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172/TQ
国际标准刊号:0253-4320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查看现代化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进展》核心化工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海洋平台》核心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现代化工》是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创刊于1980年。自创刊以来,《现代化工》一直坚持以战略性、工业性和信息性为特色,一贯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致力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现代化工》一方面以国内外化工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及高新技术成就为报道重点,一方面也报道企业技术改造的先进经验、适用技术及技术转让信息,同时也重点报道化工系统的方针政策,探讨当前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和预测化工产品的市场状况。其报道范围涵盖石油、天然气、石化、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等各个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现代化工》已在化工系统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多次获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和广告单项奖。

  1996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2年北京市全优期刊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国内煤制烯烃项目发展思考 苏炼,SU Lian

  我国炭黑工业发展现状及产品消费需求趋势 郭艳玲,胡俊鸽,周文涛,GUO Yan-ling,HU Jun-ge,ZHOU Wen-tao

  现代煤制油化工生产废水零排放的探索与实践 吴秀章,WU Xiu-zhang

  业主在大型煤化工项目中的工程技术管理 蔡丽娟,尹甜,谢君,CAI Li-juan,YIN Tian,XIE Jun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应用进展研究 陈达,高东静,CHEN Da,GAO Dong-jing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红兵,宁平,冯权莉,王学谦,孙创,LIU Hong-bing,NING Ping,FENG Quan-li,WANG Xue-qian,SUN Chuang

  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郑志勇,徐海音,宋佩佩,杨朝晖,赵峰,ZHENG Zhi-yong,XU Hai-yin,SONG Pei-pei,YANG Zhao-hui,ZHAO Feng

  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余小霞,吴新宇,王海风,YU Xiao-xia,WU Xin-yu,WANG Hai-feng

  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催化剂研究进展 王云芳,步长娟,邢金仙,WANG Yun-fang,BU Chang-juan,XING Jin-xian

  过硫酸盐在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刘红梅,褚华强,陈家斌,周雪飞,张亚雷,董林林,LIU Hong-mei,CHU Hua-qiang,CHEN Jia-bin,ZHOU Xue-fei,ZHANG Ya-lei,DONG Lin-lin

  物理法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质研究进展 王晓红,田鹏,WANG Xiao-hong,TIAN Peng

  倾斜式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研究进展 李强,任建波,苗超,刘鸿雁,LI Qiang,REN Jian-bo,MIAO Chao,LIU Hong-yan

  地沟油制备新型浮选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肖建军,邱祖民,饶荣,罗春燕,黄伟,何维娟,XIAO Jian-jun,QIU Zu-min,RAO Rong,LUO Chun-yan,HUANG Wei,HE Wei-juan

  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增大,石化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企业和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石油化工企业的培训理念已不能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想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少不了创新。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了石化企业在新时期下的市场地位和未来潜力。因此,笔者从石化企业培训理念的作用展开讨论,分析新时期下石化企业培训应如何进一步有效提高。

  关键词:四川化工杂志投稿,石化企业,培训理念,创新

  一、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与目标

  1.石化企业培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它明确了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员工行为标准。企业内部的培训就是要将企业的主要战略方针、总体目标以及先进的石化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企业培训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对于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声光电原理的微液膜厚度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者:周靖和;于涛;

摘要: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测量液膜厚度的方法,简述了它们基于声学、光学、电学等的测量原理及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光学法、电学法的特点和优势,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化工工业及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蒽醌法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改造方向————作者:远亚群;周欢;仝育婷;秦飞;

摘要:蒽醌法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被列为落后淘汰工艺,而我国又是过氧化氢生产大国,80%以上的现有生产装置采用该工艺。面对我国过氧化氢生产装置大面积的改造提升,探索了蒽醌法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改造方案,通过对比不同工艺的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工艺指标、设备布置、安全水平等方面的优劣及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得出蒽醌法全酸性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将是未来改造的主流方向

致密气地面集输系统中后期增压模拟与分析————作者:李超;何泉;李怡超;练兴元;李俊妤;周军;梁光川;

摘要:剖析了致密气集输系统中后期增压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根据增压位置的不同,分析了致密气集输系统中的6种增压工艺,并以致密气田某井区管网结构为例,通过TGNET仿真建模,反算各平台增压时机和执行间歇生产的最低压力,模拟了集输系统在不同生产时期和进站压力下,共20组增压方案的压缩机配置和运行情况,以及间歇生产阶段对压缩机运行参数的影响,为致密气地面集输系统中后期增压方案的确定提供研究思路

不同场景海上风电制氢及储运技术经济性分析————作者:宋鹏飞;张超;侯建国;肖立;王修康;扬帆;王秀林;

摘要:通过对适合海上风电的电解制氢技术和氢气储运技术的对比分析,以粤东某海上风电场为案例,研究了4种不同模式的经济性:海上风电高压交流输电上网、海上风电陆上集中制氢、海上集中制氢+海底氢气管道输送、海上集中制氢+LOHC-FPSO+船舶输送。研究结果表明,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对离岸距离极为敏感。当离岸距离小于150 km时,直接输电上网的模式最具竞争力;离岸距离超过180 km时,项目盈利困难,不适合开展...

隔壁萃取精馏分离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的模拟与优化————作者:薄守石;付雨;张家凯;孙兰义;

摘要:以NMP为萃取剂,对正己烷-甲基环戊烷共沸物体系进行分离研究。提出了传统双塔萃取精馏耦合成隔壁塔的新工艺。选取了常规的2组分双塔萃取精馏流程(ED)和隔壁萃取精馏(EDWC)流程,对共沸体系进行了分离研究。借助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稳态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以年总费用(TAC)与二氧化碳排放量(ECO2)为目标变量,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操作变量之间耦...

2025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摘要:<正>3月24日,由中国化工学会组织的“2025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 12&APCChE 2025)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大会秘书长、亚太化工联盟主席、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中国石油国际部副总经理曹伟,中国石化国际合作部副总经理高杨,石油工业出版社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平出席会议,学会副秘书长宫艳玲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吸引了近30家主流媒体、科技媒体...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

摘要:<正>2025年3月7日,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一项开创性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的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巴斯夫负责为方案设计中非金属部件材料的开发提供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源。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楼剑锋博士表示:“巴斯夫致力于与我们的学术与商业伙伴携手,在中国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电催化还原CO2生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作者:陈阿小;郑宝旭;赵伟明;张铁刚;赵欣雷;景强;靳华增;尹静;梅杰琼;陆诗建;

摘要:概述了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不同产物的生成途径,以及当前活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针对电催化还原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催化剂性能的方法,并对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这些策略主要包括:利用纳米结构材料、将催化剂负载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载体、通过杂原子掺杂、合金化以及引入缺陷等手段来优化催化剂。这些方法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电子传输特性,有效提升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铁基MOF/还原石墨烯复合泡沫镍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作者:高樱;谢芳舒;林歆昊;朱维晃;

摘要:为改善传统电芬顿氧化技术对污染物降解效率有限和添加的可溶性二价铁(Fe2+)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通过水热-煅烧法构建出还原石墨烯/铁基MOF修饰的泡沫镍(rGO/MIL-88A/NF)电芬顿阴极。通过仪器分析与电化学测试确定了rGO/MIL-88A/NF的物化性能与电化学活性。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rGO/MIL-88A/NF阴极对RhB的降解性能,以及不同电...

增韧环氧树脂、多元醇分子量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对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作者:杨志;张翼;杨慧敏;

摘要:传统涂层因材料单一、综合防护性能较差,将聚醚胺D230、D400、D2000以不同比例固化E51来改善其韧性,作为环氧树脂底层。通过PTMG650与PTMG2000混合来调控聚氨酯微相分离结构,再将有机硅引入改进聚氨酯的力学、防水等性能,将其作为中间层。二者与聚脲外层制备出一种具有优良耐磨、防腐、抗冲击的复合涂层。结果表明,m(D230)∶m(D2000)=2∶1固化的E51涂层的附着力为1级,伸...

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作者:马百凯;刘洋;

摘要:<正>202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营业收入由上年度的同比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主要石化产品生产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受国际原油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低位的影响,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因国际市场石化产品价格走低,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行业投资仍处疲弱态势

Pickering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作者:殷俊荣;何涛;王艺博;武俊文;贾文峰;

摘要:介绍了Pickering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总结了Pickering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在医疗、食品和提高采收率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讨论了目前Pickering纳米乳液所遇到的挑战,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展望。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固体颗粒的类型,制备耗能低、成本低、可持续发展的Pickering纳米乳液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高效节能的CO2捕获吸收剂的催化再生————作者:陈曦;黄显著;王慧珺;薛艳阳;陆诗建;刘玲;康国俊;

摘要:综述了近年催化剂辅助溶剂再生技术在低温节能CO2脱附中的研究进展。对几类常见的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讨论,并对每种催化剂的特点、缺点和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述。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催化剂催化CO2脱附的促进机制以及Lewis酸、Br?nsted酸2种酸活性位点的促进作用。最后,对催化溶剂再生用于燃烧后CO2捕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

高熵材料在催化加氢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卢新宁;高艳妮;汤小妮;华德润;李剑;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高熵材料、负载型高熵材料和高熵材料为载体三种类型催化剂在催化加氢的应用,分别从热催化、电催化和光催化三种不同类型的加氢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高熵催化剂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研究进展————作者:王芮;成先雄;连军锋;刘鑫;唐佳华;姚荣;

摘要:讨论了非均相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协同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污染物性能,钴基双金属催化剂通过2种金属的协同作用,构建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循环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克服了单金属效率低下和不稳定的问题。探讨了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复合碳质材料活化过硫酸盐性能,复合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含氧官能团,能够调控催化剂结构,提高电子转移速率,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同时减少钴的浸出,增强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机理研究表明,...

钴基化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进展————作者:郑康;杨森;赵宁;

摘要:介绍了常见钴基化合物晶体结构特征及近年来对常见钴基化合物储锂性能的改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纳米碳材料复合能够提高比表面积,有效缓解充放电时电极的体积膨胀;复合金属氧化物能够与钴基化合物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离子电导率;元素掺杂能够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提高离子传输速率;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原料能够提供大量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储锂容量

柔性合成氨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陈渤燕;王月;钟海军;宋玺文;张学瑞;李庆勋;

摘要:介绍了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应用前景,总结了国内外柔性合成氨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其在安全性、技术经济性及能源效率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工艺流程,柔性合成氨技术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降低设备应力疲劳风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柔性合成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设计、提升系统安全性等,推动其在绿氨产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光交联明胶基载药水凝胶构建及研究进展————作者:杨宽;覃淮;伍静;秦兰;蔺子凡;秦蓓;

摘要:针对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的构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常见的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构建方法,近年来光交联明胶基载药凝胶在创面修复、骨修复、神经修复、组织工程支架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前景提出了展望

具有导电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作者:肖力光;段振强;王一鸣;雷潭;

摘要:从粉末导电填料、纤维导电填料、纳米导电填料等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水泥基复合材料现阶段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给出了合理建议,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生物质-塑料共热解制取芳烃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者:张焱鹏;王志伟;李学琴;徐楠;张文凯;雷廷宙;

摘要:综述了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制取芳烃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塑料类型、催化剂、温度及生物质与塑料比例(B∶P)对芳烃制取的影响。不同塑料因化学结构差异在热解中生成不同产物,显著影响芳烃产量和转化效率;催化剂的选择对芳烃产率至关重要,常用催化剂如ZSM-5和HZSM-5能有效促进芳烃生成;热解温度直接影响反应速率,适宜的温度可提升芳烃产率;B∶P比例调整影响碳氢比,从而影响芳烃产率。优化共热解条件可显著提高芳...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