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201/X
国际标准刊号:1000-6923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国环境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有机化学》化工工程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应用光学》电子科技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的宗旨是紧密围绕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与讨论,包括环境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战略思想、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

  《中国环境科学》近年来对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诸多学科如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各种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及其防治;对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与规划;以及对全球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综合报道,反映了中国环境科学的发展方向、研究水平、最新成就与突破性进展。

  《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并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一等奖。目前《中国环境科学》在国内外环境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期刊提名奖

  国家“双效”期刊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第三届)

  【栏目设置】

  开设栏目: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态、环境地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环境法、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监测与分析。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芳基高价碘盐诱导的亲电环化反应研究 陈静,曲红梅,彭静,陈超,Chen,Jing,Qu,Hongmei,Peng Jing,Chen,Chao

  氧头孢衍生物不对称合成的研究进展 付冬君,刘英超,李锋,张恩,刘宏民,Fu,Dongjun,Liu,Yingchao,Li,Feng,Zhang,En,Liu,Hongmin

  负载型氮杂环卡宾钯络合物催化C-C偶联反应新进展 袁定重,张庆华,廖世军,熊文文,元利刚,蔡奇胜,杨梦梅,李雄,蒋烨佳,刘妍,李萍,徐贞帅,孙盼盼,耿会玲,Yuan Dingzhong,Zhang Qinghua,Liao Shijun,Xiong Wenwen,Yuan Ligang,Cai Qisheng,Yang Mengmei,Li Xiong,Jiang Yejia,Liu Yan,Li Ping,Xu Zhenshuai,Sun Panpan,Geng Huiling

  氮氧化物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白冰,杨静,张改红,毛多斌,Bai Bing,Yang Jing,Zhang Gaihong,Mao Duobin

  Pd催化(杂环)芳基羧酸脱羧的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付拯江,李兆杰,熊起恒,蔡琥,Fu Zhengjiang,Li Zhaojie,Xiong Qiheng,Cai Hu

  KRN7000结构类似物及其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冯俊娜,高芳,彭绍辉,陈华,李小六,Feng Junna,Gao Fang,Peng Shaohui,Chen Hua,Li Xiaoliu

  石蒜碱的全合成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刘颖杰,丁泽洋,谭冲,袁洪亮,季宇彬,Liu Yingjie,Ding Zeyang,Tan Chong,Yuan Hongliang,Ji Yubin

  具有嘌呤结构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张京玉,王清龙,侯学会,刘宏民,Zhang Jingyu,Wang Qinglong,Hou Xuehui,Liu Hongmin

  (1aRS,7aRS)-7-羟基氨亚基-1,1a,7,7a-4H-丙环骈[b]色烯-1a-甲酸乙酯及其衍生物的有效全合成 许男徽,陈河如,Xu,Nanhui,Chen,Heru

  论文发表范文: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与维护

  摘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效率与安全,因此,只有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才能保障煤炭生产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依旧沿用粗放式管理,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技术型服务型生产要求。文章就煤矿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与维护,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论文发表,煤矿,煤炭生产,机电设备,科学化,管理,维护

  1 概述

  据统计:机电设备占我国煤矿投资的55%以上;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费用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机电设备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效率与安全,由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占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的60%以上。

  中国环境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油水混合层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数值模拟及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作者:张雨佳;杨蕴;龚绪龙;朱慧星;崔龙玉;吴公益;宋健;朱淳;吴吉春;

摘要:油水混合层中CO2驱油与封存过程涉及多相流和水-岩反应的耦合,构建数值模型存在技术空白且模型参数敏感性强。本文选择苏北某油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CO2驱油与封存多相流反应运移模型CO2-DSMRT(Displacement and Storage Multiphase Flow Reactive Transport model)刻画超...

再生水残余有机物富集浓缩方法的优化与构建—以微量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毒性检测为导向————作者:王永坤;姚宇;雷振;马晓妍;陈荣;王晓昌;张广胜;

摘要:再生水残余有机物组分复杂、化学结构不能被唯一识别,且具有多种不利生物效应。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固相萃取(SPE)富集浓缩方法,对于再生水中小分子微量有机污染物(OMPs)的精确定量以及生物毒性效应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OMPs和生物毒性检测为导向,系统考察4种水样预处理和7种不同活化洗脱溶剂组合对有机组分富集浓缩的影响,筛选并确立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调节水样pH为酸性(2.5)同时加入体积...

热解-球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并转化为过硫酸盐活化剂————作者:傅凌飞;杨星宇;柴晓娟;王明新;

摘要:热解是快速修复石油污染土壤(PCS)的重要技术,但热解后所得炭化土壤(RCS)如何再利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关注。本研究对RCS进行球磨处理以激发其环境催化组分,并将所得炭化土壤(RBCS)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结果表明,当RBCS投加量为2 g/L,PMS投加量为1.5 g/L时,苯胺(AN,100 mg/L)的去除率达到96.1%。与RCS相比,球磨处理显著提高了材料的PMS...

磺胺间甲氧嘧啶胁迫下硫自养反硝化菌群的响应机制————作者:黄凯文;张欣;周雨晨;周一杰;王硕;李激;

摘要: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常用于畜禽养殖,其残留物易进入水体,传统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硫填料床反应器,以工业废弃物白泥作为碱度源,逐步提升SMM浓度,探究硫自养反硝化(SADN)菌群在SMM胁迫下的微观响应机制.结果表明,SADN菌群能够利用白泥提供的碱度进行高效脱氮,在低浓度SMM胁迫下系统保持稳定, Thiobacillus菌群得到富集,硝态氮(NO3

两级厌氧时间比对PNPR-SAEPD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作者:李冬;吕璐;赖会彬;张杰;王凯;

摘要:本研究将生物除磷结合至PN-SAEPD工艺中,建立了PNPR-SAEPD系统,为了对有限的碳源进行合理分配,实验将两级厌氧时间比由S1阶段3:1(90min:30min)依次调整为S2阶段1:1(60min:60min)、S3阶段1:3(30min:90min),考察了两级厌氧时间比对PNPR-SAEPD系统的进水有机物转化、脱氮除磷性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2阶段两级厌氧时间比为...

保定市农村冬季细颗粒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的研究————作者:马肖华;李志勇;朱语哲;邵梓涵;方昱顺;苗玉玲;刘晨;任壮壮;陈岚;韩斌;田宝娟;马会春;王佳琦;

摘要:本研究基于2020~2022年望都县采暖季的观测数据,评估了PM2.5中重金属的来源、源特异性金属及其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年际变化,旨在评估“煤改气”对农村地区大气质量的影响.“煤改气”持续发挥正面作用,PM2.5及其16种重金属 (Cr、Pb、Tl、Ba、Sb、Sn、Cd、Sr、As、Zn、Cu、Ni、Co、Fe、Mn和V)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分别下降...

热和水热老化处理提升Pd-SSZ-13吸附储存NOx性能————作者:刘若雯;樊星;苗静文;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Pd负载量为1.64 wt.%的Pd–SSZ–13被动式NOx吸附剂并在温度为700℃,气氛为10%O2、2%H2O(水热处理时)、N2平衡的温和条件下对Pd–SSZ–13分别进行了10h的热和水热老化处理,考察了热和水热老化处理对Pd–SSZ–13吸脱附NOx性能的影...

锆铝等双金属改性生物炭同步去除水中As(V)和F————作者:宋振;罗艳丽;王美娟;何佳乐;张千;解新哲;

摘要:针对水体中砷(As)、氟(F)浓度超标,复合污染难处理,造成水污染和难以灌溉利用等问题,本文制备了锆铝等双金属改性生物炭,研究其对水中As和F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制.研究探索了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共存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比表面积仪、红外光谱、X射线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锆铝双金属改性生物炭(ZA-BC)是孔隙结构优良的介孔型生物炭,能在6h内快速吸附水中A...

GAOs丰度变化对聚磷生物膜系统的影响——磷富集性能及代谢特征为例————作者:毕贞;钱萌萌;袁艺娜;王雪玲;宋歌;黄勇;

摘要:在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中,以氧化沟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进行聚磷生物膜的富集培养,通过考察生物膜中聚糖微生物(GAOs)丰度变化对系统磷富集性能以及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解析GAOs在生物膜磷富集系统中的潜在功能.结果表明,在聚磷生物膜的富集培养过程中,GAOs成为优势菌,但并未对生物膜系统的磷去除与富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由于聚磷微生物(PAOs)单个细胞的PHA代谢活性和poly-P...

微塑料和三氯生复合暴露致斑马鱼脂代谢紊乱————作者:成冠辰;刘兴成;王慧利;钱秋慧;

摘要: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旨在评估聚酰胺微塑料(PAMPs)和三氯生(TCS)复合暴露对斑马鱼幼鱼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PA对TCS展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168h时吸附量达到74%.在PA和TCS复合暴露下(6~120hpf),斑马鱼幼鱼产生明显表观畸形,例如心包水肿、游囊关闭、卵黄囊肿和脊柱弯曲等,畸形发生率为13%.此外,复合暴露还导致斑马鱼幼鱼体内活性氧的积聚,激发氧化应激反应.在肝脏区域,观...

活性炭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的吸附规律————作者:孙凤;吴磊;叶硕;邓鑫;张朝阳;王彤;丛海兵;

摘要:重点考察了粉末活性炭对不同生长期铜绿微囊藻溶解性胞外有机物(EOM)的吸附去除效果,探究活性炭对不同时期铜绿微囊藻EOM特征性有机组分的去除率及吸附规律.结果发现,粉末活性炭对铜绿微囊藻EOM的有机组分协同去除率较低,仅为18.07%~34.85%,且对EOM中的不同物质组分呈现藻毒素>腐殖酸>蛋白质>多糖的明显吸附率差异.各物质组分在不同生长时期具有不同的易吸附型结构占比,因此导致不同时期吸附量...

多核素联合示踪珊瑚礁区颗粒物动力学过程————作者:罗柱;林武辉;王一潼;黄思宇;余克服;

摘要:利用高纯锗γ谱仪对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区的沉降物、表层沉积物、柱状沉积物中多种放射性核素开展联合分析.在利用40K、颗粒活性核素234Thex7Be以及238U-232Th(228Ra)-40K/10三角图解等多核素示踪手段...

乌梁素海铁还原微生物对砷-磷迁移转化的影响————作者:石文静;刘轶哲;徐浩然;李卫平;

摘要:以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揭示湖泊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阐明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及其丰度,探究铁还原微生物驱动下Fe还原过程对As-P迁移转化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以及P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旨在为深化寒旱区湖泊A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和As污染修复提供依据,为As污染和富营养化双重风险湖泊的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冰封期的铁还原微生物相对丰度较夏季更高.代表性铁还原微生物存在季节性差异,芽孢杆菌...

基于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邛海水质评价————作者:方佳卉;徐力刚;蒋名亮;杨军;李超凡;肖克彦;李国祥;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I)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同时考虑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于博弈论的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G)模型和考虑权重时间动态的分阶段组合权重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CWQIP)模型,并以邛海作为案例依托,选取2020~2023年不同水期11个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使用ICWQIG和ICWQI

液相循环对制糖固废共水热碳化影响机制研究————作者:陈思思;薛宇阳;唐兴颖;王智洁;张莹莹;钱黎黎;李尚泽;王英辉;

摘要:本研究以糖厂滤泥和甘蔗渣为原料,在240℃-60min-质量比5:1条件下共水热碳化,研究液相循环对共水热碳化固液相产物影响,并探究其反应路径.结果表明,液相循环促进了共水热碳化的反应进程,水热炭性质明显改善.随着液相循环进行,水热炭产率和高热值(HHV)大幅提高,灰分含量显著降低,其表面微球结构数量增多,第二次循环后水热炭获得最大比表面积31.2m2/g,基团CH...

改进灌注方式下MICP固化尾矿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作者:汤禹;付俊;陈安;周罕;张宇;罗磊;

摘要:探讨了改进灌注方式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固化重金属中的应用.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脲酶工程菌,通过卵石充填铁丝网构建的直径0.5cm通道灌注方式修复工业固废尾矿,研究了尾矿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MICP固化机理,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MICP处理后,尾矿中Cu、Pb、Cd的迁移率(MF)显著降低,分别下降78.94%、61.88%、64.06%;碳酸钙生成填充了尾矿模型箱,显著提高了...

水体中微塑料迁移行为的水力学实验与数值模拟————作者:李煜瑄;窦明;李桂秋;王振;周雨泽;邢澳琪;

摘要:为了解微塑料在水体中的迁移行为,基于水力学实验和受力分析方法识别不同类型微塑料在水体中运动状态变化的水力学参数阈值,进而结合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建立具有明确物理机制的微塑料迁移模型,对微塑料的迁移运动轨迹进行模拟,预测微塑料的最终运动状态以及归趋,并结合贾鲁河郑州市区段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市区段中粒径在0.5mm以下的微塑料占比为66.79%,主要的形状是碎片状(31.1%...

金属多酚改性光催化膜原位去除水中四环素————作者:侯俊;徐晓;杨佳霖;赵骁;杨梓俊;

摘要: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为基底,制备了金属多酚改性TiO2光催化膜((TA-Fe3+)/TiO2-PVDF),并搭建了一套原位光催化膜过滤系统以降解水中四环素.采用SEM、EDS、XRD、FTIR和接触角测量仪对光催化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均证明了(TA-Fe3+)/TiO

不同曝气梯度对腐殖土中DOM的释放影响————作者:陈毅强;蒋栩;侯俊;苗令占;

摘要:为探讨不同曝气梯度对腐殖土中溶解性有机物(DOM)释放的影响,以揭示腐殖土释碳性能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设置无曝气,低曝气,中曝气和高曝气4种梯度,开展600h的释碳实验,利用总有机碳(TOC)分析,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检测各时间点的释碳量及DOM组分变化.结果显示:曝气强度显著影响腐殖土的释碳量及周期,在中曝气量之前释碳量...

拉姆拉错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分布及其驱动因素————作者:李明燕;黄倩;李天顺;朱文琎;廖紫星;索南措;普布;

摘要:为探讨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于2023年7月,根据拉姆拉错国家湿地公园地理及生境特征共设置了24个大样方,以"梅花五点采样法"共采集到120份土壤样品,使用"非淹没培养法"和"活体观察法"对土壤原生动物进行培养与形态学鉴定,定量研究采用"培养皿直接计数法".共鉴定出土壤原生动物175种,隶属12纲29目55科91属,以动鞭纲(Zoomastigophorea)为主...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技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93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