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418/X
国际标准刊号:1006-2009
主办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主管单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南京市环境保护局
上一本期杂志:《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版面费是多少
下一本期杂志:《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年创刊,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25日出版,以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科研、环境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教师及其他环境科技工作者为服务对象,从多角度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经验。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全国优秀环境期刊二等奖(第一届)

  江苏省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管理与改革、环境监理、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与评价、监测技术、工作经验、争鸣与探索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镇层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案例分析 黄叶飞,刘旸,HUANG Ye-fei,LIU Yang

  羽绒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实例 赵前信,ZHAO Qian-xin

  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艾矫燕,蔡亚娟,邓超冰,吴宗书,韦宗明,AI Jiao-yan,CAI Ya-juan,DENG Chao-bing,WU Zong-shu,WEI Zong-ming

  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 亓鲁,陈敏东,马嫣,QI Lu,CHEN Min-dong,MA Yan

  大气中有机胺类物质反应机理和消除过程研究 夏京,王兴,XIA Jing,WANG Xing

  某盐湖水中铀的形态分布研究 王妍力,罗明标,牛建国,徐志良,柯麟,WANG Yan-li,LUO Ming-biao,NIU Jian-guo,XU Zhi-liang,KE Ling

  松花江哈尔滨段主干流常规污染物动态衰减速度系数的测算研究 卢小燕,万鲁河,刘硕,张羽威,LU Xiao-yan,WAN Lu-he,LIU Shuo,ZHANG Yu-wei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技术研究 喻义勇,陆晓波,朱玉霞,YU Yi-yong,LU Xiao-bo,ZHU Yu-xia

  蟒蛇河水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生态评价 葛伟,张婷,牛志春,马晶晶,蔡琨,GE Wei,ZHANG Ting,NIU Zhi-chun,MA Jing-jing,CAI Kun

  长治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常惠丽,李云玲,刘瑞祥,CHANG Hui-li,LI Yun-ling,LIU Rui-xiang

  田湾核电站厂区及周围环境大气气溶胶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监测 陈亮,CHEN Liang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稀土元素 程青,蔡述伟,李华玲,蔡小虎,白晓,CHENG Qing,CAI Shu-wei,LI Hua-ling,CAI Xiao-hu,BAI Xiao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水文地质问题在相关领域中受到了较为显著的重视。地下水作为岩土体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构成水文地质的关键性元素,对于岩土工程的特征将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危害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提升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问题很容易受到忽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会对工程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耐久度产生影响。在现代工程勘察活动中,其最终结果中的数据很少会涉及到水文中的实际参考值。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DPSIR和CRITIC-RSR模型的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作者:苏墩煌;连艳琼;施生旭;

摘要:以华东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PSIR模型构建低碳发展指标体系,通过CRITIC-RSR组合模型对该地区低碳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低碳发展近年呈现更加积极的发展态势,WRSR均值由2020年的0.567增长到2022年的0.582,增长率为2.65%,其中江西省增长幅度最大,从0.503增长到0.554,增长率达到10....

面向水质目标管理的排污许可制实施技术路径探究————作者:潘明婕;操庆;顾炉华;刘伟京;王静;尤本胜;

摘要:排污许可制是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权利进行约束的一种基础环境管理制度。将固定源排放许可控制与水质改善有效衔接,是当前我国排污许可制实践和探索的重点和难点。实施面向水质目标管理的排污许可制面临着污染源排查基础不扎实、环境容量计算精度不够和容量分配对高质量发展导向不强等困难。结合国际上基于水质的排污许可管理经验,并以太湖流域为例分析显示,面向水质目标管理的排污许可制需兼顾水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

宁夏某工业园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作者:童晓玉;郭静静;高瑞丽;陈林;薛斌;高锋;

摘要:采集宁夏黄灌区某工业园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8种重金属全量和TCLP提取态含量,并采用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Mn、As、Pb、Cd、Cu、Ni、Zn和Hg的平均值分别为667.3 mg/kg、12.31 mg/kg、24.56 mg/kg、0.091 mg/kg、24.32 mg/kg、29.72 mg/kg、74.96 mg/kg和0.050...

南四湖流域常规水污染物多源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作者:邢军;崔宾阁;李鹏;王晓辉;宋丽娟;

摘要:提出一种多源遥感监测方法,用于南四湖流域常规水污染物监测系统设计。超分辨率处理后的Sentinel-2 L2A卫星多光谱数据可实现流域水质的大范围监测,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高光谱数据可实现入湖河流水质的精细化监测,地物光谱仪高光谱数据能够实现湖、河岸边带水体的水质反演精度修正,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光谱特征与非光敏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光谱特征数据库。相比半经验法,结合机器学习法后,总氮、总磷反演的平...

开放式工业区域碳排放气体监测布点优化————作者:郭鹏桃;丁宁;蒋汶廷;郗砚恒;苏俊;

摘要:利用高斯大气扩散模型,结合工业区域环境气象信息,对开放式场景下工业区域碳排放进行分析计算,构建开放式区域的监测曲面。基于粒子群算法,在监测曲面上以经济性与覆盖率为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监测装置最优布点数量及坐标。以成都市某工业区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分别采用通信范围为50 m和100 m的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当监测点数量为32时,其最优覆盖率分别超过32%和83%...

有机碳源投加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作者:黄梦真;李卫华;薛同站;张萍;刘晓吉;孟尧;

摘要:通过外加碳源试验研究不同种类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与平行因子分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的荧光组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低浓度有机碳源能够消耗体系中多余的电子供体,有利于增强厌氧氨氧化菌活性,随着有机碳源浓度的不断升高,反硝化菌活性逐渐增强。4种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为葡萄糖>乙酸钠>淀粉>丙酸钠。平行因子分析表明,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为反应器出水中主要荧光组分,后期...

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海水中3H活度浓度水平分析————作者:王春梅;

摘要:以2014—2022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每半年1次的采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3H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模型对海水中3H的活度浓度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3H的活度浓度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正常工况下,3H的活度浓度短期内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经过...

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管理————作者:赵越;高欣;李曌;张翔;郑彪;田爽;孙冰皎;

摘要:基于风险管理方法,从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过程两个角度,梳理识别影响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数据质量的风险事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评级,建立风险矩阵开展风险综合评价,并制定防控对策。结果共识别出24个风险事件,5个高风险事件,主要与专业技能有关;18个中风险事件,主要与标准规范执行力度和工作经验有关;1个低风险事件,与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有关。从风险分布上看,高、中风险事件集...

基于NDVI和SIF的云南植被变化及预测研究————作者:张琳;朱大明;韩杨;姜昀呈;周鹏;

摘要:选取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对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揭示两者在监测植被变化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云南省植被驱动机制,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CA-Markov模型对云南省植被变化进行时空预测。结果表明:时间上,NDVI和SIF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在较高植被覆盖地区SIF存在饱和现象。SIF在地形复杂区域对植被的...

污泥秸秆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分析————作者:朱康健;林梦婉;曹燃;王翔翔;

摘要:以花生秸秆与农村污水污泥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热解时间、秸秆和污泥配比条件下制备生物炭,并对制得的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吸附试验考察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Cu2+、Pb2+、Cr6+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400℃、热解时间为4 h时,纯秸秆制备的生物炭为最佳,该条件下生物炭的产率为35.91%,灰分为28.49%,制...

海洋发光菌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作者:刘青;李琦琦;李洁;杨键;

摘要:综述了海洋发光菌的分离培养技术,以及甘油、无机盐、温度、盐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对海洋发光菌生长和发光的影响。目前分离的海洋发光菌主要为弧菌属、另类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小浴氏菌属,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和生境来源。归纳总结了海洋发光菌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通信遥感、生活照明等4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海洋发光菌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或调控底物、利用自动化和机器学习进行高通量微生物培养、对培...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工程环境监测方案————作者:方兴斌;

摘要:分析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施工中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4个环境因子的产生环节和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总结了环境整治过程的环境监测方案,明确了监测布点方式和数量、指标和频次、执行的排放标准等要求,提出了建立宣传联络机制、实时了解舆情动态、借助媒体力量、开展科普宣传等建议

工程扰动下某钢铁厂地下水流场及污染物变化特征————作者:丁冉;徐超;丁浩然;田德金;吴腾;陈成;郑刘根;

摘要:以安徽省某废弃钢铁厂为例,分别使用GMS软件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构建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开展研究区土壤修复工程对地下水流场的扰动影响及区域污染物空间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工程施工完毕初期,研究区阻隔墙2右侧的基坑降水使得周边地下水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阻隔墙上游地下水位出现0 m~0.25 m的壅高,下游地下水位出现0 m~0.40 m的下降;工程完成半年后,工程施工对地下水流场...

不同补水模式下芒硝盐岩风化物水盐运移试验研究————作者:尹亚敏;李迎阳;陈进春;孔维博;李荣亮;彭尔瑞;

摘要:以云南禄丰黑井骄子山隧洞工程中的芒硝盐岩弃渣场风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取样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芒硝盐岩风化物堆积体在降雨入渗、降雨后蒸发和潜水蒸发等3种不同补水模式下的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水走、向下聚集的趋势;降雨后蒸发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水走、水去盐存的趋势,盐分随水分进行迁移与所含易溶盐溶解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空隙有关;潜水蒸发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

鄱阳湖大湖池与修河的河湖关系分析————作者:陈明华;徐志文;龚磊强;罗浩;刘恋;

摘要:通过对2010年、2013年、2014年、2021年和2022年鄱阳湖大湖池和修河的日水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大湖池与修河的河湖关系。结果表明:修河吴城站水位高于16.36 m呈现“高水似湖”,低于16.36 m呈现“低水似碟及低水似河”;水位为10.36 m~16.36 m时,大湖池的水位变化由闸口人为控制,大湖池与修河隔离(2013年、2014年)或连通(2010年、2021年、2022年)...

浙江省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关系的空间尺度研究————作者:王新宇;梅琨;时浩南;吴宇鹏;

摘要: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划分不同空间尺度的圆形与河岸带缓冲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缓冲区下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高于河岸带缓冲区;pH值在500 m圆形缓冲区下与草地相关性最高,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在1 500 m圆形缓冲区下与森林相关性最高,氨氮在1 000 m圆形缓冲区下与建设用地相关性最高...

基于MODIS-EVI的四川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探测————作者:朱林富;杨华;谢世友;夏军;杨金燕;

摘要:以四川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5年MODIS-E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分布指数和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地形、生态及人为因子对不同地貌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植被覆盖度以中覆盖度为主,主要分布在盆地丘陵、山地和巫山、大娄山,低覆盖度主要分布在西昌和雅砻江,高覆盖度主要分布在盆西平原、米仓山、大巴山、峨眉山、凉山、龙门山和若尔盖,劣覆盖度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沙鲁里山和金沙江东...

苯系物好氧降解菌株ZX-1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作者:张华;王水;张晓旸;吕良华;乔文静;李梦雅;蒋建东;

摘要:从某化工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苯系物好氧降解菌ZX-1,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菌株,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菌株降解特性,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监测污染物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ZX-1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最适接菌量≥3%、温度为30 ℃、pH值为6~8,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红霉素具有抗性。菌株ZX-1具有降解高浓度苯系物复合污染能力,60 h内,对9...

和田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作者:彭欣阳;赵远娥;任嘉敏;贾贤德;吕海英;

摘要:通过2023年10月(秋季)和2024年4月(春季)对和田河流域水质理化参数和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并运用冗余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优势功能群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91属298种,相对丰度组成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虽然浮游植的密度和生物量两季差异不显著,但是和田河流域中游和下游均显著高于上游。浮游植物共划分为22个功能群,秋季至春季时间演替为LO/D/H1/P→L...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城市苫盖提取————作者:孙建欣;孙中平;李成芳;郭文婷;孙浩;曹飞;张帅;

摘要:基于高分一号和高分六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深度学习DeepLabv3+模型实现城市苫盖识别,并与U-Net、Seg-Net、PSP-Net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城市苫盖样本的最佳裁剪尺寸为256像素×256像素,裁剪方式为随机裁剪;DeepLabv3+模型对苫盖识别的准确率为98.40%、召回率为98.08%、IoU为96.54%,均优于U-Net、Seg-Net、PSP-Net等方法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84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