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660/TL
国际标准刊号:1674-1617
主办单位:原子能出版社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国外核新闻》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世界核地质科学》地质工程师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核电》宣传我国核电建设的方针政策;研讨我国核电建设的规划和加快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分析讨论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介绍与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有关的法规、标准;交流核电工作管理和建设经验;宣传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和设备国产化的最新进展;报道国内外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跟踪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与技术交流;普及核电知识。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核电专访、核电规划、核电研发、设备制造、核电管理、核电运营、人才培养、核电资讯。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核能发展的历史观 杜祥琬 2-3

  2 AP1000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布置设计 苏荣福,唐涌涛 4-8

  3 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 蔡振芳,赵金民,赵 鹏,等 9-13

  4 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继电保护分析 蒋晓鹏,石 岩,李 聪 14-17

  5 核电厂安全壳首次整体在役试验方案优化 王海卫,杨 刚 18-23

  6 对AP1000堆芯补水箱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 蔡科鸿 24-30

  7 核电厂一回路储罐排气净化系统活性炭国产化替代方案 魏建军,欧阳钦,付小军,等 31-35

  8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工况分析 王甲强,魏光军 36-41

  9 AP1000模块化施工分析 邹 玮 42-46

  10 岭澳二期核电站集散控制系统设备安装 张建军 47-53

  11 核岛重要设备和管道液压阻尼器的结构及维护 杨 冬 54-58

  12 设备冷却水系统放射性异常的响应分析 郑杰民 59-65

  13 预测性维修在重水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郁光廷 66-69

  14 核电AE组织形式、特点与产业价值 赵建光,匡 伟 70-75

  15 核电厂初步退役计划 李 昕,鲍 芳,郑 莉 76-80

  代发表职称论文:我国社区管理的缺失以及解决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居住环境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在吃、穿、用、行中,近些年由于社区居民老龄结构,并且其多为农转非人口以及多为从事副业如开个小吃部等自行谋生的特点使之在社区管理中难度增加,另外多数居民对现在的许多管理的不满情绪增多,同时缺乏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以及社区管理的财务体制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本文便针对社区居民的管理现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改善社区管理的现状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社区管理,财政体制,解决措施,制度优化

  一、一、社区管理现状

  (一)1.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制度是在1998年7月国务院正式赋予新组建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制度上保证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其次是社区管理层级上面,以市政府和区政府的两级政府以及兼具各地特色的社区建设管理组织的方式。社区走访中发现,大部分乱设网线的现象严重、专业性较强的社区管理人员是很缺乏的,很少是针对社区的管理,而社区管理大部分属于日常的事务,在管理能力上较差。

  中国核电最新期刊目录

核电厂人桥吊车与燃料相关操作工具联锁设计与研究————作者:张桂林;

摘要:人桥吊车是核燃料装卸工作的基础设备,是核电厂的重要系统设备。国产人桥吊车控制系统与燃料相关操作工具分别由多个厂家供货,缺乏联锁功能,只能通过操作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判断,控制系统缺少核燃料组件操作工具间的互锁,容易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人因失误。在人桥吊车原有设计功能、要求准则的基础上,对两种系统进行较小的改动,建立人桥吊车与燃料相关操作工具联锁,通过设备的联锁逻辑设计,增强设备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操作人...

核电厂系统设备充排水辅助装置的研究与设计————作者:谷铁;

摘要:核电厂工艺系统设备的充水排气和排水充气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流体自身压力和管网高度差,过程通常耗时长,充气排水时可能存在残水,充水排气时可能存在残气。通过设计“核电厂系统设备充排水辅助装置”及其控制界面,引入水泵和气泵的动力源,对需要充水或是疏排水的管道进行主动式的流体传输,提高流体传输的效率和效果。用于核电厂工艺系统隔离检修时,辅助排水充气和充水排气,提升排水充气、充水排气操作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核电非安全级DCS服务器扩容设计————作者:邓泽凡;王桂兰;董晓峰;彭立;石桂连;

摘要:随着核电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核电非安全级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服务器的扩容需求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核电非安全级DCS服务器的扩容需求,并进行了技术调研,提出了一种核电非安全级DCS服务器扩容设计,旨在解决现有DCS系统服务器面临的性能瓶颈和可扩展性问题。该设计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实现核电非安全级DCS服务器的自动扩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服务器任务搭建技术原型,进行了设计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此...

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示范工程全范围模拟机运维研究————作者:冯静阁;王丹华;黄晓津;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示范工程全范围模拟机的系统组成和模拟机运维的主要工作内容,重点研究了模拟机数据升级工作机理、数据结构及初始工况存储等,对模拟机数据升级实施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见解,对于核电厂模拟机开发、运维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CF3燃料组件群堆辐照技术研究及应用————作者:林锘涵;邓志新;代前进;王思杰;

摘要:秦山核电在CF系列国产燃料组件的研发过程中,为实现CF3国产燃料组件在同堆型不同堆芯、同堆型不同机组的全面数据积累,最大程度为燃料组件的研发积累经验和数据,采取多维度、多机组的辐照考验策略。结果表明,多机组的CF3辐照考验可以实现大数据积累和应用,亦可以有效反馈在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燃料组件行为预测以及燃料组件迭代研发上。因此,CF3群堆辐照技术研究的应用,可以有效验证CF3辐照性能,助力了我国核...

核电厂监督区射线探伤对主蒸汽管道辐射监测仪表影响的分析与防护研究————作者:易柏元;董海斌;

摘要:核电厂为监测一回路放射性物质是否泄漏到二回路,在主蒸汽管道旁设置4台γ探测器连续监测主蒸汽的γ剂量率,报警后通过四取二表决将直接触发机组停堆信号。该仪表位于蒸汽厂房,机组日常运行及大修期间控制区外围射线探伤可能会导致该仪表位置辐射水平升高,存在触发机组保护停堆信号风险。本文通过研究VVER机组监督区射线探伤对主蒸汽管道辐射监测通道的影响范围和途径,采取增加可移动铅屏蔽门的方法避免了由于射线探伤作业...

开口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理论在核级支撑件强度分析中的应用————作者:付罗均;何超;帅志昂;蒲鑫;陶玲;

摘要: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机组主要采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GT-STRUDL和RSTAB进行支撑件的强度分析。此两款软件主要是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进行结构分析,未考虑约束扭转的影响。本文以核电厂常用标准支架为例,通过采用梁单元、实体单元和解析计算3种方式对比了约束扭转对结构受力的影响。通过对比表明,开口薄壁杆件在约束扭转下,存在较大的正应力,甚至远大于一次应力,对于后续核级支吊架强度分析方法的选择和...

基于“三级精度”的核电厂闸阀启闭力矩预测技术————作者:梁四凯;陈明亚;王凯;操驰;王志远;彭群家;史芳杰;赵万祥;

摘要:闸阀具有启闭阻力小、流动阻力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核电厂中,但已出现多起启闭力矩设计不合理的运行经验反馈。启闭力矩过大可能导致阀杆弯曲或传动螺纹连接失效,启闭力矩过小则可能会导致闸阀无法启闭。在工程应用中,依据设计规范计算的启闭力矩数值常过于保守,而详细建模计算中需要考虑加载速率、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同时这些参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精确计算难度大、成本高。目前,急需一套可靠、便捷的闸阀启闭力矩计算...

“少即是多”原则在核电安全级DCS硬件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作者:谢长洪;王忠伟;陈阳;李军燕;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行业对安全级DCS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优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等。本文探索了将“少即是多”原则应用到安全级DCS系统的硬件设计中,尝试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或组件,降低硬件设计复杂度及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论证应用“少即是多”原则设计后的效果

秦二厂CNP650堆型控制棒反作用带的研究分析————作者:沈亚杰;詹勇杰;刘臻;王澄瀚;杨嗣;高永恒;

摘要:由于在CNP650堆型的控制棒反作用带内,控制棒对轴向功率偏差ΔI的控制效果较差,因此,国内外轴向功率偏差ΔI因反作用影响导致的超带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采用堆芯三维计算程序ORIENT,分别从燃耗、功率和机组循环3个方面对CNP650堆型的控制棒反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反作用带的具体区间,以及该区间内控制棒对ΔI的控制效果。研究结论可为运行操纵员控制ΔI提供技术支持

小支管振动疲劳应力及循环统计方法比较————作者:汪昌勇;何超;周强;樊卿;李涛;帅志昂;

摘要:针对核电厂现场小支管振动疲劳损伤评估不同方法的适用性问题,ASME规范提出了主应力方向不变及最大最小循环计数法两种方法对管道进行应力评估,其中,管道包括核电厂现场的主管以及小支管,以某核电厂现场小支管振动应变数据作为计算输入,基于适用于管道振动疲劳应力计算的Mises应力符号修正法、ASME规范提出的应力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小支管振动应力,通过主流的雨流计数法和最大最小循环计数法统计不同应力计算方法计...

核电厂运行技术规范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作者:刘石桥;何晓京;王玲玲;程风雯;

摘要:在核电厂运行维护过程中,为了保障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工程师需要严格遵循核电厂运行技术规范。而该规范高度复杂,涉及规则众多,给运行工程师使用该规范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构建了核电厂运行技术规范的知识图谱,将规范映射成一个描述技术规范中若干安全相关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知识网络,运用知识推理技术协助运行工程师更好地依据运行技术规范开展核电厂的运维工作,并给出了核电厂运行技术规范辅助管理系统工程化设计方案,可为...

基于模块化思维的大修运行计划管理————作者:马飞;

摘要:为应对换料大修中所涉及的运行活动复杂度高、工作量大的问题,需要有效解决合理排程和优化运行活动。结合运行工作的特点,采用主线模块、逻辑模块、自由模块构建大修运行活动模块化,通过定义各模块间接口关系原则,并融入黑箱原理定制专项运行活动,从而形成以时间进度为主线、“一体两翼”的大修运行活动布置模型,以达到提高大修运行活动计划的合理性,提高计划灵活性和效率。通过大修实践证明,模型具备可行性,将运行活动模块...

核电厂中期寿命评估时限老化分析项目识别方法的构建与实践————作者:童赫;曹国畅;姜赫;张锋;吕方明;

摘要:时限老化分析(TLAA)是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OLE)和中期寿命评估的重要内容,其识别是整体评估工作的工作前提和重要输入。基于核电厂运行许可证有效期限延续的技术政策(简称“技术政策”)、核动力厂调试和运行安全规定(HAF103)及“六项准则”判据等要求,构建了适用于核电厂TLAA项目识别方法,并以某核电厂中期寿命评估为例开展了识别实践,得到的TLAA项目清单正确完整,表明该识别方法合理有效,其方...

主编新年寄语————作者:申彦锋;

摘要:<正>天仪再始,岁律更新。硕果累累的2024年即将过去,在满怀豪情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核电》杂志社向兢兢业业的编委、学养深厚的审稿专家、才高八斗的作者、慧眼独具的读者,以及长期以来支持《中国核电》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祝大家新春吉祥!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核电相关产业取得了新成...

基于混合工质模型的重水堆热工水力模型的开发及验证————作者:杨绪杰;叶潜;袁满;孙仁水;周发如;陆秀祥;朱邵波;

摘要:为实现RELAP5热工水力程序在重水堆全堆范围内瞬态模拟,在RELAP5源程序中添加轻重水混合后工质的物性计算模型、调用逻辑以及流体选择结构,增加各个控制体内任意时刻的重水份额计算程序,同时,优化针对重水堆水平压力管的流动换热关系式及CHF模型。结果表明,程序改造与预期符合较好。因此,基于RELAP5程序开发的重水堆模拟程序能够用于重水堆全堆模拟计算,可为重水堆运行工作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核电厂控制中心布局评价分析及优化————作者:袁超;

摘要:核电厂控制中心是为运行工作人员提供核电厂监控和现场技术支持的集中场所,其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人员的健康、安全和舒适度。本文阐述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项目控制中心布局的设计范围、设计过程和遵循的设计原则,基于法规标准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控制中心布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层次分析评价法,可以得到布局方案的整体评价,依据每个指标的详细评价情况,为下一步方案优化提供了明确方向,也为...

核电厂设备维修能力评估方法探索与实践————作者:史思明;黄金;常森伟;葛帅;黄明;苏发昌;吴昊;张心兰;

摘要:“国和一号”示范工程自从启动维修准备工作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核电厂设备维修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定客观、量化的评分细则和评价标准,对设备维修所需的人员、文件、物资、环境、外部支持等各方面能力进行逐项评估,直观展现出设备维修能力水平,为维修准备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350 MW发电机轴电压监测的改进————作者:钱厚军;沈卫玲;秦景泉;陈富杰;徐文网;李杨;

摘要: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自投运以来发电机轴电压一直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为提高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经决策改进大轴接地装置并加装轴电压在线监测装置。本文通过对350 MW发电机改进大轴接地装置与加装轴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情况的分析,得出需重点关注汽侧轴对地电压与励侧轴承座绝缘情况,供同行参考

核电厂安注系统小流量管线振动问题的分析与治理————作者:胡晓东;周强;何超;袁少波;

摘要:为解决海南核电RIS小流量管线出现的振动疲劳问题,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原孔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提出的优化方案通过回路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导致RIS管线存在高振动的根本原因是节流孔板设计不合理,采用多级孔板替代单级孔板的设计原则进行优化方案设计,两种优化方案解决了汽蚀诱发管道振动和噪声问题、减振降噪效果显著,方案二略优于方案一,优先采用方案二。本研究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