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环境化学》(双月刊)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它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报道我国环境化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以及国外环境化学研究趋势。范围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工程技术和环境与健康等各个层面,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与健康、污染控制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化工文摘》、《中国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并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网上刊登。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环境分析园地、环境监测。
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增大,石化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和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的培训理念已不能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少不了创新。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石化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市场地位和未来潜力。因此,笔者从石化企业培训理念的作用展开讨论,分析新时期下石化企业培训应如何进一步有效提高。
关键词: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
一、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与目标
1.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它明确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员工行为标准。企业内部的培训就是要将企业的主要战略方针、总体目标以及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企业培训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对于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环境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气相色谱仪响应漂移订正方法研究————作者:王玉莹;王瑛;林伟立;黄竞钢;郭淑政;马志强;张曼琪;
摘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大气对流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其精确监测对评估和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在线气相色谱仪(GC)广泛用于VOCs监测,其数据处理中如何订正仪器响应漂移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为期16个月的VOCs在线GC响应漂移及数据订正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标准曲线与高频率零/跨检查结果,采用线性插值法对在线GC响应漂移进...
某有机氯农药地块异味排放特征及潜在风险————作者:杨伟华;肖咸德;李伟芳;翟增秀;王静;崔焕文;
摘要:有机氯污染地块在修复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味,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探究某有机氯农药场地修复过程中异味污染暴露情况,评估地块近土壤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选取该地块内臭气强度≥3级的区域作为潜在气味污染研究对象.运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检测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解析异味VOCs污染排放特征,利用感官评估识别各区域的关键致臭物质.结果表明,在土壤样品中共检出9...
高铁酸钾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制备机理、工艺优化与效能评估————作者:邓权东;王桢;刘文波;江进;
摘要:高铁酸钾是集氧化、消毒、絮凝和吸附于一体的绿色高效水处理试剂,但是高铁酸钾复杂的制备流程、高昂的制备成本和较低的工艺效能,限制了高铁酸钾的规模化工程应用.近年来,发展出了以干式氧化法(即熔融法)、湿式氧化法(即次氯酸氧化法)和电解法为代表的高铁酸钾制备工艺,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以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合成效能为导向不断优化和迭代高铁酸钾制备方法.本文综述了三大类高铁酸钾制备方法,深入剖析了各类方法...
成都市南部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水质与健康风险评估————作者:蒋杰;罗明;杨强;李长顺;刘兆鑫;张云辉;董建辉;
摘要:查明地下水化学组分和质量特征是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本文综合利用水化学方法、熵权水质指数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成都市南部地下水进行研究,旨在为成渝经济圈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的pH和TDS平均值分别为7.24 mg·L-1和680.20 mg·L-1,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型为主;水化学过...
基于电子转移途径的双酚A高效降解:ZIF-67@ZIF-8和ZIF-8衍生的氮碳材料————作者:刘立明;肖伟;易文荟;贾漫珂;方艳芬;
摘要:以过硫酸氢钾(PMS)为氧化剂的电子转移途径具有氧化剂利用效率高,受体系中阴离子、天然有机物和pH影响较小的优点,因此,该类型催化剂的制备研究备受关注.热解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产生的衍生物具有多孔、高表面积、原子分散均匀的优点,是制备高效、重复性强的氮碳及金属钴掺杂碳氮催化剂的理想方法.然而,不同比例ZIF混合材料衍生物用以催化PMS降解BPA的活性位点和机理研究较少.为了阐明这一问题...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高校室内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作者:孙崇玉;李洋;黄玉华;董秀红;孙立强;洪秀萍;周璇;
摘要:为研究高校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浓度、来源分配和概率健康风险,以安徽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采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行政楼和宿舍等5个功能区共60个点位的室内灰尘.通过地累积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污染评价,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定量评估不同来源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灰尘中Pb、Zn、Cu、Cr、Mn、Ni、Cd和H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舰船舱室吸附反应型空气净化系统滤网异味组成与关键污染物识别————作者:亓学奎;曲晶明;余涛;陈亮;魏征;王志远;王欣欣;
摘要:为了考察舰船舱室吸附反应型空气净化器滤网异味的成因及组成,研究首先通过感官等级评价得到存在显著异味的滤网特征,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强异味吸附滤网模块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分,根据其结构性质,分为11类,其中芳烃类含量最高,约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8.26%,其次为烯烃类(16.24%)、醇类(10.64%)、烷烃类(7.24%)、酯类(7.21%)、酮类(6.12%...
单原子催化剂对水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作者:赵冬冬;李智豪;赵师祎;黄丹;周芷若;
摘要:抗生素、微生物、染料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以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危害人类健康.单原子催化剂(Single-atom catalysts,SACs)以其优异催化性能在环境催化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迄今尚未见到有关SACs对水环境污染物降解方面的相关报道.基于此,综述了SACs的详细分类、合成方法及其降解应用,SACs经光、电、过硫酸盐和类芬顿反应的驱动机理,并重点介绍了SACs对抗生素、微生物、有...
大气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和吸光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周至言;谢鸣捷;
摘要:硝基苯酚类化合物(Nitrophenol-like compounds,NPCs)因其生态毒性和吸光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空气中NPCs化学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粒径分布和气固分配、一次来源和二次过程及吸光特性的研究. 4-硝基苯酚、4-硝基苯二酚、甲基-硝基苯酚和硝基水杨酸是环境空气样品中可检出NPCs的主要成分.城市地区NPCs的浓度因较高的一次颗粒物(例如,生物质燃烧)和...
产甲烷过程铁氧化物和天然有机质在种间电子传递中的作用————作者:王帅;郭瑛瑛;杨佩杰;刘艳伟;阴永光;张庆华;胡立刚;刘广良;蔡勇;江桂斌;
摘要:甲烷(CH4)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全球约60%的CH4排放来自厌氧产甲烷菌,其通过种间电子传递与其他微生物协作是CH4生成的主要途经.铁氧化物和天然有机质(NOM)是调节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过程的重要环境介质,但其在CH4生成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构建硫还原地杆菌(Geobacter ...
农业源新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与生态风险——以云南高原湖泊流域为例————作者:吕广硕;程和发;
摘要:农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农业源新污染物的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云南省近年来种植业与禽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药、有机肥和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被大量使用,农药、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和微塑料等不同形态的农业源新污染物被释放到周边环境中,导致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受到农业源新污染物的污染.本文归纳了农药、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和微塑料四类农业源新污染物在土壤与水体中的主要迁移与归宿过程,包括...
城市路旁绿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富集特征————作者:任志建;朱仁超;杨琦玥;原樱其;余爱华;
摘要:为研究道路交通对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富集的影响,以南京市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为对象,调查了土壤中As、Cr、Ni、Pb和Zn的分布及富集情况.结果显示,道路绿地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公园绿地,特别是Cr、Pb和Zn显著.重金属含量趋势为Cr/Zn>Pb/Ni>As,As和Ni低于南京市背景值,而Cr、Zn和Pb在道路绿地中显著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6.08%、24.34%和25.40%. As和Ni未...
考洲洋红树林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分析————作者:牛丽霞;郭泓瀛;王国娟;林建良;傅林曦;张一帆;
摘要:本文基于2024年4月考洲洋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监测数据,分析了7种重金属元素镉(Cd)、汞(Hg)、铅(Pb)、铬(Cr)、砷(As)、锌(Zn)和铜(Cu)的含量和污染特征,评价了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探讨了有机质和pH对重金属的影响.结果显示,重金属浓度值依次为:Zn>Pb>Cr>Cu>As>Cd>Hg,平均值分别为66.19、37.10、35.77、11.28、10.38、0.06、0....
典型石化催化裂化烟气中可过滤与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作者:陈源正;王欢韬;续鹏;刘通浩;李庆;
摘要:流化催化裂化(FCC)是石化行业中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会释放大量颗粒物.与燃煤电厂等固定污染源相比,FCC装置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及化学组成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某石化企业FCC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烟气中可过滤颗粒物(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PM)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PM浓度为7.3—17.0 mg·m-3,占总颗粒物(FPM+CPM)的比例为33.6%—5...
PdPt/Cnan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氯性能————作者:唐杨;马小燕;梁艳丽;李慧;司玉军;
摘要:在加氢脱氯反应过程中,Pd分散性较差使Pd基催化剂易失活.本文通过引入Pt并调控PdPt比例,研究Pt的掺杂比例对Pd基催化剂的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性能结果表明引入第二金属Pt可以改善Pd基催化剂的加氢脱氯性能,其中Pd∶Pt质量比为4∶1时,可以实现Pd基催化剂加氢脱氯性能的最优化,在反应温度300℃时,三氟三氯乙烷转化率可达56.7%.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
水中短链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污染现状及吸附去除研究进展————作者:付江;孙姣霞;姜学婷;唐思雨;周栩莹;陈重霖;樊建新;
摘要:为了减少长链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环境危害或规避监管,制造商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短链PFASs作为替代品,导致环境中短链PFASs数量激增.与传统的长链PFASs相比,短链PFASs的生物累积性和潜在毒性可能相对较低,但仍表现出极强的环境持久性和更强的远距离迁移能力,未来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水环境中PFASs的主要成分....
纳米颗粒母体转移研究进展————作者:肖娴;谈耀文;赵震乾;吴晟旻;赵远;石利利;
摘要:当前,环境中的纳米颗粒污染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纳米颗粒尺寸微小且吸附性能强,致使其环境毒害效应更加突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母体转移现象.本文以2009年以来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有关的纳米颗粒母体转移文献为基础,使用VOSviewer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了母体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纳米颗粒种类、生物体类型、暴露条件等,揭示多种生物类型不同的母体转移机制,系统...
生物基质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化代谢物的性质、分布特征和分析方法————作者:郭婷;金静;佟磊;付柏荣;李旭;陈吉平;谭冬芹;
摘要: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塑料、电子产品及纺织品制造中的高效溴化阻燃剂,已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控名单.其中,十溴联苯醚已被列入我国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 PBDEs经过各种途经进入环境后,沿食物链逐级富集,在生物体内部分可转化为羟基化多溴联苯醚(OH-PBDEs). OH-PBDEs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结构相似度更高,对甲状腺激素的干...
瓯江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化学组分来源分析————作者:吴鑫;周施阳;袁东方;李立湘;姚飞延;董好刚;郑杰;
摘要:地下水是瓯江流域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其水质状况及污染成因分析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对野外调查及采样结果数据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并应用熵权水质指数(EWQI)开展地下水质量评价,利用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定量评估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结果表明,Cl-、HCO3-、Na 土壤微/纳米塑料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作者:王海龙;卢春梅;王晓明;许嘉慧;高嘉;杨凌馨;杨文思;唐好悦;曹艳茹; 摘要:微/纳米塑料(M/NPs)污染已成为近年环境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M/NPs进入土壤后,能吸附在植物种子或根系表面,抑制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生长,进而阻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干扰其生理代谢过程,造成植物生长的直接危害.此外,M/NPs还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组成、增强土壤污染物的有效性等途径,间接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本文重点总结了土壤中M/NPs对植物生长的毒害作用,概述了生物降解、外源土...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