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湖泊科学》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主办,主要报道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第4版、第5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清华光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古生物学文摘;水文水资源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综述、研究报告、信息与动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太湖湖泛形成研究进展与展望 范成新,FAN Chengxin
浅水湖泊湖泛(黑水团)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邢鹏,胡万婷,吴瑜凡,吴庆龙,XING Peng,HU Wanting,WU Yufan,WU Qinglong
底泥和藻体对太湖湖泛的诱发及水体致黑物的供应潜力 蔡萍,吴雨琛,刘新,尹洪斌,CAI Ping,WU Yuchen,LIU Xin,YIN Hongbin
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卢信,刘成,尹洪斌,范成新,LU Xin,LIU Cheng,YIN Hongbin,FAN Chengxin
藻源性湖泛水体显黑颗粒的元素形态分析与鉴定 申秋实,范成新,SHEN Qiushi,FAN Chengxin
底泥覆盖对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控制模拟 商景阁,何伟,邵世光,范成新,SHANG Jingge,HE Wei,SHAO Shiguang,FAN Chengxin
表层底泥翻耕对太湖藻源性湖泛的预控作用 何伟,陈煜权,顾春新,范成新,蔡丽婧,HE Wei,CHEN Yuquan,GU Chunxin,FAN Chengxin,CAI Lijing
藻源性湖泛发生过程CDOM变化对水色的影响 李佐琛,段洪涛,申秋实,张玉超,马荣华,LI Zuochen,DUAN Hongtao,SHEN Qiushi,ZHANG Yuchao,MA Ronghua
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生长周期中腐殖酸的释放特性 谷依露,高小峰,李仁辉,GU Yilu,GAO Xiaofeng,LI Renhui
三峡澎溪河高阳平湖高水位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 张萍,冯婧,李哲,郭劲松,肖艳,刘静,ZHANG Ping,FENG Jing,LI Zhe,GUO Jinsong,XIAO Yan,LIU Jing
动、静水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耿楠,王沛芳,王超,祁凝,王智源,GENG Nan,WANG Peifang,WANG Chao,QI Ning,WANG Zhiyuan
测绘工程师论文范文:地质测绘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质测绘技术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各项工程在开工之前都会应用地质测绘技术进行地质勘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高质量的现代测绘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测绘技术为地质测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笔者就地质测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地质测绘中的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和探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测绘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地质测绘,现代测绘技术,卫星定位,遥感技术
地质测绘的本质是在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勘察,在对收集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绘制制图,应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包括地质点测量、地质剖面测量、地形测量、勘探布网测量、地质定位测量、贯通测量、露天矿测量、地表移动观测等,在地质测绘中合理运用现代测绘技术能大大的提升地质测量的精确性和高效性,能有效的保障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性和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将现代测绘技术应用到地质测绘中,使地质测绘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实现工程地质测量的高效和准确提供了保障。
湖泊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长时间序列内蒙古典型湖泊水质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作者:杨文焕;李艳芳;张明宇;高静湉;李卫平;
摘要:为了确定内蒙古典型湖泊的水质演变特征,选取2013—2023年乌梁素海、岱海和南海湖的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各湖泊的水质演变特征与趋势,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3个湖泊各水质指标与两个指数的相关程度,并且分析湖泊氮磷摩尔比(简称氮磷比)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探究影响湖泊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3—2023年间,乌梁素海、岱海和南海湖的化学需氧量(COD...
近40年长江源区湖泊群水色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作者:陈齐;李志晶;金中武;张国帅;王奕森;杨绪海;韩俊峰;刘玉娇;周银军;肖俊;
摘要: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影响,长江源区河湖水系演变剧烈,FUI(Forel-Ule Index)指数可通过量化水色变化以表征水体生态环境状态。摸清该地区湖泊水色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对于判断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区湖泊水环境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获取了近40年长江源区264个湖泊FUI指数,分析了气象水文条件变化下湖泊水色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湿地植被对干湿状态的响应特征研究——以挠力河湿地群为例————作者:王振山;王天亮;景海华;刘建卫;逄晓腾;
摘要:气候是湿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化造成的水分盈亏会对湿地植被产生严重威胁。量化湿地植被对干湿状态的响应特征,对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挠力河湿地群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沼泽湿地集中区,在全球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挠力河湿地群保护区内的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多尺度标准化...
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变化与冰湖溃决洪水危险性评估————作者:常家豪;姚晓军;王玉;段红玉;张聪;张圆;刘一丹;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GLOFs)威胁。本文基于Landsat ETM+和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采用NDWI方法与人工目视修订相结合方式提取2000年和2022年新藏公...
基于草藻变化的湖泊稳态转换过程解析——以梁子湖为例————作者:徐颖;罗菊花;翟金龙;毛志刚;段洪涛;孟迪;何锋;鲁露;
摘要:伴随湖泊营养负荷的增加、湖泊水生植被衰亡、藻类增长,湖泊会由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转变,一旦稳态发生转变,将很难再逆转,严重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价值。从湖泊草藻长期演变的视角,开展突变点识别,辨析湖泊稳态转换过程,有助于早期预判湖泊生态灾变风险,为湖泊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以梁子湖为例,通过遥感解译的长时序草藻数据集,结合文献搜集的长期水环境关键因子数据,分析水环境变化并识...
eDNA技术在河-库生境鱼类多样性评估中的应用——以重庆玉滩湖为例————作者:沈子伟;谢浪;刘寒文;邓华堂;田辉伍;薛洋;陈大庆;段辛斌;
摘要:玉滩湖是重庆市西部四大供水工程之一,有2条河流流入,是一个典型的多栖境生态系统。截至目前,尚未见玉滩湖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环境DNA(eDNA)技术,与传统鱼类网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玉滩湖鱼类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探索eDNA技术在河-库生境鱼类多样性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应用eDNA技术共检测出鱼类36种,隶属于4目11科32属,物种相对序列丰度分析发现鳙(Hypopht...
华南典型大型水库氮磷化学计量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以高州水库为例————作者:毛仲蒙;蒋燕茹;刘瑞敏;陈凌;顾继光;肖利娟;
摘要:氮磷化学计量是淡水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水体中氮磷供应水平和比例对湖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为深入理解华南地区大型水库水体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以典型大型水库(高州水库)为对象,于2023年1—12月期间开展野外调查,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影响氮磷化学计量时空动态的因子。结果表明,水库湖泊区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均值分别为(0.54±0.13)和(0.026±0.011)mg/L,指示...
岷江上游河流氮分布及潜在沉积物微生物驱动过程————作者:杨早;李娜英;仲波;王晓锋;李贤祥;刘鑫;梅鑫瞳;何奕忻;
摘要: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过程。在自然水体中,河流沉积物的氮功能菌在氮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河流氮分布及沉积物微生物驱动过程,本文针对岷江上游3个海拔河段的水体和沉积物进行氮分布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高海拔河段(>3000m),沉积物铵盐较高,沉积物硝酸盐较低,水体亚硝酸盐在2000~3000 m海拔...
光化学转化对藻源溶解性有机质微生物转化的影响机制————作者:康入蕴;安世林;黄秀琳;吴凤亭;李学艳;杜瑛珣;
摘要: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湖泊富营养化和藻华暴发导致大量藻类溶解性有机物(algaldissolved organicmatter,ADOM)产生,其转化过程是湖泊碳循环研究的重点。为探究湖泊中光化学转化对ADOM微生物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中的ADOM为对象,进行18 d的微生物培养和先自然光照后微生物培养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傅...
珠江下游星湖鱼类多样性与外来鱼类入侵现状研究————作者:余梵冬;房苗;舒璐;徐猛;王裕祥;张铭斯;黄骏涵;汪学杰;胡隐昌;韦慧;顾党恩;
摘要:为了解珠江下游星湖鱼类多样性和外来鱼类入侵现状。2023年3—4月在星湖的中心湖、仙女湖、波海湖和青莲湖4个湖区开展鱼类资源调查,运用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指数、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法和ABC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鱼类物种组成、优势度、分布格局和多样性等。累计采集鱼类23种(或变种),包括鲮、鲫和鲢等11种土著鱼类,豹纹翼甲鲇、条纹鲮脂鲤和麦瑞加拉鲮等12种外来鱼类。外...
太湖水质达Ⅲ类背景下藻情与水质变化特征————作者:朱广伟;国超旋;康丽娟;陶陶;杨芷萱;李娜;秦伯强;
摘要:根据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的17个国考断面的周年监测,2024年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年均值低于0.05 mg/L,是自2007年太湖大规模治理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揭示太湖总磷浓度下降的生态环境背景与机制,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005—2024年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体总磷浓度与藻情、气象水文条件及其他营养盐之间的协同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24年太湖总磷浓度低值的出现与2022年以来...
《湖泊科学》征稿简则
摘要:<正>《湖泊科学》(ISSN 1003-5427;http://www.jlakes.org)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双月刊,每单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载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等,重点报...
浅水湖泊水生植被和藻类水华时空演变遥感长期监测:以太湖流域长荡湖为例(1985-2021年)————作者:黄林生;倪贵高;王康;赵晋陵;罗菊花;
摘要:水生植被和藻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植被退化,藻类水华频发。开展湖泊水生植被群落和藻类水华的长期观测可为湖泊生态系统水生植被修复和藻类水华管控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太湖流域浅水湖泊长荡湖为研究区,基于1985-2021年的Landsat 5和8卫星数据,利用VBI(vegetation and bloo...
深水水库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组装模式的时空变化特征————作者:刘慧博;范逸飞;林蓉;朱进文;阮琪祯;王飞飞;许文锋;刘丽华;曹文志;
摘要:浮游细菌在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驱动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研究选取我国东南地区深水型水库——万安水库,以水温与溶解氧的垂直变化特征为依据,基于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水库不同热分层时期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其组装机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分层形成期浮游细菌α多样性在温跃层最高,滞水层最低;稳定期在滞水层较高,温跃层与混合层较低;消退期在温跃层与滞水层较高,混合...
滇西腾冲青海湖沉积物中137Cs蓄积峰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解析————作者:郭海婷;吴孟孟;潘少明;徐仪红;李启凡;康都;
摘要:人类核事件形成的137Cs蓄积峰作为一种重要的时标,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沉积物计年。在云南地区的湖泊沉积剖面中,除1963年137Cs最大蓄积峰外,“1975”年和“1986”年蓄积峰存在与否,其成因及时标意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滇西腾冲青海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137Cs沉积模型,利用重建的区域137Cs大气沉...
近40年巢湖底栖动物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作者:费娇娇;温舒珂;董芮;张姚;龚志军;陈开宁;蔡永久;项贤领;
摘要: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作为长江下游的重要湖泊对支撑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长江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十年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巢湖生态系统受到了强烈的人为胁迫,导致水质恶化和蓝藻水华频繁。近十余年来,随着巢湖综合治理纵深推进,其水生态环境趋于改善,但富营养化程度依然严重,有关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的认识仍较为匮乏。本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
基于特征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探究河岸带景观对入湖河流总氮浓度的影响————作者:李江;王杰;崔玉环;张耀波;晏实江;
摘要:河岸带在拦截地表污染物进入河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探究河岸带景观特征对河流总氮(TN)浓度的影响机制对河流水质调控尤为重要。以受面源污染控制的巢湖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水质数据与同期Sentinel-2MSI影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反演河流TN浓度,引入递归特征消除算法优化景观特征指标,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宽度河岸带景观对河流TN浓度的影响,确定影响河流TN浓度的最有效河岸带宽度与关键景观...
多源补水格局下白洋淀换水周期与示踪剂传输时间的时空特征————作者:田凯;赵彦伟;白洁;浦早红;张启龙;
摘要: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生态腹心,其水环境保护受到高度重视,陆续实施了上游水库调水、南水北调中线补水和引黄济淀补水等措施,构建形成了多源补水的新格局,水环境整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其长期受到人类高强度开发活动的影响,淀区地形复杂多变,致使其仍存在局部水域流通不畅、水体交换较差等顽疾,因此探明换水周期和污染传输的特征和规律对白洋淀水环境治理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实测数据构建了白洋淀水动力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季...
苏北白马湖禁渔初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作者:罗思;葛超;焦昱斌;王启烁;王泽鑫;杨瑞琪;王少康;周俊杰;金诗语;
摘要:白马湖是淮河流域下游具有滞涝、供水、生态、文化景观、旅游、养殖等多种功能的重要湖泊。为掌握白马湖禁渔初期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本研究于2023年6月—2024年4月对白马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连续调查。4个季度共采集到鱼类48种,隶属于7目13科38属,以鲤科鱼类和小型杂食性鱼类为主。似鳊(Pseudobramasimoni)、鳙(Aristichys nobilis)、大鳍鱊(Acheilog...
典型亚热带城市(武汉)湖泊修复中密刺苦草的生境需求分析————作者:印金凤;操瑜;吕超超;曹特;张圆;张毅成;秦靖;汤鑫;
摘要:恢复沉水植被是城市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了解沉水植物的生境需求是实现沉水植被有效恢复的重要基础。为探讨亚热带城市湖泊中沉水植物的生境需求,本研究选择武汉东湖、南湖和沙湖开展野外调查,以优势物种密刺苦草(VallisneriadenseserrulataMakino)为研究对象。研究测定了植物中长期生长(如生物量)、短期生理(如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瞬时荧光等16个指标以及水体和底泥相关性质...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武汉勘察设计
- 国家级《现代零部件》
- 北大核心《摩擦学学报》
- 省级《广东通信技术》
- 省级酒店精品
- 省级材料科学进展
- 省级环境污染与防治
- 国家级绿叶
- 省级吉林画报
- 省级沙棘科教纵横
- 省级山东电力技术
- 省级《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认证技术》
- 省级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茶叶机械
- 北大核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北大核心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 省级道路交通与安全
- 省级阿坝科技
- 北大核心《钢铁研究》
- 省级《上海工业》
- 省级西安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气象与环境科学》
- 省级《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北大核心《现代技术陶瓷》
- 省级《云南科技管理》
- 省级《江西水利科技》
- 省级《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海事
- 省级《科技与经济》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