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生命的化学

《生命的化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384/Q
国际标准刊号:1000-1336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生命科学》科技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氨基酸和生物资源》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生命的化学》杂志是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期刊(双月刊)。办刊的宗旨是反映当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状况、研究动态、介绍有关的研究技术,以及帮助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和为学术组织沟通活动信息。办刊的方针是提高与普及兼顾,重点刊登综述性、进展性的文章,同时也旁及技术和方法、书评、会议报道等内容。

  本刊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会员以及从事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有关研究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医药工作者)、大专院校生物系和化学系的师生等。本刊以投稿和约稿并重,除接受来稿外,还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为其领域的进展撰写综述,并针对国内外生命科学的动态及时组织专题介绍和评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新进展、小综述、生化与医学、技术与方法、热点报道、知识介绍、生化教育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p53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 方勇;蓝文贤;孔令义467-474

  端粒(酶)调控衰老和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黄文卉;金羽茜;刘静;张继虹;罗瑛475-482

  瞬时感受器电位C4离子通道及其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潘雯;张仰明;吕伟;南发俊483-489

  IFN-λ4与HCV感染最新研究进展 李宁;侯炜490-494

  microRNA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袁天蔚;马中良;金由辛495-503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梁雪;陈祥彬;李广平504-508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55的研究进展 王紫媛;丁剑午509-514

  半胱氨酸脱硫酶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许艳;宋玉姣;么鹏飞;蓝文贤;龚福春515-520

  SIRT1在肺癌中的两面性 于娜;汪亚君;伍俊521-524

  XPO1/CRM1介导的核质运输与疾病治疗 张晓娥;杨永亮525-530

  乙酰胆碱的功能及其在酒精依赖中的作用机制 杨晓华;赖江华531-536

  乳香酸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王文芳;傅杰;张春霞;崔秀君537-542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矛盾关系及其对治疗的启示 唐旭;高兴春;苟兴春543-548

  DNA损伤修复蛋白在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贾金婧;曾宪思549-552

  HDL亚类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杨宇虹;田英;龙石银553-558

  GRP78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干性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贾鹏宇;何苗;魏敏杰559-564

  microRNA调控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王世强;李丹;李博雅;饶志坚;王继红565-570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在狼疮肾炎中的研究进展 柯本;吴险峰;房向东571-573

  期刊论文发表: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探析

  摘要:文章探析了由酚类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溶剂使用情况、反应原料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剂体系下,采用TiCl4作为催化剂进行Pechmann反应来制备4-甲基香豆素,产率高,且此条件下反应温和、操作简单。

  关键词:期刊论文发表,4-甲基香豆素,Pechmann反应,四氯化钛,催化剂,化学反应

  香豆素,又称为苯并α-吡喃酮,天然的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香豆素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凝血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等领域。其香型、药理作用及一些特殊的功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应用于合成新的荧光化合物、抗糖尿病药物、抗菌素等,因此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生命的化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尿酸转运蛋白探讨中药黄酮类成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作者:刘晓禹;范姝媛;白奉轩;王宇;于栋华;柳长凤;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尿酸排泄不足是HUA的主要诱因,中医药能够通过调控尿酸重吸收相关蛋白(URAT1、GLUT9、OAT4、OAT10)、尿酸分泌相关蛋白(ABCG2、OAT1、OAT2、OAT3、MRP4、NPT1、NPT4)等蛋白质降低尿酸水平,从而缓解HUA。本文系统综述了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对HUA相关转运...

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作者:仲昭静;郭兆安;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等特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导致DN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核心环节,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速DN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对于DN-TIF尚无特异性的诊疗措施,而外泌体的发现则为阻止甚至逆转这一过程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本文详细综述了...

糖代谢重塑与慢性肾脏病————作者:秦炜宏;杨萌;刘新光;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性损伤的疾病,常伴随着糖代谢异常。肾脏糖代谢稳态失衡,尤其是糖酵解速率加快,会造成细胞应激性损伤,引发肾脏细胞衰老、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细胞外基质堆积。鉴于此,深入解析肾脏糖代谢调控机制并筛选触发糖代谢重塑的分子靶点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肾脏糖代谢稳态失衡的关键因素及其导致细胞损...

乳腺癌脑转移机制————作者:周剑锋;李家伟;郭建冉;褚苗苗;李敏;付波;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10%~15%的乳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发生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会显著降低。已知的乳腺癌脑转移步骤包括:上皮-间充质的转化、内渗,启动大脑转移的生态位,突破血脑屏障和在脑内定植形成转移灶。本文以乳腺癌脑转移的步骤为主线阐明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视角与策略

中药靶向铁死亡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作者:叶敏;郭秀英;王丹心;何光亮;

摘要: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模态,以铁、脂质过氧化物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蓄积为典型特征,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双重价值。大量研究表明,抑制正常细胞的铁死亡可能有助于改善疾病及预后状况;诱导癌细胞发生铁死亡或能有效遏制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进程,进而减轻肿瘤进展态势。本综述聚焦传统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

E2F7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作者:谢敏;于鸿;

摘要:E2F7是E2F转录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E2F7在肺腺癌、乳腺癌、肝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并与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E2F7也可能发挥抑癌作用。肿瘤耐药是影响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E2F7在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耐药。本文综述了E2F7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耐药中发挥的作用和机制...

酪氨酸激酶膜受体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者:郭昭群;王雍博;潘锦锋;王科洁;叶沙舟;贾晓龙;马琪;

摘要: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近年来,尽管BCa的治疗取得了多项进展,但发病率及病死率仍然较高。酪氨酸激酶膜受体(membrane receptors tyrosine kinase,mRTKs)是目前BCa治疗中备受瞩目的潜力靶点,针对这些受体的靶向疗法正在逐步走向临床。本文综述了BCa中常见的mRTKs的结构、功能及相应细胞...

炎症指标在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作者:沈鑫;卞延东;武鲲;于明鑫;于国华;刘淑真;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仅有13%,早期CRC筛查有助于改善预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和释放,反映肿瘤细胞水平和生物活性,在临床上经常用于CRC的监测和疗效评估。但研究发现,CR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开发可用于预测复发或不良预后的最佳生物标志物在...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精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作者:郭龙缘;谭雅文;原茵;王瑾源;边育红;郑纺;

摘要: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了黄精治疗肥胖的有效成分、关键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获得黄精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肥胖相关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黄精成分...

虚拟仿真融合翻转课堂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研究————作者:姜文丽;李陶陶;卢小玲;

摘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图文教学难以有效传达核心知识、学生缺乏课前自学的主动性,以及课后实验设施的局限性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结合虚拟仿真技术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该策略在课程开始前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辅助学生自学,课堂上则通过师生互动深入讨论并实践实验设计和操作,课程结束后则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和撰写报告。本研究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展他们...

“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策略与技巧————作者:吕静竹;夏俊;连超群;黄桦;

摘要: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所有医学相关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蛋白质的合成是生物体基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也是生物化学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既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又与DNA的合成、RNA的合成一脉相承,因此其重要性在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中不可忽视。我们在讲授这一章时采用广泛联系的教学策略,授课过程线上线下结合,辅以口诀记...

“生物学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贾东旭;杨雪薇;邵妍;逯家辉;孟庆繁;王迪;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聚焦“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课程思政视角下的“生物学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要突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生物学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团队不断深度梳理和挖掘课程各环节蕴含的思政要素和育人功能,构建了课程思政要素资源库,并通过一体化设计课程思政融入途径,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生物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持续探索实践,深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

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作者:朱蓉蓉;王俭勤;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全球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DKD的发生机制异常复杂,线粒体自噬异常是DKD重要的发生机制。高糖(high glucose,HG)可打乱线粒体自噬相关通路,导致DKD的进展。目前,治疗DKD的方法众多,但没有有效的药物能防止DKD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生物乙醇发酵生产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作者:陈翠霞;张雨森;张再美;李慧;赵玉荣;王玉鸣;唐艳凌;

摘要:以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能源化工领域清洁能源生物乙醇的高效生产技术为切入点,设计了“生物乙醇发酵生产”的探究性实验项目。首先,针对酵母菌株代谢类型和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pH等),设计了单因素分析及双因素(温度和pH)优化两个层次的“支架式”实验项目。通过创设“酵母历险记”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成员协作会话,设计个性化的探究性实验方案,加强组内分工协作,搭建...

砷药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作者:梁雄顺;陈德容;刘小倩;徐万娜;冯里茹;洪文旭;胡绪乔;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砷药对人淋巴瘤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砷药处理后的Daudi细胞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roteins,DEPs)的深入生物信息学分析。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DEPs都在细胞周期信号通路(FDR=...

新型抗人CD47scFv-hFc融合抗体的制备、体外活性鉴定及抗原表位分析————作者:卢杨;张砚君;范冬梅;熊冬生;

摘要:CD47/信号调节蛋白α(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虽为最受关注的吞噬检查点之一,但其靶向抗体却因普遍存在的红细胞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2C8是一株低红细胞毒性的CD47单克隆抗体,基于抗体可变区骨架序列的高度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法从2C8杂交瘤细胞中扩增获得全新抗人CD47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获得2C8scFv-h...

糖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作者:张文博;高启禹;闫清华;林来彪;李涛;

摘要:糖与健康是新乡医学院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题的公共选修课。本文围绕糖与健康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凝练及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阐述了采用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满意度、明确教学目标的改革实践。本课程未来将致力于改进现有不足,捕捉学生需求,优选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为培养“糖”学复合型人才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生动医路,化歌而行——生化歌曲的作品创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作者:许志臻;陈姗;钟丹;何凤田;黄刚;

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化)在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该课程内容复杂抽象,教与学的难度均较高。教师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将知识点融入歌曲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考、增强学习成效。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全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的作品特征,并探讨了生化歌曲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生化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OBE视角下分子医学实验课程整合与教学模式探索————作者:张雪燕;景玉宏;张哲文;郝春燕;王媛;姚海燕;

摘要:在当今医学教育领域,交叉融合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教学团队以知识的内在逻辑为脉络,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遗传学实验进行系统梳理与有机整合,构建出架构明晰、衔接紧密且协同一致的全新课程——分子医学实验。与此同时,秉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借鉴BOPPPS[引入(bridge-in,B)、目标(objective,O...

RelA/p65磷酸化:驱动癌症进展的关键修饰————作者:曹硕;孙许涛;吴思雨;毛彩云;宋运佳;

摘要:p65磷酸化是NF-κB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机制,广泛参与了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病理的调控。p65磷酸化能够诱导多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同时通过影响细胞存活与凋亡来影响癌症的进展。在癌症中,NF-κB通路通常异常激活,尤其是p65磷酸化还影响了肿瘤环境中的炎症,进一步推动癌症进展。因此,p65磷酸化被认为是多个癌症类型中的潜在治疗靶点,通过影响其活性有望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生命的化学》化工工程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92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