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新型建筑材料》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
【主要栏目】
发展战略研讨、新型墙体材料与施工、化学建材、保温材料与建筑节能、建筑石膏与胶凝材料、建筑门窗与金属建材、信息与文摘
【获奖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建材优秀期刊、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几种及时鉴别预拌混凝土用原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黄秀弟,叶廷审,俞国荣,HUANG Xiudi,YE Tingshen,YU Guorong
预拌混凝土企业污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海霞,崔鑫,王龙志,张雪,张会冰,ZHANG Haixia,CUI Xin,WANG Longzhi,ZHANG Xue,ZHANG Huibing
聚羧酸增效剂在大掺量工业废渣粉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张栓红,张明,贾吉堂,贾守伟,张培林,王惠忠,ZHANG Shuanhong,ZHANG Ming,JIA Jitang,JIA Shouwei,ZHANG Peilin,WANG Huizhong
UEA膨胀剂替代早强剂配制低温超早强混凝土 宋超,马淑琴,师华,SONG Chao,MA Shuqin,SHI Hua
钢渣粉的生产与应用 邢天鹏,俞雅俊,孙振国,李晶国,季平,XING Tianpeng,YU Yajun,SUN Zhenguo,LI Jingguo,JI Ping
中央空调用预制保温MF-PPR管道 张伟娇,卢钢锋,刘亮,靳铁标,ZHANG Weijiao,LU Gangfeng,LIU Liang,JIN Tiebiao
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吸湿性试验研究 沈军,寿建平,冯中军,SHEN Jun,SHOU Jianping,FENG Zhongjun
截面形状和木粉含量对木塑复合地板弯曲性能的影响 邱飞,王伟宏,王海刚,王清文,QIU Fei,WANG Weihong,WANG Haigang,WANG Qingwen
乳液聚合制备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 丁志明,周普玉,杨晓晨,李彦钊,DING Zhiming,ZHOU Puyu,YANG Xiaochen,LI Yanzhao
基于LCA理论的保温材料对建筑能耗及回收期的影响分析 龚健冲,杨雪玲,GONG Jianchong,YANG Xueling
科技论文写作范文:水泥搅拌桩在船坞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1#、2#造船坞工程实例,介绍水泥搅拌桩在地基加固、减小沉降、挡土防渗、稳定土体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搅拌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加以阐述。
关键字: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挡土,防渗,质量控制
Abstract: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ianjin Lingang 1# 2# dock engineering,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ement mixing pile in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Sedimentation control, leakage prevention and soil Stabilize. Elabora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ement mixing pile.
新型建筑材料最新期刊目录
自粘立体保护板在地下工程侧墙防水保护中的应用————作者:孟德伟;周波;梁齐珊;
摘要:为解决传统侧墙防水层保护材料施工质量不可控和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保护措施的分析,开发了壳盾侧墙自粘立体保护板,对其物理性能和粘接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测试其在地下工程侧墙防水保护中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与传统材料相比,自粘立体保护板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粘接性能,施工简便,且对防水层实现无损保护,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是一种高可靠性的新型侧墙防护材料,可在地下工程中推广应用
装配式建筑密封胶与外墙涂料的附着力测试方法研究————作者:吴康;
摘要:总结了现行建筑密封胶和外墙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分析适用于2种产品搭配使用的检测方式,选取不同的装配式建筑用密封胶和外墙涂料产品进行搭配试验,根据相关可操作性和测试结果评估附着力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样品中,划格法附着力可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密封胶与薄型涂料(普通外墙涂料、弹性外墙涂料)的搭配情况;粘接强度及破坏形式的方法可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密封胶与厚型涂料(砂壁状外墙涂料、多彩外墙涂料)...
花岗岩石粉低碳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及碳减排分析————作者:周诚兮;任龙芳;戈兵;刘林朋;夏京亮;
摘要:为实现花岗岩石粉的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了掺入花岗岩石粉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了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混凝土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掺入适量花岗岩石粉可以优化混凝土孔隙结构,提高抗渗性和抗冻性,相较单掺粉煤灰组,粉煤灰-矿粉-花岗岩石粉三元复掺组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了6.6%,300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率仅为1.63%。作为惰性掺合料,掺入花岗岩石粉可以减小混凝土内部的化学收缩...
粘度改性材料对C40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作者:何平;叶智远;
摘要:借鉴CRTSⅢ型板的“双孔限位式预制轨道板”结构,常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与轨道板的荷载能力密切相关。试验研究了粘度改性材料掺量对C40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粘度改性材料有效改善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掺量为30 kg/m3时,初始扩展度为680 mm,T500为3.89 s,含气量为7.8%,...
碾压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李佳睿;崔炜;刘毅;闫俊义;刘立珍;舒鸿忠;邓检强;
摘要:通过实验室钢筋拉拔试验,得到加压重块振捣成型与不加压重块的碾压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拉拔力-滑移曲线,分析碾压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变化规律。在现场钢筋拉拔试验中,通过对不同锚固长度与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拉拔,分析碾压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验证该配合比的碾压混凝土工作性能能否满足要求。结果表明:实验室拉拔试验与现场试验结果相符合,碾压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较好,粘结强度较常态混凝土仅降低了约10%;经充分...
吸波粉体与钢纤维对吸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作者:李文静;
摘要:研究了羟基铁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等吸波粉体掺量以及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吸波混凝土的吸波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吸波粉体掺量增加,羟基铁粉掺量与试件力学性能呈负相关;四氧化三铁与之相反;二氧化锰使试件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掺入吸波粉体均会导致混凝土的电阻率下降,其中四氧化三铁的影响最明显,其掺量为10%时,电阻率为171Ω·cm。表明吸波粉体可增强混凝土的吸波性能。随着波浪形钢纤...
室内墙面贴砖系统的空鼓机理研究————作者:董峰亮;李文杰;何曙光;方晓华;
摘要:基于大型墙板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构建了不同的贴砖系统,测试了12种不同贴砖系统在28次和56次高低温循环下的空鼓率和粘结强度。结果表明,增加抹灰层的厚度,采用防水处理,尤其是柔性防水处理,在高低温循环下都容易导致贴砖系统空鼓率增大、粘结强度降低。采用更高性能的柔性瓷砖胶C2S1或单、双组份背胶处理工艺,即使经过56次的高低温耐受循环,也未出现明显空鼓,双组份背胶处理砖背,可以实现更高的粘结强度
SBS/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作者:纪少艳;
摘要:研究了干法SBS/环氧树脂复合改性剂(ER-SBS-T)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性能,并与干法SBS、速熔型SBS(SBS-T)改性沥青作对比。结果表明,SBS、SBS-T在掺量为6%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佳,而高掺量(12%、15%)ER-SBS-T改性沥青在老化前后均具有最佳的高温性能;原样及老化后,15%掺量ER-SBS-T改性沥青蠕变恢复率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最佳,这表明ER-SBST改性沥青...
高弹聚合物纤维流态固化轻质土静动态模量及微观结构研究————作者:梁稽哲;陶建利;简一军;王岩梓;李存生;张昕毅;张宏博;
摘要:在泡沫轻质土中以橡胶颗粒替代部分水泥,并掺入聚丙烯纤维,分析了橡胶颗粒替代率、橡胶颗粒粒径、纤维掺量、湿密度对高弹聚合物纤维流态固化轻质土(EPFFC)的抗压强度、静力和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橡胶颗粒替代率与EPFFC的抗压强度和刚度呈负相关,其替代率应控制在10%以内,但其同时提升了EPFFC变形和减震能力;橡胶颗粒粒径为0.85 mm时有助于形成骨架结构,提高EPFFC...
陶瓷透水砖用高温高强粘结剂的性能及其粘结机理研究————作者:马春玲;范海宏;卫凯博;李卜亚;何昱洁;
摘要:制备了K2O-CaO-MgO-Al2O3-SiO2系高温高强粘结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氧化物对粘结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粘结剂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等表征方法,阐述粘结剂在透水砖颗粒骨料间的高温粘结机理。结果表明:玻璃相与SiO2晶体的包裹相结合对熔块的性能有积极影响...
蒸压加气混凝土细观孔结构特征及受压损伤演变规律————作者:王小兵;张传达;刘旭阳;甘元楠;蒋善平;
摘要:设计了3种不同密度的蒸压加气混凝土(AAC),通过CT扫描试验分析其内部孔隙分布,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研究AAC在单轴压缩下的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AC内部含有较多连通孔隙,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径分布呈现先减少、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随着密度增大,孔隙率及孔隙数量减少,平均孔隙半径增大;高密度AAC的孔隙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简单规则。基于轴压试验数据,建立了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预测...
硅墨烯免拆模外墙保温系统墙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作者:李佳宇;
摘要:硅墨烯免拆模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硅墨烯免拆模保温板作为外模板及夹心保温材料,将模板、保温两道工序合二为一。结合工程实际,从原材料、特殊工艺要求、样板管理、深化设计、拼缝处理和平整度控制等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结果表明,硅墨烯板在施工前应进行排板深化设计,并采取正确的切割方式,以保证材料的利用效率和外观质量。平整度保障是施工难点,应控制锚固件不突出于完成面,同时充分利用横纵向木楞来辅助保证平整度
利用工程渣土制备轻质陶粒的试验研究————作者:康靖宇;宋旭艳;陈家凡;
摘要:以工程渣土、粉煤灰、石粉为原料制备焙烧陶粒。研究了原材料配合比、焙烧温度、石粉掺量等因素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1100℃、焙烧时间15 min、粉煤灰掺量70%以及石粉掺量不低于8%条件下制备出吸水率不大于12.6%,密度等级为700级,筒压强度不小于5.5 MPa的轻质高强陶粒。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和SEM形貌分析发现,焙烧温度明显影响陶粒的化学键合和孔结构组成,焙烧温度1100...
城市污泥建材化利用研究进展————作者:崔彦发;王世雄;王珣;董志冬;
摘要:综述了污泥处理和建材化利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污泥的成分特征,介绍了水分、有机质、病原体和重金属离子等不同组分的处置方法;并从化学组分分析污泥建材化利用的可行性,着重介绍了污泥在胶凝材料、烧结砖、烧结陶粒、微晶玻璃、固化土等建材制品利用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不同建材化利用方式的污泥类型、掺杂量、配料等,归纳不同建材化利用方式的优缺点和消纳潜力;最后针对当前污泥建材化应用的研究和应用特点,提出污...
铁尾矿渣和粉煤灰等胶凝材料水化反应诱导机制实验与机理分析————作者:延齐伟;许洁;苏基;左家海;孙志国;马宵颖;
摘要:以铁尾矿渣、粉煤灰、氧化钙和水泥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对胶凝材料水化反应的诱导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化产物随着水化反应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且在水化反应的不同阶段产物不同:铁尾矿作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酸钙、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白云石作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为碳酸钙;石英石作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斜方钙沸石;蛇纹石作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单硅酸铝盐。水化产物的粘结、填...
固废基路面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作者:杜朝伟;管玉见;杜立辉;姜开峰;赵亚婷;
摘要:通过测试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确定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的粒径范围与合成级配,然后在不同掺量再生骨料条件下,以水泥稳定混合料为参照组,研究不同组分地聚物胶凝材料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粒径范围的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可减弱再生骨料对混合料力学强度发展的不利影响。与水泥相比,掺入适量粉煤灰的地聚物胶凝材料更有利于提高大掺量(≥30%)再生骨料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且能有效改善...
基于铁尾矿粉的多掺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与机理探究————作者:黄凯勇;郭荣鑫;颜峰;
摘要:以铁尾矿粉、硅粉、矿渣替代部分水泥制备复合胶凝材料,研究三掺体系在不同配比下的强度发展,并对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尾矿粉作为活性掺合料掺入胶凝体系,在其中主要发挥其晶核效应、火山灰活性与微集料效应,由于其活性低且水化反应诱导期较长,至养护到后期时才能充分发生水化反应;硅粉的掺入能够为体系提供大量高活性硅,提高试样的水化反应速度,降低氢氧化钙的含量,生成更多的C-S-H凝胶,并...
蒸压硅酸盐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作者:李少杰;周永祥;张磊;徐蕊;李天君;
摘要:固废再利用和砂石资源短缺问题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利用固废制备人造骨料作为天然骨料的替代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采用蒸压硅酸盐骨料(ASA)替代天然骨料,在固定水胶比的条件下研究了ASA替代率对C40和C6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A替代率增加,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幅提高,密度减小,当ASA替代率超过20%后,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降低。综合考虑,ASA替代天然砂石的比...
骨料岩性对混凝土强度及抗裂性能的影响————作者:肖强;蔡明;夏强;沈航;韦华;
摘要:研究了不同岩性细骨料及粗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自生体积变形及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质灰岩砂作为细骨料、不同岩性粗骨料制备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基本相近;以正长斑岩作为粗骨料时混凝土自生体积收缩变形和总开裂面积最小,90 d自生体积变形为-57με,总开裂面积为142 mm2/m2,抗裂性最好;采用凝灰岩砂时,为达到相同的坍落...
废渣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与分析————作者:石海丽;何慕;朱晓莉;孔德玉;
摘要:对某混凝土搅拌站废渣进行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废渣替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废渣已发生水化反应,活性较低,且吸水性强,强度较低,故随着废渣替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减小,抗压强度降低,当废渣替代率为60%时,混凝土坍落度较未掺组减小了20.3%,7、28 d抗压强度分别较未掺组降低了25.6%、14.7%。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密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式,综合考虑施工性...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化学研究与应用》
- 北大核心《电机与控制应用》
- 国家级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大地纵横
- 省级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雷达科学与技术》
- 省级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电气自动化》
- 北大核心《电源技术》
- 北大核心《华侨大学学报》
- 国家级《建材发展导向》
- 国家级《住宅产业》
- 北大核心高原气象
- 国家级《国防》
- 国家级《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省级《江苏建材》
- 省级中州建设
- 省级招标与投标
- 北大核心《应用力学学报》
- 国家级《中华民居》
- 北大核心《塑料科技》
- 省级《数字技术与应用》
- 国家级中国制笔
- 省级网印工业
- 北大核心电瓷避雷器
- 北大核心太平洋学报
- 省级《数字化用户》
- 北大核心特种油气藏
- 国家级《东北电力技术》
- 省级世界钢铁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