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中国核电

《中国核电》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660/TL
国际标准刊号:1674-1617
主办单位:原子能出版社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国外核新闻》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世界核地质科学》地质工程师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核电》宣传我国核电建设的方针政策;研讨我国核电建设的规划和加快我国核电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分析讨论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介绍与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有关的法规、标准;交流核电工作管理和建设经验;宣传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和设备国产化的最新进展;报道国内外核电建设和运营的最新动态和信息;跟踪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信息与技术交流;普及核电知识。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核电专访、核电规划、核电研发、设备制造、核电管理、核电运营、人才培养、核电资讯。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核能发展的历史观 杜祥琬 2-3

  2 AP1000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布置设计 苏荣福,唐涌涛 4-8

  3 新型高效汽液分离干燥器装置波纹板的制造 蔡振芳,赵金民,赵 鹏,等 9-13

  4 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继电保护分析 蒋晓鹏,石 岩,李 聪 14-17

  5 核电厂安全壳首次整体在役试验方案优化 王海卫,杨 刚 18-23

  6 对AP1000堆芯补水箱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 蔡科鸿 24-30

  7 核电厂一回路储罐排气净化系统活性炭国产化替代方案 魏建军,欧阳钦,付小军,等 31-35

  8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工况分析 王甲强,魏光军 36-41

  9 AP1000模块化施工分析 邹 玮 42-46

  10 岭澳二期核电站集散控制系统设备安装 张建军 47-53

  11 核岛重要设备和管道液压阻尼器的结构及维护 杨 冬 54-58

  12 设备冷却水系统放射性异常的响应分析 郑杰民 59-65

  13 预测性维修在重水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郁光廷 66-69

  14 核电AE组织形式、特点与产业价值 赵建光,匡 伟 70-75

  15 核电厂初步退役计划 李 昕,鲍 芳,郑 莉 76-80

  代发表职称论文:我国社区管理的缺失以及解决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而居住环境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在吃、穿、用、行中,近些年由于社区居民老龄结构,并且其多为农转非人口以及多为从事副业如开个小吃部等自行谋生的特点使之在社区管理中难度增加,另外多数居民对现在的许多管理的不满情绪增多,同时缺乏专业的社区管理人员以及社区管理的财务体制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本文便针对社区居民的管理现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改善社区管理的现状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社区管理,财政体制,解决措施,制度优化

  一、一、社区管理现状

  (一)1.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制度是在1998年7月国务院正式赋予新组建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制度上保证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其次是社区管理层级上面,以市政府和区政府的两级政府以及兼具各地特色的社区建设管理组织的方式。社区走访中发现,大部分乱设网线的现象严重、专业性较强的社区管理人员是很缺乏的,很少是针对社区的管理,而社区管理大部分属于日常的事务,在管理能力上较差。

  中国核电最新期刊目录

数智维修在核电厂的应用研究————作者:陈子萌;郑佳强;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为核电行业带来了变革。目前核电维修还处在数智化初级阶段,面临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对数智技术在核电维修领域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数智技术与维修业务融合的方法,以及核电厂数智维修平台设计方案,探索了核电厂维修数智化转型方法,为建立数智维修新模式提供借鉴

基于集约化、可视化驱动的数据中心能力研究————作者:李舒婷;

摘要:数据中心作为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IT基础设施,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借助云计算平台、全景驾驶舱等工具,将数据中心资源利用情况、设备整体状态、机房备件库存情况、机房环境监测等数据从传统分散、多窗口的查询模式转变为通过集中式“一张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并以“一朵云”的形式集约化管控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资源。数据中心管理模式的创新遵循了集团公司“加快推进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

核能汽轮发电机水电接头水盒渗水处理与预防————作者:唐芳轩;荆波;李定强;刘宗凯;汪林;赵强;彭丽媛;

摘要:介绍了核电650 MW汽轮发电机定子水电接头的结构与水盒的焊接工艺,对渗水的水电接头进行了解体。解体检查发现,水盒空心导线与实心导线间焊接工艺不良,焊缝处夹杂有颗粒状金属性异物,异物对水盒磨蚀形成砂眼,引起水盒渗水。基于锁固胶补漏、整体更换线棒和现场钎焊修补三个处理方案优缺点的比较评估,现场采用钎焊对水盒渗漏部位进行焊补,焊补后水盒内所有焊缝饱满充实,水盒水压试验合格,经处理后的发电机投运正常。提...

核电厂上充泵的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王斌斌;陈锋;

摘要:核电厂上充泵是执行反应堆冷却剂和轴封水注入的重要设备,为了保证上充泵的长期运行安全,其振动应在标准的推荐范围内。本文针对某核电厂调试期间上充泵的振动情况进行了测试,振动频谱表明2×频率为主要贡献频率,垂直方向的速度为5.7 mm/s,超出了标准规定的4.5 mm/s。经分析2×频率振动原因为泵的转动不平衡,同时泵的入口和出口接管外载荷对泵的转动不平衡有重要影响。对上充泵的管道布置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

核燃料元件研制设施核临界安全控制策略分析————作者:陈建刚;易伟;孙超;李佳;

摘要:核临界安全是核燃料循环系统特有的、核心的核安全问题。核临界安全风险是核燃料元件研制设施的重点风险,一旦管控失效将引发核临界事故,其事故后果将影响员工生命健康、社会舆论稳定和核事业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核临界安全控制。本文基于核燃料元件研制设施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工程实践,针对核临界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和难点,从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两方面探讨、分析和总结了核燃料元件研制设施核临界安全风险控制策略。通...

基于KPCA-GWO-RF的电力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作者:马海龙;张宇祥;张圣;卢天阔;

摘要:为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灰狼优化算法和随机森林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对变压器故障时产生的特征气体和气体比值进行充分的特性提取,并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PCA)去除冗余特征,将筛选出的特征量作为诊断模型的输入。然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GWO)搜索随机森林(RF)的最优超参数(子树棵数和子树深度)。最后,通过收集的真实变压器故障数据对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性能...

核电开关站控制系统升级不整体停电方案分析————作者:裴燕;田彬;曾华林;魏劼;戴秋华;

摘要:开关站是核电厂的公用系统,当开关站需要从模拟控制升级为NCS数字控制,停电改造会影响整个核电厂的对外供电。本文介绍了NCS改造方案,并针对核电改造的特有问题,提出了开关站不整体停电的改造方案、实施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实践表明,通过合理规划,严控风险,核电改造可以兼顾成本、质量和风险控制,并有效提高开关站的控制水平

基于AE和云模型的核电主泵运行状态监测方法————作者:区瑞坚;陈兴江;王琦;李盛杰;王琇峰;薛杨;

摘要:针对传统方法监测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泵运行状态时,存在监测变量多、阈值多和易受外部干扰误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和云模型的核主泵状态监测方法。首先,依据核主泵故障机理和专家知识,建立核主泵故障特征向量集。其次,借助具有强非线性特征学习能力的自编码模型将核主泵故障特征向量集融合,降低监测变量复杂度。再次,引入云模型理论中的正向、逆向云发生器绘制融合特征向量云图,从而有效避免异常点干扰。最后,利用...

核电工程智慧工地+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型应用————作者:吴磊;刘玉胜;薛祥;闫志强;

摘要:“国和一号”核电工程项目积极应用数字化智慧工地与网格化安全管理融合机制,采用数字化智能设备实现对核电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风险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智能评估、数据分析等功能,组建“全覆盖、网格化、责任到人”的大安全监督团队三级网络化矩阵,有利于推动核电工程项目双重预防机制高效落地。建设单位、总包方、施工单位共享智慧工地信息集成平台系统,上下单位联动协同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分级、风险管控、安...

生产绩效指标在核电多机组的应用————作者:杨雅寒;

摘要:在核电多机组运行状态下,通过典型案例、状态报告等事实和数据,对福清核电1~6号机组生产指标全流程、各节点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症结,建立全新的生产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生产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分级、单项指标制定及权重计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生产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原则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实现生产绩效指标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运行业绩持续攀升,为核...

数据挖掘在核电厂老化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作者:孙大健;安英辉;刘啸天;姜冠男;王勇;方奎元;

摘要:随着核电厂运行时间的增加,核电厂的老化问题逐渐凸显,对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分析工具,在核电厂老化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核电厂老化管理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老化管理领域数据挖掘方案、分析步骤以及实际应用的案例,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为核电厂的老化...

M310压水堆核电机组死管段问题筛查与改进分析————作者:方力;谢斌;胡则栋;忻惠民;

摘要:为了识别M310压水堆核电机组“死管段”问题可能发生的管线位置,经分析确认,层流热传递和湍流热传递是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设计结构特点对M310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死管段”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确定了可能出现“死管段”的位置,并得到了运行经验的支持,同时提出了5种解决“死管段”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M310机组失去主厂外电源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作者:姚嘉俊;王辉;

摘要:M310核电机组在突然失去主厂外电源时,将导致反应堆停堆、发电机停机,机组自动切换至辅助电源供电。经研究发现,在I2.1(失去主厂外电源)事故工况下,如果主控团队干预不及时,很可能带来安全注入系统意外启动、稳压器安全阀意外开启、辅助电源非预期失效等重大次生风险。随着并网核能机组数目逐渐增加、投运设备逐年老化,同型事故的频次也将同步增大。本文以M310机组设计特性、原理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定量分析...

核电厂垫层接地的设计优化研究及推广应用————作者:李冬冬;濮恺;蔡伟充;

摘要:防雷接地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核电厂的垫层接地设计决定了全厂的接地电阻、安全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核电厂垫层的接地通常设计在基岩之上,接地的设计影响了整个核岛的开挖工程量、施工成本和工期。通过研究当前现有的垫层接地设计,探讨核电厂垫层接地的设计优化,并实际推广应用至在建的核电项目中,对整个核岛的开挖工程量、施工成本和工期有较为明显提升作用

Candu6重水堆液体区域控制系统自动补气方案探究————作者:尹士硕;唐宇琨;

摘要:秦山核电三厂1号机组在OT111大修中,将液体区域控制系统(34810)补气回路的减压阀(1-3481-PRV24)变更为两级减压阀,以解决原减压阀设定值频繁漂移的问题,进而实现该系统自动补气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变更后的减压阀出口压力持续低漂,仍无法有效维持高压氦气储存箱3481-TK1的气体压力。经过数次整体更换,仍无法解决。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自动补气方案,即在PRV24下游的旁路V...

直流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水汽品质控制方法研究————作者:张瑞祥;彭立新;傅建军;叶鸣钧;陈忠民;郝元;李长海;刘锋;

摘要:高温堆、快堆和小堆属于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核电机组,这种类型机组在国内发展越来越快,其特点是蒸汽参数高、蒸汽发生器结构特殊、给水水质指标要求严格。机组水汽品质的提升是个系统、长期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机组的特点,然后基于高温堆的一些实践经验从基建期到运行期系统地提出了五项改进水汽品质的方法,对该类型其他机组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核2、3级设备抗震分析规范体系对比————作者:付罗均;何超;杨可;

摘要:我国核电抗震设计主要使用的标准有:美国标准(ASME)、法国标准(RCC)、国标和俄罗斯标准。其中美国标准、法国标准和国标在总体结构、设计思路、分析方法和制造方法上基本一致。俄罗斯标准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与其余4种标准体系有许多类似,同时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核2、3级设备抗震分类方法、载荷组合方式、各工况评定准则、基本许用应力取值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到不同规范体系下设计的安全裕度,为国标设...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查漏堵漏施工技术————作者:王贵兵;戈繁;暴海军;唐继亮;

摘要:以某核电工程取水口围堰防渗墙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查漏堵漏施工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查漏堵漏方法。使用电阻率成像探测、电磁波层析成像探测、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探测、强排水与钻孔注水试验等多种查漏手段,全面准确地定位渗漏点。在堵漏施工方面,重点探讨了堵漏材料的选择原则、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技术和措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混凝沉淀系统可靠性提升及优化改进————作者:张树;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厂仍然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对水中悬浮物、胶体等杂质的迁移、转化和去除起着重要作用,其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后续工艺的运行负荷、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对常规的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强化或者优化,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中天然有机物、TOC、微污染物、藻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因此,通过采取优化改造工艺流程、调整运行方式、整改隐患缺陷等...

一体化小型堆安全壳抽真空试验研究————作者:刘洋;

摘要:一体化小型堆作为可为核能供热的新型堆型,其各项试验研究可以为类似堆型提供参考,通过对一体化小型堆的设计构想及传统电厂的调试方法研究,提出一体化小型堆安全壳试验可采用抽真空试验等方式验证安全壳及配套系统功能,同时对安全壳抽真空试验等试验验收准则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一体化小型堆安全壳试验及类似电厂安全壳试验提供参考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核电》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34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