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1988年创刊,原刊名为《生物学信息》内部发行;1992年起更名为《生命科学》,公开发行,CN31-1600/Q,大16开,96页,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物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综合类期刊。
杂志是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本刊重点发表生命科学范围内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重大项目介绍、研究进展与管理经验,同时报道有关领域的科研信息、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特别是每年的第12期全文刊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当年资助项目,对科研工作者确定申请项目和确立科研课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将成为本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创新和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本刊自2003年第6期起,特开辟"新思维"栏目,旨在介绍学科新的生长点和学科交叉的趋势。
读者对象是从事生命科学与相关科学的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工作者, 以及有关学科大专院校学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自2004年第1期起,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即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荣获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
【栏目设置】
评述与综述、新思维、基金、研究动态、人物、机构、科学奖、研究与应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序言 陈晓亚;许智宏969-970
基于GC-MS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段礼新;漆小泉971-977
LC-MS在植物代谢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常玉玮;王国栋978-985
基于连锁与关联分析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刘贤青;董学奎;罗杰986-994
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数据库 申国安;段礼新;漆小泉995-999
中国蔬菜、水果抗氧化作用与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郭长江;高蔚娜;谢宗恺;蒲玲玲;韦京豫;杨继军1000-1004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成药研究进展 王红晓;闵军霞1005-1019
植物化合物调控微量营养素稳态代谢的研究进展 蒋丽;何旭艳;魏家玙;王鑫慧;王福俤1020-1027
玉米维生素A生物强化研究进展和展望 刘楠楠;严建兵1028-1036
作物铁生物强化 李林;寿惠霞1037-1046
作物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郝元峰;张勇;何中虎1047-1054
作物叶酸生物强化 姜凌;张春义1055-1060
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单峰;黄璐琦;郭娟;陈敏1061-1069
中药材枸杞子药食同源的机理 苏国辉;米雪松1070-1075
功能蔬菜的发掘和利用 王瑛;王庆;梁琼1076-1082
菊花的药食同源功效 戴思兰;温小蕙1083-1090
黄瓜苦味物质的代谢调控与合成生物学 尚轶;黄三文1091-1094
植物代谢组学及其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研究趋势 王慧媛;阮梅花;刘晓;熊燕1095-1101
评电气工程师论文:电力施工工程中的项目管理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相关基础性行业,在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厂网分离,同时打破了垄断。现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个电力施工企业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正处在技术更新和管理需求提高的形势下。对此,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要立足自身实践状况,针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从而满足时代快速发展需求,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企业,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
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科学,而项目管理的对象主要为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项目管理一定要从系统总体出发,应用科学、有效的原理与方法,深入研究与处理系统中所有要素和各个系统间存在的关系,还要处理系统内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另外,电力施工企业所参与的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管理的内同就是确保建设项目总体利益与施工企业本身利益,项目管理的目标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管是施工的安全管理和施工合同管理以及施工信息管理,而三控为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成本控制,协调是使用相关组织协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下,唯有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创新,才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在成本和进度以及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创新,实现项目管理所有项目指标的最优化组合,进而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生命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小分子发现————作者:杨雨薇;徐挺军;刘蕾;吴顶峰;朱瑞新;
摘要:小分子凭借其性能优势,在药物研发、材料创新、农业应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在小分子生成、优化、表征、化学知识提取等小分子发现任务中有着出色的表现,探索了更加广阔的化学空间,显著提高了分子发现的高效性和精确性。本文概述了大语言模型在小分子发现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克隆与育种利用进展————作者:王兴超;张晶;郭建平;
摘要: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生物灾害因子——害虫严重威胁着我国和亚洲各国的水稻生产。其中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是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科学家从稻种资源中发掘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水稻抗虫品种应用于生产,促进了以抗虫品种为基础的害虫绿色防控理念的发展和实践。本文以已经成功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为重点,首先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机理解析和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以便读者能够了解水稻...
纹状体胆碱能受体在帕金森病运动防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张凯;陈平;黄柳婷;刘淑敏;杨全;刘兵;秦天赐;
摘要:纹状体胆碱能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chR)的表达异常是帕金森病(parkingson’disease, PD)的促退行性触发机制之一。AchR相关药物可以改善PD的临床症状。运动作为非药物疗法可以调节纹状体AchR的功能和表达,并改善PD相关行为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运动通过上调纹状体谷氨酸能神经末梢上M2、M4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acetylc...
基因组时代我国濒危兽类物种界定研究进展————作者:谷桐桐;朱万龙;
摘要:濒危兽类的保护规划必须基于对物种数量、多样性和特有性的深入理解,而这一理解只有在科学的分类学框架下才具备实际意义。物种界定作为现代生物学中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在“物种”概念的定义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存在广泛分歧。近年来,基因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析物种多样性及濒危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哺乳动物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兽类资源,包括大熊猫、白鱀豚、川金丝猴、藏羚羊等特有种和...
hnRNPC在疾病中的功能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高熙航;李晓莉;崔齐晓;叶蕾;洪盼;
摘要:hnRNPC是异质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hnRNPs)家族中一类重要的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s, RBPs),其参与pre-mRNA剪接、mRNA稳定、翻译及定位等过程。hnRNPC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其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hnRNPC主要通过m CAR-T细胞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作者:金玉玲;朱明宇;杜娟;瞿珊娜;汪洋;胡翰;刘滨磊; 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是一种前沿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在胃癌的治疗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不过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开始尝试将CAR-T用于胃癌的治疗。本文综述了CAR-T细胞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其在胃癌治疗中的主要靶点,例如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治疗已取得初步... 基于专利数据的RNA编辑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田颖;马艳林; 摘要:RNA编辑是靶向转录后RNA序列的基因编辑技术,因其高度的安全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基因编辑领域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RNA编辑技术专利,包括专利申请人和各技术分支具有代表性的专利来总结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综述旨在从专利情报视角为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和启示,推动RNA编辑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持续进步 RNA响应的合成基因线路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作者:舒文杰;王福; 摘要:合成基因线路是指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对调控元件进行设计与组装,以创造出能够执行特定生物功能的系统。近年来,各类RNA分子响应的基因线路不断被报道,并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和医疗健康领域显现出了极大应用潜力。这些RNA分子响应的基因线路具有良好的模块化和可编程特征,能够精确地执行设定任务。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使用不同策略构建的各类RNA分子响应的基因线路系统并探讨了其生物医学医用,为以后理性设计RNA响应的基... P2X3受体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作用与药物研发进展————作者:崔斌;于烨; 摘要:P2X3受体是ATP介导的配体门控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TN)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等感觉神经元,并在咳嗽反射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P2X3受体作为难治性慢性咳嗽(Refractory Chronic Cough,RCC)或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Unexplained Chronic Cough,UCC... 优化运动员血清睾酮的营养策略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郭俏凤;陈笑然;周越; 摘要:血清睾酮是监控及预测运动员机体恢复和运动表现的关键指标,然而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常会经历血清睾酮水平的下降,这不仅削弱了训练效果,还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营养策略作为一种非训练手段,具有促进恢复和主动提升睾酮水平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运动员通过营养策略改善血清睾酮水平的有效途径及其作用机制,以优化训练效果并提升竞技表现。基于运动对血清睾酮调控的主要机制,结合高强度运动和耐力运动的特点,本文梳理了能量与... 维管植物的水力学与气孔调控研究进展————作者:龚磊;杨石建;刘瑞瑞;化烨;张亚云;王智威; 摘要: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过程中进化出了维管组织,维管植物的水分吸收运输是水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植物水力学的近期研究,综述了根压在根系水分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木质部水力性状研究、气孔对水分利用调控机制。同时,我们就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成果对水分运输研究提出一些问题:干旱胁迫下脱落酸介导的根系水分吸收是否在维管植物中渐变进化出来,根压测量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 面向体外诊断的体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前因素研究进展————作者:李玙;应超;李奇萌;赵立芳;蔡燕宁; 摘要:在体外诊断领域,蛋白质组学研究对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验证和确认至关重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不同的样本处理和操作步骤会影响蛋白质的丰度和检测的可靠性。体外诊断中的大多数异常和错误都发生在样本的分析前阶段,这些变量会对分析物的测定结果产生巨大影响。然而,目前关于分析前变量对样品采集和储存后蛋白质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系统综述了分析前变量对生物体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影响,以期为蛋白质组... 多肽自组装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文静;陈号东;赵东欣; 摘要:多肽分子通过多种作用力的协同作用,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自组装,从而形成有序的稳定的三维结构与形态,并表现出特殊的性能。加之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设计灵活性,多肽自组装体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本文对多肽的自组装机制、影响多肽自组装的因素(氨基酸手性与序列、温度、pH、肽浓度、离子强度、超声波及酶刺激)以及多肽自组装体在药物输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希望可以为多肽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信息支持... 抑郁症发病与HPA轴紊乱研究进展————作者:陈爱萍;王惠芹;陈乃宏;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及基因水平变异在抑郁症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HPA轴相关的三种主要激素,CRH、ACTH和GC,在抑郁症中的异常变化及其病理机制。这些异常包括神经递质失调、神经营养因子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紊乱等。未来研究应重点探索这些激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以... 《生命科学》投稿须知 摘要:<正>《生命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同指导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是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欢迎踊跃投稿。1投稿范围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药物学与药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 基于长读长测序的eccDNA检测方法与生信分析————作者:张堂轩;苗碧元;曾庆松;万绍贵; 摘要:染色体外环状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eccDNA)是一类独立于染色体存在的环状DNA分子,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与癌症发生、遗传异质性及治疗耐药性密切相关。当前检测eccDNA的主流方法依赖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其中长读长测序凭借其超长读长优势,可精准解析复杂结构eccDNA的完整序列,克服短读长测序因片段化重组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基于长读长... GSK-3β及其抑制剂在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文文;程一峰;李婷婷;方馨妍;杨春瑛; 摘要:缺血性卒中往往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脑缺血过程中,GSK-3β参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 AKT)、Wnt、...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作者:张英超;詹欣;段成国; 摘要: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的首要病害,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萎病的致病机理和抗性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课题组长期以来以黄萎病致病真菌大丽轮枝菌为研究对象开展土传病原真菌致病机制研究。文章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大丽轮枝菌生理特征、入侵机制、致病机制和黄萎病防治措施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未来棉花黄萎病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SIRT3在心肌代谢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田宝凯;杨旸;魏莱;衣雪洁; 摘要:SIRT3是一种线粒体特异性蛋白质脱乙酰酶,在心肌组织中高表达并调控多种代谢过程。心肌作为高能量需求组织,其代谢稳态对维持心脏功能至关重要,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大及糖尿病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SIRT3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在心肌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SIRT3的分子特征及其在心肌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微生物光电能代谢新途径与能量转化新体系————作者:鲁安怀;孟令子;刘娟;刘芳华;王博;曾翠萍;汤佳;陈旻辉;钟超;刘佳;李艳;丁竑瑞; 摘要: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光电能代谢的新途径与能量转化的新体系。在总结陆地“矿物膜”光电效应的基础上,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水圈透光层天然光催化系统”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水圈透光层中半导体矿物与微生物协同驱动元素循环的机制。研究深化了对微生物能量获取新途径的认知,揭示了低能量、寡营养水生生境中微生物代谢途径和能量获取、储存方式的多样性。此外还探讨了微生物直接和间接摄取光电子的机制,以及光电子对胞内能量转换和合...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