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城市道桥与防洪》创刊于1984年,是面向全国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和排水工程界的科技期刊;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技术类刊物。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办,全国城市道路与桥梁技术情报网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交通、道路、桥梁、防洪、排水工程的教学、科研、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产品生产等单位以及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教师与学生,国内的作者和读者已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优秀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主要栏目】
专题论述、道路交通、桥梁结构、防洪排水、管理施工、科技研究
【获奖情况】
2002年4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优秀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刘莹; 1-4+6 下载
2 浅议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 曹冠军; 5-8 下载
3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若干思考 章凯; 8-10+6 下载
4 湖北武穴长江大桥有望10月开建 10 下载
5 基于航模辅助的智能交通观测技术 张煜恒;袁小翔; 11-13+6-7 下载
6 城市道路改造项目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浅析 张丽君; 14-16+7 下载
7 李家花园隧道改造工程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梁明皞;黄华华;杨卫; 18-21+30+7 下载
8 海珠桥危桥抢修施工期间交通影响与交通疏解方案研究 张晓瑾; 22-24+41+7 下载
9 基于用地限制的菱形立交改型研究 胡鹏; 25-27+7-8 下载
10 重庆市快速路三纵线建新西路立交方案设计 周琳; 28-30+8 下载
11 奉化江口桥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李春香; 31-32+8 下载
12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军工路越江隧道~高科中路)新建工程设计5标总体设计 刘鑫; 33-35+45+8 下载
13 城市快速路设计若干问题探讨 陈少华; 36-38+53+8 下载
14 浅谈砌块路面设计与破坏分析 彭小东;刘望坤; 39-41+8 下载
15 石家庄新胜利大街重要节点方案设计 白旭; 42-45+9 下载
16 泉州晋江大桥连接线路面检测评估研究 石琦; 46-48+92+9 下载
17 浅谈国内外公路护栏的发展状况 张世冀;税银平; 49-51+9 下载
18 适用于深圳市沥青路面养护的新技术研究 查玮; 51-53+9 下载
19 道路穿越水源保护区的对策探讨 冯荣煊;黄振宇; 54-58+9-10 下载
20 双层钢桁架拱桥静力动力分析——南屏大桥工程设计 何季春;郭继业;高康平; 59-62+10
核心论文发表:配网中10kV氧化锌避雷器的安装方法探讨
[摘 要]笔者认为避雷器的安装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搬典型设计,应根据避雷器及被保护设备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安装方式,下面笔者就一些较为常见的安装方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论文发表,配网10kV,氧化锌避雷器,操作过电压,安装方法
氧化锌避雷器在配网是一种罪常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是用来保护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免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损损害。有复合硅橡胶外套和陶瓷外套两种,内装高性能的氧化锌电阻片,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免维护、不易破损、耐污秽、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以其良好的外绝缘性能、非线性快速的陡波响应和大容量通流能力,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目前10kV配电网末端用户工程中,基本上都采用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装置。但由于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制造厂家众多,产品型号繁杂,有些安装单位疏忽适用场合和技术要求等,导致工程遗留一些安全隐患。近期在10kV配电网用户工程交接验收过程中,对于10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使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应引起注意。
城市道桥与防洪最新期刊目录
提升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技术和策略研究————作者:高佳宁;袁国柱;由婷婷;郭丽苹;
摘要:由于异常事件导致的公路灾害现象日益频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韧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目前,公路领域的韧性系统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基于当前几种常见的“韧性”理论,对“韧性三角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公路基础设施领域的“改进韧性梯形”理论,以此来模拟灾害发生前后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性能的变化。按照灾害发生的时间顺序,总结出前期预警、灾中保障、灾后恢复3个阶段的技术措施,并从多个主体角度提出...
城市更新背景下交通拥堵问题的多元化解决思路————作者:周平方;
摘要: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注重对存量资源的挖潜和提升,交通治堵问题也由原先的粗放式向“一事一论”精准定位转变,通过做“小手术”,达成“大成效”。以无锡市蠡湖大桥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为例,研究多元化手段在对症解决交通问题上的应用,做到精准把握、直击痛点。主要从基础数据的多元化采集及治堵方式的多层面、多举措两个方面,对案例各阶段多元化手段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提供多元化思路
不同地震工况下双柱式桥梁桩柱最优配筋率分析研究————作者:薄士威;郭炎峰;刘强;
摘要:地震损毁作为公路常规双柱式桥梁常见的重大病害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基于工程实体探究桥梁墩柱、桩基满足抗震性能的最优配筋率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甘肃省常见的4种地震工况,通过有限元软件系统分析不同尺寸双柱式桥墩满足抗震需求的控制指标,确定了关键模型和9种最不利安全系数,从而进一步得到4种地震工况下桥梁墩柱、桩基的最优配筋率。所得结论可供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参考应用,为更科学合理地确定桥梁墩柱、...
MIKE11模型在江宁区生态河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作者:张飞;侯盼;徐敏;朱丽丽;王洁;
摘要:在生态河的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中,利用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动力模型,对生态河的排涝水位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河道整治前后的最高排涝水位及高水位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以评价在生态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各比选措施对于提升河道排涝能力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MIKE11模型在圩区河道排涝水位模拟计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用于提高类似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模拟结果可为生态河的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及日常运行调度管理提供...
地铁北广贤初雨调蓄池设计————作者:戴萍;
摘要:在排水系统末端建设初雨调蓄池是控制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地铁北广贤初雨调蓄池服务于2个排水系统,通过对常用的重力流进水模式和水泵提升式进水模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现状雨水提升泵提升进水的方案,大大节约了工程建设投资。介绍其进水模式比选、运行联动设计、冲洗系统、排空系统和除臭工艺的设计,并针对其服务两个排水系统的特点,优化了进水和排空设计,可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高边坡海堤断面方案设计研究————作者:周雅;
摘要:以青岛某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对高边坡海堤断面方案进行研究。从外坡防护和整体稳定两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和方案比选,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提出:堤前海底坡度陡于1/50时,波高随水深减小迅速增大,波浪爬高实际值大于规范计算值,应结合物理模型试验进一步确定防护高度,波浪爬高区域设护面块体防护,水花溅落区域设三维水土保持毯抗冲;堤身宽度受限条件下,放坡+加筋土换填为边坡处理可行方案,土工格栅加筋后,...
复杂环境条件下市政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研究————作者:周嬴涛;
摘要:市政河道作为城市主要过水通道起到盛蓄水体的作用,是防洪排涝的重要行泄通道。周边环境条件制约了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也因此影响设计方案的选择。以浙江省嘉兴市车站港河道整治工程为例,由于周边存在既有建筑物,对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边坡、挡墙位移和周边土体沉降有严格控制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宽底板挡墙设计方案和边坡加固措施,并结合施工步骤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复杂环境条件下市...
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指标研究————作者:沈新;林英乔;杨树;
摘要:裂缝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研究沥青材料的微观断裂机理有助于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通过利用半圆弯曲实验获取了不同试验条件下试件的荷载-位移数据,然后得出试件的强度以及断裂能,抗裂指数等各种断裂指标,分别研究了沥青砂浆在不同温度下的抗裂特性。分析了不同沥青种类、沥青膜厚度、试验温度、加载速率等因素对沥青砂浆的力学特性的影响,特别是抗裂性能。对沥青砂浆试件进行了定量定性的对比分析研究
我国规范抗震时程分析地震波选择比较研究————作者:郭维;
摘要:时程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反应及性能的主要手段,其结果受输入地震波影响很大。对地震波输入规范条款进行了总结,辅以加权调幅法等以15层、3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以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值作为目标反应,将依不同规范及方法选取地震波所得的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6)和《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标准》(T/CECS 392—2021)的选波规定对结...
基于SMOTE的盾构数据增强与地层分类预测研究————作者:武文清;
摘要:目前盾构施工中,地质勘探精度较低,在盾构掘进时难以精确获取掌子面地层与不良地质情况,存在一定施工风险。依托某市快速连接件隧道工程,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机掘进地质情况实时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相关性矩阵分析,选取部分盾构掘进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并按照复合地层情况进行分类整理作为模型输出,处理形成时序数据集和环代表数据集,用于对比数据量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其次,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进行数据...
7A04-T6方形铝合金管混凝土柱偏压性能研究————作者:张松;郭毅;熊伟;
摘要: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方形铝合金管混凝土柱在轴压及偏压荷载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5个矩形铝合金管混凝土柱的轴压及偏压试验结果来验证该数值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7A04-T6方形铝合金管混凝土柱的偏压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型破坏模式及长细比、偏心率和混凝土强度对偏压性能的影响,同时将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与各国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偏压荷载作用下,7A04-T6方形铝合金管混凝土柱发生...
基于数值仿真的盐渍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作者:王树明;
摘要:对以碳酸盐渍土作为路基的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选取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路面类型,分别建立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模型,研究采用0~30 cm(工况1)以及30~80 cm(工况2)厚的加入不同石灰掺量改良后的碳酸盐渍土作为路基的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中,随着路基中石灰掺量的增加,2种工况下的竖向变形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石灰掺量为5%时,工况1和工况...
基于VMD-HHT的简支梁动力参数识别方法研究————作者:耿泽;
摘要:为了准确识别车辆通过桥梁产生的动力响应,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法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边际谱结合排列熵的桥梁结构动力参数识别方法:首先,通过VMD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信号分解,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其次,计算各个IM...
粉煤灰-赤泥-钢渣微粉胶凝材料特性研究————作者:丁锋;
摘要:为解决水泥成本高、能耗污染大等问题,基于固废协同效应,以粉煤灰(FA)、赤泥(RM)、钢渣微粉(USS)为原材料,外掺水玻璃溶液为碱激发剂制备全固废胶凝材料(SWCM)。通过室内试验,以单因素极差法分析SWCM工作力学及水稳定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XRD、SEM微观试验分析SWCM水化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WCM凝结时间、抗折抗压强度及水稳定性均在RM:USS=1:4时最佳,且工作力学性能可满足...
桥梁梳齿板式伸缩缝设计及施工控制要点————作者:杨志杰;
摘要:区别于其他桥梁主体结构及附属设施,自桥梁上部结构建设起始至运营过程,受温度等因素影响,桥梁的伸缩变形即为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合理、健康的桥梁伸缩状态,需对桥梁伸缩量及伸缩缝安装宽度、主梁固定约束布置、主梁缝宽、产品选型、产品调试与现场安装、伸缩缝排水、过渡带混凝土防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控制。然而,作为桥梁附属设施且又多为项目建设的收尾工序,伸缩缝相关内容往往不被设计、施工所重视。实际工程中简单通过厂供...
局部树脂固化法非开挖修复施工技术研究————作者:韩沈尧;
摘要:虽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的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很多地方对管线的建设与维修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地下污水管网的建设落后,导致部分乡镇河道饱受地下污水侵扰,晴天杂物在管道内发酵,气味难闻,雨天管道阻塞易形成内涝。以嘉善县大云镇全域“污水零直排”为例,首先采用闭路电视检测技术对所有管道进行检测分析,在检测分析后选择合适的非开挖修复方法,该项目中采用局部树脂固化非开挖修补工艺,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流程。经过...
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探讨————作者:申赟;
摘要:讨论了现行多部排水(或透水)沥青混合料标准中关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真空毛细管法)、高黏度改性剂灰分含量技术要求、纤维材料的使用规定存在矛盾等问题,并分析了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计算公式错误的原因,推导出了正确的沥青用量和沥青膜有效厚度计算公式。分析表明:真空毛细管法不适用于评价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现行标准中的沥青膜厚度要求值应降低;高黏度改性剂的灰分含量不宜作为评定指标
缆线管廊在成都杉板桥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作者:张腾璨;李星广;麦天鹏;郑乔漪;
摘要:地下综合管廊的类型包含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微型管廊、缆线管廊等,应根据片区功能定位、道路断面型式、入廊管线需求、现状实施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灵活选择,适当组合。缆线管廊是综合管廊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空间断面小、埋深浅、单位投资额少、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是干支线综合管廊的重要补充。缆线管廊宜结合电力、通信电缆下地同步设计。以杉板桥路(二环—中环)改造工程缆线管廊为例,分析了缆线管廊建设形式的...
柳州市桂柳路综合管廊总体设计方案研究————作者:王志林;蒋望;
摘要: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合理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桂柳路综合管廊设计为例,分析了综合管廊总体设计要点,研究了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对综合管廊横断面布置、线位确定、吊装口、通风口、节点组合、引出口设计做法进行了系统介绍[1-3],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组合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及有限元分析————作者:王旭;
摘要:受场地条件限制,珲春某文旅项目新建的挡土墙需要与新建的泄洪管廊组合设计成一体的组合悬臂式挡土墙。这种非常规挡土墙具备挡土和泄洪双重功能,已不是单一悬臂式结构模型,采用常规设计计算方法不适用,故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该组合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并应用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钢筋混凝土设计。组合悬臂式挡土墙建成后的监测数据表明,该组合悬臂式支挡结构稳定,变形符合规范要求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前沿》
- 省级《科学管理研究》
- 省级测绘信息与工程
- 国家级《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 省级江苏绿化
- 北大核心《应用海洋学学报》
- 省级水利科技
- 国家级铁道勘测与设计
- 国家级环境遥感
- 北大核心《高压物理学报》
- 北大核心《电机与控制学报》
- 北大核心《化工矿物与加工》
- 国家级《纺织机械》
- 北大核心《生物多样性》
- 国家级《航空维修与工程》
- 国家级《设备管理与维修》
- 省级重型机械科技
- 国家级《中国防汛抗旱》
- 国家级《航空兵器》
- 国家级《混凝土》
- 省级《科技潮》
- 省级足球世界
- 省级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
- 省级《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坦克装甲车辆
- 国家级《纤维复合材料》
- 省级中国胶粘剂
- 北大核心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省级西南公路
- 国家级高速铁路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