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3-1448/TF
国际标准刊号:1673-0224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勘察科学技术》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钢铁研究》冶金工程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是一本覆盖粉末冶金学各分支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与工艺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号为:CN43-1448/TF,月刊。

  本刊为覆盖粉末冶金学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与工程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粉体、粉末冶金学科及材料学科等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学术论文、科技成果报告、阶段性研究和新产品试制总结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动向。

  该杂志的前身为《粉末冶金》内刊,创办于1972年,在1972年至1983年的11年中,共出版期刊36期,1984年停刊。近年来,国家先后在中南大学组建了“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重点学科”、“粉末冶金博士点”和“中国有色金属粉末冶金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了适应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需要,经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研究批准,我校于1996年对《粉末冶金》进行复刊并更名为《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同年便正式出版。该刊由中南大学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教授任编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秘书长马福康任编委会主任,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任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

  【该刊宗旨】

  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科技进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粉末冶金科学技术和学术水平;公布新的科技成就,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读者对象】

  广大的粉末冶金、金属材料、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粉体工程及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生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期刊、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合评述、理论研究、工艺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过共晶Al-Si20合金粉末包套-等径角挤压致密化行为 李永志,都学飞,孙静,LI Yong-zhi,DU Xue-fei,SUN Jing

  固相反应法制备β″-Al2O3粉末的热力学研究 何捍卫,王晓,潘登宇,HE Han-wei,WANG Xiao,PAN Deng-yu

  机械合金化制备Al-Pb纳米相复合结构的热力学分析 吴志方,周帆,周䶮,吴润,WU Zhi-fang,ZHOU Fan,ZHOU Yan,WU Run

  (Cu-50TiH2)+SiCp复合粉体焊料连接石墨/铜接头的微观结构 郭贝贝,聂敦伟,张益中,余思,汪盛,毛样武,GUO Bei-bei,NIE Dun-wei,ZHANG Yi-zhong,YU Si,WANG Sheng,MAO Yang-wu

  退火温度与Ti、Al元素对14Cr-OD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龚梦强,周张健,张珂,户赫龙,GONG Meng-qiang,ZHOU Zhang-jian,ZHANG Ke,HU He-long

  封装条件对气体捕捉法制备泡沫Ti-6Al-4V的影响 王哲磊,任学平,侯红亮,王耀奇,WANG Zhe-lei,REN Xue-ping,HOU Hong-liang,WANG Yao-qi

  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半固态粉末轧制AA2024带材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 顾才鑫,刘允中,贾惠芳,GU Cai-xin,LIU Yun-zhong,JIA Hui-fang

  铝合金表面多功能膜的TiO2溶胶封孔工艺及性能 杨曦,邓姝皓,王娇,YANG Xi,DENG Shu-hao,WANG Jiao

  元素Cr含量对粉末冶金TC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张豪胤,祝要民,王文焱,谢敬佩,徐坚,元亚莎,许开辉,ZHANG Hao-yin,ZHU Yao-min,WANG Wen-yan,XIE Jing-pei,XU Jian,YUAN Ya-sha,XU Kai-hui

  CrN与Cr-C-N涂层在海水环境下的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陈颢,叶育伟,王永欣,郭峰,李金龙,羊建高,CHEN Hao,YE Yu-wei,WANG Yong-xin,GUO Feng,LI Jin-long,YANG Jian-gao

  WC-11Co硬质合金与不同岩石的摩擦磨损特性 李秀林,陈丽勇,易丹青,赵声志,张忠健,郑晓晨,王斌,刘会群,彭宇,LI Xiu-lin,CHEN Li-yong,YI Dan-qing,ZHAO Sheng-zhi,ZHANG Zhong-jian,ZHENG Xiao-chen,WANG Bin,LIU Hui-qun,PENG Yu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研究

  摘要: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对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在深冷处理及冷热循环处理环境下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维氏硬度观察及金相组织、XRD,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深冷及冷热循环处理可以改善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也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冷热循环处理可以引起纯钛孪晶增生的现象.

  关键词: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钛合金,深冷处理,冷热循环处理,XRD,显微组织

  1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用材料购自东莞市鸿钛钛合金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轧制态纯钛、TA7,TC4和TC10钛合金,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本文通过模拟空间特殊环境,来研究深冷处理和冷热循环处理对纯钛、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根据文献所给的信息:钛及钛合金材质的航天装备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用时,其向阳面的温度大概在400 K左右,所以冷热循环热处理中的热处理设定温度为400 K;而在背阳面时温度低至液氮温度,根据文献资料和前期研究基础,将深冷处理温度定为液氮温度(约80 K).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聚硅氧烷的SiC(O)纤维的制备与表征————作者:沈艳;赵钟倩;杨天月;苟燕子;

摘要:SiC纤维常用的先驱体聚碳硅烷价格高昂,为降低成本,本文以聚硅氧烷为硅源、聚丙烯腈为碳源制备改性先驱体,采用先驱体转化陶瓷技术和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聚合物原纤维,通过紫外辐照和空气热交联进行不熔化处理,再在N2气氛中进行热解无机化制备SiC(O)纤维,并对SiC(O)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C(O)纤维直径为200~300 nm,均匀度好,表面无孔隙,在...

光固化打印电池技术的应用及展望————作者:占丽娜;王爱月;钟佳妮;于凤英;刘耀;

摘要:光固化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为电池制造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介绍了光固化技术在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光固化技术在电池材料如导电聚合物、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隔膜材料中的应用,并对光固化打印电池的发展提出建议及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研究进展————作者:韩清壮;向阳;彭志航;冯坚;李良军;文瑾;刘平;

摘要:在严酷的服役环境中,航天器必须经受长期暴露于有氧环境、极端气动加热、高温和高压的严峻考验。热防护材料在高温和强气流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优异的隔热、防护、抗压及抗冲击性能,并能保持稳定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作为一种防热隔热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其低热导率能显著减少热传递,同时保留了必要的力学性能,其在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在高温环境下确保内部设备的稳定运行。本文系统探讨两种典型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体系...

两种新型含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相稳定性————作者:胡秀仪;张利军;周科朝;黄再旺;

摘要:本文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和高速凝固法制备两种Os质量分数为3%、Co/Cr质量比不同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SUSX-Os-1和CSUSX-Os-2,对合金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后,将其分别在1 100、1 150、1 200 ℃下热暴露不同时间,研究热暴露时间和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电子空位法和d级轨道电子能级预测法计算TCP相的析出倾向。结果表明:随热暴露温度升高和热暴露时间延长,两种合金的γ...

添加磷酸对硫化铜微/纳米管形貌及电催化CO2还原性能的影响————作者:谈梦林;黄千里;刘咏;

摘要:通过电催化将CO2转化为有附加价值的化学品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和缓解能源危机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化学实验等手段,研究添加磷酸对CuS微/纳米管微观形貌与电催化CO2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磷酸导致微/纳米管的长度变短、外径变小,且其组成单元纳米片变薄。微/纳米管尺寸的减小有助于暴露更...

Ni含量对层状TiC-Ni/EP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作者:侯俊峰;吴集思;江文莉;王文华;吴尚育;

摘要:针对电子封装用基板材料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冰模板法制备层状多孔TiC-Ni支架,并结合真空浸渍法将环氧树脂(epoxy, EP)渗入多孔支架的孔隙中,制备层状TiC-Ni/EP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和热膨胀仪等设备,研究Ni含量对层状多孔TiC-Ni支架的孔隙形貌、层状结构特征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Ni含量增加,多孔...

DyF3/Dy2O3共扩散对烧结Nd-Ce-Fe-B磁体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作者:贺展鹏;李丽娅;

摘要:本文以DyF3和Dy2O3粉末为扩散源,制备高Ce含量(Pr,Nd)20Ce11Febal(Cu,Ga,Zr)1.0B0.97 (质量分数)烧结磁体,采用超高矫顽力永磁脉冲测量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子探针显微分...

α-Al2O3及硅溶胶强化处理对氧化硅陶瓷型芯性能的影响————作者:彭勇慧;周文韬;寇宝弘;欧阳静;

摘要:本文选用α-Al2O3作为矿化剂,制备精密铸造用氧化硅基陶瓷型芯,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三点弯曲法等,研究矿化剂用量与硅溶胶强化处理对型芯的收缩率、开气孔率、密度和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Al2O3对陶瓷型芯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其作为增强相能阻碍熔融石英的黏滞流动,并提升型芯...

冷变形与退火对原位碳纳米片/铜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樊磊磊;刘颖;要宇鹏;涂瑞博;吴艳霞;王剑;敬霖;张彩丽;

摘要:铜基体组织调控是突破碳纳米片/铜复合材料强度-塑性倒置关系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原位合成碳纳米片/铜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冷轧变形和退火处理,探究冷轧变形及退火温度对原位碳纳米片/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轧制过程中,原位碳纳米片/铜复合材料中铜基体的晶粒尺寸随变形量增加而减小,形成{110}?113?织构,同时位错密度也显著增大。在晶粒细化、形变织构和位错...

基于Si3N4@MgSiN2核壳结构粉体制备β-Si3N4晶须————作者:王为得;刘一铭;潘勇;莫勇;王伟明;马青松;

摘要:一维单晶β-Si3N4晶须兼具优异的热学、力学、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作树脂基、金属基及陶瓷基的增强体材料。以氧化物为烧结助剂制备的β-Si3N4晶须存在残留杂质多、长径比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增强效果。本研究借助熔盐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Si3N4@Mg...

冷冻铸造-压力浸渗制备仿贝壳层状结构Al/Al2O3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作者:杨立凯;吕博梁;岑俊池;林巧力;石玗;

摘要:受自然材料如珍珠贝的高性能得益于其独特层状结构的启发,结合仿生学理念,本文通过冷冻铸造-压力浸渗技术制备仿贝壳层状结构Al/Al2O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材料试验机研究玄武岩烧结助剂和烧结温度对多孔Al2O3骨架微观结构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仪观察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相体积分数。结...

TiC含量对激光熔覆Inconel 718复合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作者:卢盛儒;仝永刚;胡永乐;伍鹏飞;吉希希;王开明;

摘要:为提高镍基合金熔覆层的高温耐磨性,本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TiC强化Inconel 718复合熔覆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超景深显微镜和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探究TiC含量对Inconel 718复合熔覆层组织结构及高温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C后,复合熔覆层内部形成(Nb,Ti)C、NbC和不同尺度的Ti C颗粒,复合熔覆层的晶粒细化。w(TiC)=30%的复合熔覆层硬...

Fe-Mn-Al-Ni-C轻质钢的光热转换性能————作者:李诗瑶;章飞;陈梅洁;李开洋;熊志平;宋旼;王章维;

摘要:本文结合表面刻蚀和原位氧化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光纤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通过调控氧化温度研究Fe-Mn-Al-Ni-C轻质钢表面氧化产物的变化及其对光热转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原位氧化工艺,增加刻蚀预处理能促进纳米片状氧化物的生成,有效提高合金的光热转换性能。刻蚀后,随着氧化温度从300℃上升到400℃,氧化物尺寸增大,合金的光热转换...

ZrC-AlN强化Mo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作者:严春雷;宋东及;任俊业;

摘要:针对新一代耐高温、抗辐照、抗氧化、高强韧热结构材料的应用需求,通过三维干法球磨,冷等静压制坯,高温氩气气氛烧结制备不同ZrC-AlN含量的Mo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同步热分析仪等,研究陶瓷含量对复合粉末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氧化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干法球磨可获得均匀分散的金属陶瓷复合粉末。从室温到1 200℃氧化后,随陶瓷相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

银基合金滑环真空载流摩擦特性————作者:张淑敏;刘兰英;于义德;王宇鹏;刘帅;刘清凯;

摘要:为优化银基滑环摩擦副选材,本研究选取AgCu合金、AgCuNi合金和Ag基复合材料作为环体材料,将其与Ag基、Au基刷丝组成摩擦副,进行真空载流寿命实验,采用示波记录仪、数码显微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不同摩擦副的电接触性能、磨损表面形貌、磨屑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AgCu合金、AgCuNi合金与Ag基、Au基刷丝对磨后均会产生细长丝状的磨屑,其形貌多呈层状挤压特征。在Ag合金环体中引入WS2、...

镁热还原-酸洗制备钽粉工艺中粉体的演变规律————作者:程越伟;陈熠;王瑞芳;邢奕辰;韩正豪;车玉思;何季麟;

摘要:目前钠还原氟钽酸钾制备的钽粉无法满足高端电容器对钽粉形态均匀性和氧含量的要求。本文利用镁还原氧化钽-酸洗工艺制备钽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激光粒度仪、氧氮氢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研究还原产物酸洗前后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含量,以及钽粉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钽粉颗粒遗传了原料的形貌。当n(Mg)∶n(Ta2O5)=...

冷冻铸造-熔体渗浸制备仿贝壳层状结构Al/Al2O3复合材料及其性能————作者:杨立凯;吕博梁;岑俊池;林巧力;石玗;

摘要:受自然材料如珍珠贝的高性能得益于其独特层状结构的启发,结合仿生学理念,本文通过冷冻铸造-压力浸渗技术制备仿贝壳层状结构Al/Al2O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材料试验机研究玄武岩烧结助剂和烧结温度对多孔Al2O3骨架微观结构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仪观察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相体积分数。结...

基于Si3N4@MgSiN2核壳结构粉体制备β-Si3N4晶须————作者:王为得;刘一铭;潘勇;莫勇;王伟明;马青松;

摘要:一维单晶β-Si3N4晶须兼具优异的热学、力学、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作树脂基、金属基及陶瓷基的增强体材料。以氧化物为助剂制备的β-Si3N4晶须存在残留杂质多、长径比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增强效果。本研究借助熔盐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壳层厚度可控的Si3N4@MgSi...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Cr3C2掺杂Ni-P-PTFE化学复合镀层制备及性能————作者:王建刚;许美琦;王雪;孙逸涵;王玉江;

摘要:为提高以铁素体不锈钢为基体的医疗器械零部件表面的耐蚀性和硬度,本研究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铁素体不锈钢表面制备x Cr3C2/Ni-P-PTF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镀层,研究Cr3C2质量浓度(10、15、20 g/L)对化学复合镀Ni-P-PTFE镀层热处理前后硬度、...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