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山东科学

《山东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7-1188/N
国际标准刊号:1002-4026
主办单位:山东省科学院
主管单位:山东省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工业微生物》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山东科学》是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个主要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是山东省最具知名度的学术期刊之一。《山东科学》创刊于1984年,原名《山东省科学院院刊》。1989年获得国内统一刊号,同时更名为《山东科学》。2005年,随着期刊的不断发展,《山东科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迄今已出版22卷97期,发表论文1400余篇。《山东科学》的办刊宗旨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该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及各省部委基金资助项目予以优先报道,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期刊。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短,优秀论文能够及时刊出。近年来,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不断提高,在全省、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日益增强,深受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作为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唯一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山东科学》有力促进了山东科技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为使《山东科学》达到更高的水平,组建了新一届编委会。由4位国内外院士、大学校长担任顾问,37位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博导担任编委,形成强大的科研后盾。编委会指导期刊围绕前沿学科的发展动向,确定选题,有重点地组织稿件,面向几个国内外热点行业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期刊、主办单位的学术知名度。编委会约请国内外学术大家,开设专栏,展开该学科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吸引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关注该学科的发展动向。

  本刊依托主办单位的科研优势,可以有力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带动全行业的学术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服务。作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涉及生物、计算机、能源、自动化、激光、新材料、分析测试等诸多领域。可以刊载自然科学几乎所有专业的学术论文。为一些新兴学科、交叉科学、边缘科学论文的发表提供了很好的园地,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新论点,开展学术交流。《山东科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还侧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刊载应用研究领域的论文,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其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刊自创刊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后,还要进一步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促进山东学术界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综述、工程技术应用、研究简报、科技成果、简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波浪模拟标定系统的设计 李选群,范秀涛,张继明,万晓正,李文庆,LI Xuan-qun,FAN Xiu-tao,ZHANG Ji-ming,WAN Xiao-zheng,LI Wen-qing

  频域内海洋资料浮标水动力特性的仿真研究 张继明,范秀涛,赵强,李选群,郑珊珊,ZHANG Ji-ming,FAN Xiu-tao,ZHAO Qiang,LI Xuan-qun,ZHENG Shan-shan

  二维高通量色谱分离制备海参来源真菌Epicoccum sp.的化学成分 齐君,夏雪奎,贾爱荣,刘新,张绵松,刘昌衡,QI Jun,XIA Xue-kui,JIA Ai-rong,LIU Xin,ZHANG Mian-song,LIU Chang-heng

  多指标综合评价三七片的质量 吴群,Wu Qun

  蜜炙对升麻有机酸类成分的影响 于晓,戴衍朋,YU Xiao,DAI Yan-peng

  核磁共振内标法测定乙基麦芽酚对照品的含量 王召平,朱姮,王晓,耿岩玲,仙云霞,于金倩,WANG Zhao-ping,ZHU Heng,WANG Xiao,GENG Yan-ling,XIAN Yun-xia,YU Jin-qian

  红外光谱ATR技术对鲜品山药主要成分的快速无损分析 刘晓菲,李佳,刘谦,LIU Xiao-fei,LI Jia,LIU Qian

  豆豉姜中生物碱的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研究 孙丽,宫成玉,杨鹏,陈燕平,杨丙田,刘建华,SUN Li,GONG Cheng-yu,YANG Peng,CHEN Yan-ping,YANG Bing-tian,LIU Jian-hua

  基于信息熵的综合交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杨玉琪,贾元华,李桦楠,姬亚鹏,YANG Yu-qi,JIA Yuan-hua,LI Hua-nan,JI Ya-peng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评价研究 高卫东,贾元华,张亮亮,姬亚鹏,GAO Wei-dong,JIA Yuan-hua,ZHANG Liang-liang,JI Ya-peng

  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傅晓文,陈贯虹,迟建国,邱维忠,王加宁,崔兆杰,FU Xiao-wen,CHEN Guan-hong,CHI Jian-guo,QIU Wei-zhong,WANG Jia-ning,CUI Zhao-jie

  全深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尹晓波,李俊晓,YIN Xiao-bo,LI Jun-xiao

  电子机械工程期刊投稿:基于STM32的中老年人跌倒监测装置研究

  摘要:基于STM32单片机的跌倒监测装置可实现对中老年人的跌倒检测、自动报警、人体生理数据的采集和人体生理健康的监测。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可穿戴的中老年人跌倒检测装置。根据人体跌倒时的角加速度的变化及角度倾斜,用MEMS传感器进行姿态监测;利用人跌倒时血压变化,采用PTT方法进行跌倒的辅助判定以及生理健康监测。该设计成本较低,技术实现相对较为容易,易于实现对目标群体的跌倒检测及健康监测。

  关键词:电子机械工程期刊,STM32单片机,跌倒检测,自动报警,生理数据采集,生理健康监测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正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许多子女选择异地工作和生活,导致了大量老年人空巢。于是,老年人的安全监护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性问题。随着年纪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并伴随多种老年性疾病,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跌倒,所以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发生跌倒能否得到及时救助是至关重要的,而解决此问题的核心技术便是跌倒检测技术。又因老年性疾病多与血压等生理信号有关,故对老年人的生理信号检测达到对跌倒检测的辅助判定以及相关生理健康监测亦为重要。基于对中老人跌倒判定、生理健康监测的目的,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TM32的老人跌倒检测装置。该装置能较为精确地对目标群体实施跌倒检测与健康监测,实时将用户的心率,体温等通过无线方式推送至微信平台以及GSM平台,便于尽快进行医疗救援呼叫。此装置设计成本较低,实现技术较为容易,易于实现对目标群体的跌倒检测及健康监测。

  山东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黄河三角洲生态格局演变与系统性生态修复理念————作者:崔保山;谢湉;王青;陈聪;

摘要: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与海洋的交互作用在多个时空尺度上反复叠加形成的动态平衡湿地系统。由于黄河流路的频繁变动,黄河三角洲湿地经历了快速形成—发育—蚀退/演替—消亡/残存的往复演化历程。在高强度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多重胁迫下,黄河三角洲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沙变异、植被退化、物种入侵、格局破碎、功能退化等。目前存在的众多生态问题产生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演化过程中,同样存在多个时空叠加影响的特征,基于单一时...

基于球磨法的TiO2/煤气化渣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作者:孙静;韩金泰;申婷婷;王晨;冯庆;刘若冰;

摘要:煤气化渣是煤化工生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在固体废弃物中占据重要比例。综合利用煤气化渣的天然属性(高比表面积、孔容积)及构成特性(富含碳元素)等特点,采用机械球磨法将煤气化渣与常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进行复合,拓宽TiO2的光响应范围,并以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评价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

黄河九省(区)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作者:王静;姜明月;赵林;

摘要:黄河流经的九省(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其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共进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以2013—2022年黄河九省(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治理成效、通信能力、互联网普及程度、信息产业发展程度6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和灰度预测分析两者时空耦合关系及障碍因素。结果表...

《山东科学》征稿启事

摘要:<正>《山东科学》是由山东省科学院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个主要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最新科研成果。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内外多家大型数...

《山东科学》2025年第2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序

摘要:<正>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她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奔腾而下,穿越崇山峻岭,最终在山东东营市入海,滋养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生灵。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山东科学》特组织本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旨在通过...

《山东科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题征稿启事

摘要:<正>《山东科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办刊宗旨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报导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动科技事业发展

联合指纹图谱和活性综合评价的荆防颗粒质量控制研究————作者:苗冉;关永霞;郭焕滢;张贵民;王晓;赵恒强;

摘要:将指纹图谱结合定量测定技术用于荆防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8%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后,接入ESI-TOF/MS分析;通过化合物的母离子、子离子的精确分子量信息及参考文献鉴定荆防颗粒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考察升麻素苷、阿魏酸、橙皮苷、柚皮苷和亥茅酚苷5种化学成分与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

基于高通量测序探讨芪藤消浊颗粒对慢性肾炎miRNA表达谱的影响————作者:于明哲;许振;秦秀娟;

摘要:基于微小RNA(microRNA,m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芪藤消浊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大鼠肾小球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藤消浊颗粒组(n=3),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CGN模型,连续灌胃芪藤消浊颗粒30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球组织病理学影响,miRNA测序技术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

领鞭毛虫Salpingoeca rosetta的纤毛组装研究————作者:吴倩龙;胡昆;胡哲文;张颖;田爱洁;冯雳;

摘要:为了探究领鞭毛虫的纤毛组装机制,以群体形成性领鞭毛虫(Salpingoeca rosetta)为研究对象,首次利用机械力切割使领鞭毛虫纤毛脱落,用氯化锂(LiCl)诱导纤毛的延伸实验,对领鞭毛虫的纤毛脱落再生、纤毛组装和延伸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LiCl诱导纤毛延伸实验中,确定了250 mmol/L的终浓度为实验浓度;在纤毛脱落再生实验中,确定了机械力切割的工作条件。结果显示,施加机械力处理后,领鞭...

基于计算生物学的含何首乌中成药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研究————作者:奚玮;徐龙;荆凡波;曹铭晨;李蕾;张春辉;邓睿童;

摘要: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基于计算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模型探索中药复方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对于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检索复方首乌地黄丸(CPRP)的化学成分及靶点信息和DILI相关靶点,构建CPRP-DILI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包含362个节点和1 518条相互作用关系;GO分析表明CPRP-...

威海地区西洋参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防木霉筛选————作者:章嘉会;李红梅;陈冬梅;杨翰;扈进冬;李纪顺;魏艳丽;

摘要:为探寻西洋参绿色栽培的有效生物防治资源,针对威海地区栽培西洋参根腐病,开展病原菌种类鉴定与高效生防木霉筛选工作。研究运用组织分离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双基因(ITS/TEF1-α)系统发育分析,对西洋参根腐病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借助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利用qPCR技术定量分析发病与健康西洋参根际土壤中主要病原菌的丰度差异;通过平板拮抗实验与盆栽实验筛选生防木霉菌株。结果表明,从西洋参根腐病病根...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便秘小鼠模型和便秘人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作者:谢瑶;张志飞;王泉博;穆岩;

摘要:为了研究可溶性膳食纤维缓解便秘的作用和机制,在便秘模型小鼠上,通过16S rRNA测序、气相质谱联用仪以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方法,从肠道微生态相关的菌群分布、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肠道上皮屏障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可溶性膳食纤维缓解小鼠便秘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并在人体试验中确证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便秘的缓解作用。研究发现,可溶性膳食纤维显著缓解了小鼠和便秘人群的便秘症状,其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小鼠肠道...

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地方标准现状研究————作者:尹诚悦;李健;杨延峰;邵莹莹;朱英;

摘要: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制定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地方性法规,完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地方标准体系。梳理分析了2023年山东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产生行业情况。同时调研当前我国各省(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地方标准建设现状,分析总结出目前山东省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资源化利用地方标准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推进山...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生态效应评价问题探讨————作者:冷雨凝;孙婷;王丽莎;赵苗苗;屈政君;黄理辉;高振会;

摘要:生态效应评价是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生态损害赔偿和修复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调研,系统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中的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与方法、损害鉴定路径。通过案例探讨,证实了所构建模型在科学评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的有效性,还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实践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态评价方法优化、技术体系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以及...

生物技术在油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作者:周畅;梁恒;黄理龙;张晓飞;王加宁;宋繁永;傅晓文;

摘要:油田土壤的石油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利用生物技术修复油田污染土壤具有生态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等优势。综述了不同类型生物技术应用在油田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通过阐述生物修复技术在油田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化学氧化和电动修复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模式,强调了效果评估在生物修复中的重要性。该研究对生物修复技术在油田土地质量提升和生态环...

污染环境行为致植物损害鉴定问题浅析————作者:赵苗苗;孙婷;王丽莎;屈政君;冷雨凝;黄理辉;高振会;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问题日益严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开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并取得显著成效。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是导致植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从植物损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污染环境行为对植物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影响,探讨了当前鉴定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包括因果关系判断、损害实物量化和损害价值量化等问题。详细讨论了植物损害鉴定评估...

碳氮元素数量比对典型耐盐微生物增殖影响————作者:王晨;卢雅欣;李晓勇;张嘉祎;许乐天;冯庆;

摘要: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是3种典型的植物耐盐根际促生细菌(ST-PGPR),具有缓解植物盐胁迫等作用。为优化这3种菌株的生长与增殖营养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氮元素数量比(碳氮比,nC/n

我国双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与分布及其健康风险综述————作者:王永峰;于靖元;张浩;

摘要:双酚A(BPA)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以及聚碳酸酯塑料生产,因其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在很多人体接触的材料中被限制使用,其他双酚类化合物作为其代替品不断涌现,但其结构和特性相似,双酚类化合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雌激素活性和毒性。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双酚类化合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之一,双酚类污染物在我国居民人体暴露以及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和分布情况值得深入研究。...

环境和食品样品中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污染现状及样品前处理分析技术————作者:马金燕;赵汝松;

摘要: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残留作为一类新兴有机污染物,其组分具有内分泌干扰性、伪持久性及生态毒性。鉴于其在医疗、畜牧及化妆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近年来,PPCPs在地表水、地下水、工业污泥乃至牛奶等食品中被频繁检出,引发人们对其安全性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PPCPs在实际样品中残留浓度极低,且存在复杂的基质效应,其直接定量分析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在进行仪器分析前,需借助行之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

黄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驱动因素研究————作者:张慧颖;段海燕;宋俊华;唐小娟;段志远;黄理辉;高振会;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度。以黄河流域下游山东省段9个地级市2 371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地区案件特征,并运用LMDI模型解析案件影响因素,明确主要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为黄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损害防控提出策略。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大气污染的案件占比最高,达75.6%;案件赔偿强度与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率是抑制案件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其...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