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844/X
国际标准刊号:0254-6108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环境化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力学季刊》核心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环境化学》(双月刊)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它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

  本刊主要刊登报道我国环境化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以及国外环境化学研究趋势。范围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工程技术和环境与健康等各个层面,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与健康、污染控制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化工文摘》、《中国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并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网上刊登。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环境分析园地、环境监测。

  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增大,石化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和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的培训理念已不能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少不了创新。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石化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市场地位和未来潜力。因此,笔者从石化企业培训理念的作用展开讨论,分析新时期下石化企业培训应如何进一步有效提高。

  关键词: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

  一、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与目标

  1.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它明确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员工行为标准。企业内部的培训就是要将企业的主要战略方针、总体目标以及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企业培训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对于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环境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冬季积雪期燃煤排放的人为氯对大气ClNO2的贡献————作者:谢胜金;齐虹;修艾军;张学磊;卢露;蒋金攀;刘一鸣;李思婷;

摘要:五氧化二氮(N2O5)和硝酰氯(lNO2)已被确定为污染的对流层中重要的活性氮物质.ClNO2是高活性氯自由基的前体,影响大气的氧化过程.本研究开展了N2O5和ClNO2的长时间序列野外观测,并结合CAMx三维数值模型,对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积雪期C...

基于地理探测器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城市大气降尘影响因素研究:以“2+26”城市为例————作者:赵英帆;王郁聪;许瑞广;王虹宇;裴波妮;王丽涛;汪庆;刘景云;贠晨曦;马丁;侯悦;

摘要:为研究“2+26”城市大气降尘量的地域性分布和影响因素,本文运用地理探测器和随机森林模型来分析降尘量时空分布规律及主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26”城市春季降尘超标极其严重,5月达11.3 t·km-2·30 d-1,超标率达25.56%.夏季和秋季降尘减少,12月降尘最低,达到4.7 t·km-2·30 d-1

氧氟沙星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作者:胡文英;张琪琪;杨磊;李丹;

摘要:以氧氟沙星(OFL)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聚合溶液pH7.0,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对OFL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对该传感器形貌、电化学性能以及对氧氟沙星的识别机理进行研究.对该印迹电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OFL与OPD的物质的量比、聚合圈数、洗脱剂及洗脱时间、p...

UV-329对海洋青鳉鱼成鱼的免疫系统毒性效应————作者:凌云哲;李佩润;陈杨;梁川;刘佳豪;徐炎华;刘志英;

摘要:以UV-329为代表的紫外光吸收剂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威胁.本研究通过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成鱼28 d暴露实验,系统评估了不同浓度UV-329(5、50、100、200、500、1000、2500μg·L-1)对其免疫系统的毒性效应.通过ELISA分析,UV-329暴露显著抑制了肠道、肾脏及肝脏中免疫相关因子AhR和CYP1...

秦皇岛市秋季PM2.5中碳质组分浓度特征及来源解析————作者:高玉涛;樊超;任明涵;甘金河;李嘉仪;周秀艳;王文华;

摘要:为探究秦皇岛市秋季PM2.5中碳质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3年10月14日至11月2日运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了PM2.5样品,并利用OC/EC分析仪测定了样品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PM2.5、OC和EC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为(44.04±33.25)μg·m-3、(8.15...

我国东部某港口城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作者:张翼翔;贾岳清;姚志枭;杨勇杰;周瑞;陈春榕;周宇光;时进钢;张国忠;

摘要:为探明我国东部某以石油储运港口、石油化工为特点的沿海城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和来源,基于2021年4月—6月该城市环境空气中115种VOCs在线监测数据,开展组分特征分析、臭氧生成潜势分析、来源解析和区域传输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城市夏季VOCs呈现双峰特征,体积分数平均值为(31.48±34.79)×10-9,组分以烷烃、卤代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

新安江黄山段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赋存及分布特征————作者:章小杰;程劲;王宁;王忠兵;程桦;

摘要:近年来河流湖泊的微塑料环境状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在安徽省内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皖北和皖中一带,针对皖南区域的研究较少.以黄山市内的新安江为例,在2023年12月对表层水和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新安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含量在350—3700 n·m-3之间,粒径0—0.5 mm占33.93%,比例最高,形状以纤维状为主,占59.83%,颜色中彩色占50.27%;沉积物中...

2020—2022年苏州市城区PM2.5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作者:周民锋;魏恒;缪青;熊宇;

摘要:为探究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水溶性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对2020—2022年PM2.5水溶性离子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苏州市PM2.5中年均ρ(WSIIs)分别是PM2.5的43.8%、39.5%和42.7%,水溶...

采煤沉陷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程劲;陈星;董祥林;魏祥平;郑刘根;

摘要:煤矿开采导致地表沉陷的同时,也致使土壤碳库遭受损失.植被恢复作为沉陷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一环,可有效促进土壤碳库保护.为明晰采煤沉陷区生态碳库功能,以淮北中湖采煤沉陷区乔灌草复合林、乔草复合林、乔灌复合林、乔木林、草灌复合丛、草地、灌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

溶解性有机质与针铁矿对生物炭去除对硝基苯酚的影响————作者:李灿;王雪;周国立;张鹏;

摘要:生物炭在去除环境中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或者铁矿物的影响.但是,针对DOM和针铁矿对生物炭去除PNP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制备700℃和400℃两种温度下的生物炭(BC700、WBC700、BC400和WBC400),研究DOM、针铁矿和DOM/针铁矿混合物对...

易腐垃圾炭与秸秆炭基氮肥的制备及其氮释放特征比较————作者:陈志安;陈红金;施腾楠;殷启杰;姜建武;夏若禹;刘文波;张敏;

摘要:废弃生物质炭化肥料化应用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生物质炭原料和炭肥比是生物炭基肥料制备的重要影响因子.本研究应用易腐垃圾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掺混尿素,在两种炭肥比(1:2和2:1)条件下混合制备了易腐垃圾炭基氮肥(PBF1:2,PBF2:1)和玉米秸秆炭基氮肥(MBF1:2,MBF2:1),并分析不同生物质炭基氮肥在土壤中的氮释放特征及其对土壤氨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用改性淀粉为粘结...

6PPD-醌的环境分布、生物毒性及替代策略研究进展————作者:黄芷悦;武嘉龙;付金洋;董昂博;曹国栋;史建波;

摘要:6PPD-醌是橡胶抗氧化剂6PPD在环境中与臭氧作用生成的转化产物,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及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包括水体、大气、土壤和沉积物等. 6PPD-醌对水生生物具有明显的毒性,尤其是对银鲑鱼等敏感物种,其在城市径流中的浓度足以引起急性死亡.此外,6PPD-醌被证实已进入人体,其环境赋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综述了6PPD-醌的环境分布及迁移转化机制,总结该污染物对水生、陆生生物以及...

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道沉积物中真菌群落的演变————作者:刘伟;梁演仪;曹百川;杨富淋;高佳;尉黎;

摘要: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污染是矿山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AMD的强酸性和高重金属含量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AMD流入河流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而河流是连接陆地、湖泊和海洋的重要生态廊道,其高度复杂的生物和地理环境显著影响着物种的生物地理格局和各生态系统功能.揭示AMD污染河流中真菌物种分布格局和群落构建机制,有助于厘清真菌在AMD源头污染河流沿程中的生态功...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工艺及研究进展————作者:杨志宏;杨小霞;张伦;王长凯;余君淼;潘学军;

摘要:生物质化学链气化(biomass chemical looping gasification,BCLG)是一种新型生物质气化技术,具有高效、内分离CO2、低NOx等优点,为实现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以及提高目标合成气产物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本文总结了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的基本反应原理和工艺参数指标,重点阐述了生物质成分对BCLG过程的影响、BCLG中载...

紫外老化对微塑料及生物炭衍生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特性的影响————作者:晏彩霞;程林秀;聂明华;丁明军;王鹏;黄高翔;

摘要:微塑料(MPs)及生物炭(BC)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二者共存必然会影响各自在环境中的老化过程及所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理化特征.本研究选取6种常见MPs和水稻秸秆制备的BC,分析经紫外老化后MPs、BC及二者的混合体系中DOM的荧光物质组成、来源特征、腐殖化程度等特性,同时对比了初始和黑暗对照条件下的情况.初始及黑暗对照条件下,MPs和BC体系分别以类蛋白质(75%—91%)和类腐殖质(84...

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降解溴系阻燃剂类新污染物研究进展————作者:张普玲;吴瑒;郑雄;龙敏;陈银广;

摘要:溴系阻燃剂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阻燃剂,已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普遍检出.由于其具有细胞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危害,亟需开发快速有效的去除技术.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因其氧化还原电位高、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活性自由基效能强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效能高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溴系阻燃剂类新污染物的去除.然而,目前针对该技术在溴系阻燃剂类污染物去除领域的效能评估及机制解析仍需进一步深入.本文系...

硼掺杂生物炭对水中阿特拉津的吸附机理————作者:杜楠楠;兰星;杜晴;张静;牛慧斌;黄应平;方艳芬;

摘要:如何高效去除水中的阿特拉津(Atrazine,ATZ)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硼掺杂生物炭(BC-B),将其用于吸附水中ATZ.结果表明,BC-B对ATZ具有较高的吸附量(92.1 mg·g-1),去除率达(96.4%),显著优于原始生物炭(BC,10%). BC-B还具有广泛的pH适应性(pH=3—11)和良好的抗离子干扰能力.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表明...

生物质炭-沼液联用对土壤微生物及碳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作者:张文康;陈渠东;姚光伟;林晨;靳泽文;平立凤;李勇超;单胜道;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养分的重要驱动力,明确生物质炭-沼液配施条件下土壤微环境响应特征对改善土壤健康、提升土壤质量和增强土壤可持续耕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动物源有机物料制成生物质炭和沼液为材料,连续种植5年的旱地黄红壤为研究对象,设计常规施肥(C0B0)、沼液替代氮肥(C0B1)、2%生物质炭(C1<...

昆虫降解聚烯烃和聚酯类塑料特征差异及肠道微生物响应————作者:郭鸿钦;赵鑫;崔丽;

摘要:塑料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昆虫生物降解塑料的潜力为塑料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然而弃置于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复杂多样,不同昆虫对不同塑料类型的喜食性、降解效率及对其生长发育指标知之甚少,影响昆虫降解塑料实际工艺中的降解效果.本研究比较了两种典型昆虫(黄粉虫、大麦虫)对两类典型泡沫塑料包括聚烯烃类塑料聚乙烯(polyethylene,PE)和聚酯类塑料聚氨酯(polyurethane,...

消费品化学风险物质暴露评估研究进展————作者:宗艺晶;李焘;郭兴洲;刘霞;吕庆;

摘要:日常使用的消费品是普通人群接触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化学污染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人体产生危害.与空气、水、土壤、膳食等其他来源的环境污染物相比,消费品类型多种多样,消费者接触消费品的行为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来源于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转移、摄入过程也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消费品暴露评估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从“人-物-场”的角度对影响消费品暴露...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环境化学》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95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