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由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精细石油化工科技情报中心站联合主办的《精细石油工进展》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月刊,每月25日出版,刊号CN32-1601/TE,邮发代号28-142。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坚持以新颖性、实用性、及时性特色,致力于新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重点报道国内外精细石油化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以及产品市场状况的研究、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选进经验等‘主要面向全国相关企业的生产、科研、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专业人士。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科委第4次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三等奖
国家科技部第6次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二等奖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科研与开发、专论与综述、技术进展、国内简讯、国外文摘、最新专利、塑料与橡胶助剂、国内简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不同时机聚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于群,Yu Qun
油基泥浆用弱酸性冲洗液的室内研究 雷鑫宇,王婉霓,任春宇,于小荣,焦利宾,李芹,Lei Xinyu,Wang Wanni,Ren Chunyu,Yu Xiaorong,Jiao Libin,Li Qin
含gemini成分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性质研究进展 吴小梅,梅平,赖璐,刘华荣,侯聪,郑延成,Wu Xiaomei,Mei Ping,Lai Lu,Liu Huarong,Hou Cong,Zheng Yancheng
多级电离缓速酸体系在水平井酸化中的应用 韩玉婷,陈馥,冯志强,许园,田甜,Han Yuting,Chen Fu,Feng Zhiqiang,Xu Yuan,Tian Tian
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影响 郭淑凤,Guo Shufeng
S7断块驱油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朱霞,姚峰,沈之芹,余晓玲,Zhu Xia,Yao Feng,Shen Zhiqin,Yu Xiaoling
自制聚硅氯化铝在钻井污水中的应用 潘登,郑延成,余丽雯,董三宝,孟浩,Pan Deng,Zheng Yancheng,Yu Liwen,Dong Sanbao,Meng Hao
NHC-Pd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研究 于宏伟,施继成,Yu Hongwei,Shi Jicheng
金属离子改性NaY分子筛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单佳慧,曹宇锋,喻红梅,丁欣宇,Shan Jiahui,Cao Yufeng,Yu Hongmei,Ding Xinyu
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发展现状 夏恩冬,吕倩,董春明,王福宝,于春梅,Xia Endong,Lv Qian,Dong Chunming,Wang Fubao,Yu Chunmei
工程论文发表: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
摘 要:DCS(集散控制系统)是现代生产型企业中的关键配置。苯乙醇加氢工艺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重要装置全面通过DCS系统进行控制,导致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难度。该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满足工艺要求、操作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
关键词:苯乙醇加氢装置,DCS系统,项目管理
化工生产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CS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信号分配是硬件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设计之间的界面,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内容是紧密相关,缺一不可的,共同为DCS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应用软件组态提供了完整的依据。通过对DCS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于类似的项目实施与管理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为未来DCS系统在苯乙醇加氢装置中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赵凹油田高温油藏调驱用新型核壳微球评价与应用————作者:郭艳;李梦晨;孙林涛;束华东;朱义清;刘艳华;
摘要:针对油藏温度为96.5℃的赵凹油田,测试了耐高温纳米级(117 nm)、亚微米级(600 nm)和微米级(1 780 nm)新型核壳微球的调驱性能。结果表明:3种微球的分散时间均超过5 h,老化20 d后粒径基本稳定,为初始粒径的2.6~4.0倍。在渗透率为0.6μm2的柱状岩心中,3种微球的注入性均表现良好,粒径越大,注入压力越高,封堵率也越高。在低渗(0.172μm
甲烷直接部分氧化制甲醇的热力学分析————作者:易天立;
摘要:为了给甲烷直接部分氧化制甲醇反应的催化剂研制、反应器开发和工艺条件优化提供热力学理论指导,重点计算甲烷直接部分氧化制甲醇反应体系各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ΔrHTθ)、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GTθ)和标准平衡常数,并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甲烷直接部分氧化制甲...
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装置光化第二邻二氯苯回收塔分离工艺————作者:马洪庆;刘增;侯颖;王红星;
摘要:针对目前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过程中光化第二回收塔存在邻二氯苯(ODCB)含量超标问题,以某化工厂TDI含ODCB废水为研究对象,建立第二ODCB回收塔分离工艺。借助Aspen Plus V11流程模拟软件对第二ODCB回收塔精馏过程进行稳态模拟和计算,以确定最优进料位置、理论塔板数和回流比。对7万t和5万t回收塔模拟计算结果进行物料衡算后发现,塔釜中基本没有ODCB存在,ODCB都在塔顶。...
基于SSA-BPNN的海底腐蚀管道极限承载力预测————作者:刘博;周卫军;马荣彬;
摘要:全面掌握海底腐蚀管道极限承载力的情况有利于指导该管道的安全运行。由于单一BP神经网络(BPNN)模型存在学习效率低、对初始权重敏感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态等缺点,故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来优化BPNN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SSA-BPNN组合模型预测极限承载力,并与BPNN模型、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GA-BPNN)模型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NN(PSO-BPN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S...
离子液体型丁烷制顺酐新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摘要:<正>2025年1月10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辽宁盛泽催化剂科技有限公司及洛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完成的“离子液体介导的丁烷高效氧化制顺酐新型催化剂和工艺过程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顺酐产业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不同老化状态下锂离子电池对滥用工况的敏感性————作者:张苑;欧阳东旭;
摘要:随着锂离子电池的普及,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电池面临着老化退役问题。本文对3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样品即新鲜电池、90%健康状态(SOH)电池和80%SOH电池开展实验,研究了它们在不同老化状态下对典型滥用工况的敏感性。结果发现:老化电池呈现出较差的热失控特征,包括较早着火、较早热失控、较低的热失控温度;随着电池老化的加深,其严重程度进一步加剧。此外,老化电池在高温、过充、过放等条件下也都呈现出更严重的容...
超稠油油藏精细开发探索与实践————作者:秦洪岩;
摘要:超稠油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呈现高吞吐轮次、低压力、低油汽比的特征,平面上汽窜严重,纵向上动用不均矛盾突出。为进一步提高该油藏采收率,深入油藏潜力评价,精细论证不同开发方式的可行性,通过井网重构,探索形成了上层系蒸汽驱开发、下层系蒸汽吞吐加气体辅助的精细开发模式。现场应用中注重蒸汽驱动态调控、吞吐方式优化,最大限度挖掘油藏潜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实现了精细开发,保障了区块整体的开发效果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储层伤害原因及其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作者:杨旭达;杜勋;张洪菁;丁文刚;孙鹏飞;黄志明;
摘要: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在钻井、完井、修井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储层伤害,造成生产井低产、减产等问题。通过对矿场实际井下堵塞物样品进行X线荧光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岩心敏感性分析和流体分析室内实验,归纳总结出了疏松砂岩油藏储层伤害的主要类型,包括固相微粒运移伤害、黏土矿物膨胀伤害、井下作业期间堵漏剂漏失伤害、原油重质成分沉积伤害和油水乳化伤害。此外,将海上疏松砂岩油藏生产动态特征分为持续降低型、初始低...
铜锌铝系催化剂中锆含量的测定————作者:李艳荣;
摘要:催化剂中添加ZrO2可改变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热稳定性。本文建立一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配位化合滴定法测定铜锌铝系催化剂中锆含量的方法。通过控制酸度、温度,考察煮沸时间、干扰离子、测试方法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Cl浓度0.60~1.50 mol/L条件下,溶液煮沸2 min,直接滴定法测定铜锌铝系催化剂中锆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8.3%~101.8%,同一...
ETFuels将在其德克萨斯州的电子甲醇项目中使用庄信万丰技术————作者:钱伯章;
摘要:<正>根据可再生能源公司ETFuels 2024年12月20日的声明,ETFuels已选择机械工程集团John Cockerill(比利时Seraing)和庒信万丰公司作为其在德克萨斯州每年12万t电子甲醇项目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声明称,John Cockerill将提供210 MW的加压碱性电解槽装置以及技术服务,作为在德克萨斯州建造的绿色氢设施的前端工程和设计(FEED)阶段的基础。庄信万丰将...
海上某疏松砂岩油田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作者:孙海恒;黄志明;宋作磊;
摘要:我国渤海油田、南海深水区和江汉盆地等区域存在大量疏松砂岩储层,其合理且高效的开发对提高疏松砂岩油藏产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意义重大。但是,在表征储层的性质变化和地层流体流动机制方面,现有理论和实验研究较少,其中对裂缝起裂和延伸过程中滤失区域变化不明确。本文建立疏松砂岩裂缝扩展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数值模型的微观参数进行标定及验证,通过模拟并表征压裂裂缝扩展过程中压裂液滤失区域来研究不同因素对裂缝扩展...
渤中A油田破乳剂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作者:张新朋;
摘要:随着渤中A油田的滚动开发,破乳剂BH-177不能更好满足油田提液增产的需求。为降低生产分离器水相出口水中含油量,保证注水水质达标,通过室内评选、现场中试及现场放大试验,结合试验及现场取样化验结果,评选出破乳剂BH-L30(第30组试验药剂)为最优替换药剂。结果表明:BH-L30脱水效果明显,最优加注浓度(以破乳剂在水中质量分数计)为4.5×10-5,生产分离器水相出口水中含油...
MOFs膜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作者:韩晓泠;刘华;李莉燕;孙一凡;韩婧婧;任思竹;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高可调性、性能稳定的优良特性。为深入了解MOFs膜在气体吸附、储存、药物递送和生化物质分离等生物医学及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情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例列举法和归纳总结法等方法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MOFs膜是一种较为优良的载体形式,具有分离便捷、制备简单、设计可控性好等优点;MOFs膜材料在气体分离、储存、吸附以及酶...
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作者:阮博贤;龚文朋;
摘要: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在高级氧化工艺中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优点,从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常见的铁氧体(MFe2O4)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法、微乳法、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梳理了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在催化活化过硫酸盐(过氧一硫酸盐(PMS)、过氧二硫酸盐(PDS))和过氧乙酸(PAA)产生高活性氧(ROS)用于降解...
双酚A废水中丙酮分离提取工艺研究————作者:谢华生;赵志峰;王红星;
摘要:以某化工厂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丙酮提纯回收工艺,并进行生产试验论证。采用单塔连续精馏工艺处理含丙酮双酚A(BPA)废水,精馏塔顶采用部分冷凝,冷凝液相作为回流。将未冷凝的气相丙酮作为产品采出,通过加压操作连续进入后续的焚烧装置。采用Aspen Plus V11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考察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对塔顶、塔釜丙酮含量和塔釜甲醇含量的影响,最终确定理论塔板数为25块,进料位置...
曹妃甸区块高效封堵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王赞;王攀;贺占国;吴占民;陈立强;倪益民;
摘要:针对渤海油田曹妃甸区块深层泥页岩井壁失稳导致钻井作业阻卡频发等问题,以提高钻井液封堵能力为重点攻关方向,对该区块应用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进行室内研究改进。通过优选封堵材料与用量,形成一套适合该区块的高效封堵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封堵性,抗钙及抗钻屑污染能力强。现场应用表明:实钻钻井液性能稳定,滤失量小于4 mL,钻井作业时效92.8%,井...
一种低温交联凝胶调剖体系的制备与评价————作者:赵莎莎;陈宇家;李君;陶震;林远平;
摘要:为有效抑制低温高含水油藏二元驱过程中出现过早突破,有效提升注入压力,增加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的波及范围,提高二元驱油效果,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主剂,自制有机-无机复合交联剂,通过评价促凝剂、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优化适合低温油藏的交联凝胶调剖体系。结果表明:交联凝胶调剖体系具有延迟交联效果,交联时间6~7 d,有利于深部调剖,成胶后,强度可达G级,黏度可达7 000 mPa·s,堵...
“凝胶+颗粒”复合增效调驱体系在蓬莱油田水平井中的应用————作者:王硕;王晓龙;徐国瑞;贾永康;戚佩瑶;宣文斌;
摘要:蓬莱油田是多套油水系统的岩性油藏,储层以中高孔渗为主,含水率上升迅速。该区块水平井组厚度大,注采优势通道明显。但该区块限压低,且注入水与常规调堵体系的配伍性差,对调驱体系的注入性和封堵性的要求高。本文选用粒径可控、自聚集性能良好的分散微冻胶,配合优选的低阻高强度乳液型聚合物凝胶体系,经实验优化,建立注入性好、封堵性强的“凝胶+颗粒”复合增效调驱体系。在蓬莱油田J井组应用该调驱体系复合增效效果良好,...
采油用渗吸剂体系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作者:朱杰;虞建业;戴志鹏;
摘要:为满足中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求,江苏油田研发了一种以小分子量多头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的渗吸剂体系FD1,室内评价了其粒径、界面张力、润湿性、乳化作用和洗油率等性能,并通过静态渗吸实验测试了渗吸效率。结果表明:FD1平均粒径为7.5~15 nm,不同浓度渗吸剂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2~10-1 m N/m,FD1可使亲油石英片润湿反转为强亲...
改性纯丙乳液破乳剂的合成及应用————作者:邵梦莎;刘思乐;万帅龙;王思祺;卜义夫;
摘要: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改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DMA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一种具有改善辽河油田稠油脱水效果的纯丙乳液破乳剂。研究乳化剂、引发剂对破乳剂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剂...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室内设计与装修》
- 北大核心《实验力学》
- 省级《云南电力技术》
- 北大核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交通建设与管理
- 国家级《工程与试验》
- 国家级《国际纺织导报》
- 省级《环境》
- 省级南钢科技与管理
- 国家级国外探矿工程情报
- 北大核心《中国海上油气》
- 国家级《标准科学》
- 国家级《印刷工业》
- 省级中国测试技术
- 省级安徽省体育科技
- 北大核心《力学与实践》
- 国家级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
- 省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 省级《宝钢技术》
- 省级《福建热作科技》
- 北大核心《工业微生物》
- 国家级《物理与工程》
- 国家级内燃机车
- 省级《浙江电力》
- 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社会科学家》
- 省级《现代测绘》
- 国家级《中国技术监督》
- 省级水产养殖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