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现代地质》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主编为邓军教授。它以“发展学术、服务生产、培养人才、树立新风”为宗旨,以集中报导国内外最新的地学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主要任务,是一份深受广大地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期刊。
《现代地质》自1987年创刊以来,已取得不少荣誉和奖项:(1)荣获1990年度北京高校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2)在1992年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四通奖评选活动中获编辑质量奖、办刊条件奖;(3)1995年在北京市高校系统自然科学学报“三优”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一等奖;(4)在2000年底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优秀奖。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4年10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现代地质》2003年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497和0.523,在全国地质科学类期刊中分列第10位和第18位;《现代地质》的总被引频次在全国1576种比较优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排第267位。近年来,该刊物的学术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是一份优秀的地学类期刊。 本刊主要报道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与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等,内容涵盖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矿床地质、构造地质、地球化学、找矿勘探、能源地质、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探矿工程等诸多地学领域。
本刊坚持为地质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的方针,着重刊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前缘性的学术论文,及时报道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现代地质》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内的多家图书馆收藏。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北京市高校学报自然科学“三优”优秀学报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地层学、古生物学与构造地质学、矿物、矿床、岩石学、 能源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北京房山北岭向斜形成与形变综合解析 李东旭,LI Dong-xu
在CorelDRAW平台上进行Fry法有限应变测量的新技术 韩阳光,颜丹平,李政林,HAN Yang-guang,YAN Dan-ping,LI Zheng-lin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 朱清波,杨祝良,姜杨,周效华,王存智,靳国栋,ZHU Qing-bo,YANG Zhu-liang,JIANG Yang,ZHOU Xiao-hua,WANG Cun-zhi,JIN Guo-dong
花岗质岩浆的变压结晶作用及其动力学意义:以北京房山岩体为例 刘小丽,程素华,张宏远,LIU Xiao-li,CHENG Su-hua,ZHANG Hong-yuan
西天山伊犁地块北缘桦木沟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王永文,颜丹平,刘红旭,潘澄雨,陈峰,孟云飞,丁波,刘涛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黄铁矿热电性与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许杰辉,葛文胜,邢德超,陈晓东,宋文杰,余文林,张伟,吴生军
藏南吉松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尹远,梁维,谢锦程,张继军,YIN Yuan,LIANG Wei,XIE Jin-cheng,ZHANG Ji-jun
滇东北矿集区云南富乐厂铅锌矿区断裂构造控矿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吕豫辉,韩润生,任涛,邱文龙,让昊,高原,L(U) Yu-hui,HAN Run-sheng,REN Tao,QIU Wen-long,RANG Hao,GAO Yuan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前寒武系不整合对基底古隆起及其演化的启示 陈刚,汤良杰,余腾孝,郭颖,岳勇,李九梅,张旭光,龙禹,谢欣彤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泊尔江海子断裂对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控制 李潍莲,纪文明,刘震,雷婷,朱景宇,LI Wei-lian,JI Wen-ming,LIU Zhen,LEI Ting,ZHU Jing-yu
环境工程编辑部投稿: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方法的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在德上高速A6标怀玉山隧道工程的施工体会,主要介绍了采用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确保Ⅳ、Ⅴ围岩安全快速的掘进,降低施工成本,力求在安全、低成本、短周期进行隧道开挖掘进,避免由于开挖台阶过长,初期支护未及时封闭成环造成的隧道塌方,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提供参考。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n the Deshang high-speed railway A6 Huaiyushan tunne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micro level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safe and fast driving of Ⅳ andⅤ surrounding rock,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s, conduct the tunneling boring in a safe, low-cost and short cycle situation, and avoid the collapse caused by too long excavation stage and not timely closed looped initial suppor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tunnel entra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关键词: 隧道工程,微台阶开挖,施工技术
现代地质最新期刊目录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作者:牛花朋;刘姗;焦小芹;张关龙;王千军;周健;赵贤;于洪洲;熊峥嵘;何晓;
摘要:本文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石炭系火山熔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来说明其成因机制及构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岩石的MgO含量中等(3.21%~6.82%),Al2O3含量中等偏高(11.30%~17.78%),全碱K2O+Na2O含量较高(4.24%~7.24%)。其中,玄武岩样品...
深时铁矿物分布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初探————作者:黄思艺;徐靖博;魏林宏;蔡元峰;
摘要:矿物是数十亿年地球系统演化的重要信息载体,以数据驱动的矿物学研究对于深入挖掘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潜在演替规律和驱动机制具有重大意义。铁元素(Fe)在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生命演化、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指示环境变迁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本文通过探讨949种铁矿物多样性演化规律及分布特征,初步构建起深时铁矿物演化与地球环境演变及生命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深时铁矿物多样性呈幕式...
北阿尔金红柳沟地区冰沟南组碎屑锆石年代学及构造意义————作者:辛小飞;何金有;陶小晚;张荣虎;曾庆鲁;郭少斌;孙健;
摘要:北阿尔金红柳沟地区冰沟南组与早古生代蛇绿岩呈构造混杂产出,前人将其归属于新元古代地层,但由于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其沉积时代还存在不确定性。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方法,对红柳沟地区冰沟南组沉积时代及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柳沟地区冰沟南组底部碎屑岩具有早古生代(445 ~ 520 Ma)和中元古代(1.0 ~ 1.5 Ga)年龄峰值,最年轻的峰值年龄(445 Ma)限定了冰沟南组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8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作者:伍岳;夏东领;曾联波;郭秀娟;
摘要:综合利用露头、岩心、分析化验、地球物理及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控制因素及与油气富集关系,取得如下结论认识:(1)研究区裂缝具有“多类型、多尺度、多组系”特点,以高角度构造剪切缝为主,NEE向和NW向裂缝发育程度高,为燕山期NWW—SNN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组共轭剪切缝;(2)泥质隔夹层面、钙质隔夹层面、河道冲刷面、韵律岩性变化面是研究区...
桂西那端地区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环境及次生地表改造作用研究————作者:覃荣峰;杨淑娟;马欢;陈方戈;
摘要:桂西铝土矿是我国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典型代表。前人研究多聚焦于桂西地区主要矿区铝土矿的物质组成、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并得到了丰富的成果,但对该地区铝土矿成矿后改造作用研究较少,且关于桂西铝土矿的成矿环境仍然存在争论。本文针对这个主要问题,通过划分铝土矿矿物演化期次的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指标研究,认为那端铝土矿形成于陆相,其陆源风化期为酸性氧化环境,埋藏和成岩期为碱性还原环境,表生期为酸性氧化环境。上下层...
贵州长兴组典型危岩体稳定性关键问题研究————作者:覃红亮;赵翠;朱昱桦;胡荣;吴波;黄欣欣;黄广才;
摘要:长期以来,危岩体的形成机理、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及主要诱发因素、崩落影响范围等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贵州长兴组典型危岩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工程测量、岩石力学试验、数理统计、赤平投影、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其形成机理、稳定性及影响范围。研究显示,该区危岩体的形成机理为长兴组硬质灰岩形成陡崖地貌,在各种综合作用力下形成裂隙,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在长兴组燧石灰岩...
岩石圈破裂过程与被动陆缘盆地地层样式————作者:田纳新;解习农;李军;余笑航;杨光庆;
摘要:以南海珠江口盆地、北大西洋被动陆缘为例,从被动陆缘深部地壳结构与盆地充填耦合角度,揭示贫岩浆型和富岩浆型陆缘沉积充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圈破裂过程经历了伸展、薄化、剥露、裂解四个阶段,空间上从陆到洋划分出近端带、细颈带、远端带和洋陆过渡带。早期伸展阶段,发育以高角度正断裂为特征的孤立断陷;进入薄化和剥露阶段,细颈带和远端带发育以低角度拆离断裂为特征的拆离断陷;直到初始洋壳出现,被动陆缘区进入漂移...
晋陕峡谷山西临县“黄河浮雕”自然奇观的成因及时代约束————作者:王一凡;张绪教;王士国;王伟;黄梓钰;
摘要:晋陕峡谷山西临县黄河东岸崖壁上发育的微地貌,因似人工雕刻栩栩如生,而被形象地称为“黄河浮雕”。这一自然奇观虽为世界罕见,但其成因迄今仍有争议,形成时代研究尚属空白。通过野外调查和岩石化学分析,对“黄河浮雕”的形态特征、物质基础、形成动力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同时借助光释光(OSL)测年约束其形成时代。“黄河浮雕”发育在黄河三级阶地阶坡崖壁之上,物质基础为中-晚三叠世的砂岩和泥岩互层。砂岩的水平层面、...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角闪辉长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找矿意义————作者:刘宝山;寇林林;李成禄;王泽宇;罗建;张春鹏;杨元江;韩仁萍;
摘要:争光角闪辉长岩隐伏产于争光金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多宝山矿集区内。通过开展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角闪辉长岩锆石年龄为(117.3±2.4) Ma,并存在两组(468~484) Ma和(489~550) Ma的捕获岩浆锆石年龄,指示岩脉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Hf 同位素显示εHf(t)= -2.33~12.78,样品投点落于大兴安岭早白垩世火山岩带范围内,Hf 同位素数值变化较大,...
甘肃李子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与成因意义————作者:苏在辛;刘家军;王冠智;缪广;韩彪;刘文江;杨彬;司明扬;
摘要:甘肃李子园金矿是我国西秦岭造山带一个十分重要的大型造山型金矿床。通过野外金矿石样品采集、手标本及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对李子园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石英等。自然金的嵌布类型有包体金、粒间金、连生金、裂隙金四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81颗自然金的统计结果表明,包体金数量(165颗)最多,占比达58.72%;其次是裂隙金(65颗),占比...
川东南茅口组滩相灰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以南川双河场剖面为例————作者:潘磊;全力;杨浩;徐芮;王广伟;
摘要: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发育多种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潜力大,前期研究多关注白云岩和岩溶灰岩储层,针对滩相孔隙型灰岩储层成因的研究较少。基于川东野外露头、薄片、物性和岩石地球化学等资料,识别了茅口组滩相灰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和成岩作用,分析了孔隙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建立了滩相灰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茅口组滩相灰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亮晶生屑灰岩,局部发生白云石化的含云生屑灰岩、云斑生屑灰岩。含云生...
塔里木盆地顺北西部走滑断裂带变形及其活动特征————作者:黄诚;林波;余一欣;杨帆;余浪;陈俊宇;牛月萌;
摘要:塔里木盆地顺北5号断裂带以西地区发育多条NNW向走滑断裂带,其变形特征、活动强度及其形成机理与顺北东部地区走滑断裂带有一定区别。本文主要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分析顺北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带差异变形特征,明确走滑断裂活动期次及其强度,同时结合盆缘区域构造事件,探讨走滑断裂带形成机理。顺北西部地区走滑断裂带向下插入前寒武系,向上断至二叠系,剖面上多呈单条直立断层、花状构造和地堑形态。走滑断裂带...
西湖凹陷花港组上段砂岩成岩—成储匹配机理研究————作者:林婉媚;邓庆杰;胡明毅;胡忠贵;蔡全升;钱子桐;
摘要: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密切,厘清成岩—成储匹配机理对储层“甜点”分布预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上段(简称花上段)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岩心资料、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探讨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的匹配机理。结果表明:花上段岩性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质石英砂岩,储层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并以富塑性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和不稳...
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伟晶岩矿物学与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作者:恽虎;官军;王成;林世莉;费光春;
摘要:海南岛西部抱板杂岩中广泛发育伟晶岩,伟晶岩地球化学研究尚未开展。伟晶岩类型、成矿潜力及其与临近花岗岩间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岩石薄片显微观察的基础上,对抱板杂岩中伟晶岩样品开展全岩、单矿物(云母、长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和长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划分伟晶岩类型,探讨伟晶岩与临近花岗岩间的成因联系,分析伟晶岩成矿潜力。抱板杂岩中伟晶岩属于白云母钠长石型伟晶岩,具有高硅铝...
滇东南不同成土母质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作者:吴松;陈杰;张有荣;黄钊;张小兵;龙玉江;王路;白兵;徐永强;
摘要:为揭示滇东南不同成土母质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以文山德厚-红甸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土壤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不纯碳酸盐岩、碎屑岩、玄武岩4种成土母质类型,系统采集2201件表层土壤样品,重点探讨不同成土母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来源影响,并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碳酸盐岩区土壤相对富集As、Cd、Cr、Cu、Hg、Ni、Pb、Zn,碎...
川中地区二叠系走滑断裂特征及成藏意义————作者:唐浩;邬光辉;马兵山;黄天俊;邹禺;兰雪梅;苏琛;王家木;
摘要: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川中地区内存在大型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区域。钻井结果显示川中高磨地区二叠系一系列高产井位与走滑断裂展布位置具有一定时空关系,证实走滑断裂与气藏密切相关,但走滑断裂特征及与气藏的作用关系尚不明确,制约了川中地区气藏勘探开发。本文以川中高磨地区7066 km2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和典型井资料为基础,解析二叠系弱走滑断裂基本特征及其对气藏的控...
豫西何家寨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作者:王欣;郑德顺;孙风波;徐博洋;李倩倩;李婷;石泽远;
摘要:新元古界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岩保存的古海洋环境及古沉积环境信息能够响应新元古代氧化事件。本文以豫西何家寨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何家寨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恢复了古海洋条件,以期为华北南缘新元古代古环境研究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何家寨组由泥质灰岩、灰岩和含石英碎屑灰岩等组成,可见叠层石及臼齿构造,为海相碳酸盐岩潮坪沉积。V/Cr、Ni/Co、Sr/Ba指示何家寨组古水...
巢湖北部地区晚中生代花岗斑岩的锆石 U-Pb年龄与成因探讨————作者:王鼎;陈玉明;谭明赈;胡治鑫;李振生;李全忠;
摘要:巢湖北部(巢北)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地学实习基地之一,其侵入岩因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低,本文应用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确定该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及成因。巢北花岗斑岩属于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由15%~30%斑晶(细粒长石、少量石英和黑云母)和70%~85%基质(微粒长石和石英或黑云母)组成。本次获得的巢北花岗斑岩三个结晶年龄为(106.0±3.7) Ma、(...
江西鹿井铀矿田小山矿床花岗岩成因及产铀潜力分析————作者:李芙蓉;潘家永;钟福军;曾认宇;严杰;黄迪;党飞鹏;
摘要: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区,鹿井铀矿田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南西侧,是华南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鹿井铀矿田中部小山矿床是近年来新探明一处中型铀矿床。小山矿床铀矿化与碱交代关系密切,矿体赋存在花岗岩中,目前关于其赋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等未有详细报道。本文选取小山铀矿床赋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花岗岩的成因、构造背景及其对铀成矿的制约。研究发...
中国东部大地幔楔氧化的证据和机理————作者:李欣懿;董栩含;黄慧;邓阳凡;王水炯;
摘要:中国东部是大地幔楔概念的提出和命名地,也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区域。大地幔楔构造背景下的挥发份循环对深部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前人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以及携带的地幔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金属同位素、橄榄石V的氧逸度计、全岩Fe3+/∑Fe表明新生代玄武岩高度氧化,其氧逸度显著高于以橄榄岩包体为代表的大地幔楔岩石圈地幔。据此,提出中国东部大地幔楔经历过一次或多...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电源技术应用》
- 国家级《中国陶瓷工业》
- 省级科学发展
- 国家级日用化学品科学
- 省级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 省级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省级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人民长江
- 省级河北电力技术杂志
- 省级《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有色金属》
- 北大核心水运工程杂志
- 国家级《工程与试验》
- 省级《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地球》
- 北大核心《海洋测绘》
- 省级现代人才
- 北大核心《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省级塑胶工业
- 省级宁波化工
- 省级《科技风》
- 省级工业设计
- 北大核心《高技术通讯》
- 国家级门窗
- 北大核心铁道建筑
- 北大核心《四川环境》
- 北大核心《现代城市研究》
- 省级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 省级《化纤文摘》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