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科学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黄金科学技术

《黄金科学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62-1112/TF
国际标准刊号:1005-2518
主办单位: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主管单位:中科院
上一本期杂志:《电力科学与工程》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石油仪器》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黄金科学技术》创刊于1986年,系由国家科委批准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由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主办。本刊印刷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光盘版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网络版由《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出版。为了使刊物内容最能反映当前我国黄金科技发展的水平,推动我国黄金科学技术向前发展,《黄金科学技术》将注重宣传报道我国及世界黄金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介绍并进行学术交流等。本刊设综述评述、地质找矿、采·选·冶技术、新技术、新方法、黄金经济信息报道等栏目。本刊适合黄金科研、企业、矿山技术部门及生产和管理人员、勘探和选冶工作者、黄金材料及金融工作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资源勘探、技术前沿、 科学焦点、专利介绍、信息导航、黄金经济信息报道。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马达加斯加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研究 杨喜安,刘善宝,赵宪东,YANG Xian,LIU Shanbao,ZHAO Xiandong

  豫西次级拆离断层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以河南槐树坪金矿为例 梅秀杰,张参辉,杨显道,郭玉溪,MEI Xiujie,ZHANG Canhui,YANG Xiandao,GUO Yuxi

  CSAMT法在甘肃寨上金矿区南矿带找矿中的应用 郑振云,刘召军,郑洁,ZHENG Zhenyun,LIU Zhaojun,ZHENG Jie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赋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张春鹏,曾南石,ZHANG Chunpeng,ZENG Nanshi

  混合稀释剂法测定岩石样品中Sr-Nd同位素组成--以新疆松喀尔苏铜金矿区含矿花岗斑岩为例 王斌,张栋,范俊杰,张峰,潘爱军,朱鹏,WANG Bin,ZHANG Dong,FAN Junjie,ZHANG Feng,PAN Aijun,ZHU Peng

  安徽省黄金行业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内蒙古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吴兴泉,王治华,王梁,常春郊,丛润祥,张慧玉,WU Xingquan,WANG Zhihua,WANG Liang,CHANG Chunjiao,CONG Runxiang,ZHANG Huiyu

  江西省推进黄金产业发展 中国黄金网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床金属矿物学研究 赵淑芳,刘新会,杨登美,ZHAO Shufang,LIU Xinhui,YANG Dengmei

  招金矿业数字矿山项目通过验收

  浸蚀法在阳山矿区金属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李有伟,LI Youwei

  全充填嗣后连续采矿法在缓倾斜薄矿脉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于常先,付其锐,刘成鹏,吴若菡,YU Changxian,FU Qirui,LIU Chengpeng,WU Ruohan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有色多金属矿山边界品位动态优化管理 钟旭东,陈建宏,刘浪,ZHONG Xudong,CHEN Jianhong,LIU Lang

  膜结构论文发表:浅谈膜结构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膜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膜结构已成为结构设计选型中的一个主要方案,并逐渐应用于体育馆、商场、展览中心、交通服务设施等大跨度建筑中。

  关键词:膜结构,膜材,建筑

  膜结构是一种以性能优良的织物为材料,或是向膜内充气,由空气压力支撑膜面,或是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撑结构将面绷紧,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

  黄金科学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滇东北碎屑岩中金牛厂铅锌矿床成因探讨————作者:周贲;龚红胜;程迁群;陈刚;马玲;姚永盛;

摘要: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存在大量赋存于碎屑岩中的铅锌矿床(点),这些矿床(点)已成为当前找矿预测的重要目标之一,显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金牛厂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成矿域的西南部,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质、钙质粉砂岩中,明显不同于区内其他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床,其成因研究直接关系到矿床深边部找矿预测和区域铅锌成矿系统研究。通过系统采集代表性金属硫化物样品开展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EPM...

基于微震多参数和PSO-CatBoost算法的硬岩岩爆短期预测————作者:孙露;黄麟淇;侯成录;魏云峰;刘奕男;李夕兵;

摘要:为提高深部硬岩开挖过程中短期岩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多参数和粒子群优化分类增强算法(CatBoost)的新模型。首先,以103组微震样本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各微震参数与岩爆等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其次,引入CatBoost集成学习算法,利用PSO对超参数寻优,构建PSO-CatBoost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其效果,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几个硬岩岩爆...

基于数值仿真的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洞口偏压优化分析————作者:孟陈祥;林厚权;李响;陈国政;刘建坤;

摘要:针对超大断面扁平结构矿山法公路隧道洞口段偏压问题展开研究,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对所提出的反压回填加固方案进行分析,且在数值模型中考虑了双线隧道不同开挖顺序对偏压问题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反压回填能够有效解决浅埋偏压隧道的拱顶塌落、不均匀沉降、水平变形大和不对称应力分布等问题,验证了反压回填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反压回填后先开挖深埋侧隧道对围岩变形的影响更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方案深...

MIL-101(Cr)@SBA-15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吸附金属矿山CO2特性研究————作者:范文涛;杨思奥;朱泉霖;牟宏伟;张永亮;

摘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低碳环保的绿色矿山体系,通过原位合成法成功地组装了一种由MIL-101和介孔二氧化硅组成的新型杂化材料,并研究其CO2吸附性能和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BA-15与MIL-101复合并未改变彼此的基本结构,如骨架构型和孔道结构等;SBA-15中均匀细长孔道的引入可以增大孔容和孔径,复合材料的孔容由MOF基材料的0.428 cm3...

甘肃大店沟金矿床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及成因研究————作者:司明扬;刘家军;张斌;曹瑞荣;来召;樊荣;于谦;杜佰松;

摘要:为研究大店沟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成因,采用反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明确矿石物质组成及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而探讨其成因机制。将大店沟金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阶段Ⅰ)、石英—铁白云石—硫化物—碲铋化物阶段(阶段Ⅱ)和石英—方解石阶段(阶段Ⅲ)3个阶段。金矿物的赋存方式有裂隙金、粒间金和包裹金,且以裂隙金为主。尽管金矿物的粒度以显微极微粒金(0.0050~0....

CSAMT在胶东前垂柳矿区金矿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作者:张利峰;段留安;王志军;李子永;刘飞;王小天;韩小梦;

摘要:胶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地,是巨型矿集区。胶莱盆地东北缘位于胶东东部,广泛发育有金多金属矿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具有勘探深度大、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通过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前垂柳金矿区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测量工作,并结合矿区地质资料和岩石电阻率特征,查明了前垂柳矿区构造破碎带的厚度、走向以及花岗岩接触带的深部发育特征,CSA...

含硫与脱硫尾砂充填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作者:文瑶;孙伟;张盛友;张攀科;丁凡煜;

摘要:为深入探究含硫和脱硫尾砂充填体的力学特性,以某矿山含硫和脱硫尾砂作为充填骨料,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作充填体试块,通过单轴压缩及巴西劈裂试验对含硫和脱硫充填体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灰砂比、质量浓度和养护龄期对2种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建立两两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对其敏感程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脱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始终大于含硫尾砂充填体强度,其中,脱硫尾砂的单轴抗压强度较...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砂岩孔隙结构冻融损伤演化规律试验研究————作者:王文通;郭沙;李治兴;李治国;刘传举;

摘要:为研究寒区受冻融影响砂岩的细观和微观孔隙结构损伤特性,以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试验,获得了砂岩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岩石质量、孔隙度和T2谱曲线分布特征;结合分形理论与Coats渗透率模型,讨论了冻融作用下岩石孔隙和孔喉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孔隙结构、孔隙分形维数、渗透率及孔隙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对冻融损伤影响最大的孔隙类型。结果表明:砂岩孔径呈三峰分布,随着冻...

两孔间导向孔对爆炸裂纹扩展方向控制的数值模拟————作者:缪广红;孙文翔;张旭;孙伟波;

摘要:为了研究导向孔控制爆破裂纹扩展方向的作用机理,以有机玻璃(PMMA)作为爆炸介质,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两孔之间无导向孔、有圆形导向孔和带切槽导向孔的爆破裂纹扩展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3种情况下两孔之间爆破裂纹的扩展方向和贯通情况,研究了各导向孔孔壁上测点的应力时程曲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带切槽导向孔与炮孔间距为12.5 cm、15.0 cm和17.5 cm时裂纹均...

碳质金精矿与Fe2O3真空焙烧—磁选—浸出工艺试验研究————作者:石嘉俊;宋永辉;张亮;朱斌;王泽宇;郎世磊;

摘要:以Fe2O3为氧化剂,采用真空焙烧—磁选技术对碳质金精矿进行预处理,试验考察了最佳工艺及技术参数。研究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100℃,磁场强度为0.20T,再磨细度(-0.074mm占比)约为100%,碳质金精矿与Fe2O3的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81.6%,铁回收率为97.27%。焙烧过程中碳质...

基于RT-DETR的露天矿区路面障碍物检测————作者:陈良;

摘要:露天矿无人驾驶是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露天矿无人驾驶的核心在于保障车辆安全行驶,然而现阶段矿区道路上存在的落石、水坑和车辙等障碍物严重影响了矿车的行驶安全。针对现有算法检测这类密集障碍物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DETR的露天矿区路面障碍物检测算法。RTDETR算法通过在编码器阶段引入RepViT网络,提升了模型的特征提取效率,在解码器中通过通道压缩剪枝操作提升了模型的检测速度。此...

云南发现超大规模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

摘要:<正>据1月16日报道,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这是1969年在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后,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的又一重大突破,对夯实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完善稀土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

我国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摘要:<正>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针对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攻克了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t,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经济利用

亚洲超深矿井掘进突破1800 m

摘要:<正>据2月20日报道,中国中煤承建施工的亚洲超深立井——山东三山岛金矿副井掘进突破1 800 m,连续8个月刷新亚洲最深纪录。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地区,处于金矿富集区莱州湾畔,是全球首座开采海底金属资源的矿山,也是当今罕见的特大型金矿。矿井净直径为10.5 m,设计深度为1 915 m,矿井水患和岩爆等灾害风险突出,施工技术复杂、难度高

基于DEMATEL-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评价————作者:刘艳彪;刘子涵;王瑞强;徐帅;

摘要:针对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影响因素多、定量化评价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SM)的采空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DEMATEL-ISM模型分析了3个维度共12个主要危险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识别关键因素和因素间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因素的层次划分和权重确定。同时,将权重集引入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实现了采空区稳定性分级。依托某...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赋矿围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作者:张春鹏;韩仁萍;毕中伟;王杰;李雪峰;

摘要:高松山金矿床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北麓地区的一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矿体主要以细脉状和脉状形式分布于下白垩统板子房组和宁远村组的火山岩地层中。为探究赋矿围岩的成因及形成时代,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板子房组英安岩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布于112.1~115.9 Ma,板子房组安山岩中斜长石40Ar-39...

广东河台金矿Cu-Zn互化物和自然镍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作者:阮班朗;焦骞骞;朱平平;吕恒;田乐源;戴家润;张露;

摘要:河台金矿是目前广东省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由于金矿体均产于剪切带中,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基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矿相学观察,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在河台金矿发现了Cu-Zn互化物和自然镍。Cu-Zn互化物中主要含有Cu和Zn,以及少量的Fe、Au和Pb,其中,Cu含量为58.63%~62.14%(平均值为60.41%),Zn含量为35.55%~3...

青藏高原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

摘要:<正>1月6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在青藏高原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累计新增铜资源量2 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据介绍,目前青藏高原铜矿资源占全国的2/3以上。中国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4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

湖北省地质局2024年新发现矿产地28处

摘要:<正>2月11日,湖北省地质局举行2025年全局工作会,总结了全局2024年工作,通报了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等情况。湖北省地质局聚力主责主业优服务,在地质找矿、地灾防治等多个方面有新突破。在找矿方面,全年新发现矿产地28处、找矿靶区37处,转化支撑85%的省地勘基金项目,服务支撑全省2024年83.9%的矿业权出让,鄂西页岩气新发现和铌资源综合利用上榜自然资源部“双十大”成果,助推建成国家级能源...

西藏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地质特征及金银赋存状态————作者:刘晓峰;次琼;吴松;李淼;侯依涛;孙文博;欧阳海涛;

摘要: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金资源量约为8 t,矿体分布在英安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的强硅化蚀变带。该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石英—碳酸盐脉阶段(Ⅲ)。通过毒砂温度计相图估算出Ⅰ阶段和Ⅱ阶段的形成温度为(366±4)℃和(263.5±80.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罗布真矿床银主要以可见银赋存于碲银矿中或以不可见银赋...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