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水科学进展》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反映国内外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涉及与水有关的所有学科,包括水文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和水力学、冰川学、水化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以及法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与水有关的内容。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6)
1999年第三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术论文、述评、水科学家、笔谈、论坛、讨论。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Budyko假设预测长江流域未来径流量变化 郭生练,郭家力,侯雨坤,熊立华,洪兴骏,GUO Shenglian,GUO Jiali,HOU Yukun,XIONG Lihua,HONG Xingjun
基于耦合相似指标的最近邻法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李红霞,何清燕,彭辉,覃光华,丁晶,LI Hongxia,HE Qingyan,PENG Hui,QIN Guanghua,DING Jing
三峡库区低等级土质道路侵蚀研究 刘窑军,王天巍,蔡崇法,李朝霞,李珩,LIU Yaojun,WANG Tianwei,CAI Chongfa,LI Zhaoxia,LI Heng
坡面流速及侵蚀产沙空间变异性试验 田培,潘成忠,许新宜,杨帆,李长嘉,TIAN Pei,PAN Chengzhong,XU Xinyi,YANG Fan,LI Changjia
植被分布对小流域产流影响的数值实验 李妍敏,安翼,刘青泉,LI Yanmin,AN Yi,LIU Qingquan
论文优先数字出版说明 《水科学进展》 编辑部
夏季念青唐古拉峰地区云结构分析 张晓,段克勤,刘焕才,ZHANG Xiao,DUAN Keqin,LIU Huancai
凌汛期槽蓄水增量过程模拟 张防修,席广永,张晓丽,王国庆,黄瑞,ZHANG Fangxiu,XI Guangyong,ZHANG Xiaoli,WANG Guoqing,HUANG Rui
钱塘江河口一维盐度动床预报模型及应用 史英标,李若华,姚凯华,SHI Yingbiao,LI Ruohua,YAO Kaihua
著作权使用声明 《水科学进展》 编辑部
海湾水库沉积物对水体咸化影响的时间尺度 高增文,李宇浩,赵全升,解磊,叶思源,GAO Zengwen,LI Yuhao,ZHAO Quansheng,XIE Lei,YE Siyuan
水利工程论文发表:水利工程施工常见的技术风险与其预防措施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工程方案的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分析计算模型的采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风险,预防措施
1.风险原因分析
防水工程基本采用三道设防、即混凝土结构防水(自防)、外包柔性防水层和灰土回填防水层。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在施工中由于受条件的影响、防水工程将受到地下水的毛细作用、渗透作用和侵蚀作用等有害作用对建筑结构的渗透与侵蚀、这一工序如果做不好、即易出现漏水、渗水。外包柔性防水层一般为具有资质的分包单位施工、因此对于进场材料的抽验和施工方案的编审等主要技术环节比较忽视、而且在施工中、总包单位监督和检查力度相对于结构施工要较小、许多细部节点施工较多、导致工程完工即出现漏水和渗水、严重的直接影响使用。因此,防水工程施工中应以预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和细部构造精心施工的原则。
水科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2013年以来海河流域降水增多成因剖析————作者:王庆明;张越;邓皓东;谭伟丽;陈康;何凡;赵勇;
摘要:为探究21世纪1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增多的原因,基于实测降水、旱涝等级以及再分析资料等多源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水汽平衡、WRF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海河流域降水丰枯周期特征、外来水汽收支变化以及外调水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存在33a的降水周期,最新一轮周期的丰水段从2013年开始,年降水量较上一轮周期枯水段(1997—2012年)增多80.0mm;2013—2022年较1997—2...
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研究————作者:陈桂亚;
摘要:三峡水库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已有一定基础,8月份动态控制条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实施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能够减轻三峡蓄水期对湖区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也提升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及洪水组合效应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不同水情边界条件下的莲花塘水位水动力模拟模型,分析了三峡水库8月份运行水位动态控制幅度及条件。结果表明:①当三峡水库和四水合成来水合计小于51000m 基于物理机制耦合深度学习的黄河干流流量演进模拟————作者:罗赟;张翔宇;董增川;李强坤;左其亭;韩金旭;臧超;周康军;刘玉环; 摘要:河道流量演进模拟是黄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的关键环节,亟需提出一种高精度、低延时、考虑人工侧支取退水过程的黄河干流流量演进模拟模型,以满足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精细调度需求。在解析黄河不平衡水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黄河干流各河段流量演进模型,并采用重组复合形演化算法(SCE-UA)进行全局优化调参,同时将龙羊峡水库“蓄丰补枯”的物理机制... 1997—2023年长江口河床演变及潮汐反馈模拟————作者:唐建华;李帆; 摘要:为探讨强人类活动下长江口河床演变特征及对潮汐的影响,支撑长江口的保护与治理,根据1997—2023年长江口地形资料,结合潮流数学模型情景模拟,研究了长江口陆侧岸线、河床冲淤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江口潮汐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997—2023年,长江口陆侧岸线外拓造成河道宽度平均减少2400m、水域面积减少643.79km2、容积增加1.36亿m3、平... 乌东德水库分层取水策略及生态响应————作者:戴凌全;王浩宇;刘璇;脱友才;姜伟;邓云; 摘要:为探究叠梁门运行对水库下泄水温的改善效果与坝前水温分层条件的响应关系,并评估其对下游鱼类繁殖的生态影响,本研究基于CE-QUAL-W2模型构建了乌东德水库全库区立面二维水温模型,开展了典型分层取水条件下的水温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单层取水方案下,4—5月下泄水温较天然水温降低0~1.3 ℃;设计方案叠梁门稳定运行期间日均改善幅度为0.2~1.2 ℃,坝下代表性鱼类长鳍吻鮈繁殖水温适宜性指数占比由... 基于可微参数学习的积融雪新安江模型————作者:陈泽鑫;赵铜铁钢; 摘要:新安江模型是最为重要的水文模型之一。通过添加CemaNeige模块,本文构建基于可微参数学习的积融雪新安江模型。应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前向传播挖掘流域属性和气象数据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参数传递给积融雪新安江模型,进而通过后向传播计算误差优化网络参数,面向531个CAMELS流域构建4组模型形成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emaNeige模块提升了新安江模型径流模拟性能,Kling-Gupta... 基于时空聚类的上海内涝积水时空分布规律————作者:周正正;徐嘉言;刘曙光;万晖;孙丽;刘炎; 摘要:极端暴雨频发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内涝积水是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基于2013—2023年上海积水数据,采用K-means聚类和概率密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内涝积水的季节性、空间分布及典型暴雨积水过程特征。结果表明:①内涝积水季节性显著,夏季高发,与台风暴雨同期性强;②道路积水是最主要的积水类型,空间异质性突出,中心城区为高频发生区,主要受限于排水系统的局限性和调蓄空间不足;③K-means聚... 流域水资源系统复杂网络特征及韧性驱动机理————作者:王煜;万芳;王威浩;韩文浩;郑小康;张迪;吕鸿; 摘要:面向水旱灾害风险管控的需求,为揭示水资源系统复杂网络特征及韧性驱动机理,本文基于水资源系统复杂网络,构建“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生态-工程”五维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子系统因果关系网络厘清要素逻辑关联,综合运用耦合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解析系统间交互作用强度及韧性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水资源系统具有明显的复杂网络特征,各子系统间都存在较高强度的耦合关系... 基于淹水面积构建的鄱阳湖水文干旱定量表征及变化特征————作者:叶许春;岳恩馨;李相虎;李传哲; 摘要:研究探讨洪泛湖泊淹水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下的水文干旱定量表征,对提高洪泛湖泊生态系统管理实践和洪旱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图像融合技术构建了鄱阳湖区2000—2023年间连续的高时空分辨率淹水面积数据,揭示了鄱阳湖淹水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借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原理提出了基于淹水面积的标准化水文干旱指数,并据此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鄱阳湖淹水... 考虑坡面沟流的土壤含水量精细化模拟及应用————作者:童冰星;陈瑜彬;张潇;许银山;吕坤;马润佳; 摘要:为了精细化模拟土壤含水量时空动态过程,量化考虑坡面沟流对下坡向沿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将流域离散为若干正交的栅格单元,建立考虑坡面沟流的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Grid-XAJ-SS),概化坡面水流经由沟道系统的汇集过程,设计栅格单元间水流沿程再分配机制,精细化模拟土壤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Grid-XAJ-SS模型模拟的五强溪区间流域2014—2024年洪水的径流深误差和洪峰相对误差分别约为-3.2%... 考虑序列突变变异的设计潮位不确定性分析————作者:刘智慧;王珏;刘曙光;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破坏了水文序列的一致性,考虑样本非一致性给水文设计值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本文以长江口感潮河段为例,对代表水文站的潮位序列进行非一致水文频率分析,进一步针对突变变异水文序列,提出基于条件概率分布的非一致性自助抽样(Bootstrap)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对设计值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受水文序列非一致性的影响,长江口代表站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潮位值有所升高;在准确识别水文... 未来气候变化下帕隆藏布江流域不同重现期洪水量级的预估————作者:李辰龙;李大洋;王强;付晓花;杨龙;田富强; 摘要:青藏高原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重现期洪水量级计算可为当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尚缺乏相关研究。以帕隆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将分布式水文模型VIC-Glacier与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以及冰川未来变化预估结果,推求未来近期(2027—2040年)、中期(2047—2060年)、远期(2087—2100年)在中等强迫(SSP245)... 黄河口湿地水文连通与生物交互作用及其生态修复应用————作者:刘怀湘;王一平;曾玉红;左利钦;陆永军; 摘要: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水文连通与生物交互作用作为维持湿地稳定与生态健康的关键机制,对于高效经济的实现黄河口湿地生态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充分揭示了水文连通对动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及生物地貌对水文连通的反馈机制,探讨了退养还滩、生态补水、水系网络构建与再调节等水文连通管理方案的修复机理和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黄河口生态修复实践中淡水资源缺乏与互花米草入侵等关键约束条件,以及... 降水空间信息的处理策略对径流预测的影响————作者:高玉芳;何川;彭涛;高勇; 摘要:降水空间信息的精确提取对径流预测的精度至关重要。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设计原始图像、小波分解、统计特征、面平均值、区域划分5种降水空间信息提取方案,研究降水空间信息不同处理策略对基于LSTM模型的径流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使用原始图像的方案,综合运用小波分解和统计特征提取的处理方法测试期纳什效率系数... 基于贝叶斯推断的长江口复合洪水潜在风险————作者:殷成团;孙忠滨;熊梦婕;王金华;章卫胜;刘悦;张金善; 摘要:在全球持续变暖背景下,河口复合洪水事件频发。台风、强降雨、河道洪水和风暴潮等灾害因子的影响相互叠加,严重威胁沿海城市的防洪安全。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重构了1959—2020年复合洪水灾害因子数据集,采用基于贝叶斯推断的Copula方法,分析了长江口风暴潮“二碰头”“三碰头”事件的风险性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988—2020年长江口徐六泾站年极值高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风暴潮强度的减弱... 考虑遥相关因子的月降水数据偏差校正方法————作者:闫宝伟;常建波;孙明博;古东霖;周学叡;杨东旭; 摘要:多源降水数据校正对于缺资料地区水文规律的分析及模拟至关重要,当前校正方法对气候要素考虑不足。为此,基于ERA5、 ERA5-Land、 MSWEP-V2和PERSIANN-CDR多源降水数据集与遥相关因子集,结合XGBoostSHAP模型进行特征筛选与成因分析,构建基于BiLSTM的降水数据偏差校正模型,采用贝叶斯优化(BO)策略寻求模型的最优超参数组合,以进一步提高校正精度。选取汉江上游为研究对... 城市入河雨水管道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作者:郑子萱;郑飞飞;唐洪武;张汇明;汪怡然;袁赛瑜; 摘要:管道下游高水位顶托是影响雨水管网排涝的关键因素,对城市内涝防控至关重要,但其水动力过程作用机理尚不清晰。通过上游水池-试验管道-下游渠道物理试验,研究下游河道状态对城市入河雨水管道排水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较大坡度管道,尽管在顶托初始阶段流速下降,但顶托作用能对非满流管道产生抽吸效应,增加管道过流面积并促进排水(增幅可达18.7%);过度顶托将显著抑制排水(降幅可达20.3%);下游河道流... 抽水蓄能电站水平弯段侧式进/出水口的优化————作者:郭港归;刘亚坤;魏杰;卢洋亮;张帝;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受地形影响引水隧洞存在水平转角,导致出流工况进/出水口各流道流量差异较大。本文以某工程中带水平弯段转角为29.27°的侧式进/出水口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弯段中迪恩涡结构的演变规律,探讨2种解决侧式进/出水口偏流问题的措施。结果表明:(1)迪恩涡导致隧洞断面主流呈“月牙形”分布,弯段内侧出现低流速区,导致隧洞流速分布不均。(2)减少隧洞转弯半径、增加导流板可以减少隧洞段偏... 黄河下游游荡段畸形河势的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作者:秦梦春;白玉川;徐海珏;刘军政;白洋; 摘要:1985年以来黄河下游游荡段畸形河势频发,为科学治理黄河增加了难度。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精准解译遥感影像,结合历史数据资料,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游荡段1985—2023年畸形河势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游荡段上段、中段和下段的3个典型畸形河势河段的演变过程。为了定量表示主流偏离治导线的程度,提出了偏离规划度的概念,然后从局部河段、单个河湾和断面3个尺度的形态变化分析了游荡段畸形河势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 管网排水能力对雨水口堵塞和管道淤积的响应规律模拟————作者:侯精明;王梓驿;李东来;卜良河;陈光照;杨宇英;方媛; 摘要:雨水管网系统作为城市排涝的主要通道,其排水性能易受管道淤积和雨水口堵塞的影响,探明雨水口堵塞和管道淤积程度对管网排水能力的影响,对评估城市洪涝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唐山市路北区龙王庙以西为研究区域,基于GAST-SWMM耦合模型,对不同雨水口堵塞和管道淤积条件下的管网排水过程和地表积水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管道淤积和雨水口堵塞程度的增加,管网排水能力逐步下降,且变化趋势越发显著;管道无淤...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