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51-1467/P
国际标准刊号:1006-4362
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建筑设计管理》建筑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建设科技》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创刊于1990年9月,为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1994年6月15日,原国家科委函[1994]118号文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6-4362,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467。本刊为季刊,主办单位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管机关为四川省教育厅。从2000年起,本刊开始邮局发行,邮发代号:62-140。

  本刊主要刊登由地球内部动力和外动力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刊论文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论文内容涵盖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诸多方面。

  【收录情况】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栏目设置】

  地质灾害及治理、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岩土工程、理论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雅安天功寺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韩俊,王君,田杰,林兴元,HAN Jun,WANG Jun,TIAN Jie,LIN Xing-yuan

  云南大村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研究 王邦阳,杨华舒,范华,WANG Bang-yang,YANG Hua-shu,FAN Hua

  元坝某井场进场道路2号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 顾战宇,GU Zhan-yu

  四川安县长坡沟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李文博,魏菲,倪师军,施泽明,石建凡,廖超,LI Wen-bo,WEI Fei,NI Shi-jun,SHI Ze-ming,SHI Jian-fan,LIAO Chao

  黄土地区崩塌灾害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以陕西永寿仪井镇王家庄黄土崩塌为例 滕宏泉,张新宇,TENG Hong-quan,ZHANG Xin-yu

  宁夏盐池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赵志鹏,张晓东,马玉学,赵银鑫,ZHAO Zhi-peng,ZHANG Xiao-dong,MA Yu-xue,ZHAO Yin-xin

  许昌市地质灾害现状及环境治理研究 王军强,马晓辉,王永丽,WANG Jun-qiang,MA Xiao-hui,WANG Yong-li

  湘西南某岩溶塌陷高易发区安置场地选址勘查浅析 文晓慧,WEN Xiao-hui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拉尔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方案 何伟民,HE Wei-min

  山西煤矿采空区地层特征及勘察方法 荆和平,JING He-ping

  四川广元市矿产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谭昌明,成来恒,李辉,TAN Chng-ming,CHENG Lai-heng,LI hui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闽江口海岸线变迁特征 陆求裕,LU Qiu-yu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渠道衬砌种类与施工过程的探讨

  摘 要:渠道衬砌类型有:灰土、衬砌或砖、混凝土、沥青材料及塑料薄膜等。选择类型的原则是防渗效果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单,能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和抗冲能力,减少维修费用低等。

  关键词:渠道衬砌,衬砌种类,施工过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广东省南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者:黄宁勇;欧泽芳;

摘要:以广东省南澳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野外数据为基础,结合南澳岛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取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构造距离以及距道路距离等6个评价因子,基于GIS平台,利用加权信息量模型对南澳县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得到南澳县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1)高易发区集中在南澳县西半岛北侧及东半岛圆山村,中易发区基本沿环岛公路两侧的人工削坡处,其余平原区及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的丘...

大沙窝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成灾机理及防治措施分析————作者:王春红;刘霞;胡爱国;

摘要:2020年9月14日凌晨,在一次短时强降雨下大沙窝沟上游段左侧斜坡突然失稳滑入沟道,并引发了大沙窝沟暴发泥石流。通过研究大沙窝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形成机理,能较准确地为该灾害链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地形测绘、遥感解译、钻探等勘查手段,对该灾害链发生的孕灾环境条件和成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多日强降雨是该灾害链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灾害链的防治可采取以拦为主、辅以防护的措施

基于WOE-CatBoost耦合模型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作者:刘娟;王宇栋;李晓丽;林静;

摘要:宣威市地形地貌复杂,岩质较弱,易发生滑坡。本文以宣威市为例,选取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地质构造等12个指标,采用证据权模型(WOE),得到各指标分级状态的证据权重;再通过WOE模型与CatBoost算法耦合,得到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数;最后选取SHAP对滑坡影响因子进行全局和局部解释。研究结果显示:(1)采用WOE和WOE-CatBoost耦合模型AUC值分别0.845 5和0.984 6,滑...

基于信息量模型法的安徽省黄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作者:令狐文霜;丁勇;

摘要:黄山区作为安徽省地质灾害频发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针对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研究较为缺乏。经过现场野外调查分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信息量模型法”从坡度、地形起伏度、坡体结构、断层缓冲层距离和工程地质岩组5个维度对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进行探索,全面地对黄山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不仅为黄山区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地形和地质条件区域的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研...

强降雨作用下白云岩砂化土的入渗特性试验研究————作者:冯晓东;王新悦;唐佳玥;吉锋;路涵裕;

摘要:土体渗透特性是斜坡地质演化和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为揭示强降雨作用下白云岩砂化土的入渗特性及变化规律,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参数,本次研究采用常水头渗透实验和不同强降雨条件下的土柱入渗试验方法,分析砂化土的降雨入渗系数及入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砂化土的渗透系数基本在0.204~0.211;随降雨时间的延长,湿润峰下移速度变缓;雨强为60 mm/h、120 mm/h、180 mm/h下的湿润锋...

大型土岩边坡开挖稳定性研究————作者:叶冰霜;陈正峰;符文熹;

摘要:依托某城区红岩地块大型堆积体古边坡开挖工程,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反馈、原位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该工程边坡的开挖响应。结果表明:新堆积体边坡(XHP1、XHP2)分布在早期堆积体范围内,滑动方向与原有堆积体一致,初步判断其为后者的局部复活;变形监测数据表明斜坡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现场剪切试验准确测量和评估了岩土体的剪切强度、剪切刚度和变形特性等,为场地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垂...

渝湘复线彭水隧道施工期涌水量受岩溶溶腔分布特征影响分析————作者:李宗治;

摘要:隧道突水突泥是岩溶地区隧道建设的重要工程灾害问题,研究岩溶区地下水系统在隧道工程扰动下的响应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以渝湘复线彭水隧道为例,分析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渗流模型,分析溶腔规模对截面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截面流量随溶腔增大而增大;溶腔大小对隧洞水头等势线和最大水力梯度的影响显著;随着溶腔体积增大,水头等势线和最大水力梯度均有向下偏移的趋势。文章得出的溶腔周围水头分布特征,获得不同...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高原山区机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特性分析————作者:孙文超;郭波;汪志刚;覃羡安;李浩;刘魁;

摘要:高原山区粉质黏土分布较广泛,其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景迈机场区内粉质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场区粉质黏土的力学指标比物理指标离散和变异程度更大,且两者均与土层深度无明显关系。重力密度与天然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压缩系数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天然含水量则分别与天然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压缩系...

基于正交设计的砾类土抗剪强度参数试验研究————作者:刘李杰;吉锋;魏松;

摘要:砾类土广泛应用于路基、填料、护坡材料等工程中,由于颗粒大的特性,使得水分渗透性较强,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基于云南某边坡工程,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表格,对不同配比下的砾类土开展直剪试验,分析了重塑砾类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并回归抗剪强度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影响主次顺序为砾石含量、压实密度、含水率,砾石含量和压实密度影响显著...

泡沫轻质土在陡坡桥梁桩基施工平台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徐鸿彪;向波;李颖;唐国汉;谭邦明;

摘要:公路建设领域中陡坡桥梁施工主要受控于桩基施工平台的设置。以某高速公路及其受限的中陡斜坡桥梁桩基施工平台设计为例,分析了传统3种施工平台方案在本工程中的适用性,引入了泡沫轻质土施工平台并开展了稳定性计算及强度设计。实例表明,采用常规锚杆加固,可实现在50°~60°陡斜坡上修筑8.5 m宽的泡沫轻质土施工平台,为条件受限情况下的中陡斜坡施工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多向汇水条件下弃渣土体细颗粒启动机制研究————作者:杨彪山;查浩;国鸿圆;

摘要:在汇水的影响下,弃渣土体中的细颗粒容易启动、迁移和流失,这不仅会改变其原有结构,还会降低其稳定性,从而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及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弃渣土体的布置位置通常为沟道中下部或沟口位置,这使得弃渣土体中的细颗粒在实际工程中所承受的并非仅仅是单一的汇水作用,而是来自多个方向、不均匀的汇水综合作用。然而现阶段针对弃渣土细颗粒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降雨作用或单一方向的冲刷情况,对于多向汇水对...

关于采煤沉陷区的监测成果分析——以淮南市某矿区为例————作者:徐著;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煤炭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支撑着人类的进步。但大量煤炭开采活动会导致地表的沉降,从而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安徽省淮南市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在多年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多处采煤沉陷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同时也阻碍着地区的发展。为了给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需对采煤沉陷区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根据监测成果运用科学技术合理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

中国自然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作者:徐翔宇;周夏飞;王文松;徐泽升;曹国志;

摘要:自然灾害已成为中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第三大诱因。通过对2006—2020年期间中国由自然灾害诱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收集梳理、统计分析,从诱因类别、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等方面揭示了相关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20年,全国共发生自然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80起,较大以上事件占比高达30.1%,36.1%的事件影响了正常的取供水;事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以地质地震灾害、水文气象灾害、生物灾害3类诱...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订启事

摘要:<正>本刊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性期刊,季刊。199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每期128页,约26万字。欢迎订阅。定价: 2008~2025年每期定价15元,全年4期,年定价60元;2005~2007年每期定价10元,全年4期,年定价40元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摘要:<正>本刊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性期刊,季刊。1990年9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基于自重应力场地壳均衡模型的区域构造活动机制研究————作者:陈紫云;

摘要:改进了G.B.Airy(1855)地壳均衡假说模型,提出了基于地壳板块运动的动力源和动力机制分析地质构造活动的新方法,认为地壳层的板块运动是深部岩浆运动(流动)的结果。深部岩浆运动主要为层流型流动,是由岩浆密度梯度的变化进行驱动的,并且岩浆密度随深度而变化,形成了地壳表部破裂机制分析方法和运动机制分析方法。并以川西地块为例,应用新方法开展了岩浆流动与区域应力场、大地位移、断裂构造活动的相关关系分析...

生物炭强化Acinetobacter sp.诱导碳酸钙固定Pb-Cd的效果研究————作者:周子健;杜海英;李琦晖;张祥熙;赖春蓉;

摘要:矿山开采被认为是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解决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菌种Acinetobacter sp.诱导生成CaCO3联合生物炭固定土壤重金属(Pb、Cd),并探究其成抗压强度;探究了生物炭种类、生物炭掺入量,通过毒性浸出试验评价处理前后Pb-Cd的固定化效果;利用土壤pH、XRD、SEM等分析了加入不同生物炭矿化产物的特征。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与CaC...

基于FLAC3D对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徐琬;杨子川;杨津;陈韬;李矫榕;王刚;

摘要:为研究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影响因素,以云南省昆明市宝象河流域排水收集系统改造工程为背景,建立FLAC3D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顶管开挖导致的地表变形与地下水水位、隧道埋深、隧道半径、顶推力和岩土体性质有关。地表最大沉降量与地下水位成反比,随地下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地表最大隆起值与隧道埋深呈反比,隧道埋深越浅,地表最大隆起值越大;地表最终沉降值与隧道埋深呈正比,隧道埋深...

砾石土扭剪仪的研制及应用————作者:汪妍珺;陈安;刘克文;刘柯;

摘要:土的抗剪强度对研究土体的承载力、稳定性及变形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选择土样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砾石土在建筑工程行业被广泛使用,为研究砾石土的抗剪强度研制出一款扭剪仪,该仪器由支撑框架、圆柱形剪切盒、负载装置(十字板头)、垂直加载系统、扭矩测量装置(扭矩传感器)5部分组成。对该仪器进行校准试验确定仪器的校准系数为0.86,为后续仪器的推广及改进奠定了基础。首次将扭剪仪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砾石...

欢迎订阅《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摘要:<正>本刊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性期刊,季刊。199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每期112页,约22万字。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74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