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832/TU
国际标准刊号:1002-8501
主办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
主管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
上一本期杂志:《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世界地震工程》工程师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暖通空调》始终以“新颖、实用、准确、精练”为办刊方针,以提高全行业素质、推动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为宗旨,及时报道国家有关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及洁净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先进技术、工程总结、设计经验、设备开发与运行管理以及行业学术活动与设备市场信息。

  本刊是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本刊发行对象: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供暖、通风、空调、制冷、洁净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科研教学、施工安装、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以及对暖通空调制冷技术感兴趣的各界朋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期刊奖

  建筑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双效期刊

  进入美国Ei Page One和ICONDA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系统的中文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题研讨、标准规范、科技综述、设备开发、设计参考、工程实例、技术交流、运行管理。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工程应用的一些问题分析 李兆坚,杨晓静,张晓萍,张传农,Li Zhaojian,Yang Xiaojing,Zhang Xiaoping,Zhang Chuannong

  COP 与EER 应用条件分类的辨析 董旭,田琦,Dong Xu,Tian Qi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区划方法及应用初探 杨锋斌,王智伟,闫增峰,Yang Fengbin,Wang Zhiwei,Yan Zengfeng

  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新风运行策略研究 张涛,蔡亮,吴倩芸,邵洋,张建忠,马浩天,Zhang Tao,Cai Liang,Wu Qianyun,Shao Yang,Zhang Jianzhong,Ma Haotian

  火力发电厂煤仓间高区供暖设计探讨 孙德锋,朱启振,潘家鹏,吴彩霞,高鲁锋,Sun Defeng,Zhu Qizhen,Pan Jiapeng,Wu Caixia,Gao Lufeng

  冬季空调供冷及空调水系统制式选择 韩国园,Han Guoyuan

  辐射空调新风除湿系统设计计算 刘杰,侯青燕,苗艳芳,Liu Jie,Hou Qingyan,Miao Yanfang

  先进过程控制智能解决方案在集中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刘浩,褚丹雷,潘才保,陈隽武,林德志,Liu Hao,Chu Danlei,Pan Caibao,Chen Junwu,Lin Dezhi

  工程设计问答(42)

  数据机房冷通道封闭技术应用及模拟分析 陈杰,Chen Jie

  《建筑热能动力设计手册》 张文胜

  上海地区地源热泵工程地温场特征试验研究 魏静,高世轩,孙婉,Wei Jing,Gao Shixuan,Sun Wan

  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布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

  车辆论文投稿:汽车发动机气门的拆装技巧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气门弹簧锁片安装难的问题,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气门和气门弹簧的功用、材料,阐述了发动机换气的过程,总结了发动机气门的拆装技巧。

  关键词:气门,拆装,方法

  汽车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气门会附着许多积碳,导致气门关闭不严,使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拆卸气门并对其进行研磨,但拆卸气门容易安装难,本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查阅大量相关技术资料,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了拆装气门的方法与技巧。

  暖通空调最新期刊目录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某园区提质改造项目为例————作者:涂嘉欢;李东哲;崔竞文;

摘要:我国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保温隔热性能差,能源利用效率低,导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因此亟需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目标来提升既有建筑的整体品质。本文通过对实际项目不同位置的外围护结构改造策略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寻求最优的既有建筑低碳改造策略,助力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基于多任务均衡学习的建筑多元柔性负荷预测方法研究————作者:肖增林;范朋丹;王伟;孙育英;魏文哲;曲明通;王丹;

摘要:建筑柔性负荷调度是缓解新型电力系统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但造成建筑负荷更为复杂多变,并且空调与电力负荷的相互耦合使得建筑多元负荷的准确预测更为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采用结合分时电价的聚类分析方法识别建筑能源系统的柔性用能特征,优化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时序记忆功能和梯度归一化多任务学习(GNMTL)的耦合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了建筑多元负荷预测模型,提高模型对多任...

管道绝热层经济厚度计算公式的辨析及准确计算方法————作者:王昊;

摘要:通过对现有管道绝热层经济厚度计算公式进行验证,指出公式计算结果不准确且与改进值和准确值差距相当大等问题。深入分析了现有公式不准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公式的准确性较好;综合考虑了准确性、稳定性和计算效率,直接求解目标函数P的最小值的优化解法为最佳解法

区域供冷大口径电动调节阀的选型及控制方法研究————作者:王笙;高龙;李雪松;文雪新;苏艳辉;

摘要:在区域供冷系统中,管道尺寸及系统流量较大,传统暖通空调领域常用的电动调节阀由于口径过小,无法满足其调节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使用蝶阀作为调节阀来解决。对区域供冷系统中大口径调节阀的使用位置及作用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蝶阀的调节特性及选型计算方法;针对区域供冷系统流量调节范围大、单个蝶阀无法满足所有工况调节需求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并联蝶阀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阀门的分程控制方法;结合实际工...

基于CFD的区域供冷外融冰系统完全融冰后利用蓄冰池低温冷水供冷方式模拟研究————作者:孙志辉;陶嘉楠;高龙;李雪松;

摘要:盘管外融冰系统因具有换热效果好、出水温度低、释冷速度快、融冰能耗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区域供冷系统中。然而系统融冰释冷结束后蓄冰池内还存在着大量的低温(约1.5℃)冷水无法继续供冷。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常规盘管外融冰蓄冰池结构以充分挖掘融冰后蓄冰池内低温冷水供冷潜力的方法,并以深圳某集中供冷站为例,采用CFD方法进行了供冷效果的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蓄冰池分隔墙及过流孔,能够延长蓄冰池...

区域供冷系统盘管外融冰水池释冷特性实验研究————作者:朱春光;王朝晖;田喆;段焕丰;罗曙光;许健;

摘要:盘管外融冰式冰蓄冷系统因其技术稳定、瞬时融冰放冷速率快、取冷温度低、融冰能耗小的特性常被设置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中,以提升区域供冷系统对电网的“削峰填谷”能力并降低运行费用。但其融冰释冷过程受蓄冰水池内流场、温度场及进口水温、流量等的影响较为复杂,理论求解较为困难。本文以前海区域供冷系统2号制冷站255 MW·h的全尺寸蓄冰水池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供冷初期及供冷高峰期开展了释冷特性和温度场变化特性的实...

我国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标准检测方法研究————作者:龚强;路少中;李国秋;苗培贞;李连江;刘晓燕;王茂华;

摘要:通过对室内有害物质轨迹及净化策略进行分析,梳理了我国被动式空气净化产品标准检测方法,并结合日常检测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后续标准制定、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选择检测标准方法提供依据

高大复杂空间排烟系统设计难点分析————作者:高维;

摘要:以北京亦城书院建设工程和援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2个项目为例,介绍了高大复杂空间排烟系统的设计难点。建议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排烟系统数量,或者进行特殊消防设计,以此来优化排烟系统设计方案

风与壁面热羽流耦合作用下污染物跨楼层扩散风险————作者:崔鹏义;赵青霞;陈辰;田宇宁;彭文宏;黄远东;

摘要:结合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探究了太阳辐射引起的建筑立面热羽流与水平风耦合作用下,不同污染源位置和不同理查德森数Ri下高层建筑立面空气污染物跨楼层扩散分布特性。研究表明:当Ri<1.71时,水平风作用主导背风侧流场结构和扩散特性;当Ri≥1.71时,热羽流作用逐渐增强且逐渐占据主导;污染物浓度随楼层增高逐渐降低,但跨楼层扩散的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随Ri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污染源位于室内的情况下,Ri=1...

基于射流扩散特性分析的静压箱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作者:张婉卿;杜芳婷;李安桂;

摘要:运用数值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射流扩散特性分析,对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用静压箱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静压箱迎风面宽高比W/H和箱体长度L对流动与阻力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W/H应根据气流受限度m值不同分段设计,在0

均匀与非均匀加热方式液滴蒸发流动与传热特性模拟分析————作者:李田丰;单彦广;唐家鑫;宋振龙;

摘要: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模型,将动态接触角模型与瞬态两步动网格模型结合,实现了恒定接触半径(CCR)模式到恒定接触角(CCA)模式的转变,研究了固着在不同基材上的液滴在均匀与非均匀2种加热方式下以CCR模式蒸发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基板底部均匀加热方式下,液滴在高导热系数基板上蒸发时,内部达到稳定流动所需时间最短,且表现出较高蒸发速率,低导热系数基板厚度越小,平均蒸发速率越大;基板底部非均匀加热方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中人体散热量研究————作者:李艳艳;孙震;朱曦;高斯如;王雪;翟永超;

摘要:围绕空调设计规范中夏季人体散热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换热过程,基于间接测热法实验和人体热平衡理论,建立了6~70岁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多种日常活动下的总散热量参照表,同时分析了人体散热量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趋势,对相关规范中儿童和成年女性散热量分别为成年男性散热量75%和85%的折减系数进行了验证与修正,提出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年龄增长特点的散热量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基于多元热回收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性能研究————作者:胡琦玥;郑景文;刚文杰;郝秀霞;余翰林;张颖;苏丽弘;

摘要:为充分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实现全年热回收,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液冷数据中心的多元热回收空调系统,该系统集成太阳能集热器、吸附式制冷机、地埋管换热器等设备实现全年热回收。其中吸附式制冷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与数据中心冷却液中的热量为数据中心供冷,地埋管换热器用于将夏季热量储存至地下用于冬季供暖,从而实现余热多重利用。以天津市某数据中心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多元热回收系统节能率可达11.2%,全年余热利...

楼宇内小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供暖系统的节能研究————作者:蒋和营;邵建涛;王月梅;彭振;李娜;

摘要:以存在小型数据中心的典型办公建筑为例,提出了楼宇内小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用于所在建筑其他区域供暖的系统。采用TRNSYS进行建模并计算了该系统在整个供暖期的能耗,将其与传统数据中心直膨式空调供冷、燃气锅炉供热的基准系统的能耗、碳排放量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对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余热回收系统采用最大蓄热罐时,相比于基准系统在整个供暖季的节能率约为49.02%,减少CO2排放约29.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作者:刘俊红;徐振红;袁静静;刘芳;

摘要:通过分析数据中心空调冷负荷的构成及补风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由室内精密空调机组完成,承担IT设备和照明的冷负荷;湿度控制由独立新风机组完成,承担围护结构和新风的冷负荷。介绍了数据中心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夏季和冬季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及其能量分析,并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比较。针对某设定数据中心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5个热工气候区10个城市的模拟结...

关于热舒适的因果分析————作者:孙瑞基;Stefano Schiavon;杨斌;

摘要:<正>在统计学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论断: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例如,冰淇淋的销量和溺水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两者在夏天都会增加)。但是,推断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原因(比如吃冰淇淋会导致溺水)是错误的。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通常使用的统计方法只能得出相关性的结论,然而许多研究问题的核心是理解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热舒适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会收集2种数据:室内温度的测量值和建筑用户的热感觉(TSV)投票

2025年北京市第6届暖通空调技术交流大会召开————作者:本刊;

摘要:<正>2025年3月19—20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指导,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暖通空调》杂志社、国建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宏伟鼎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北京市第6届暖通空调技术交流大会”召开。大会以“创新·数智·融合——聚焦绿色低碳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为主题,来自暖通空调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

地下水流向对大型地埋管群热量运移影响分析————作者:杨珍;尚永升;黄烜;李尧;肖雄;张博;

摘要:为研究实际大型地埋管群工程中不同地下水流向的热影响差异,以郑州市浅层地热能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地温监测和数值模拟,对上游垂直、下游平行地下水流向不同深度的地温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垂直地下水流向热影响半径为4 m,下游平行地下水流向热影响半径为5 m;随着与换热区距离增大,径向、垂向热影响均减弱;上部含水层厚有利于岩土体换热,大部分热量在上层扩散,深部岩土体分层对热量运移影响减弱

2025(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即将召开————作者:本刊;

摘要:<正>一、主办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节能监察中心、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绿色厂务分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工厂分会二、简要日程、地点三、专业分论坛1.江苏省节能监察执法干部培训2.绿色工厂洁净厂房与湿度控制节能技术论坛3.零碳园区与能源动力站管理技术论坛4.绿色工厂气体化学品和安全环保管理论坛5.绿色工厂厂务资产风险管理与数字化转

电动自行车库排烟设计探讨————作者:段连杰;季益文;

摘要:近年来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连年增长,引发社会较大关注,然而,我国还未有针对电动自行车库消防设计的统一规范标准,多个省份颁布的相关消防技术措施也有较大差异。这对工程设计人员造成了一定困扰,也不利于电动自行车库的消防安全。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对电动自行车库的热释放速率、排烟量、自然排烟口面积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针对电动自行车库的排烟设计措施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