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云南冶金》热心服务于省内外不同层次的冶金矿业、生产、科研、管理、经济、营销人员,大专院校相应专业师生和关矿业的广大读者;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并与国外冶金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繁荣世界矿冶科技承接广告业务,热忱服务于有关企事业单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2、1997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届、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
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采矿、选矿、冶炼、金属材料与加工、检测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非煤地下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尹冰晶,YIN Bing-jing
黄铁矿与毒砂浮选分离研究现状及进展 刘子帅,吴福初,伦绍雄,LIU Zi-shuai,WU Fu-chu,LUN Shao-xiong
三水铝石矿的机械活化球磨溶出工艺研究 柯贤耀,张廷安,李薇,KE Xian-yao,ZHANG Ting-an,LI Wei
低品位铁精矿“提质降硅”生产实践研究 黄志权,HUANG Zhi-quan
内蒙古某矿山复杂低品位铜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和英,董华生,HE Ying,DONG Hua-sheng
稀土开发应用现状与出路 李俊,李怀仁,冀成庆,LI Jun,LI Huai-ren,JI Cheng-qing
MgO含量对高铝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杨福,YANG Fu
云南某县氰化尾渣特性及安全处置方法的研究 张水南,陶辉旺,李啸寅,ZHANG Shui-nan,TAO Hui-wang,LI Xiao-yin
澳斯麦特炉锡冶炼过程中硫的危害 柏宏明,BAI Hong-ming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氮化硅工艺中碳化硅生成的分析 万小涵,张广清,Oleg Ostrovski,WAN Xiao-han,ZHANG Guang-qing,Oleg Ostrovski
低松比片状银粉低温聚合物导体浆料的研究 杨桂生,张文莉,胡新,杨志鸿,陈步明,YANG Gui-sheng,ZHANG Wen-li,HU Xing,YANG Zhi-hong,CHEN Bu-ming
样模的外观结构对A356.2铸造铝合金中Si偏析的影响 和玉光,孙淑红,洪尧,尹建成,杨元娟,HE Yu-guang,SUN Shu-hong,HONG Yao,YIN Jian-cheng,YANG Yuan-juan
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高纯钴中痕量杂质元素 杨海岸,罗舜,刘英波,闫豫昕,施昱,YANG Hai-an,LUO Shun,LIU Ying-bo,YAN Yu-xin,SHI Yu
抗震钢筋假清零造成检测结果异常的分析研究 阮东华,RUAN Dong-hua
电煅炉安全平稳运行的技术探讨 李自田,LI Zi-tian
铝加工中废乳液的处理工艺改进 梁瑞平,李露,LIANG Rui-ping,LI Lu
降低锌电积成本的研究 周中华,苏腾飞,ZHOU Zhong-hua,SU Teng-fei
摘要:本文从炼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源流两个方面出发,对炼铁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炼铁系统,物质流,能源流
近年来,全球气温开始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钢铁行业生产和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废弃排放是致使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钢铁联合企业中,炼铁系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温影响最为严重。碳素是炼铁系统消耗的主要能源,而碳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CO2。因此,为了保证人类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提高炼铁系统的能源效率。
云南冶金最新期刊目录
麒麟厂深部铅锌矿体形态及构造特征研究————作者:马超;李吉富;杜佳辉;
摘要:研究分析麒麟厂深部区域的矿体分布规律、矿体形态品位变化以及构造特征,认为麒麟厂深部构造复杂,主要发育NE、NW向断层;受构造作用影响薄脉状、囊状等零星小矿体较为常见
云南省澜沧县惠民铁矿氧化矿矿石特征————作者:李江;王冬雁;杨彦武;李江博;
摘要:在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惠民铁矿氧化矿的化学组分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矿石有用组分、矿物成分、造渣组分、有害组分的基本特征,可为该区铁矿石的加工及选冶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作者:胡辉;石晨晨;张飞;
摘要:综述了当前常用的几种信号处理技术如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希尔伯特黄变换等各自具有的优势、适用范围以及应用现状。同时,探讨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分段注浆止水工艺在岩心钻探中的应用————作者:伍承浩;龙海涛;
摘要:目前在各大矿山井下钻探施工项目中,面临井下深孔施工、钻孔涌水严重,对钻探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为了克服井下深孔大涌水的难点,需要改进现有施工工艺。研究采用水泥浆液止水技术与分段注浆材料器具的适应性,将分段注浆方法运用到固体岩心钻探涌水地层的施工中,以此来封堵孔内涌水,确保钻孔顺利施工
大直径深孔采场破碎顶板支护方案优化研究————作者:罗正良;李凡;赵亮;董思军;刘几上;
摘要:针对金厂河多金属矿大直径深孔采场顶板围岩连续破碎、失稳垮塌、压覆资源等技术难题,对29#采场开展顶板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的工业试验。现场应用表明支护结构能够承受采动应力的变化,有效控制了顶板变形,起到良好的锚固效果
超前地质预报在有色金属矿山井巷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俊平;李东立;冯毅;付毅;
摘要:分析目前有色金属矿山超前地质预报现状,基于某矿山开展的大量超前地质预报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和建立物探法预报结果准确度评价体系、有色金属矿山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及工作流程,开展了某矿山巷道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展望了色金属矿山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法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物探方法组合探测模式,进一步提高超前地质预报精度
青海某含铜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作者:吕超;罗文成;刘保;次曲;梁溢强;张晶;徐安勋;
摘要:为给青海某含铜铁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构造主要为次块状构造、块状构造和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包含结构和(柱)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目的矿物磁铁矿以单体颗粒为主,少量与脉石矿石简单连生和相互包裹,黄铜矿主要以简单连生为主。依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推荐先浮铜和硫-浮选尾矿磁选铁的原则流程
某含碳铜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影响选矿指标因素分析————作者:尹兴思;丁继峰;吴臣星;杨恢州;高天龙;刘玫华;
摘要:针对某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测定主要矿物种类、嵌布特征、赋存状态、单体解离度特性等。结果表明: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呈不等粒星散浸染状分布,无定向分布于脉石矿物颗粒间;钼矿物主要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呈星点状分布,与黄铜矿、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同时查明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差异大,含有易浮碳质物石墨,是造成铜钼分选困难的主要因素
某低品位多金属矿铜铅混合精矿分离技术研究————作者:董华生;韩远燕;
摘要:针对某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矿矿石性质特点,采用新型组合药剂作为铅矿物抑制剂进行铜铅分离,得到铜品位为25.63%、铅含量为4.55%、铜作业回收率76.26%的铜精矿,与现场生产指标对比,铅精矿主品位提升7.35%,铜精矿含铅降低10.44%,铜金属作业回收率提升24.73%,取得了较好的工艺指标,为伴生低品位铜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依据
云南某高泥低品位斑岩型铜矿选矿药剂制度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郦超;赵吉堂;龚丽;普登有;
摘要:针对某斑岩型铜矿矿石中含泥矿物较多、浮选药剂单一、选矿回收率受到严重制约等问题,通过优化药剂制度,实行“MCO+丁基黄药”组合捕收剂,粗选采用分段加药方式,铜选矿回收率提高2.15个百分点
改性TiO2光催化剂用于铝酸钠溶液脱硫的研究————作者:戴静;谢桂炳;郝竞一;孔令丽;李青青;
摘要:针对高硫铝土矿应用于拜耳法生产流程中,其中的硫进入到生产体系中造成不良影响,以添加活性组分改性的Ti O2作为催化剂消除硫对氧化铝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Mn-TiO2活性组分负载比例为1%,载气(含O3)通气量为50 mL/min,反应时间60 min条件下,S2-转化率100%,S2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草酸盐排除工艺优化与应用————作者:何清;李小波;范超;王治国;武正君;赵粉; 摘要:针对高碳铝土矿进入系统生成草酸盐并在母液中富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问题,对母液液固分离、换热降温、添加活性溶出渣等进行分析,优化了草酸盐排除工艺。结果表明:除杂母液量达到330 m3/h,末槽固含稳定控制在30 g/L左右,草酸盐平均析出率为32.11% 新液中氟离子浓度升高的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梁艳辉;王国栋;邹维;刘维维; 摘要:为确定新液混入废电解液后,电解液中氟离子浓度升高的影响因素,考察了脱氟渣水洗、酸洗、沉降时间对脱氟后液氟离子浓度的影响、酸度对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影响、过滤材质对滤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氟渣遇酸后氟会溶解,导致电解液中氟离子浓度升高;氟离子浓度随着沉降时间延长而降低,新液至少沉降2 h以上再投入使用;过滤材质对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影响不大 电解沉积法从解吸贵液中回收金的试验研究————作者:乔天强;杨坤;刘海强;庄世明;和少龙;李洪松; 摘要:针对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工艺中存在的载金炭解吸电积率低、系统管路易堵塞、拆换筛网频繁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电解沉积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解吸电积作业的电积效果,分析电解沉积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工艺改进。经改造优化后,金的电积率由原来的42.10%提升至98.33%,提升了56.23%,可大幅降低后序处理成本 活化电石渣代替石灰溶出氧化铝的研究及应用————作者:李俊福;陈映;彭振霖;王红光; 摘要:针对电石渣活性低的问题,采用焙烧、研磨、添加剂等方法提高电石渣的活性以提高氧化铝相对溶出率。结果表明:焙烧后的电石渣的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93.61%;研磨后的电石渣的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93.09%;赤泥活化后的电石渣,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96.95% 电子束熔炼高纯铜工业化试验研究————作者:林琳;赵红梅;李衍林;杨振;杨妮;张候文;谢刚; 摘要:针对高纯铜靶材的制备难题,对4N阴极铜开展了十公斤和百公斤级的电子束熔炼提纯试验研究,采用辉光放电质谱仪、O-N-H分析仪和C-S分析仪对杂质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真空度1.5×10-1Pa,功率20 kW熔炼25 min得到的十公斤高纯铜的主控杂质含量在1×10-5(质量分数)以下,氧含量在2×10-6以下;在同样的熔炼条件... 拜尔法叶滤滤饼利用的优化及应用————作者:李俊福;何清;李小波;谢桂炳;涂勇;龙祥; 摘要:针对滤饼送沉降槽导致末次铝硅比高,造成氧化铝和氧化钙损失等问题,结合叶滤滤饼性质,通过优化适用于超细物料在高温、高碱、高粘度下实现液固分离的关键设备和“板框压滤机过滤—循环母液调配—原料磨配矿”整套回收工艺,实现叶滤滤饼高效回收利用 脉冲-红外法测定阳极铜中氧含量影响因素探讨————作者:徐晨曦;黄丽;员阿朋;张健;史涵宇;黄美静; 摘要:结合钢研纳克氧分析仪O-3000原理,从样品的制备、分析参数的设置、仪器的校准、载气的纯度、试剂的有效性、空白值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了脉冲-红外法测定阳极铜中氧含量时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评估了该方法的不确定度分量,并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结合不确定度分量的大小和影响因素可知:微量、痕量分析时,标准物质定值的准确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铜冶炼渣浮选铜精矿中杂质元素————作者:员阿朋;徐晨曦; 摘要:通过标准样品选择、分析曲线条件设置、校正试验等手段对分析曲线进行优化,探究减小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的误差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以上手段可以满足测定要求 铜尾矿活性评价及激发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黄文君;袁野;徐庆鑫;刘炳恒;贺昶;毛雯婷; 摘要:铜冶炼渣选铜尾矿化学成分和矿相组成具有活性成分,活性激发处理后能够用作胶凝材料。介绍了铜尾矿的物理性质和胶凝活性等特性,描述了活性指数法、化学分析法等铜尾矿的活性评价方法,分析了机械激发、高温激发、复合激发等铜尾矿活性的激发方法,指出了现有活化技术的局限性,展望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