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水利

《中国水利》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374/TV
国际标准刊号:1000-1123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报社
主管单位:中国水利报社
上一本期杂志:《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水利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信息

  【杂志简介】

  《中国水利》从2003年起变更为半月刊,大16开本,印刷精美(在北京出版),国内外发行。《中国水利》致力于探讨水利发展对策,交流水利科学研究新进展、推广水利新技术、沟通水利与社会。集权威性、前瞻性、指导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实效性强。

  该刊以宣传党和国家机关于水利的方针政策,宣传水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导水利改革发展,沟通水利与社会为宗旨,涉及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科研、技术、施工、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和领域,多角度、大范围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经济管理等方面信息和水利使用技术。

  经历近6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水利》已成为关心关注中国水问题的各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各级水行政主管领导、水利水电建设和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专家、师生的必备案头读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探讨、政策法规、水与社会、水利规划计划、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水利信息化、重大科研及科技推广。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全球水:发展的源泉——第十五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召开

  我国农村供水特性与形势辨析及应对措施建议 胡孟,邬晓梅,李晓琴,宋卫坤,董长娟,Hu Meng,Wu Xiaomei,Li Xiaoqin,Song Weikun,Dong Changjuan

  水资源与能源纽带关系国际动态及启示 鲍淑君,贾仰文,高学睿,蔡思宇,Bao Shujun,Jia Yangwen,Gao Xuerui,Cai Siyu

  城市雨洪管理发展及思考 张宏伟,Zhang Hongwei

  滨海地区沥涝灾害的防治途径——以沧州市海兴县典型暴雨为例 刘晓燕,韩佳琪,薛冠智

  基于生态水网工程的邯郸市雨洪资源化利用模式 李保敏,牛元芳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建议 刘大根,Liu Dagen

  我国水务管理20年回顾与展望 程晓冰,Cheng Xiaobing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与管理 金喜来,甘治国,陆旭

  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约束下强化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思考 王小军,管恩宏,毕守海,于义彬,张旭,高娟,Wang Xiaojun,Guan Enhong,Bi Shouhai,Yu Yibin,Zhang Xu,Gao Juan

  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用水合理性分析技术要点探讨 李恩宽,何宏谋,杜凯,蔡大应,苏晓慧,Li Enkuan,He Hongmou,Du Kai,Cai Daying,Su Xiaohui

  浅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高速公路水资源论证 田济扬,于福亮,李传哲,耿曙萍,刘佳,Tian Jiyang,Yu Fuliang,Li Chuanzhe,Geng Shuping,Liu Jia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使水利工程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是我们水利人的工作职责所在。近年来,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仍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这些问题是当前摆在我们水利干部职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针对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当前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当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

  一、当前基层水利工程现状

  我们以往的基层水利工程存在着运行时间长,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不足,一些工程配套资金没有完全落实,因而造成当前一些地方河道淤积,田间路网严重破坏, 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对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的严重局面,对于一些工程效益低下的水利工程,特别需要通过维修、加固、改造、再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基层水利工程设施正常的运转。

  中国水利最新期刊目录

流域防洪“四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何健;肖尧轩;刘国庆;王在艾;赵牧晨;

摘要:流域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智慧水利体系和数字孪生流域技术框架下,设计了流域防洪“四预”通用业务流程框架,建立了预案执行驱动的预报结果滚动调整、预警信息动态更新、预演干预对象调整的动态互馈机制;构建了“三道防线”驱动的流域洪水预报调度技术框架,支撑滚动预报和正反向预演;研究了由核心智能体和方...

广东省小水电差别化上网电价政策影响分析与思考————作者:刘树锋;关帅;崔静思;曾晨军;贾建辉;区剑雄;杨举;

摘要:小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推动农村发展与减排中作用显著,但小水电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影响与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的生态治理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广东作为全国小水电数量最多的省份,在落实生态流量过程中,针对因电站业主主动泄放积极性不高带来的监测设备不稳定、泄放达标率低及数据准确性不高等难题,率先构建了“电价-生态流量”动态联动机制,创新出台了小水电差别化上网电价政策。该政策将小水电上网电价与生态流量泄放达标...

水库防洪风险分析与“四预”耦联模型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钓鱼台水库为例————作者:刘明辉;杨长青;李昕;马超;张安邦;

摘要:河北省承德市地跨坝上高原及燕山山地两大地貌单元,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洪水灾害,研发水库-河道-堤防多工程系统防洪减灾模型对构建水库智慧防洪技术体系至关重要。以钓鱼台水库为研究对象,构建水库上游洪水预报、水库防洪调度与水库下游河道-泛区洪水演进淹没耦合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降雨径流与洪水调度淹没风险,并结合当前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将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与防洪“四预...

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适宜区域探讨————作者:程冬兵;赵辉;曹俊启;闫峰陵;杨贺菲;张晶鑫;

摘要:历经20余年不断探索创新,生态清洁小流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建设模式、措施体系和工作机制,很好地回答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什么”“如何建”“怎么样”等关键问题。由于每个小流域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不是所有小流域都需要建设为生态清洁小流域,也不是所有小流域建设后都能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标准,这就需要进一步回答“在哪建”的问题。基于此,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适宜区域划定进行深入探讨,认为...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卫星遥感应用————作者:王旭;李晶;陈德清;

摘要:近年来通过实施河湖生态补水、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等举措,我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科学评估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在传统地面站网基础上积极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其中深度应用多源卫星遥感技术将有效提升河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依托高分、环境、资源等系列多源遥感数据,明晰影像数据源选取、影像预处理、水体提取、成果归档等遥感监测流程,分析遥感监测的时效性、水面面积与水位关联关系等关键技...

论黄河河口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作者:王开荣;杜小康;于守兵;

摘要: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梳理了当前情势下黄河河口综合治理和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主要目标任务,从入海流路运用、防洪安全、水沙资源供给三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入海流路的行河过水决定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发育态势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发展方向;行洪范围与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相互叠加使二者必然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干扰;科学谋划构建黄河入海水沙资源的供给量与时空分配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三道防线”海量预报数据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邹晓涛;孙世友;杨朴;刘艳民;郭微;邸苏闯;

摘要: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重发,洪水灾害呈现突发性强、偶发性大等新特点和新规律,传统监测体系在面对新时期水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要求上短板明显。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措施。然而随着“三道防线”建设,海量预报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面临巨大挑战。开展了“三道防线”海量预报数据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从预报结果数据轻量化处理环节、预报结果快速调用环节、预...

水利新质生产力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彭文启;宋小艳;马福生;于爱华;王丽珍;

摘要: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水利新质生产力技术标准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科技创新在水利领域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已经在治水实践中形成并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与支撑。系统梳理了现行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组成结构,解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标准需求,围绕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水旱灾害防御...

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陈柯兵;

摘要: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河床处于高强度冲刷状态,河道崩岸险情时有发生。为有效应对崩岸对防洪、航运、岸线利用等方面的威胁,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基于多年监测实践和科研项目成果,形成一套“传统与先进监测手段融合、定性与定量预警相结合、信息化平台支撑”的崩岸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监测层面,从早期的人工巡查、河道地形测绘逐步拓展到激光雷达、多波束测深、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航等多源信息综合监测;...

粤港澳大湾区黄泥水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作者:姜学兵;张飞;刘晋;黄俊;李浩;

摘要:城市黄泥水的形成与演变关乎科学治水,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一部分。科学认知城市黄泥水的概况、特性和形成机理,对合理有效制定防治策略具有深远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及黄泥水治理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研究,利用土壤流失方程原理,并结合现场调研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剖析黄泥水的形成条件、路径和机理,探究黄泥水“集—排—堵—流”的产生过程及其危害,归纳综合治理黄泥水的对策。研究得出:未...

基于NEX-GDDP降尺度数据的山东省干旱时空特征研究————作者:张延松;曹幸幸;杜文州;王露瑶;张继斌;

摘要:为了揭示干旱时空特征和进一步提出应急对策,根据干旱灾害风险预测的重要性,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NEX-GDDP高时空分辨率降尺度数据及历史观测数据,研究山东地区2020—2029年和2030—2039年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不同情景下典型干旱灾害(3—10月)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0—2029年和2030—2039年山东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强度呈由东向西升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干...

水-能-粮纽带系统多维演变解析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作者:李溦;李云玲;赵勇;朱永楠;李原园;宋秋波;姜珊;邢西刚;王慧杰;刘凯;

摘要:水、能源和粮食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水-能-粮纽带系统间相互交织、依存与制约,单一政策改变可能引发“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治理困境,且现状纽带系统多维演变缺乏机理及定量解析。基于此,解析水-能-粮纽带系统多维演变内涵,提出多维系统计算方法,以厘清单系统要素内部开发状况、双系统要素间利用状况、三系统间耦合安全状况,并应用于京津冀地区近20年定量演变解析。结果发现:京津冀水-能-粮单系统...

小型水库高程系统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以江西省2022年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项目为例————作者:万浩平;龚羊庆;熊家归;

摘要:当前江西省小型水库工程高程基准体系不统一,引发数据混乱冲突、一数多源、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导致水利基础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应用,严重制约水库运行管理效能提升,阻碍水库治理现代化与数字化转型进程。为全面实现江西省小型水库高程基准向1985国家高程基准体系精准转换,依托2022年江西省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项目,选取17个县(区、市)423座水库作为示范载体,采用GNSS静态与动态测量技术相结合方...

珠江河口水沙控导关键问题研究与思考————作者:袁菲;胡晓张;喻丰华;卢陈;

摘要:珠江河口位于珠江尾闾,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核心,承担泄洪、纳潮、供水、生态、港口、航运等重要任务。强人类活动引起上游来沙减少,河道大幅度下切,滩槽格局变化,水沙平衡关系打破,河口水安全面临挑战。在梳理珠江河口治理历程基础上,剖析珠江河口水沙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西、北江大规模不均衡下切改变了思贤滘分流比,加重了西北江三角洲北江片防洪压力;二是受上游来水来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磨刀...

水利行业REITs治理结构与投资者保护————作者:袁峥;孙可心;

摘要:水利投融资改革是当前水利领域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通过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协同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从而强化资金支持,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在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纵深推进背景下,公开募集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作为创新型融资工具,为构建“财政-社会”资本双轮驱动机制提供了新路径,然而市场实践中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仍存在制度性短板。立足水利行业REITs发展基础及动态,系统...

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防漫顶溃决技术体系构建思考————作者:李宏恩;王芳;王雪冰;张铸;

摘要:近年来多起中小型水库土石坝漫而未溃案例突破了土坝“漫顶即溃”的传统认知。针对水头较低、溃坝下游影响较小的中低土石坝,适宜的坝面防护与泄流技术可延缓漫顶溃决过程,在提升大坝防御超标准洪水能力的同时也为下游群众撤离争取了宝贵时间。基于近年典型水库大坝漫顶案例的出险过程特征,从提升中小型水库土石坝防漫顶溃决能力角度,梳理了在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工程措施技术、应急抢险技术、风险监控与预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探索————作者:舒全英;马媛;陈亮;李磊;郭磊;吴健柏;

摘要: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按照“分析定位、探索路线、摸清需求、落地应用、推广模式”思路,在分析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及行业应用情况、大模型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础上,从技术、业务、管理视角对大模型在数字孪生水利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进行了探索思考。以“场景数字化、模拟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为技术路径,梳理了动态数字场景构建、复杂...

水下混凝土接触回弹检测试验及其修正————作者:陈海宽;张凯;

摘要:长距离输水涵洞是引调水工程的主要水工建筑物,通常深埋地下,管路多起伏,易受高速挟沙水流的长期冲刷、冲蚀,复杂水力条件及恶劣服役环境下,水下混凝土结构易出现材料性能劣化。为保障涵洞安全运行,加强水下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至关重要。现行回弹法检测仪器只能在干地条件下使用,水下检测存在回弹仪器进水而无法显示数据等问题,常规检测装置难以在水下使用。基于此,通过向机械回弹仪内注入高压气体进行空气排水改进常规回弹...

大语言模型发展研究及其在防洪“四预”平台智能交互的应用探讨————作者:郭磊;冯钧;直伟;周思源;

摘要:大语言模型(LLMs)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依托Transformer架构与自注意力机制,在超大规模参数下涌现出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为人类认知、思考、判断和决策提供辅助。当前大语言模型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热点,特别是基于MOE融合架构的DeepSeek开源发布,为行业大模型应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路径,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热潮。“四预”是基于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新型水利智能业...

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作者:徐辉;张劲松;鞠茂森;吴宸晖;

摘要: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河湖保护治理成效显著。河湖长制是河湖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举措,是河湖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了推进河湖长制的政策文件和实践探索,针对如何进一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结合全国各地的实践,研究梳理了深化河湖长制改革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包括河湖长制的应急之策与长效机制、河湖长制工作的规范化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