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酿酒

《酿酒》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23-1256/TS
国际标准刊号:1002-8110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黑龙江省酒业协会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轻工业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氮肥》化工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陶瓷工业》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酿酒》是由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及黑龙江省酒业协会主办,集白酒、啤酒、果露酒及酒精等于一刊的技术性期刊,曾获原轻工业部优秀期刊三等奖,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是相关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企业等必看的参考资料。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曾获原轻工业部优秀期刊三等奖

  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风采、专家论坛、综述、科学实验、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开启中国葡萄酒个性化与性价比的时代--从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看我国葡萄酒业新常态 刘世松,韩永奇

  黑加仑等浆果资源开发(四) 白超,BAI Chao

  剑南春大曲曲药真菌群落结构的分析 徐占成,唐清兰,刘孟华,徐姿静,XU Zhan-cheng,TANG Qing-lan,LIU Meng-hua,XU Zi-jing

  黄浆水中耐酸酵母菌的分离及性能测定 崔海灏,孟姣姣,CUI Hai-hao,MENG Jiao-jiao

  槐花蜂蜜酒酿造工艺最佳条件的探讨 傅国城,FU Guo-Cheng

  口子窖酒不同时期高温曲微生物的消长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张国强,单淑芳,刘恒兆,郭红梅,梁英,ZHANG Guo-qiang,SHAN Shu-Fang,LIU Heng-zhao,GUO Hong-mei,LIANG Ying

  关于大曲代谢产生咸味风味的初步研究 蔡鹏飞,王凤丽,夏晓波,许玲,信春晖,赵纪文,CAI Peng-fei,WANG Feng-li,XIA Xiao-bo,XU Ling,XIN Chun-hui,ZHAO Ji-wen

  麸曲自动化培养工艺探讨 刘建波,赵德义,薛德峰,LIU Jian-bo,ZHAO De-yi,XUE De-feng

  秋曲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梁金辉,汤有宏,李红歌,唐林,梁绍勋,LIANG Jin-hui,TANG You-hong,LI Hong-ge,TANG Lin,LIANG Shao-xun

  “十二岭”青梅酒降酸技术的研究 黄星源,郭正忠,杨海泉,HUANG Xing-yuan,GUO Zheng-zhong,YANGHai-quan

  高酸高酯发酵液的制备 姜涛,任国军,杨玉珍,李擎,屈慧,张敏,JIANG Tao,REN Guo-jun,YANG Yu-zhen,LI Qing,QU Hui,ZHANG Min

  工程技术期刊论文发表:粗粒类土的渗透系数与级配特征粒径的关系研究

  摘 要:渗透系数是粗粒类土工程特性的重要指标,文章在分析计算粗粒类土的渗透系数的常用公式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诸多学者在各地区对不同粗粒类土的渗透试验资料的研究,提出了粗粒类土的渗透系数与级配特征粒径之间的经验公式,从而揭示了粗粒类土的级配特征粒径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粗粒类土,渗透系数,特征粒径,公式

  酿酒最新期刊目录

酿造数智化的西凤实践与思考————作者:冯雅芳;

摘要:国家及行业协会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从传统酿造向数智化酿造转型升级。本文概述了西凤酒在酿造数智化实践方面的成果,肯定了数智化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对西凤酒数智化的未来进行了思考,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第六届“真善美”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三品工程”启动仪式暨2024年度股份公司表彰大会举行

摘要:<正>本刊讯:2025年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第六届“真善美”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三品工程”启动仪式暨2024年度股份公司表彰大会在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主题酒店隆重举行,与会嘉宾以“真善美”为核心要义,共话古井贡酒在品质求真、品行求善、品牌求美的多元一体路径。会上,宋书玉以“真诚善酿美德”为题为大会致词。会议表彰了古井贡酒股份公司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服务之星、最美...

泸州老窖科技馆正式落成

摘要:<正>本刊讯:2025年2月25日,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泸州老窖科技馆正式落成。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表示,泸州老窖科技馆为大众生动展示了“浓香鼻祖”在工艺创新、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科技馆的诞生,将为泸州老窖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提供重要窗口、成为固态酿造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深度彰显传统文化与科技自信。希望科技馆加强科普宣传,讲好中国白酒故事;勇攀...

中医养生视角下白酒健康转型的路径探索————作者:孟晓;曾宪胤;刘小滨;蒋丽施;王娟;陈艳;

摘要:通过对中医养生视角下健康白酒文化内涵重塑的作用方式、健康白酒产业升级的有效策略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白酒的健康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酱香型白酒与食物搭配的探究————作者:许雄俊;邓涛;彭学敏;王冬梅;彭毅;杨甜;

摘要:中国美食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中华文明五千年始终有美食文化相伴。中国人民对美食的不断改进与追求,使得现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各类美食及烹饪方式。又因地域、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各地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中餐与白酒不可分割,同样是伴随历史的智慧产物,白酒也从简单的发酵过滤发展到今天通过蒸馏提取的品质优良的“十二大香型”蒸馏酒,从香气、口感、风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个性鲜明。不管哪种香型...

三千年传承的凤香————作者:杜杰;张立新;

摘要:酒的出现是大自然的馈赠,《黄帝内经》显示,最早的人工酿制酒可能出现于黄帝时期的雍州秦地。炎帝在宝鸡姜水流域首创耒耜,始作农耕,促进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增加,奠定了酒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公元前1042年前的西周就有了凤酒的远祖—秦饮。历经秦汉唐宋赓续相传,至1235年前后,处于宋元对峙前线的凤翔就开始了蒸馏酒的实践。清朝中晚期,以“昌顺振”为代表的凤翔烧坊形成了完整的凤香酒生产工艺,中国逐步形成了“南...

关于以电磁炉加热用于白酒总酯皂化的研究————作者:刘婷婷;杨赛;汤有宏;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中总酯的指示剂法,改变其总酯皂化的蒸馏装置,提高白酒总酯皂化的室验效率。该研究以电磁炉替代蒸馏装置,使酒体完全皂化,依据国家标准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和确认指南》和标准GB/T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方法中验证相关规定,通过方法比对、人员比对及重复性试验等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促进玉米酒精浓醪发酵措施的研究进展————作者:张艳军;马任熙;王巍旭;屈丰磊;郑伟;韩久祥;俞建良;

摘要:我国目前乙醇的生产仍以玉米原料为主,而浓醪发酵技术在酒精生产企业获得普遍认可。浓醪发酵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还可以降低能源动力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是酒精发酵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高浓底物、产物、温度、pH、氮源、钙镁离子、发酵促进剂、酵母菌种等关键要素,综述分析了浓醪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可供为从事玉米酒精发酵行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于白酒包装材料检测规范的探讨————作者:郭琼;胡贤民;李科发;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白酒包装材料的检测规范,重点围绕瓦楞纸箱、内盒、瓶子、瓶盖这几个关键部件,分析其检测要求、方法及意义。通过对现有检测规范的梳理,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白酒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白酒贮存方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者:李欢;李怡萱;阮猛;余海洋;邓拓;邓后继;秦登攀;彭波;冯正棋;黄美胜;姜正远;雷毅武;

摘要:白酒的贮存对酒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白酒贮存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探讨了不同贮存容器,如陶坛、不锈钢罐、血料容器、木质酒箱、酒池贮存以及瓶贮等,各自独特的特性以及对酒体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对贮存酒液的环境以及贮存时间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露天贮存、室内贮存、洞藏等不同环境下,以及贮存时间的长短对白酒品质产生的变化。最后,总结了白酒贮存的各种影响因素,为白酒爱好者在后期贮存白酒、提...

发酵型功能酒的现代研究进展————作者:赵斌;李娣娣;袁源;韦婷;

摘要:发酵型功能酒是我国传统的酒类饮品之一,通常是以粮食和中药材或食药同源原料发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发酵酒,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在大健康的趋势环境下,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之对功能性产品需求扩大。发酵型功能酒不仅可用于防治疾病,还可以用于滋补养生、强生健体,在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发酵型功能酒的历史发展、酿造工艺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发酵型功能酒产业助力,为我...

低度白酒的酒体设计研究综述————作者:殷小燕;杨高明;

摘要:综述了低度白酒酒体设计的研究进展,包括定义、酒体设计原则、生产工艺、发酵基础、感官评价、健康影响、市场趋势、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清香型白酒控温生产发酵过程中酒醅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作者:耿添霈;史斌斌;王军燕;尹政;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清香型白酒智控温生产发酵过程中大、二米查入槽车酒醅、4对时酒醅、7对时酒醅、10对时酒醅、15对时酒醅、21对时酒醅、出槽车酒醅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酒醅中的水分、总酸、酒度、淀粉、还原糖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规律

天冬酒酿造工艺及功能活性物质研究进展————作者:黄婷;曾洁;李俊英;李文秀;张坤;刘攀;赵金松;

摘要:天冬酒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酒精饮品,其酿造工艺和功能活性成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剖析配制型和发酵型天冬酒的酿造工艺,概述天冬酒功能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并对天冬酒的新型酿造技术和功能活性物质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天冬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酱香型白酒勾调质量稳定和香味成分标准化的现状和发展————作者:李明英;王欢欢;赵琴;黄科屹;

摘要:深入探讨了酱香型白酒在勾调质量稳定性和香味成分标准化方面的现状与发展。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风味独特且国际知名。研究发现,勾调技术正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借助GC-MS和LC-MS等现代技术,实现了质量的精确控制。尽管香味成分标准化面临挑战,但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为其带来了新机遇。本文提出的技术和标准有助于提升酱香型白酒的质量稳定性,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展望未来,酱香...

基于GC-IMS技术对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指纹图谱的研究————作者:王鹏;姜利;董雪;岳涛;汤有宏;

摘要:小麦作为极重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关系着民生安全,同时也是白酒企业生产的重要酿酒原料。目前对于小麦的质量监测仅限于常规指标,存在着不能全面评价小麦质量的问题。该研究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对不同霉变程度小麦的易挥发成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跟踪监测与定性分析,确定出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的挥发性组分差异,为小麦霉变程度监测与霉变信息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鉴别方法,完善小麦的质量评价维度

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四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作者:康承霞;秦辉;蔡小波;张宿义;杨平;黄孟阳;廖川;刘怡;杨贵;张轩;

摘要: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四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四季空气中夏季细菌丰富度最低,冬季真菌丰富度最低;物种数量细菌(9093种)显著高于真菌(5228种)。春季酿酒车间空气中的优势菌属为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克罗彭施泰特氏菌属(Kroppenstedtia)、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枝孢霉属(Cladospo...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碱性橙2————作者:田云飞;王银辉;李龙宣;刘俊;李影;郭文杰;

摘要: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豆制品中碱性橙2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乙酸-乙酸铵-乙腈超声提取、离心、过滤膜后直接进样,采用Accucore a Q色谱柱(2.1×100 mm,2.6μm)分离,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碱性橙2在0.5~15.0 n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其仪器检出限为为1.2μg/kg,定量限为4.0μg/kg;为了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准...

基于HS-SPME-GC-MS法检测复合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不同样品中乙偶姻的含量及其差异分析————作者:李娜;程伟;薛锡佳;潘天全;代森;

摘要:乙偶姻作为四甲基吡嗪的前体物质,其具有令人愉快的奶油香味,并对白酒风味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复合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工艺段样品中乙偶姻的含量分布及其差异,为发酵过程中四甲基吡嗪的溯源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外标法对复合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麸曲、粮醅和酒醅进行乙偶姻的含量测定,并考察了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检测方法的精...

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作者:张亚方;柯善晓;石莹莹;涂曼;童国强;杨强;

摘要:为了快速而有效的评价饮酒后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价乙醇吸收代谢程度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检测对一种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变化或者对不同酒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以获得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或者不同酒引起的乙醇吸收代谢程度差异。通过测量机体在饮酒后不同时间的血样本的血糖浓度或/和渗透压,判断血乙醇浓度,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率或/和渗透压的变化率,则可判断乙醇吸收代谢程度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