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电磁兼容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安全与电磁兼容

《安全与电磁兼容》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452/TM
国际标准刊号:1005-9776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电气技术》杂志信息
下一本期杂志:《电工文摘》工程师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安全与电磁兼容》是中国唯一介绍电子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性相关内容的专业期刊,是集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综合指导性刊物。及时刊登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政策、法规,着重介绍国内外认证机构、认证程序、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研究推广电磁兼容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及系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本刊对改进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性能,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美国CA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屏蔽技术与屏蔽材料、电磁干扰抑制技术、专题研究、EMC论坛、测试与测量、EMC教室、移动通信与电磁辐射、标准与应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ISO 11452-4:2011中TWC法与BCI法的比对研究 马欣,马骕,刘思嘉

  NFC论坛的认证流程及测试项目 康玲玲,徐凯

  人体与手机不同距离下比吸收率的研究 才辉,钟华彧

  医用电气检测实验室电源系统的评估 曹蕾,石跃丰

  军用便携式终端的EMC测试整改 李海

  开关电源辐射发射抑制对策与实例 丁凯,李海洋,谢小平

  固相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黄啸谷,刘益伟,朱洪立,王丽熙,张其土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胥文军,管登高,徐冠立,孙遥,陈婷,赵梦娜,孙传敏

  辐射连续骚扰接收天线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曹珺飞,张博钧,张运转,朱志强

  信息技术设备接触电流测试解析 何鹏林,郭建宇

  静电耗散性材料电阻在防静电标准中的测量方法 梁栋栋

  接地平面电流对信号电缆的干扰分析 倪宇,宋文武,秦萌涛

  EFT测试空间辐射特性的仿真及实验验证 陈道升,蔡省洋

  2013 IEEE EMC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值建模的实际应用

  工业期刊论文: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玻璃工业不断发展,玻璃产业已开始走向国际化,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技术也相应的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致使我国浮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准的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提高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玻璃,浮法玻璃,自动化,技术应用

  1当前我国浮法玻璃的特点

  (1)建设快。玻璃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科学制备、电子称量、材料混合、熔窑熔化、锡槽浮法成型、退火窑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过输送到冷端切割并进行包装,从而完成玻璃生产过程。(2)投资省。生产成本只需相同规模的双面连续磨光玻璃线的一半。要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比则会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说基本与普通窗玻璃接近。(3)质量好。由于生产技术过关,所生产的浮法玻璃凭借着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优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相对机械磨光玻璃要更为优秀。(4)产量高。在生产过程中,决定玻璃产量的产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决于熔窑的熔化量和玻璃带成型的拉引速度。国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窑熔化量为400~900t/d,而我国的一般为200~700t/d。(5)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产0.55~25mm的优质平板玻璃;这与其他生产产品相比较,可以说那绝对是过关的优质玻璃。

  安全与电磁兼容最新期刊目录

大功率逆变装置强弱电耦合研究进展与挑战————作者:裴雪军;陈麒炽;耿桂峰;周鹏;康勇;

摘要: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开关管的dv/dt和di/dt不断增大,其内部将产生严重的强弱电耦合问题,致使逆变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受到巨大威胁。文章以大功率逆变装置内部的辅助电源、栅极驱动、采样电路和输入输出线缆四个主要耦合通道为切入口,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着重阐述了驱动通道PWM信号受扰与防护、强弱电耦合引发的干扰逃逸问题以及输入输出线缆串扰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文章结合行业内的关注热点...

电源端口雷击和暂态过电压综合防护方案————作者:徐加征;胡红专;陈泓材;

摘要:介绍了电子通讯产品在易发生供电故障和易受雷击的供电环境下,电源端口雷击和暂态过电压的综合防护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雷击防护与暂态过电压防护有机结合,智能检测判断过电压是雷击还是暂态过电压,并及时启动防护功能,防止电源损坏等严重故障。该方案还可实现防护后自动恢复供电和远程控制供电,在复杂供电环境中保障供电安全和设备不被损坏,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摘要:<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部署,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新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

汽车EMC法规/标准系列会议线上召开

摘要:<正>2025年1月9-10日,负责修订UN R10法规的IWG-EMC工作组与负责修订CISPR 12中动态工况整车辐射发射测试的特别工作组(STF)分别以线上形式召开了工作组会议。此次UN R10会议对UN R10第八版修订提案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未来IWG-EMC工作组提案/投票形式。动态工况STF小组受IWG-EMC委托,对车辆不同加载状态下的摸底数据进行了讨论。讨论的技术点主要包括:(1)...

AIM 7351731:2021解析————作者:陈政宇;李志鹏;崔强;付君;蒋岁;

摘要:在医疗保健领域,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日常医疗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患者安全的技术,但RFID系统与医疗设备互相干扰也十分常见,造成了一系列的电磁兼容问题。AIM 7351731:2021是AIM公司制定的用于评价非植入式医用电气设备和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的标准。文章对此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方便使用者对此标准更好地理解与使用

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进展————作者:魏凯莉;徐为晰;吴边;

摘要:随着电磁探测与隐身技术的发展,多基地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反隐身系统,对军事通信平台天线罩提出了高透波与宽带隐身的双重需求。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FSR)具有通带透波和宽带吸波功能,在缩减多站雷达散射截面(RCS)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低透高吸(T-A)型、低吸高透(A-T)型及中间透两边吸(A-T-A)型FSR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FSR在雷达天线罩隐身中的...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混响室搅拌方法————作者:王一凡;马涵之;柳钢吒;李尔平;

摘要:混响室常被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但是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响室存在建造困难、操作不便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相位搅拌方法,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扫描与频率搅拌,在7.8 m×4.8 m×3.4 m的混响室内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场均匀性符合GB/T 17626.21-2014要求。另外,对比了传统相关系数方法与自相关(AR)模型对独立样本的求解,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所提方法适用于任何尺寸的混响室,相较机械搅拌具...

IEC/TC108 2024年秋季工作组会议综述————作者:王莹;缠潇潇;

摘要:介绍TC108 HBSDT工作组2024年秋季虚拟会议情况,包括解释组文件讨论、相关决议讨论、特别小组讨论及对IEC 62368-1:2023的新技术提案讨论等

硅基板的网格化地平面设计优化————作者:杨巧;李康荣;王艳玲;

摘要:基于工艺要求,结合三维全波电磁仿真和网格化地平面等效结构建模,对硅基板中网格化地平面上微带线的特征阻抗和传输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两种不同网格地优化方法的设计思路,并对网格化地平面的传输线特征阻抗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准确快速给出传输线特征阻抗并进行网格化地平面设计优化的方法

车辆高压端口瞬态波形采集和注入方法研究————作者:王洪超;范岩;张登雨;国晨;侯帅;张旺;

摘要:现有整车电磁兼容标准中涉及的测试项目都是在静止、匀速行驶、交直流充电等稳定状态下进行,对于急加速、急减速、锁车下电、解锁上电、充电开始、结束瞬间等瞬态工况研究较少,也无相关测试标准。文章通过对高压瞬态波形的采集位置、车辆状态、采集方法等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新能源车辆在行驶状态下的波形采集和注入方法,是研究车辆高压端口波形的全新探索,研究方法和数据不仅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撑,还可以为国家标...

非中心t分布评估方法应用分析————作者:陈梅双;刘喆;朱赛;崔强;胡景森;

摘要:非中心t分布评估是GB/Z 6113.403-2020给出的EMC符合性确定统计评估的三种方法之一。文章基于标准给出的非中心t分布基本评估方法,分别对该评估方法在发射类项目、敏感度类项目上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评估步骤,并对30个相同测试样本的测试数据进行多种组合评估和分析,发现该评估方法与样本数量及样本特性的一致性有很大关系。最后给出了评估样本的选取建议,旨在为电磁兼容...

L4级自动驾驶车辆电磁安全验证方法————作者:张高杰;杨森;樊森;杨伟杰;

摘要: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电磁兼容实验室内智驾系统难以激活的痛点,进行了电波暗室内搭建封闭场景使激光雷达以实物扫描方式激活车辆智驾功能的探索,完成了L4级智能驾驶车辆的电磁安全验证,并与车载线束激励试验方法开展比对验证。经验证表明,暗室内基于实物扫描激活方式的白盒测试可以有效识别L4级智能驾驶车辆的电磁安全风险,基于实际运营场景的车载线束激励试验可开展智能驾驶车辆的灰盒或黑盒验证。文章通过实际验证案例为行...

衰减器期间核查的双通道法————作者:郑文生;郑聪妮;贺佩剑;

摘要:针对电磁兼容实验室常用的衰减器,给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衰减值期间核查方法——双通道法,其核心是利用功率分配器和双通道功率计,构建两条完全相同的测量通道,消除系统误差,实现对衰减器的期间核查。经过与传统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核查方法及信号发生器配合测量接收机的核查方法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系留无人机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设计————作者:沈政委;罗辉生;阮鹏;吴浩停;

摘要:电磁兼容是系留无人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是无人机正常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文章简单介绍了系留无人机的系统组成,对其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的辐射超标问题及主要辐射源进行了原理性分析。结合电磁兼容工程实践,对无人机各模块容易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设计方案和解决措施。对系留无人机结构、屏蔽、电源滤波、线缆进行综合治理后,电磁兼容性测试合格

电动两轮车金属支撑架接地对辐射发射的影响————作者:姚棉竹;谢永炫;王钊桐;彭俊杰;姚华民;

摘要:文章研究了电动两轮车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中的电磁辐射发射行为,重点分析了金属支撑架的接地情况对宽带电磁辐射发射水平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支撑架的布置方式(包括直接接地与非导电支撑等),结果表明:金属支撑架直接接地会显著增加电动两轮车在30 MHz频段的辐射发射强度,而使用非导电材料将支架抬高超过3 mm后,发射水平趋于稳定。该研究为电动两轮车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提供了重要参考,并提出了优化测试条件的建议

《安全与电磁兼容》被EBSCO正式收录

摘要:<正>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安全与电磁兼容》期刊正式被EBSCO数据库收录。目前本刊已被6家数据库收录。此次收录标志着《安全与电磁兼容》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标志着本刊学术质量得到广泛认可。这对后续扩大本刊传播范围,进一步提升本刊的国内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衷心感谢所有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共同努力,...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目录(2025)

摘要:<正>~

《安全与电磁兼容》来稿须知

摘要:<正>来稿须知1选题新颖(新论点、新思路、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或提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新问题),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句简明,语义确切,标点规范。2若文稿为综述性文章,其内容应包含本学科前沿课题的最新动态或超前信息,从而为教学、科研或生产建设的正确开展和顺利进行起到预见性和导向性的作用。3文章字数控制在5 000~8 000 字,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图表内英文译为中文)和公式、简...

《安全与电磁兼容》2025年征订单

摘要:<正>~

IEC 61000-4-6:2023与GB/T 17626.6-2017技术差异解析————作者:蒋文硕;崔强;孙美秋;李焕然;张强;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IEC 61000-4-6:2023相对于GB/T 17626.6-2017的变更及新增内容,从选择注入法的规则、饱和度检查程序、试验布置和多待测设备试验要求等方面,对两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标准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包括耦合/去耦网络、电流钳和电磁钳的使用以及直接注入法和大型EUT的试验布置等,可以为实验室实施和使用IEC 61000-4-6:2023提供...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安全与电磁兼容》电力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37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