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陶瓷工业》属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陶瓷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陶瓷工业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开展陶瓷艺术的研究和经验交流。主要栏目有发展战略、专题评述、科研与生产、高技术陶瓷、技术开发、陶瓷艺术、古瓷研究、技术引进与改造、企业管理、信息总汇等。读者对象为陶瓷工业的科研设计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专业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轻工总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江西省先进期刊
江西省优秀期刊——重点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专题评述、企业管理、陶瓷艺术、科研与应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紫砂泥对瓷质建筑陶瓷砖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吴智强,顾幸勇,罗婷,董伟霞,李鑫浩,WU Zhiqiang,GU Xingyong,LUO Ting,DONG Weixia,Li Xinhao
阳极NiO/YSZ含量对SO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石纪军,程亮,罗凌虹,吴也凡,叶国友,SHI Jijun,CHENG Liang,LUO Linghong,WU Yefan,YE Guoyou
梭式窑烧制蜂窝陶瓷及能耗分折 张全胜,刘艳春,曾令可,ZHANG Quansheng,LIU Yanchun,ZENG Lingke
清末禹州钧瓷市场研究(二) 郑辉,ZHENG Hui
SiC基复相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赵亚萍,王榕林,张军伟,ZHAO Yaping,WANG Ronglin,ZHANG Junwei
陶瓷工业原料制备的理论和新技术 张柏清,ZHANG Baiqing
陶瓷窑炉钠钙双碱法脱硫应用的分析与建议 尹海滨,陈学功,YIN Haibin,CHEN Xuegong
陶瓷连续式球磨系统的研制 赵祖熙,ZHAO Zuxi
浅析影响石油压裂支撑剂--陶粒砂质量的主要因素 曹义平,CAO Yiping
陶瓷材料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探析 周碧,ZHOU Bi
KEDA清洁煤制气装置 杨阳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主体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研究 张悦,任远,ZHANG Yue,REN Yuan
石湾公仔及其英译研究 邱雪琳,QIU Xuelin
相关论文范文:新农村建设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综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对指标赋予科学权重,以沧州市青县、沧县、东光县、献县、盐山县的试点村与非试点村问卷调查为原始数据,对农村居民生活各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的现实影响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测评结果明显优于非试点村,但其内部测评结果分布不尽均衡,说明新农村建设切实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农民支持与积极配合,同时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个别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根据研究结果及沧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现状,提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优化新农村建设推行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沧州市
到口前为止,沧州市地区新农村建设T作已逐步开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较低,对其现实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农民参干积极性术被充分调动,同时,沧州市新农村建没工作的均衡程度尚未明确,致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行效率较低,影响了沧州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与农村的综合发展。因此对沧州市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娱乐各生活层次进行综合测评,量化新农村建设对村居民生活各方面的现实影响十分必要与迫切。
中国陶瓷工业最新期刊目录
岳州窑出土宋代瓷器胎釉EDXRF分析————作者:周宇琪;张茂林;熊露;陈灿宇;
摘要:为揭示宋代岳州窑黑釉瓷、青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宋代岳州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出土的42件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岳州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我国南方瓷器“高硅低铝”的典型特征,其中,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在烧造黑瓷和青瓷时虽都是使用沉积黏土,但不同窑口取土点不一样,同一窑口生产黑瓷和青瓷的胎体原料也有所差异。岳州窑青瓷与黑瓷皆属钙釉,釉中的主要熔剂为CaO,应是由于...
岳州窑出土宋代瓷器胎釉EDXRF分析————作者:周宇琪;张茂林;熊露;陈灿宇;
摘要:为揭示宋代岳州窑黑釉瓷、青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宋代岳州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出土的42件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表明,岳州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我国南方瓷器“高硅低铝”的典型特征,其中,百梅窑址和乌龙嘴窑址在烧造黑瓷和青瓷时虽都是使用沉积黏土,但不同窑口取土点不一样,同一窑口生产黑瓷和青瓷的胎体原料也有所差异。岳州窑青瓷与黑瓷皆属钙釉,釉中的主要熔剂为CaO,应是由于...
李云颜色釉瓷板画作品选————作者:李云;
摘要:<正>~
春风拂过赤焰泥,生生不息十指关——曹春生雕塑的创新之路————作者:唐宇婷;
摘要:曹春生,1960年生,博士。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德镇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瓷的旅程”双年展中陶瓷雕塑现状探析————作者:李傲寒;邵长宗;
摘要:以“瓷的旅程”——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为例,通过对陶瓷雕塑的历史回顾和造型语言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影响陶瓷雕塑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技术与材料的创新、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以及审美需求的变化。旨在探讨展览中在材料和审美观念影响下陶瓷雕塑的现状
陶瓷元素在铁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景德镇夜叉坞铁路为例————作者:张嫣芬;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曾经繁忙的铁路路段与工业设施逐渐被废弃,这些被遗忘的铁路设施占据大量城市空间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然而,不论时代如何演变,它们也曾有着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因此,对旧工业时代的铁路进行景观改造设计是保护后工业遗产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景德镇夜叉坞废弃铁路为研究对象,从工业设施和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后工业铁路景观改造的设计思路和优化策略,通过理...
从设计师塔比欧·尤利-维卡里看芬兰“人本主义”设计————作者:王赵婧;
摘要:由于自然地理与空间格局分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文化与国家背景,各异的设计风格在世界民族舞台上百花齐放。北欧在此背景下从本民族文化出发走出自己的设计道路,以人性、自然、高品质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文章以北欧设计中重要代表人物塔比欧·尤利-维卡里的案例由小及大地观照芬兰陶瓷设计,对处于发展中的中国陶瓷设计提供民族设计发展道路的研究范例
传统工艺视域下中日彩瓷“鹌鹑图”设计比较研究————作者:刘乐君;徐琦;
摘要:17世纪伊始,鹌鹑图像大量出现在中日彩瓷装饰中,彩瓷上的“鹌鹑图”呈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风格,这样的繁荣面貌一方面受中日文学与绘画的影响,另一方面与17世纪中日陶瓷贸易与技术交流息息相关。本文以中日彩瓷工艺为视角,探讨不同中日制瓷工艺背景下鹌鹑图像的设计特征,分析以鹌鹑图像为装饰载体的中国工艺对日本的影响,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宋元吉州窑卷草纹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作者:余萍;曹哲伦;
摘要:宋元吉州窑卷草纹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经典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该纹样以其独特的“S”形曲线、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象征“生生不息”的寓意而受到广泛应用和喜爱。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吉州窑卷草纹不仅继承了传统装饰的精髓,还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吉州窑卷草纹的类型、艺术特点及其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以实现文化...
关于“盘墙艺术”萌芽和艺术重塑的探讨————作者:吴梦洋;
摘要: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以精湛工艺和东方美学深受欧洲各阶层的欢迎。本文以中国瓷器从功能性向装饰性转变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其在欧洲的文化适应性。以“盘墙艺术”的兴起为例,分析了促成这一艺术形式在欧洲传播的原因,并梳理了“盘墙艺术”在欧洲多国的发展,以阐释中国瓷器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影响和双方的互融互鉴。这项研究揭示了中外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碰撞对推动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盘墙艺术”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中国瓷器...
岭南盆景美学之石湾花盆————作者:庞荣;
摘要:岭南盆景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岭南盆景素来就有“一树、二盆、三几架”之说,也就是说岭南盆景艺术是由景树、景盆、几架组成的,三位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无盆不成景”“好树配好盆”,岭南盆景艺术特别钟情于石湾花盆的配用,可以说,石湾花盆是岭南盆景最理想的载体。究其原因,是气候、审美习惯、地理等诸多因素使然。本文从石湾花盆行的历史脉络、生产智慧、海外影响力等方面,寻找隐藏在石湾花盆行...
工艺性向艺术性的转变——《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评述————作者:丁传国;汪心语;
摘要:颜色釉瓷是景德镇陶瓷的重要品类,是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景德镇颜色釉瓷发展史》将景德镇颜色釉瓷这一独具特色的陶瓷品类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推动颜色釉瓷发展的历史成因和社会变迁,研究不同时期颜色釉瓷的工艺价值和艺术风格,归纳了颜色釉瓷进入近现代的技艺突破,总结了颜色釉瓷由工艺性向艺术性转变的美学特征,展望了高温颜色釉绘画的未来发展,是陶瓷理论研究对当代陶瓷发展的及时回应
回归诗意,重拾优雅——浅谈朱乐耕环境陶艺空间装置艺术观————作者:余曜翀;
摘要: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将环境陶艺从特定环境中剥离开,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价值,又因其与生活空间的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对生活美学的艺术思考。艺术源自生活,同时也需要回归生活。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就是以陶艺的形式,让艺术回归到最本质、最广泛的人民与生活中,也通过对生活空间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建构生活美学的重要元素。朱乐耕先生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沉浸式生活美学空间,触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本质,从这个意...
戴雨享:现代陶艺的创作、教育与展览————作者:戴雨享;毛青;
摘要:<正>一、求学浙美:是机缘巧合,也是命运使然1985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我们对外界知之甚少,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加上父辈从事陶瓷艺术,我选择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当时浙江美院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国油版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所有专业的学生加一起,一届大概七十几个人。昔日浙江美院的陶瓷艺术专业教学方式偏传统,安排了很多日用器皿的图纸设计课,以及图案课程,如白描花卉写生等,之后再从写生转...
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现状调查——包伟————作者:马凯臻;
摘要: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在读,包伟一直没有脱离陶瓷艺术,其处于创作状态的时间,远远短于在校学习的经历。所以,我想记录一下他的当下,为其未来的发展与变化,留下一个可供比照与反思的坐标
新技术与媒介的应用——油画语言介入当代陶瓷绘画探讨————作者:周星;
摘要:新技术和媒介在陶瓷绘画中的应用,能够增强画面表现力和艺术创新性,提供更多样化的视觉效果。新技术的引入还为陶瓷绘画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手段,对于促进当代陶瓷绘画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创新与企业家才能的新颖组合探微——社交关系网络,熊彼特与乔西亚·韦奇伍德(1730—1795)个例(下)————作者:马克·道奇森;陈立;
摘要:<正>(接上期)(一)产品创新熊彼特提及企业家的“创造的乐趣,把活儿干完的乐趣,抑或就是操练个人的活力和多谋善断。”(1934:91)韦奇伍德不停地寻求材料的新进展,寻求釉料、色泽和货物设计样式的进展,他典型地以产品创新者体现了这些特色。在他写给本特利的一封信中说:“新成果连绵不绝,简直让我按捺不住。”[20]他去除杂质使结果更可预测,以大量的试错实验持续提升质量。他最欣赏的...
浅析陶瓷艺术作品中镜面效果的应用————作者:于伟伟;
摘要:陶瓷艺术作品中,镜面因其独特反射效果而逐渐得到更多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镜面在其他美术门类中的运用,探讨镜面效果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产生的视觉效果、文化寓意和表现特征。通过作品与理论分析,揭示镜面的反射效果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多维表现和艺术特征,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绘事后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紫砂彩泥堆绘笔筒的色彩观————作者:宁丽娟;顾峥嵘;
摘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彩泥堆绘笔筒的泥绘装饰通过协调不同泥色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使装饰色彩呈现出不务妍媚、质朴古拙、典雅含蓄的“绘事后素”之美。绘事后素的色彩特点与紫砂泥绘的本体装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色彩观、皇家的审美崇尚和文人意趣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当下图像消费的语境下,重新观照这种装饰色彩的“后素”之美,对建构紫砂独特的色彩体系和装饰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景德镇陶瓷大学七六级学生孟树锋——事陶五十周年向瓷都和母校汇报————作者:孟鸣;
摘要:<正>陶瓷是人类文明灿烂的华章之一,其在中华大地上的展现尤以历史长、场面大而丰富多彩。宋代“六大窑系”中的“耀州窑系”,因其居于周秦汉唐国都长安的京畿之地,自北朝创烧至五代达到青瓷技艺的高峰与宋代的规模全盛,在为民众制造生活用品的同时,成为了延续一千四百多年的官器制作和炉火永继的窑场,所以被北宋王朝敕立为皇封窑神。诞生于九百四十年前这座敕封窑神——“德应侯碑”中,有关于陶瓷工艺流程的具体记载:“巧...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现代舰船
- 北大核心《电光与控制》
- 省级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华遗产
- 省级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合成树脂及塑料》
- 省级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 国家级工业技术创新
- 国家级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 省级罗博报告
- 省级《北京测绘》
- 省级中国远洋航务
- 国家级《混凝土》
- 省级攀枝花科技与信息
- 省级《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精品
- 省级砖瓦
- 省级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天津化工》
- 省级川化
- 国家级《中外建筑》
- 学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地球物理学进展》
- 国家级《国际航空》
- 省级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 省级青海交通科技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