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产业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资源与产业

《资源与产业》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426/TD
国际标准刊号:1673-2464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针织工业》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工业建筑》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资源与产业》杂志的前身是国土资源部主管的《矿产资源开发》,1999年更名为《资源•产业》,2006年1月更名《资源与产业》,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帅开业教授。它集政府政策宣传、专题论坛、经验推广和情报信息于一体,由学校、研究所、企业、多部委联手办刊,特邀多部委、各省有关厅局、国家大型企业、大专院校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编委会。《资源与产业》是服务于政府、企业、科研和教学的,以土地、矿产、海洋、水和其他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为内容的权威杂志。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资源与产业》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464;国内统一刊号:CN11-5426/TD。本刊999年4月正式创刊,其前身是原地矿部主办的《矿产资源开发》,在国土资源领域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是我国关于自然资源与产业化研究的权威期刊。 由于《资源•产业》中间的点号严重影响了作者和读者在网上的检索,经研究协商,并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资源•产业》于2006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资源与产业》,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同时保持本刊的办刊特色。

  【办刊特色】

  本刊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前瞻性、实务性等鲜明的办刊特色,深受广大从事资源管理、教学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与好评,并赢得和吸引了众多的作者和读者。

  【办刊宗旨】

  本刊设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资源战略、资源开发、资源环境、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等主要栏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研究。本杂志立足于科学发展观,集理论与现实于一体,其办刊水平和杂志质量正在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办出特色,办成精品,正是杂志的奋斗目标。本杂志自创刊以来,获得多项荣誉,并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本刊的一个重要和特色栏目,在2003~2004年度被评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期刊荣誉】

  《资源与产业》杂志曾获得“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栏目获‘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等奖项;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以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和引用。本杂志办出特色,办成精品的进程任重道远,2006年的全新面貌将是我们工作的新起点,我们真诚期待来自国土资源界及相关领域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诚挚邀请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加入《资源与产业》杂志的建设行列。《资源与产业》杂志愿与您的事业共同腾飞。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中国期刊网》入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资源战略、资源开发、资源环境、资源调查、资源评价、资源产业、资源市场等主要栏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水等自然资源的管理与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自然重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董国臣,李景朝,张虹,王伟清,潘彦宁,DONG Guo-chen,LI Jing-chao,ZHANG Hong,WANG Wei-qing,PAN Yan-ning

  滇西来利山锡矿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成矿响应 潘彦宁,董国臣,王鹏,Pan Yan-ning,Dong Guo-chen,Wang peng

  信息动态

  相广锰—银矿区矿石矿物富集规律及重砂综合找矿模型 张大可,张琳,张桂凤,张素荣,田粉英,刘燕,杜金利,ZHANG Da-ke,ZHANG Lin,ZHANG Gui-feng,ZHANG Su-rong,TIAN Fen-ying,LIU Yan,DU Jin-li

  措莫隆锡多金属矿自然重砂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贺洋,徐韬,文辉,HE Yang,XU Tao,WEN Hui

  自然重砂异常圈定及其对中条山铜矿的找矿指示意义 薛生升,张双奎,赵楠,石磊,XUE Sheng-sheng,ZHANG Shuang-kui,ZHAO Nan,SHI Lei

  东北地区金矿自然重砂异常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韦少港,董国臣,莫宣学,董美玲,贾丽琼,聂飞,张翔,薄海军,任龙

  秦巴地区金矿物自然重砂异常形成机理及其找矿意义 张银龙,万晓明,张敏,ZHANG Yin-long,WAN Xiao-ming,ZHANG Min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王美芳,WANG Mei-fang

  胶莱盆地东南部可能存在砾岩型金矿——自然重砂异常的启示 张素荣,杨俊泉,张应德,贺福清,相振群,聂仁祥,ZHANG Su-rong,YANG Jun-quan,ZHANG Ying-de,HE Fu-qing,XIANG Zhen-qun,NIE Ren-xiang

  西藏蛇绿岩带铬铁矿重砂矿物特征及找矿指示 邓午忠,曹振宇,谭江云,DENG Wu-zhong,CAO Zhen-yu,TAN Jiang-yun

  新疆阿希金矿区自然重砂异常及找矿意义 郑玉洁,陈建明,陈铭荣,ZHENG Yu-jie,CHEN Jian-ming,CHEN Ming-rong

  自然重砂数据处理流程及辅助工具开发 严向军,杨晓君,朱志立,冯磊,汪新庆,YAN Xiang-jun,YANG Xiao-jun,ZHU Zhi-li,FENG Lei,WANG Xin-qing

  河北职称论文发表:城镇化综合水平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摘 要] 通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土地、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较快,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区集聚使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合肥市前期的经济和设施水平较低。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四个方面推动,其中政府行政力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熵值法,驱动因子,结论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是世界上城镇化最快的地区,引领了整个亚洲城镇化的进程,受到了国际广泛关注[1-2]。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科技、体制创新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因素的出现[3]重塑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格局。

  资源与产业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定量分析的绿色创新文献评述与整合框架————作者:武素明;程家豪;丁秀好;

摘要:为系统梳理国内绿色创新领域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数据库(1998—2024年)1566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呈现国内绿色创新研究的发展脉络;其次,厘清不同视角下绿色创新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与设计;再次,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果效应”的逻辑范式构建绿色创新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提出未来应深化理解绿色创新概念内涵、开发成熟测量量表、采取多样化研究方法、拓展不同视角下作用机制和...

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兼论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作者:张倩;邢志华;

摘要:为了研究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公司治理在三者间发挥的调节作用,本文将2010—2022年沪深股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的影响作用;其次通过构建中介作用检验模型与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分别研究了绿色创新水平在数字...

对我国省级地勘基金运行的思考与建议————作者:甄怡;

摘要:中国的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是为了实现国家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而由我国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专项地质勘查基金,着重用于支持对各省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工作。自2004年我国开始设立省级地勘基金以来,该基金紧紧围绕着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这一目标,大力资助了我国各省对重点矿种与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工作,从而在我国的地质找矿突破及矿产资源的增储上产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省...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王梦;张新林;

摘要:为了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本文首先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41座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Super-EBM 模型测度了2010了-EBM年该地区各城市的生态效率值,并选取2010年、2015年、2021年3个时间节点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其次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生态效率的关联强度,不但剖析了该地区生态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演化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电力转移——基于IOA和SPA方法的实证分析————作者:赵伟博;周颖;王阳;韦于思;罗志尉;邱敏;嵇灵;

摘要:为了探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部门隐含电力的转移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电力消费数据,通过构建2017年该地区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与结构路径分析方法,进而深入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各产业部门之间隐含电力的转移情况,以及隐含电力转移的产业链层级路径分解。研究结果显示:1)在2017年,江苏省既是长三角地区的隐含电力输入大省也是输出大省,从而促使该省在长三角地区的隐含电力网络中...

B/S架构下的电网企业环境保护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识别方法————作者:杨雪松;于海峰;夏良;王菲;闫荣华;

摘要:由于将B/S架构与多尺度特征量化识别方法相结合,既可以有效量化电网企业环保能力多尺度特征,还能够针对性改善电网企业环保能力构成要素,因此本文选择运用B/S架构,通过构建电网企业环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识别技术架构,以及电网企业环保能力多尺度特征体系,不但对电网企业环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而且还将中国电网福建省电力公司作为实验对象,从而进一步检验了本文创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督制度:现实诉求、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作者:苑帅;成金华;王争艳;李光;陈嘉浩;郭永颖;

摘要: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督制度是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核心内容,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制度保障。本文基于“现实诉求—制度演进—问题归纳—理论逻辑—实现路径”的研究框架,从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的现实诉求出发,回顾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的制度演变,总结了现行监督制度的结构性矛盾,系统分析了制度优化的理论逻辑和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以行政监...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式与综合开发利用途径研究——以旺苍县兴荣页岩矿山为例————作者:顾彩玉;阳宇;刘涛;龙艳梅;

摘要:为了探究我国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式与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本文将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兴荣页岩矿山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对其生态修复情况和综合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旺苍县对兴荣页岩矿山采取了“场地整治+边坡灾害治理+植被恢复”的生态修复方式,不但清理了矿区内堆积的弃土废渣,而且还对矿山边坡实施了锚杆挂网喷砼护坡、锚杆格构梁支护、坡面截排水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通过采取坡面客土回填,...

长江经济带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瑜;毕蓝夏;

摘要: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其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成效。为了展示当前我国长江经济带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为促进我国区域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而本文决定以长江经济带低碳农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该区域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来测算长江经济带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深入研究影响该区域低...

国际稀土资源与国际稀土市场————作者:李裕伟;

摘要:稀土不但在全球关键矿产清单中居于首位,而且还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据着优势地位的矿种之一。为了能够进一步壮大我国稀土产业的实力,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稀土产业的相关资料,经过统计分析,从而对国际稀土资源与国际稀土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稀土不稀。由于主要的稀土矿床类型均具有成矿倍增率低、全岩成矿的特点,因此该矿床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并不稀有。目前,经查明全球陆地上稀土的储量约为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DPSIR模型评价研究——以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例————作者:刘泽照;翟云晶;

摘要:为了研究如何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引入DPSIR分析模型,并将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为评价指标,不但以此构建起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DPSIR评价指标体系,而且还以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具体案例,进而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DRSIR模型评价,以及DPSIR模型中5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建设国家...

环境规制、人工智能与企业绿色创新————作者:任思绮;相楠;李圣楠;徐峰;

摘要:为了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基于2000—2019年沪深股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并运用双向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以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增强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2)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分别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节约企业劳动...

城市规模与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韧性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作者:刘建朝;卢海鑫;

摘要:不同的城市规模对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韧性所发挥出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为了把握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城市规模与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韧性的关联机理,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固定效应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进而深入探究了城市规模对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韧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超大规模城市、特大规模城市、Ⅰ型规模城市对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78 4、0.243 7、0...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耦合时空演变分析————作者:彭国川;曹佳梦;沈娜;官冬杰;

摘要:为了探究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生态安全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测算生态安全指数和粮食安全指数,以此研究了库区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次再通过构建驱动因子模型,分别测算了库区生态安全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中各项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从而分析了2个系统中不同评价指标对各自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风险与中国企业投资效率————作者:尤荻;余昊臻;黄永;戴桂林;杨成业;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气候风险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逐渐显现。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企业气候风险指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分析气候风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气候风险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气候风险通过加剧代理冲突、经营风险、融资约束以及降低企业生产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考虑地区差异的光储充电站碳减排作用及经济效益分析————作者:钟泽伟;张荣达;赵晓丽;

摘要:电动汽车的普及为交通低碳化转型提供了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中国的化石燃料发电以燃煤发电为主,电动汽车行驶所带来的每公里碳排放仍相当于传统汽油车的54%~73%。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光储充电站的用能模式被提出。光储充电站通过就地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达到降低充电碳排放的效果。然而,中国各地区光储充电站的碳减排作用有所不同,且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评估和比较。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光储充电站容量配置模...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政策文本挖掘与量化评价——基于TOPSIS-PMC指数模型————作者:张华;刘宁;李华姣;

摘要:作为大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深入分析相关政策设定的合理性、内容的全面性是进一步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选取2016—2021年国家颁布的8项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政策,利用文本挖掘和TOPSIS-PMC指数模型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作者:马莉;张琳媛;李娜;

摘要: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内陆核心区,产业集聚优势明显,该区域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如何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已经成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课题。首先,将位于中原城市群的29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基于2001—2022年各地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1—2022年中原城...

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空间网络效应研究————作者:奥布力·塔力普;赵光明;乌斯曼·尼牙孜;

摘要:基于2015—2022年西部地区11个省制造业数据,运用莫兰指数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联网络,分析西部地区制造业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以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莫兰指数测算出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且较为稳定;2)四川和重庆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新疆则是倾向于自身独立发展,宁夏则是在2022年之前长期游离在网络边缘;3)利用改进引力...

中国省域数字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效应与诱发动力研究————作者:周玲玲;

摘要:促进中国区域数字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加快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立足于新发展格局视角,基于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构建直接融合度、完全融合度与融合互动度指标,测度中国不同省份数字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效应;另一方面,从需求端出发,构建中国省域数字产业的直接生产诱发度与间接生产诱发度,探寻中国省域数字产业的诱发动力。研...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