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上海长征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8年6月《中国真菌学杂志》正式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设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技术和方法、学术讲座、继续医学教育、综述、真菌病治疗和疑难病例分析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近平滑念珠菌形态多样性及毒力因子的分泌活性研究 李小玲,金方,陈玉如,牟丽丽,刘涛华,吕倩,康颖倩,LI Xiaoling,JIN Fang,CHEN Yuru,MU Lili,LIU Taohua,LV Qian,KANG Yingqian
白假丝酵母菌突变株 ORF19.2500的功能研究 牛理达,陈晓庆,赵静,吴建华,郑庆虎,NIU Lida,CHEN Xiaoqing,ZHAO Jing,WU Jianhua,ZHENG Qinghu
转化医学真菌学和精准皮肤医学融合创新--记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唐教清,冉玉平
转录因子 RPN4对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许洪涛,唐若愚,屈莺歌,王晓娟,姜远英,曹永兵,颜天华,XU Hongtao,TANG Ruoyu,QU Yingge,WANG Xiaojuan,JIANG Yuanying,CAO Yongbing,YAN Tianhua
新生隐球菌转录共激活因子 MBF1基因的鉴定与敲除 周兆婧,孟云芳,赵静宇,桑军军,张超,法振宗,方伟,廖万清,ZHOU Zhaojing,MENG Yunfang,ZHAO Jingyu,SANG Junjun,ZHANG Chao,FA Zhenzong,FANG Wei,LIAO Wanqing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新生隐球菌 GXM 作用后基因表达谱分析 聂舒,李平,朱红梅,温海,NIE Shu,LI Ping,ZHU Hong-mei,WEN Hai
农杆菌介导的马尔尼菲青霉基因转化技术的建立及优化 李鑫垒,李昕,曹存巍,LI Xinlei,LI Xin,CAO Cunwei
关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卢立康唑临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申请的通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隐球菌感染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孟云芳,法振宗,方伟,周兆婧,伊九,顾菊林,廖万清,MENG Yun-fang,FA Zhen-zong,FANG Wei,ZHOU Zhao-jing,YI Jiu,GU Ju-lin,LIAO Wan-qing
工程师论文范文:蓄电池放电电路内环设计
[摘 要]分析了双向半桥电路的工作特性,根据充放电电路的需要建立连续电流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分析电流内环的传递函数。并使用matlab判断系统稳定性及确定PI参数。
[关键词]工程师论文范文,双向半桥电路,小信号模型,电流模式控制
引言
1.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
预期参数为:电池电压U1=48V;母线电压U2=480V;输出电压纹波ΔU2 =0.5%U2;电感电流IL=20.8A;输出电流IBUS=2.08A;输出电流纹波ΔIBUS=20%IBUS;开关频率=20kHz;
中国真菌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临床及环境镰刀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作者:杨航;周蒙;郑海林;周晓伟;梅嬛;李冬梅;徐和平;佘晓东;刘维达;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及环境分离镰刀菌对常用临床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M38-A3方案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氟胞嘧啶、特比萘芬、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单独用药时的最低抑菌浓度或最低有效浓度,应用琼脂稀释棋盘法测定上述药物联合用药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结果 临床及环境分离镰刀菌群对氟胞嘧啶、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单药均...
pH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离光滑念珠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影响的研究————作者:王玉凤;孙艳霞;赵荣欣;邓淑文;张璐;
摘要: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pH对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分离光滑念珠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精准治疗VV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6株VVC患者分离的光滑念珠菌株,对12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特康唑、克霉唑、咪康唑、阿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依据CLSI M27-A4方...
山奈酚对白念珠菌感染蜡螟模型的抗菌作用探讨————作者:刘鹏;范铭;韩冰;王晓娟;
摘要:目的 评价山奈酚抗白念珠菌的体内、外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山奈酚对白念珠菌SC5314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80),以及山奈酚与氟康唑联用对临床分离耐药白念珠菌的协同抗菌作用。观察山奈酚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XTT法检测山奈酚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山奈酚对白念珠菌黏附...
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技术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华;潘艳娜;饶吉;阮怡婷;韦宣彤;蓝吉慧;胡敏;罗兰波;杜白音子;杜明威;潘炜华;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核酸检测方法,验证其检测痕量样本时的灵敏性,从而拓宽马尔尼菲篮状菌分子检测技术的精度范围。方法 筛选已成功运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扩增引物及探针序列,并在其基础上建立ddPCR检测体系。利用携带靶序列区域的质粒模拟马尔尼菲篮状菌临床样品...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IRAP、CD34、SDF-1α的变化————作者:胡迎华;郑冲;卢伟杰;
摘要:目的 探究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血清Toll/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protein,TIRAP)、CD3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4年2月期间本院接治的104例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患...
儿童念珠菌血症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作者:赵梦川;张文超;邢建;王会茹;李梅;段素霞;翟宇;徐茜茹;王冬雪;李圆龙;郭映辉;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念珠菌血症的菌株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为儿童念珠菌血症的预防和合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念珠菌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人口学特征、菌种分布、科室来源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选取非重复性念珠菌血症患儿103例,男性70例,占67.96%,29 d~3岁婴幼儿55例,占53.40%。菌种分布以白念珠菌(67/103,6...
ICU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预后分析————作者:周海春;邹星宇;王俊文;郭云云;
摘要:目的 探讨ICU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4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持续发热患者356例,按照是否继发IC分为IC组(n=89)和非IC组(n=267),统计检出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性情况,统计两组预后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 IC组89例中共检出念珠菌97株,占比最高为白念珠菌44株(45...
铁离子在耳念珠菌热抗逆中功能及机制初探研究————作者:文欢;王也;黄雎;周浩;王棣;宋章永;
摘要:目的 探究铁离子在耳念珠菌热抗逆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液体生长曲线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铁螯合剂处理对耳念珠菌和希木龙念珠菌菌株生长的影响。其次,采用固体点板试验测定两株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铁离子处理下的生长变化。再次,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方法测定耳念珠菌菌株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铁离子处理下菌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
1990—2021年中国真菌性皮肤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作者:周智珊;刘晓聪;张宏;
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1990—2021年真菌性皮肤病的疾病负担情况,并预测2022—2050年的疾病负担。方法 从2021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中提取1990—2021年中国真菌性皮肤病的数据,重点描述患病、发病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并使用贝叶斯模型预测2022—2050年的...
重庆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作者:李继志;龙朝钦;刘俊;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2022年8月—2024年8月收集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患者1093例,回顾性分析深部真菌感染发生情况,统计患者的真菌感染部位、菌种分布,按是否感染分为未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对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化疗史、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持...
多部位感染不同基因型红色毛癣菌1例————作者:郑文爱;乔凤;唐小正;
摘要:患者,男,56岁,因“面部、躯干、四肢散在褐色斑块6个月余”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诱因四肢、躯干出现褐色斑块状皮损,后来面部也出现褐色皮损,瘙痒感较轻。荧光钙白染色镜检可见绿色荧光的有隔菌丝和圆形、?圆形孢子,真菌培养鉴定为红色毛癣菌,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所致泛发性体股癣。外用特比萘芬乳膏和硝酸咪康唑洗剂治疗2个月,原有皮损基本痊愈,但面部和臀部原皮损处有新发的零星的红色丘疹。从患者身上分离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东方伊蒙菌感染1例————作者:罗军;安娜;刘亚荣;李祎晟;
摘要: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东方伊蒙菌感染1例,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避免误诊。患者,男,52岁,农民。因咳嗽、咳痰伴发热、头痛、恶心4 d就诊。骨髓涂片中查见嗜血细胞及真菌孢子,经培养及测序确认为东方伊蒙菌,血培养中也检出同样的伊蒙菌。给予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脉滴注治疗,治疗1个月后症状好转出院
误诊为湿疹的癣菌疹1例————作者:赵国栋;张丽萍;赵俊莉;张宝祥;
摘要:报道1例误诊为“湿疹”的癣菌疹。患者,男,44岁,面部、四肢反复起皮疹,伴瘙痒1年余,加重1周。应用抗组胺、激素类、生物制剂等治疗均维持较短时间即复发。结合其曾患有足癣病史多年,曾外用某药膏半个月后出现全身泛发皮疹,故考虑为治疗足癣时应用了刺激性药物后出现了变态反应性损害——癣菌疹。右面部、右手掌、左足背皮损经免疫荧光真菌镜检见大量真菌孢子,明确癣菌疹诊断后给予抗真菌药物以及抗组胺类药物等对症治疗...
多育节荚孢致特重度烧伤患者血流感染1例————作者:刘爽;袁凯旋;
摘要:多育节荚孢(Lomentospora prolificans)是一种毒力大、侵袭力强、耐药性高的丝状真菌,常引起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播散性感染,治疗困难,具有高死亡率。本文报道一例因“煤气泄漏爆炸烧伤入院”的59岁特重度烧伤男性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进行清创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感染仍未控制,最终通过创面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明确病原体为多育节荚孢,由于患者烧伤严重,并发症多,非医嘱离院一周后死亡
孢子丝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刘祉含;侯彬彬;
摘要:孢子丝菌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由致病性双相真菌孢子丝菌引起,感染部位常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邻近的淋巴管,发病情况主要受孢子丝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孢子丝菌的毒力与其细胞成分、毒力因子、双相转化机制等密切相关。该文旨在通过介绍与其发病过程相关的因素回顾孢子丝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抗皮肤癣菌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兰善玉;邹宇宁;徐淼;杨青青;赵亮;陈璐颖;占萍;
摘要:皮肤癣菌感染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统抗皮肤癣菌病的药物种类有限,主要包括唑类和丙烯胺类。近年来出现的耐药皮肤癣菌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严峻挑战。中草药在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其中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抑制皮肤癣菌。该文综述中药活性成分对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和潜在机制的最新研究,并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真菌感染中CARD9的自抑制与负反馈调控的机制进展————作者:林予颂;肖劲洲;何海洋;朱星睿;潘炜华;
摘要:胱天蛋白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g protein 9,CARD9)是先天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抗真菌下游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CARD9蛋白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CARD9存在着自抑制形态以及复杂的正、负调控途径,这些都影响着机体下游的免疫应答强度。因此,了解CARD9的调控途径至...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摘要:《中国真菌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发行的专业医学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965/R。本刊设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病例研究、真菌病治疗、继续教育、教学研究、综述、临床护理研究等栏目。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订阅
人工智能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作者:赵燚;郝迪;赵健;蒋辉华;万红虹;王桂祯;
摘要:目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在多领域应用日趋成熟,目前在医学教育中也逐渐应用。本研究采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以探讨其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医学方面的教学应用模式及效能。方法 以侵袭性真菌感染为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采用情景教育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进行教学设计和解析。结果 AI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场...
耐药致病真菌对美浮特皮肤抗菌液体外敏感性研究————作者:梅嬛;陈玉萍;葛乃涔;郑海林;刘维达;
摘要:目的 以联苯苄唑溶液、盐酸特比萘芬溶液和苯扎氯铵原药稀释液为对照,检测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耐药病原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的M38-A3和M27-A4方案,检测美浮特皮肤抗菌液对印度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抑制50%和90%生长所需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耳念珠菌、烟曲...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弹性体》
- 省级酒店精品
- 国家级《中国交通信息化》
- 北大核心《海洋学研究》
- 北大核心《改革与战略》
- 北大核心《大电机技术》
- 省级中国稀土学报英文版
- 国家级《世界有色金属》
- 省级能源技术与管理
- 北大核心《古地理学报》
- 省级有宠
- 国家级《办公自动化》
- 省级云南消防
- 省级中山大学学报
- 省级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科学导报
- 省级交通与计算机
- 省级服饰导刊
- 北大核心《海相油气地质》
- 省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舰船电子工程
- 国家级录井工程
- 北大核心《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体育世界学术版
- 北大核心《棉纺织技术》
- 省级《煤矿爆破》
- 省级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 北大核心《西华大学学报》
- 学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 省级《冶金丛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