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冰川冻土》杂志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积极支持在冰、雪、冻土和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创造性,高水平和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学说;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传播与冰冻圈和全球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为寒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和系统报道本学科具有开创性、方向性及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效益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和引导学科发展.学科覆盖包括冰川学,冻土学,水文学,地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寒区生物学,重点在冰冻圈的资源、环境、工程和全球变化.
本刊刊登的论文、报道和综述内容主要包括:冰、雪、冻土(含人工冻土)的性质、过程及其控制;冰冻圈的资源与环境;冰冻圈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寒区水文水资源;寒区生态与建设;全球变化;寒区工程与减灾、防灾;先进技术在寒区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及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开展,近期对以下方面论文和报道优先发表:(1)西部大开发与冰冻圈相关的问题;(2)全球及区域升温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评估;(3)冰雪及水资源问题;(4)冰冻圈及动态变化对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反馈作用;(5)冰冻圈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与环境问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寒区工程和技术、寒区水文水资源、寒区生态与建设、寒区生物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青藏高原气温序列的均一性研究 梁小文,杨梅学,万国宁,王学佳,李琼,LIANG Xiaowen,YANG Meixue,WAN Guoning,WANG Xuejia,LI Qiong
东南极冰盖Princess Elizabeth地区LGB69冰芯化学记录反映的南印度洋过去300a大气环流变化 杨佼,效存德,丁明虎,窦挺峰,YANG Jiao,XIAO Cunde,DING Minghu,DOU Tingfeng
CMIP5多模式集合对南亚印度河流域气候变化的模拟与预估 黄金龙,苏布达,朱娴韵,孙赫敏,李修仓,王艳君,HUANG Jinlong,SU Buda,ZHU Xianyun,SUN Hemin,LI Xiucang,WANG Yanjun
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青藏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 邹德富,赵林,吴通华,吴晓东,庞强强,乔永平,王志伟,ZOU Defu,ZHAO Lin,WU Tonghua,WU Xiaodong,PANG Qiangqiang,QIAO Yongping,WANG Zhiwei
祁连山中部祁连圆柏林线树木生长与积雪响应关系研究 王波,陈拓,徐国保,刘晓宏,王文志,吴国菊,WANG Bo,CHEN Tuo,XU Guobao,LIU Xiaohong,WANG Wenzhi,WU Guoju
21世纪北半球中高纬度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施红霞,王澄海,SHI Hongxia,WANG Chenghai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 方潇雨,李忠勤,Bernd Wuennemann,高抒,陈仁升,FANG Xiaoyu,LI Zhongqin,Bernd Wuennemann,GAO Shu,CHEN Rensheng
利用不同插值方法对青藏高原降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分析 何由,高晶,姚檀栋,丁永建,辛儒,HE You,GAO Jing,YAO Tandong,DING Yongjian,XIN Ru
青藏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 荀学义,胡泽勇,崔桂凤,王愚,白彬人,谷良雷,XUN Xueyi,HU Zeyong,CUI Guifeng,WANG Yu,BAI Binren,GU Lianglei
新疆伊犁河谷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黄秋霞,赵勇,何清,HUANG Qiuxia,ZHAO Yong,HE Qing
优秀科技小论文: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摘 要 随着我国爆破技术应用广泛程度的增加,各种炸药的生产技术层出不穷,乳化炸药无论是在安全性能、爆破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除此之外,乳化炸药的生产环境相对较好,没有污染性的气体或有毒物质,同时,其抗冷、抗水的优点也很明显。近些年,乳化炸药生产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从最开始的间断式发展到微机监控的连续式,生产工艺的发展伴随着工艺装备的逐渐成熟,这种发展逐渐朝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努力,同时产品技术的更新也在加快步伐,对于在这种背景下的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非常需要总结和探讨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给生产企业以借鉴。
关键词 乳化炸药,冷却方法,装药技术
1乳化工序
在整个乳化炸药生产过程里,乳化工序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在这道工序里,乳化器是最为重要的以个设备,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乳化炸药的质量,同时,在这个工序里面,必须注意将安全和质量寻找好平衡点,例如,在炸药质量提高的时候,如果忽略了安全性,增加乳化器的功率,提高转速,减小间隙,增加定转子组数等,都有可能对安全构成威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味地增加安全性,忽略炸药的质量,把静态乳化用来生产商品炸药。以上那些不能把安全与质量综合考虑的生产,都不能称之为正常的生产工艺。有的企业只顾提高产能,经常选用大功率,转速高的乳化器,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冰川冻土最新期刊目录
冻融循环作用下含冰碎屑堆积体水热变化研究————作者:渠孟飞;余欢;肖飞知;胡启军;王珏;邱恩喜;
摘要:冰-岩碎屑堆积体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水热变化是高寒地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冰箱内开展不同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不同体积含冰量(12%、16%、20%)的冰-岩碎屑堆积体模型试验,对其水热变化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堆积体不同位置对环境温度的响应快慢程度依次为坡脚>坡面>坡顶;(2)体积含冰量越高,堆积体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越迟缓,相比12%体积含冰量,20%体积含...
新疆滑雪旅游游客细分与画像研究————作者:郭新瑜;杨建平;王彦霞;丁峰;初昱男;
摘要:北京冬奥会后,滑雪旅游业成为新疆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后疫情时代,游客追求个性化体验,需求从大众化转向小众化,对新疆滑雪旅游市场的多元化、细分化及创意化带来挑战。论文基于新疆地区5个典型滑雪场实地调查获取的533份游客调查问卷,运用K-Prototypes聚类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市场细分与客户细分理论体系,将新疆滑雪旅游游客分为雪场新手、雪场新秀、雪场先锋和雪场精英四类,并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完成...
高寒高海拔山区冰碛堤溃决防控体系研究————作者:刘洋;赵雪帆;常鸣;余斌;
摘要:高寒山区冰碛湖溃决洪水灾害链影响范围大、规模大、流量大,在灾害链下游(冰碛湖以下流域)开展防治工程困难且不经济。在灾害链的最上游源头,冰崩位置往往位于海拔5 000 m及以上区域,不仅难以到达,即使到达了也难以开展防治工程施工。为解决高寒山区冰碛湖溃决防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统计提出了在冰碛堤溢流口开展防治的理念,研发铠甲层“刚柔并济片状一体”防护体系,构建通用和标准化的冰碛堤溢流口铠甲层防护...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流域的化学风化速率及碳循环特征————作者:郑晓辉;辛惠娟;史晓宜;王世金;王珂;崔晓庆;孔彦龙;蒲焘;
摘要:化学风化可消耗CO2,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调控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冰川流域的化学风化速率可能发生改变,其对碳循环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选择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流域作为研究区,开展为期两年(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河水水文指标监测和逐日采样,采集731个河水样品,探讨明永冰川流域河水的水化学特征,量化流域内岩石化学风化速...
积石山MS 6.2级地震同震泥流动力学过程模拟研究————作者:叶豪;王乃昂;赵力强;李小强;程弘毅;
摘要: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地震,同时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祁家沟暴发了泥流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过野外调查,高精度的遥感图像解读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对中川乡地区泥流灾害链的形成原因、动力学机理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根据现场调查和室内实验确定的参数,利用FLO-2D模型模拟了祁家沟泥流发生、运动和堆积过程...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冻融循环性能劣化及蠕变特性研究————作者:姚韦靖;韩金秀;庞建勇;蔡海兵;彭泉森;
摘要: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具有优良的保温和抗冻性能,为探索其作为自保温材料冻融损伤后长期力学性能劣化特征。讨论经0至60次冻融循环损伤后,进行表观现象、单轴压缩、劈裂抗拉、分级压缩蠕变试验及SEM电镜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表面剥蚀和坑蚀现象加重、表面孔隙率增加、孔隙逐渐变大。经历0、20、40、60次冻融循环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表面总孔隙率分别为8.32%、12.83%、14.2...
气候暖湿化背景下疏勒河上游高寒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归因————作者:杨冰峰;王雪平;周兆叶;崔峻豪;王牛;边雁君;秦甲;
摘要:冰川、寒漠、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等典型高寒景观要素构成特殊西北内陆河高寒山区景观系统,其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内陆河上游流域的产汇流过程和水量平衡关系。为厘清内陆河高寒山区的景观分布特征,选取中国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疏勒河的上游为研究区域,细分高寒景观类型,并应用景观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及PLUS模型等,分析了研究区高寒景观类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和寒漠是疏勒河上游...
冰冻圈服务权衡与协同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探究————作者:林浩曦;黄金川;荣玥芳;陈云谦;
摘要:聚焦于致利效应的冰冻圈服务是联系功能供给与人类需求的重要桥梁,正确认识冰冻圈服务的相互关系,是增进人类福祉与促进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本文着眼于冰冻圈服务演化过程中此消彼长、相互增益等关系,基于人地系统耦合框架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研究并针对冰冻圈要素、功能与服务等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尝试构建冰冻圈服务权衡与协同的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时空异质性、动态演进性与尺度依赖性。首...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主要交通基础工程冻融灾害考察研究进展(Ⅰ):融沉灾害————作者:王文辉;车富强;金会军;李善珍;唐建军;李向龙;翟金榜;张泽;黄帅;薛广垠;陈思宇;王永平;肖子旺;金晓颖;杨雪;周刚义;陈敦;李国玉;李安原;
摘要:作为东北多年冻土典型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大兴安岭山区多年冻土广泛快速退化,并导致了冻融灾害的频发。为系统地掌握该区工程冻融灾害分布及冻土退化情况,我们采用ERT、浅层测温(0~2 m)和无人机航测等方法于2023年8—9月开展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冻融灾害调查。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下融沉长度和融沉量最大且以路基融沉(包含路基倾斜和波浪路面)为主;混凝土路面以长大深纵裂为主,而林区铁路...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冰情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王秀杰;宋新丹;乔鸿飞;田福昌;苑希民;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冰期输水能力受限,已成为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与其社会效益发挥的重大挑战。为提升冬季输水能力,亟需深入探究中线干渠冰情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的北拒马、漕河及滹沱河等典型断面2014—2022年冬季实测冰情、水温、水力及气象等资料,分析了冰情时空分布特征和不同影响因子对各类冰情分布的统计规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两种方法,...
寒区隧道相变微胶囊改性水泥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作者:许可;李宗意;韩风雷;罗怀瑞;伏鑫涛;任涛;
摘要:相变微胶囊(MPCM)具有出色的温度调节能力,将其集成到注浆材料中加固围岩地层,可有效缓解隧道冻害。为了获得具有优异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相变微胶囊水泥注浆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MPCM掺量、硅灰掺量和速凝剂掺量对复合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影响,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配合比优化。结果表明:(1)水胶比由0.6增至0.9,浆体流动度提高87.25%;硅灰掺量为15%时可使析水率降低91.07%...
冻土-钢界面三轴剪切试验及接触损伤力学模型研究————作者:董旭光;吕江飞;李宏波;王振波;
摘要:冻土-结构物界面力学行为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界面的力学性能受应力状态的影响。为了探究三维应力对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5℃下不同围压、粗糙度和含水率的冻土-钢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冻土-钢界面力学特性和抗剪强度参数指标;设计不同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和粗糙度对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围压与界面抗剪强度呈正相关;含水率低于最优含水率时,应力-应变曲线为...
拉萨河下游城区段水域细菌多样性变化特征————作者:汪昱言;刘怡萱;李星冉;董石;张继峰;拉琼;曹鹏熙;
摘要: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维护拉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对拉萨市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拉萨河下游城区段进行水体微生物样品采集及环境因子测定,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拉萨河下游城区段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特征及群落组装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水体理化性质探究环境因子对拉萨河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拉萨河下游120 km水域的12个样点水体进行细菌扩增子测序...
基于机器学习的冻结黏土力学参数预测与敏感性分析————作者:王伟军;王大雁;
摘要:为研究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方法在冻土力学参数预测中的性能及其应用,本文采用4种ML算法(DT、MLP、SVM以及GP),基于116组冻结黏土定向剪切试验数据,以中主应力系数b、主应力轴方向角α、平均主应力p和温度T为输入,以冻结黏土的力学参数(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SSC)模式和破坏强度qd)为输出,建立预测模型。...
变化环境下青藏高原河流碳循环特征及其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作者:丁佳丽;王根绪;吴碧琼;李宇灏;王莹;王浩宇;宋春林;
摘要:河流是陆地-海洋之间碳输送的通道和水生生态系统代谢的重要反应器,对陆海水生连续体中碳的迁移转化和流域生态系统碳收支起到重要作用。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高海拔寒区,作为亚洲水塔哺育了多条大江大河,对区域碳循环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青藏高原河流碳循环过程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聚焦青藏高原河流碳循环过程,系统总结近十余年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多条源区河流碳循环相关进展发...
21世纪祁连山季风与西风区典型冰川变化模拟与预估————作者:李朝纲;段克勤;石培宏;王琼;陈逸青;姜佳佳;
摘要:祁连山山地冰川的变化不仅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反映,也对淡水资源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祁连山冰川处于退缩失稳状态,为深入理解21世纪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及变化幅度,选取受西风带影响强烈的七一冰川与受季风影响较大的冷龙岭2号冰川为例,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以及数值模拟,发现两条冰川在1990—2022年面积分别减小10.28%和19.04%。为探讨两条冰川未来的变化,利用CMIP6模式数据驱动考虑冰川流...
四季越野滑雪隧道雪道下侧保温措施研究————作者:朱锦烁;李明飞;张航;盛国华;
摘要:为了解决四季越野滑雪隧道的雪道下侧负温影响可能引起的冻害问题,将雪道下侧结构改造为仰拱形式的新型保温结构,以水胶比、发泡剂掺量、纤维掺量为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制备了一种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通过土的相变潜热得到了围岩的冻结深度,将其作为热流量计算的围岩深度,求得未设保温隔热层冻结深度下隧道的热流量,再根据圆筒传热理论计算未设保温层围岩衬砌间的接触面温度,运用MATLAB对仰...
基于GMS的高寒流域季节冻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过程研究——以祁连山葫芦沟流域为例————作者:王凯贤;常启昕;邵亚强;王康静;
摘要:中低纬度高寒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对于向中下游地区供水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季节冻土区松散沉积物是连通山区和河流的重要通道,其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过程显著影响该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揭示高寒流域季节冻土区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机制,本文以祁连山葫芦沟流域季节冻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利用GMS软件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季节性融冻作用影响...
电场作用下铅污染冻土的水分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崔健;张圣嵘;李冶平;金豆豆;赵芯雨;张冠龙;
摘要:电动修复是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其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与水分迁移密切相关。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电场作用下融土的水分迁移规律,但受重金属污染冻土的水分迁移规律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铅(Pb)污染冻土在电场作用下的水分迁移规律,讨论了温度、铅离子(Pb2+)浓度和电势梯度对水分迁移量和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随温度、Pb2+浓度和电...
若尔盖湿地区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齐冬梅;李跃清;周长艳;陈超;任倩;刘佳;
摘要: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供给区和水源涵养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若尔盖湿地水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入了解若尔盖湿地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若尔盖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基于黄河上游若尔盖水文站观测的月平均流量资料、若尔盖湿地及周边地区气象台站逐日观测资料以及ERA-Interim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探究了黄河上游若尔盖水文站实测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汽车技术》
- 省级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现代城市
- 北大核心磁记录材料
- 省级美食与美酒
- 省级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岩矿测试》
- 省级《大众汽车》
- 北大核心《水电能源科学》
- 国家级《电池工业》
- 省级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中外物流
- 省级黑龙江科学
- 北大核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 省级《铸造工程》
- 国家级《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 国家级国内外香化信息
- 省级山西交通科技
- 北大核心《摩擦学学报》
- 省级《机械工程师》
- 国家级《航天返回与遥感》
- 省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应用力学学报》
- 省级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
- 省级保密科学技术
- 省级《包装与设计》
- 国家级《重型汽车》
- 国家级《交通节能与环保》
- 北大核心《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科技风》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