中的3个图像矩作为视觉特征获得图像运动学模型,然后...
融合监督学习的小型ROV强化学习算法研究————作者:黄兆军;张彦佳;左晓雯;
摘要:首先对已有的无人遥控有缆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运动控制算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DDPG算法应用于ROV运动控制时所存在的学习时间长且难以收敛,造成大量的数据浪费而增加了存储开销,降低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基于船载无人机的海洋广域通信系统设计————作者:赵卓;穆原子;周宁;杨俊飞;
摘要:无人系统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海洋观测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在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等研究中,各无人系统海上观测信息需要有海洋广域通信系统来保障。以母船为搭载平台,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为通信中继,批量化搭载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等设备作业的海洋观测方法是一种新的研究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方法。根据母船、UAV、USV在观测系统...
较浅海域新型Spar浮式风机水动力特性研究————作者:李志川;齐磊;陈实;唐友刚;
摘要:由于水深限制,传统的Spar型浮式风机并不适用于我国沿海浅海海域。为了推进浮式风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浅吃水Spar型浮式风机。针对不同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频域水动力分析,根据短期预报的结果,选出最优结构关键参数。分别研究该新型浅吃水浮式风机在作业海况和生存海况下的运动性能,建立浮式风机系统的气动-水动-系泊全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计算风机系统的气动载荷,采用势流理论计算...
风浪偏向角对10 MW浮式风机动力性能影响研究————作者:杨礼东;姜玉挺;郭世博;刘利琴;
摘要:本文研究过渡水深60 m水深处风浪偏向角对浮式风机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以OOstar浮式基础为雏形,利用丹麦技术大学(Danmarks Tekniske Universitet,DTU) DTU-10 MW风机,据风浪联合分布概率设计了计算工况,进行了浮式风机系统的时域响应模拟,分析了风浪偏向角对浮式风机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风浪偏向角在±30°范围内概率较高,此时波...
LNG码头多源监测预警的船海岸一体化建设————作者:张坤;尹崇杰;邵珠祥;张超;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安全管控手段不断提升,码头智能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首次提出建设基于多源长期服役传感器实时监测预警的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码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完成了初步探索与建设。本文基于多源长期服役传感器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阐明了在线智能航标观监测和船舶运动姿态实时监测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诊断分析了船舶运动姿态受...
海缆探测型科考船月池导流罩优化设计————作者:刘艳贵;傅望安;曾崇济;田晓庆;
摘要:多波束作为海底地形和资源勘探的工具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受水流速度和噪声等的干扰,其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有必要结合科考船的实际工况对月池导流罩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探测型科考船为研究对象,针对科考船月池内部流场紊乱、水体噪音大等问题,开展月池导流罩的优化设计。首先从多波束设备外部导流减阻方面考虑,设计无缘喇叭口流线型导流罩。然后进一步从降低水体紊流度、防缠绕及消除卷吸效应等方面着手先后设计了局部挡水板、...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水运》
- 省级百姓之家
- 国家级海洋世界
- 北大核心《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省级《安徽工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 北大核心《新技术新工艺》
- 学报《无机材料学报》
- 国家级家具与室内装饰
- 国家级光机电信息
- 北大核心《聚氨酯工业》
- 省级光源与照明
- 省级 山东体育科技
- 省级《福建热作科技》
- 北大核心《雷达科学与技术》
- 省级《中国重型装备》
- 省级安家
- 省级《武夷科学》
- 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
- 省级江苏调味副食品
- 国家级《中国质量与品牌》
- 北大核心《内陆地震》
- 国家级《油气田环境保护》
- 省级海湖盐与化工
- 北大核心现代情报
- 省级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 省级围棋天地
- 省级当代老年
- 国家级中国化妆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