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上网期刊 EI、CA等检索期刊 本刊为技术类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学科重大的科技成果和学术水平较高的科技论文。在栏目设置方面,除保留原有的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栏目外,还开辟综合评述、专家论坛、化工环保、工程与机械、企业管理、经验交流、院所视窗、群英荟萃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冶金、矿山、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
【主要栏目】
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环保、矿业经济管理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砂矿颗粒沉降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肖红,唐达生,XIAO Hong,TANG Da-sheng
非达西渗流条件下的单孔注液强度计算模型 王观石,邓旭,胡世丽,洪本根,罗嗣海,WANG Guanshi,DENG Xu,HU Shili,HONG Bengen,LUO Sihai
极弱胶结地层中大断面硐室开挖及支护技术研究 冯伟,朱江,宋远卓,FENG Wei,ZHU Jiang,SONG Yuanzhuo
复杂采空区激光扫描异常点云过滤研究 鹿浩,罗周全,张文芬,秦亚光,曹祖华,LU Hao,LUO Zhou-quan,ZHANG Wen-fen,QIN Ya-guang,CAO Zu-hua
两柱式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佐江宏,高林生,高文蛟,ZUO Jianghong,GAO Linsheng,GAO Wenjiao
矿岩崩落块度预测的节理面三维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彭平安,王李管,PENG Pingan,WANG Liguan
《矿冶工程》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 汪朝,郭进平,WANG Zhao,GUO Jin-ping
某矿斜坡道探治水方案研究 孟军良,曹玉涛,庞博,MENG Jun-liang,CAO Yu-tao,PANG Bo
三维方向长度取值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喻进辉,YU Jinhui
预裂爆破技术在新疆富蕴蒙库铁矿的应用 李永凤,高德瑞,LI Yongfeng,GAO Derui
高磁黄铁矿含量型硫化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赵开乐,顾帼华,王昌良,邓伟,刘旭,ZHAO Kaile,GU Guohua,WANG Changliang,DENG Wei,LIU Xu
黄药类捕收剂与载金黄铁矿的作用机理研究 姜毛,张覃,李龙江,JIANG Mao,ZHANG Qin,LI Longjiang
某含金低品位铅锌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曾建红,ZENG Jian-hong
含硫低品位金精矿浸出渣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朱海玲,邓海波,ZHU Hai-ling,DENG Hai-Bo
中文核心期刊代发:对燃煤锅炉煤粉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
【摘 要】燃煤锅炉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燃煤锅炉耗能大、能源损失多、污染严重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在当前加强节能环保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燃煤锅炉节能技术的优化与改造备受关注。煤粉系统是燃煤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燃料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热能转化率的重要装置,对其进行改造对燃煤锅炉实现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燃煤锅炉煤粉系统的原理与工艺入手,了解其技术流程与节能原理,并以高耗能因素为切入点,分结构提出改造建议,以期对燃煤锅炉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文核心期刊代发,燃煤锅炉,改造,技术,节能,煤粉系统
1 燃煤锅炉煤粉系统概述
从基础入手,对燃煤锅炉及煤粉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工艺深入了解和理解,是找出改造切入点并提出改造思路的前提。
矿冶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技术专利分析————作者:黄秀娇;谭群英;颜群轩;罗碧云;苏华;严艳红;孙丹;
摘要:分析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及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展示了主流技术重点专利。结果表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专利申请量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目前呈氧化酸性浸出为主流技术、其他技术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也有个别技术逐渐被产业淘汰
基于水力旋流器分选的某银精矿双产品方案研究————作者:王宇思;李茂林;崔瑞;孙景敏;张硕;杨哲辉;赵晗;
摘要:河南某银精矿的伴生金属铅品位平均约7%,未达到计价标准。为提高银精矿综合价值,对银精矿产品开展了水力旋流器分级试验,考察了水力旋流器锥角、沉砂口直径、角锥比等参数对银精矿分级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型水力旋流器,在锥角60°、给矿压力0.2 MPa、给矿浓度(质量分数)13.89%、溢流管直径22 mm、沉砂口直径12 mm条件下,可从银精矿中分离出产率49.25%、银品位6 316.29...
高镍电镀污泥中镍的分离与硫酸镍的制备研究————作者:焦奥博;刘牡丹;吕先谨;刘勇;吕建芳;冯嘉颖;周吉奎;
摘要:采用酸浸-氧化沉淀除杂-溶剂萃取深度除杂的方法有效分离与回收高镍电镀污泥中镍,并制备高纯六水合硫酸镍。首先通过硫酸浸出污泥,使污泥中绝大部分镍、铜、铁和铝进入浸出液;然后往浸出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沉淀除铁,适宜的终点pH值为3;再采用硫化钠除杂,适宜的硫化钠过量系数为1.2,铁和铜沉淀率分别达到了99.43%和98.13%;调节沉淀后液pH值,得到氢氧化镍沉淀后用硫酸溶解为硫酸镍溶液,并用P204...
钒渣钙化焙烧物相变化及热力学动力学分析————作者:邵甲骥;孙小涵;贺永东;赵亿坤;陈守俊;梁飞龙;
摘要:对钒渣原料及钙化焙烧过程进行研究,并采用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其焙烧机理进行理论论证。结果表明:钙化焙烧主要包括铁氧化、橄榄石氧化分解、尖晶石氧化分解及钙化反应;经理论和数据分析,含钙相的形成顺序依次为CaV2O6、Ca2V2O7、Ca3V2O 某含铬海滨砂矿选矿试验研究————作者:廖乾;张胜广;张建文;马崇振;梁汉; 摘要:对TiO2品位3.33%、Cr2O3品位0.36%的某海滨砂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重选-弱磁选-中强磁选预处理和焙烧-干式磁选再处理成套选矿技术,可获得TiO2品位47.72%、Cr2O3品位0.071%、TiO2回收率64.76%的钛精矿产... 富镍钴铁浸出液除杂及磷酸铁制备研究————作者:胡美世;陈靖;罗骏;李光辉;彭志伟;张鑫;陈彦虎;饶明军; 摘要:以镍钴铁粉经硫酸氧化浸出所得浸出液为研究对象,调整电位后采用中和沉淀法优先去除溶液中的Al3+和Cr3+,实现Fe2+与Al3+高效分离,净化液再经氧化后采用磷酸沉铁制备水合磷酸铁产品,富镍钴的净化液再用于制备氢氧化镍钴。结果表明,在溶液pH=4.5、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0 min条件下,Al和Cr去除率... 硫钴精矿焙烧浸出试验研究————作者:黄鹏;白明;刘爽;康健;董立帅;李展强; 摘要:某硫钴精矿中钴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磁铁矿中,为了使该硫钴精矿中的钴得到回收,开展了硫钴精矿焙烧-浸出提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钴精矿在矿石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80%、焙烧助剂亚硫酸钠用量为硫钴精矿质量的5.0%、焙烧温度620℃、焙烧时间3 h、硫酸用量为硫钴精矿质量的20%、浸出温度90℃、液固比2∶1、浸出时间2 h条件下,钴浸出率为85.85%。硫钴精矿氧化焙烧后转变为赤铁...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OxNy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作者:汪子琪;刘岚逸;汪冰峰; 摘要: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2和TiN粉末质量比为1∶9且双层熔覆时,硬度和比磨损率可达1 936.1HV0.1和2.06×1... 扩散捕获效应对LiAl负极材料极化行为的影响————作者:黄方铎;孙婷婷;刘俊良;丰雪帆;喻文瑞;张福勤; 摘要:研究了Li的固态扩散对LiAl合金负极极化行为的影响,制备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LiAl电极与不受Li固态扩散影响的Cu@Li电极。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与恒流间歇滴定测试对沉积容量为0.51 mAh/cm2的电沉积LiAl合金在半电池和全电池中的极化行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Li在LiAl中的固态扩散是导致LiAl电极在半电池和全电池中极化的主要原因;扩散捕获效... 关于检测学术不端的公告 摘要:<正>为弘扬良好学术风气,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抄袭、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一个学术成果多篇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中心对本刊网络版刊登的文章进行系统检测,并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对出现以上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作出严肃处理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破坏规律研究————作者:王钟钰;蒋永超;贾若彤;姜骜鹏;陈忠辉; 摘要: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不断延深,受开采扰动塌陷角不断减小;塌陷区域的形成分为四个时期:裂隙富集时期、时效变形时期、滑移面贯穿时期和塌陷形成时期;眼前山铁矿东帮边坡的破坏机制为滑移-拉裂破坏 基于Bi-LSTM算法的露天矿山爆破振动速度预测————作者:张伟;倪彬;王立;谢伟;魏士钰; 摘要:针对传统公式对爆破振动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构建了基于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的露天矿山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同时捕获过去和未来的上下输入信息与输出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马钢集团高村铁矿露天矿山爆破开采监测数据为依据,选取相关数据为输入参数,并将Bi-LSTM预测结果与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萨道夫斯基公式预测的爆破振动速度平... 温度效应下胶结充填体动态强度及能量演化特征————作者:吴琼;郭进平;王小林;张超;刘非;侯展娜;李婷婷; 摘要:为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在动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化特征,采用SHPB冲击试验,结合能量演化过程开展胶结充填体动态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温度提高而提高,破坏后发生明显的劈裂拉伸破坏;不同养护温度下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性,均可划分为似弹性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峰后破坏阶段3个阶段。充填体具有波阻抗效应,在近似应变率(100 s-1)条件下,...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地下矿山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作者:覃美满;寇向宇;鄢德波;董培林;魏星;张柏; 摘要:为了科学评价地下矿山的生产运营风险、提升地下矿山安全预防能力,基于地下矿山生产特点选取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地下矿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WM)确定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采用组合赋权法优化指标综合权重,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地下矿山的安全风险状况。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组织专家调研的5座矿山为评价样本进行... 某高海拔复杂铜硫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作者:刘玫华;简胜;吴海军;张晶;杨东;刘朝兴; 摘要: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3.06%、铜回收率78.29%的铜精矿,比现场生产流程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92百分点和9.59百分点 杂质取代对菱锰矿磁性的影响研究————作者:张景奇;张覃;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菱锰矿以及Mg、Ca、Fe原子取代Mn原子后菱锰矿晶体的电子结构以及自旋状态,通过计算磁矩说明菱锰矿晶体以及杂质原子取代后菱锰矿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杂质原子Ca、Mg、Fe取代菱锰矿中Mn原子均会降低菱锰矿磁性,其中Mn原子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其次为Fe原子,Mn2+离子实-电子相对运动产生的磁场与自旋磁矩均大于Ca2+、Mg 新疆某钛铁矿重选粗精矿工艺矿物学及分选可行性研究————作者:费泽通;袁致涛;孟庆有; 摘要:为综合回收新疆某钛铁矿重选粗精矿中铁、钛元素,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及分选可行性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样中有用矿物为钛铁矿、含锰钛铁矿、含钛磁铁矿、磁铁矿,脉石多为透闪石、铁钠闪石、石榴石、榍石等含铁钛硅酸盐矿物。采用“磨矿-弱磁选选铁-两段强磁选预富集钛-浮选脱硫-一粗一扫四精浮选选钛”工艺,可获得铁精矿TFe品位63.93%、回收率69.11%的良好指标,但钛精矿TiO2 河南某难选铜、钼多金属矿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作者:车文芳;王丞;牛南南;杨明贺;王花;张行荣;焦芬; 摘要: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对河南某低品位难选钼多金属矿开展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以L43为捕收剂、L56为起泡剂,铜钼分离以L789为铜硫抑制剂,采用二粗一精二扫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一粗三精三扫铜钼分离试验流程,获得了Mo品位50.780%、Mo回收率65.30%、Cu品位0.602%、Cu回收率4.72%的钼精矿和Cu品位0.165%、Cu回收率4.49%、M... 阴阳离子捕收剂高效浮选锂辉石的选矿试验研究————作者:荆正强;金凯;张政军;李建辉; 摘要:为解决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锂辉石时选择性差、泡沫黏稠、药剂用量大的问题,进行了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石英、长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和阳离子捕收剂组合可以增加药剂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精矿品位或回收率。以阴、阳离子捕收剂组合的CFLH-18为捕收剂对四川金川某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进行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Li2O品位4.62%、回收率78.54%的锂辉石精矿,与... 二元碱度对CaO-SiO2-Al2O3-CeO2-La2O3渣系黏度和熔渣结构的影响————作者:赵付恒;辛文彬;邓永春;张婧;姜银举;曹祚君;王利勇; 摘要:为合理选择熔渣成分以服务于含稀土熔渣高效富集稀土,采用旋转柱体法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二元碱度条件下混合稀土渣系的黏度和熔体结构。结果表明:二元碱度为0.50、0.86、1.00、1.20时,1 550℃下渣系对应的黏度分别为1.30、0.87、0.60、0.36 Pa·s,对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68、220、216、202 kJ;Q1(Si)和Q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