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852/P
国际标准刊号:1003-8035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上一本期杂志:《地下水》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海洋科学》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于1991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9单位协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专门登载有关自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黄土湿陷、粘性土胀缩、冻土融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矿井突水、岩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规律、监测、预报,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本刊物是我国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威性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现已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探讨、专题研究、城镇工矿与灾害 、道路工程与灾害、典型实例分析、监测技术、信息系统建设、防治技术与方法。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贵州都匀马达岭滑坡碎屑流形成泥石流特征 亓星,余斌,朱渊,王涛,陈源井

  2.河南卢氏县罗家沟泥石流灾害评价 张建良,车志强,韩国童,王卓

  3.黄土台缘滑坡滑距与滑体形态的关系分析 樊成意,梁收运

  4.陕西旬阳党家坝滑坡特征及防治设计 郭翔,綦莹

  5.水位骤降条件下含砂层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陈亮,巨能攀,赵建军

  6.陕西韩城煤矿群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分析 李成

  7.贵州开阳磷矿山体崩塌形成机理与数值模拟 黄刚,郑达

  8.巨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损害机理研究 陈俊杰,陶宛东,黄成飞

  9.煤层上覆含水层受采煤影响的区带划分 雷崇利,常青,李炳宏

  10.山西大同同忻井田岩体应力状态分析及其应用 车禹恒,张宏伟,韩军,陈蓥

  11.上向弯曲双向槽孔排渗管技术在新厂沟尾矿库的应用 杨燕,唐泽勋,魏作安

  12.线性回归模型在北京平原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范珊珊,郭海朋,朱菊艳,李文鹏

  13.内蒙古黄旗海湿地软土路基的沉降规律分析 韩相超,吕远强

  14.贵州威宁房屋裂缝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探讨 郭果,陈筠,叶永青

  15.河北唐山市巍山长山地裂缝及其预防 张玉宝,刘军波

  16.青海化隆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魏刚,殷志强,史立群,马文礼,崔向红

  17.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山东青岛崂山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 马杨敏,高宗军,李岩铭,管勇,王建收

  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大力发展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山地生态农业

  摘 要:丘陵山区适宜发展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山地生态农业,文章就其循环原理、清洁高效、推广成效和前景以及搞好基础配套工程大力发展等作了阐述。

  关键词:发展,户用沼气,山地生态农业

  本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境内以丘陵低山为主,山大坡陡,沟壑纵横,耕地零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特点是农村人口多,农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以庭院经济为主。自2003年农业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全区建成运行户用沼气“一池三改”80000余户。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养殖-沼气-种植”能源生态模式,适应丘陵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农户为建设单元,机动灵活,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农民愿意为之。山地生态农业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地质灾害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研究展望————作者:佟彬;殷跃平;李昺;唐继婷;杨旭东;徐子烜;

摘要:当下,大语言模型技术迭代速度极快,正加速融入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它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突破了以往在数据分析和复杂建模能力上的局限,革新了传统研究范式。为进一步推动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在地质灾害智慧防治方面取得新突破,文章全面梳理了大语言模型技术的演进特点,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情况。论述了小样本学习、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与迁移应用,还有专家知识嵌入与人机协同等关键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隐患智慧识别的主...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获评4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

摘要:<正>根据《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管理规定》和《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经过初评和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终评、公示,2024年第二批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相关工作已全部完成。2024年12月2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第二批)公告》,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结果,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获评4A级全国性社会组织

海底滑坡动力侵蚀机理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殷跃平;王文沛;邢爱国;黄波林;李滨;韩雷岩;金少强;杨勇;张晨阳;

摘要:海底滑坡会对海上风电、海底光缆、海洋平台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给“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和保障海洋工程地质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文章系统回顾了海底滑坡浊流地质灾害的研究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海底滑坡浊流链动特征、动力侵蚀类型、触发-演化-运移-侵蚀沉积机制、侵蚀理论模型及其对海底隆起、峡谷、盆地等复杂地貌的影响,提出了定量、多相、全过程、侵蚀-流态转化耦合的海底滑坡浊流动力侵蚀研究思路。最后,针对...

汶川地震震后七盘沟泥石流动态物源危险性评价————作者:苏娜;徐林荣;李永威;李佳珅;汤玉兰;

摘要:“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震区山体表面产生大量碎屑物,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来源,大大增加了泥石流的危险性。多年来,研究人员针对震后泥石流危险性的评估主要考虑植被恢复情况,较少考虑泥石流沟道存在大量的动储量物质对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影响。为此,基于现场勘察资料,以汶川县七盘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多尺度监测手段(Landsat系列、Quick-bird与无人机)对震前震后坡...

堰塞湖溃决生命损失快速评估——以岷江流域石坪滑坡为例————作者:李丽萍;刘建康;韩晓兰;张恒翔;宋哲源;赵万玉;

摘要:堰塞湖溃决具有突发性、冲击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快速评估堰塞湖溃决可能造成的生命损失,对应急决策、应急疏散等应急响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达到及时、快速和准确评估的目的,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简化参数的堰塞湖溃决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体系,分别从堰塞坝稳定性、溃决洪水峰值流量、溃决洪水演进、洪水生命损失4个模块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利用白格滑坡堰塞湖溃决事件进行验证,准确...

决策树分类在铁路沿线桉树提取及滑坡隐患识别中的应用——以贵广高铁广西段为例————作者:马明明;伍尚前;谢猛;童鹏;袁晓波;

摘要:桉树因生长习性特殊,会导致土壤的肥料和养分流失,引发土地退化,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广西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区域内铁路沿线种植有大量桉树,致使铁路沿线存在滑坡隐患。为了对铁路沿线的滑坡隐患进行超前识别,文章以贵南高铁广西段为例,基于Landsat9 OLI、 GF-7影像和DEM数据,使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铁路沿线1 km缓冲区内桉树种植范围,再综合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滑坡隐患。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新市—金阳公路唐家湾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作者:程强;周兴泉;张肖;

摘要: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对于分析滑坡形成机理和制定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文章以工程诱发的唐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施工前后的6期无人机影像得到高分辨率DOM,基于相邻两期DOM中识别的特征点作为监测点,根据其位置的变化得出地表位移矢量数据,进而结合地质勘探和深部位移监测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工程建设前滑坡区无明显变形(第1个观测周期),工程施工后的第2观测周期(2021-03-15—202...

湖北应城石膏矿区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分析————作者:晏智伟;苏昌;张国栋;徐志华;杨晓红;张晨;盛灿;

摘要: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对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及居民生命财产和矿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湖北应城石膏矿距今有近400年的开采历史,长期地下开采形成了较大范围的采空区和地面塌陷。在系统收集矿区前期资料和补充调(勘)查的基础上,采取多因子综合分析和地质分析法,分析了地面塌陷类型及发育分布规律,基于“三带”理论,对老窿型和采空型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应城石膏矿地面塌陷主要为小-中型,地面...

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堆积层剪切特性与强度参数分析————作者:张卫雄;杨校辉;丁保艳;朱文杰;任永忠;

摘要:研究古滑坡中堆积层的强度特性是进行滑坡稳定性验算及其防治的重要环节,为合理确定古滑坡堆积层稳定性分析中的强度参数,依托甘肃舟曲江顶崖古滑坡治理工程,以滑体土(碎石土)、滑带土(含砾黏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取2个典型地段采用平推法进行现场大型剪切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基于工程类比法的力学参数建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滑带土剪切应变较小时,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有交叉现象,土样的剪应力随正应力...

聚丙烯纤维水泥加固土质边坡的抗冲刷有效性分析————作者:亓星;杨浪;刘焕;曹汝亮;

摘要:以水泥和聚丙烯纤维在粉质黏土边坡坡面抗冲刷防护应用为背景,探讨了聚丙烯纤维水泥加固粉质黏土边坡的抗冲刷有效性。基于室内试验,开展水泥和纤维的掺量对粉质黏土抗剪强度影响试验,并基于试验配比进行边坡冲刷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与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呈正相关,聚丙烯纤维可进一步提高加固土的黏聚力;边坡坡比对土体的抗冲刷效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影响;与未加固的素土坡面相比,加固后的边坡坡面抗冲刷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无人机贴近摄影技术在高陡边坡的三维重建与结构面识别中的应用————作者:王林峰;蒋辉;唐宁;黄晓明;谭国金;

摘要:地质灾害调查可及时发现隐患、发出预警,避免生命财产损失。为解决高陡边坡调查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的高陡边坡三维重建与结构面识别方法。以重庆南川甑子岩为例,首先通过无人机贴近摄影和航线补充摄影获取高清航拍图,利用SFM-MVS算法构建精细三维模型和三维点云;然后提出自适应KNN算法,提高点云共面性检测通过率,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最佳平面方程,利用遗传退火模糊C算法实现点云聚类;...

铁路边坡变形在线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以朔黄铁路为例————作者:谷牧;

摘要:基于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铁路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和高可靠的特点,监测性能与数据处理模型密切相关。以朔黄(朔州—黄骅)铁路边坡变形在线监测系统为例,针对数据处理中涉及的数据预处理,噪声抑制和变形趋势预测三个环节开展研究。首先在数据预处理中采用3σ准则识别监测数据中的异常值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其进行修正,然后将CLEAN算法引入变形监测领域,利用CLEAN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噪...

含断层偏压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支护方案优化————作者:刘晓龙;孙闯;王慧;张维明;郑兴炫;王毅婷;

摘要:为探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制定相适应的围岩变形控制技术,以清泉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偏压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进行分析,基于FLAC3D研究有无断层条件下不同支护状态围岩稳定性,明确围岩变形机理并提出控制措施。研究表明:(1)偏压效应下后行洞开挖扰动使上覆围岩与断层带相交层面张开、层间岩体弯折破裂,围岩应力重分布且断层破碎带进一步恶化,导致围岩变形严重;(2)软弱围岩自稳...

信息量法与随机森林耦合模型和临界月平均降雨阈值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与区划——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作者:彭双庆;刘朋飞;陈刚;王丽萍;张伟;罗文文;景熙亮;

摘要:提高降雨型滑坡易发性预测精度和构建合适的降雨阈值模型对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采用信息量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和信息量-随机森林耦合模型进行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不同模型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方面积和易发性分布规律。提出滑坡临界月平均降雨阈值模型,反演出不同时间概率下的临界月平均降雨阈值。将易发性结果与时间概率等级进...

考虑负样本取样策略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区划——以四川省巴中地区为例————作者:龚学强;席传杰;胡卸文;胡亚运;周永豪;张瑜;

摘要:滑坡易发性评价是滑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指导防灾减灾工作,但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当前针对斜坡单元的负样本采样优化策略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四川省巴中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相对高差、历年平均降雨等11个影响因子,以优化斜坡单元负样本采样策略建立地理加权回归-随机森林(GWR-RF)耦合模型,并将评估结果与多次全域随机采样策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全域随机采样会导致易发性...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通道网络及其在沟谷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作者:罗雨梦;王保云;袁若浩;王旭;刘存熙;陈跨越;

摘要:针对泥石流灾害评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双通道网络(dualchannel fusion attention mechanism network,DCFAMNet),旨在快速识别沟谷型泥石流灾害。首先,根据历史泥石流点记录,以沟谷数字高程图像(digital elevation map, DEM)及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设计以双通道网络结构为基础技术框架,在...

甘肃积石山Ms6.2级地震区滑坡危险性评价与区划————作者:王秀琴;牛全福;王浩;程西安;李克恭;牛虎林;

摘要: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崩塌和滑坡等地震次生灾害。基于震前震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利用目视解译的灾害点和影响因子特征集构建Max Ent模型进行地震后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认为:(1)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点主要分布在1 700~2 250 m高程带、坡度20°~25°的阳坡范围内,在距道路距离1.5 km、距断裂带...

贵州龙潭组地层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特点及成因机理————作者:赵翠;覃红亮;朱昱桦;黄广才;吴波;何纯田;徐安全;

摘要:长期以来,从事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的专家学者主要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方面来研究,但尚未论证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自然因素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溶作用、降雨、风化作用以及植物根劈等天然原因;人为因素指采矿等人为活动。文章通过现场调查、工程测量、综合分析,总结了贵州龙潭组地层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特点,以AH煤矿为例,地质灾害主要发育有地面塌陷、崩塌2类,其中塌陷坑均发育于第四系,规模...

2024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突出贡献编委

摘要:<正>为感谢《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委为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付出的不懈努力,编辑部根据编委参与选题策划、专题组稿、撰发特邀稿件等情况,推选出2024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突出贡献编委”

2024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审稿专家

摘要:<正>2024年,120位审稿专家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为本刊审读稿件,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所有参与审稿的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302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