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环境工程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航天器环境工程

《航天器环境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333/V
国际标准刊号:1673-1379
主办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主管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查看航天器环境工程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航空精密制造技术》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航天器工程》工程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唯一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效应和模拟以及材料科学等。《航天器环境工程》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航空航天及高科技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以及航天爱好者等。

  本刊内容涵盖真空、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低温与光学、可靠性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开设栏目包括:探月和月球环境,空间碎片模拟与防护技术,空间特殊环境效应研究,真空热试验技术,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标准、计量与测试,环境设备研制,航天器总装技术,结构、材料与工艺,航天器平台技术,可靠性技术,计算机仿真与应用,管理撷英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已被美国工程索引(EI)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院士特稿、专家论坛、综述、研究报告、试验技术与设备、规范与标准、质量管理、简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压缩氮气驱动的高速气炮实验技术 张向荣,朱玉荣,林俊德,刘文祥,Zhang Xiangrong,Zhu Yurong,Lin Junde,Liu Wenxiang

  美国DMSP-F13卫星解体事件对空间碎片环境影响分析 庞宝君,王东方,肖伟科,彭科科,Pang Baojun,Wang Dongfang,Xiao Weike,Peng Keke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空间碎片撞击模式识别研究 杜刚,何朔,于海鹏,Du Gang,He Shuo,Yu Haipeng

  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方案与可行性研究 杨武霖,牟永强,曹燕,于兆吉,徐坤博,龚自正,Yang Wulin,Mu Yongqiang,Cao Yan,Yu Zhaoji,Xu Kunbo,Gong Zizheng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航天器支架车声振响应影响分析 朱卫红,赵小宇,邹元杰,Zhu Weihong,Zhao Xiaoyu,Zou Yuanjie

  多用途飞船返回舱虚拟振动试验研究 朱云飞,杨艳静,岳志勇,姜利祥,黄建国,焦子龙,Zhu Yunfei,Yang Yanjing,Yue Zhiyong,Jiang Lixiang,Huang Jianguo,Jiao Zilong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除湿研究 赵建贺,张健,王鑫哲,安金坤,Zhao Jianhe,Zhang Jian,Wang Xinzhe,An Jinkun

  主动悬挂式展开试验装置设计与试验验证 侯鹏,杨国云,宋涛,陈立,Hou Peng,Yang Guoyun,Song Tao,Chen Li

  基于Pro/E软件的卫星三维布局与电缆的协同设计 范凯,黄业平,刘政,张国强,Fan Kai,Huang Yeping,Liu Zheng,Zhang Guoqiang

  卫星产品声振组合试验技术研究 沈志强,晏廷飞,张俊刚,方贵前,朱子宏,Shen Zhiqiang,Yan Tingfei,Zhang Jungang,Fang Guiqian,Zhu Zihong

  发动机长悬臂管路动力学特性优化及试验验证 李会娜,高庆,江雅婷,韦冰峰,Li Huina,Gao Qing,Jiang Yating,Wei Bingfeng

  职称评定论文范文: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地质样品的应用

  【摘 要】大自然神奇莫测,特别是微观元素,上个世纪很多科学家就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研究,但方法比较落后,技术跟不上,对微观世界的了解有些片面和客观,本文通过介绍目前较为先进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介绍了它的特点和原理以及跟其他方法的比较。让我们对世界上的微观元素特别是地质样品有了更加准确认识和了解。我们也探索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前景的优越性。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地质样品,应用

  X射线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现代的分析仪器,其已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地学研究中,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分析速度快并且分析结果精密准确、多元素可以同时测定等优点,这些都符合地质勘测研究的要求,而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地质样品的勘测和检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现代检测方法。

  航天器环境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太阳模拟器热平衡试验设备及技术综述————作者:吴东亮;高庆哲;张鹏嵩;廖韬;

摘要:太阳模拟器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太阳辐照的准直性、均匀性和光谱特性。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构形日益复杂,其表面热光学性能的差异化愈发显著,使太阳模拟器在热平衡试验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文章介绍了太阳模拟器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综述了国内外太阳模拟器设备和性能指标。并结合我国航天器的发展提出利用太阳模拟器开展试验的具体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太阳模拟器热平衡试验案例,对我国用于热平衡试验的太阳模拟器...

火箭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作者:巫源清;杨一鸣;林革;

摘要:随着火箭发射频次的提高,全天候发射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研究火箭动力系统电子设备在雷雨天气下的适应性,首先对火箭动力系统常见的电子设备进行了插脚注入试验。结果表明,与集成电路或精密仪器相关的接口对雷电敏感,需要采用雷电防护措施。继而详细介绍了浮地电路和接壳电路的雷电防护电路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选型参数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雷电防护电路的有效性,该电路能够将雷电...

隔热瓦组件低速撞击损伤特性及仿真研究————作者:宋俊柏;刘振皓;吴振强;刘武刚;王龙;邢睿思;

摘要:隔热瓦是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热防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低速撞击下极易受损。文章针对“隔热瓦-应变隔离垫-冷结构金属板”这一典型热防护结构,试验研究其在落球(直径50 mm)低速(≤10 m/s)撞击下的损伤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隔热瓦组件在受到撞击后,仅在受撞击区域形成一直径为16.5 mm、深度为1.79 mm的圆形凹坑,未观察到受撞击区域以外的裂纹、变形等损伤。随后建立隔热瓦组件撞击有限元仿真模...

航天器用导电滑环局部放电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作者:王鹏超;杜元晖;孙二双;刘钦;陈宇鹏;

摘要: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航天器用导电滑环绝缘性能存在检测精度低、识别性差等问题。文章提出采用局部放电测试方法进行绝缘性能评价,通过调整测试电压和加压时间,研究了绝缘环厚度、环氧树脂灌封胶灌封和导线状态对滑环局部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放电量随测试电压的升高而显著增加,未灌封滑环的局部放电临界电压为1.0 kV;灌封防护可减小放电量,但内部空隙仍会导致局部放电异常;添加纳米填料的环氧树脂灌封胶能有效抑制放...

利用RBF神经网络预测沸石分子筛对水分子的吸附能力————作者:乔宝韵;乔佳;张军;谢春旭;赵伟立;

摘要:针对空间望远镜水污染问题,本研究选取4种常见的沸石分子筛材料(ZSM-5、ZSM-22、MCM-41和SAPO-11)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氧和紫外综合模拟实验设备,测试了不同环境下沸石分子筛对水分子的吸附性能,并结合实验结果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污染物吸附能力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其决定系数R2均大于...

激光通信卫星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分析与探讨————作者:鲍莉娜;叶桑;尹家聪;张金辉;谢伟华;

摘要: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NASDA谱、ESA谱、JBM-EF ICD谱和LCDE谱4条平台微振动谱线;结合激光通信卫星特点,从组件级扰动力测试、有限元模型修正、系统级微振动试...

“北京三号”卫星热真空试验方法————作者:常静;裴一飞;

摘要:“北京三号”卫星具有任务模式复杂、电子设备集成度高和功耗大等特点,如何提高外热流模拟的针对性、高效完成整星热真空试验是试验设计的关键。文章基于对该星热控设计和仪器设备工作特点的分析,从外热流的调节、星上加热回路状态设置和星上设备工作模式设置等方面提出协同调整红外笼模拟外热流和卫星内热源的温度控制方法。热真空试验结果表明:星上设备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均未超过验收级试验温度的上下限;4个循环的设备温度一...

Ti3C2Tx/聚酰亚胺复合膜的抗原子氧侵蚀性能————作者:柳健;黄传进;魏强;赵丽滨;胡宁;

摘要:聚酰亚胺(PI)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低地球轨道(LEO)航天器,但易受到原子氧(AO)侵蚀。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PI中加入5 wt%的Ti3C2Tx,应用连续离心喷涂技术制备了Ti3C2Tx/PI复合薄膜。在模拟的LEO环境下,对薄膜进行AO辐照实验。结果...

面向“嫦娥七号”飞跃器任务的宽温区转动阻力矩原位测试方法————作者:马晓荔;周原;马龙;韩知非;闫琦;许亚娟;丁磊;居楠;徐宏贵;

摘要:为测量“嫦娥七号”飞跃器舱外低频绑扎线缆在月球极端环境下对关节运动的阻力矩,文章提出一种在-195~120℃温度环境下原位测量关节旋转附加阻力矩的方法,设计了由驱动模拟与测试系统、温度模拟与控制系统组成的测试装置并测量了8种温度工况下有/无绑扎线缆的旋转阻力矩。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转动配合面与线缆多点位绑扎工艺的复杂性,温度对阻力矩的影响并非线性规律,所以需要在所关心的全温区开展相应的测试;同时,在...

基于机器视觉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作者:孙旭阳;沈飞;姚怡倩;张潇誉;李晓豪;

摘要: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的缺陷检测对于发动机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数据增强技术和基于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的目标检测技术实现了发动机金属壳体表面缺陷的检测。首先基于已有的少量真实壳体缺陷数据,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增强;再基于增强后的数据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缺陷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最终实现对发动机壳体缺陷目...

基于面密度补偿的高速弹丸多重撞击防护方法————作者:刘振皓;宋俊柏;罗鹰;曾鸿;李志强;王建民;

摘要:为了对高速弹丸多重撞击进行防护,同时避免过度增加防护结构的面密度,文章提出一种多重撞击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假设多发弹丸随机分布并忽略小概率事件,确定需进行防护的撞击重数。在对单重撞击进行有效防护的基础上,提出面密度补偿方法。以100发圆柱形铝合金弹丸依次撞击边长为2000 mm的正方形组合靶板为例,开展二级轻气炮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例可仅考虑二重撞击防护。文章在原有防护结构——总面密度为37.5...

地面颤振模拟试验临界颤振速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高博;孙健;张忠;杨执钧;郭静;

摘要:为提高飞行器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影响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结果(即临界颤振速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关于试验实施的指导性意见。首先通过对试验流程的分析梳理出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6大因素;然后分别建立了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系统的“原理模型”、“理想化模型”和“详细模型”三个时域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模型系统分析各因素对临界颤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件设备的时钟频率会影响临界颤振速度,时钟频率取值为...

某遥感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动态磁场对卫星磁矩的影响研究————作者:吴卫权;撒文彬;董房;孙晓春;张国升;吴东;周舒;

摘要:卫星多载荷转动部件工作态下,磁性呈多极化形态,产生动态磁场。多个动态磁场叠加后,会导致卫星整器各向磁矩发生周期性变化,即磁矩波动。磁矩波动的振幅取决于各器载转动部件的数量、转动频率、固有磁矩大小以及载荷工作电流。文章以某遥感卫星动态磁场数据为模型,通过测试分析卫星整星及主要转动部件的磁场和磁矩,掌握了卫星及转动部件单机动态磁场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揭示了动态磁场导致磁矩波动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多转...

ALICE FoCal量能器电荷读出电子学研究————作者:吝守龙;胡坤;孙鹏飞;胡守扬;许天驹;贾世海;宋金兴;李沛玉;智宇;陈雷;张昀昱;赵明锐;邓桂华;卢志永;靳尚泰;王浩祯;郭佳承;庄晓;蒋涛;张洞明;杨智棋;周静;李笑梅;

摘要:为满足ALICE FoCal量能器升级中对高精度电荷读出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线性放电技术的高精度读出电子学研究。搭建了塑料闪烁体与SiPM耦合的测试平台,并开发了一套读出电子学原型系统。该系统采用放大器芯片配合表面贴装电容和电阻搭建模拟前端,并利用FPGA线性放电技术实现高精度电荷数字化,同时集成了多板同步、数据获取和数据压缩功能,能够满...

《航天器环境工程》审稿流程(含审稿重点)

摘要:<正>~

贺《航天器环境工程》公开发行20周年

摘要:<正>~

采用Nomex套管的航天器随动式供电电缆百kW级热羽流冲击防护研究————作者:张有为;姚文蕊;张然;姚文娟;张栋;戴承浩;

摘要:针对某卫星随动式供电电缆在百kW级热羽流冲击下难以采用传统隔热型热防护产品的难题,文章提出采用Nomex套管进行热防护的设计方案。通过热分析计算选定了合适的Nomex套管产品;部件级、系统级发动机羽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电缆温度,满足不超过200℃的防护要求,并具有50℃以上的设计余量,同时保证了电缆的热耗排散和运动功能

《航天器环境工程》征稿简则

摘要:<正>《航天器环境工程》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目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CSCD核心库(2023—2024年)收录,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等各方面研究内容,方向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声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一种红外探测器胶封工艺及其空间适应性研究————作者:李慧;李连升;杨宇;田广;徐庆安;邵逸恺;刘旭力;

摘要:红外探测器作为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卫星姿态控制精度。为保证探测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探测器密封性要求较高。选取几种空间常用密封胶进行参数比对和挥发性检测,优选出8361M-UV胶,并基于紫外(UV)光固化原理和特点进行密封工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密封胶固化参数选择、壳体密封工艺确定以及空间环境适应性验证等。结果表明,使用该密封胶及密封工艺,可以使红外探测器漏率≤5.0×1...

伽马射线对星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作者:王鹏超;孙二双;刘钦;陈宇鹏;杜元晖;

摘要:为了解辐射总剂量对星用环氧树脂黏结胶和添加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环氧树脂灌封胶的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下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对10~7 rad(Si)量级的γ射线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都在总剂量10~4 rad(Si)附近出现性能拐点;添加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灌封胶经辐照后机械和电气性能几乎没有变化;无填料的黏结...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航天器环境工程》科技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86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