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科技产业》自1987年创刊,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刊物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成长,它追踪报道并见证了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历程,为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民营科技发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高校科技产业、产学研合作,特别在科技创新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刊物融新闻、科技、产业、金融、市场、信息于一体,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工商界、金融界、政府管理部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中高端杂志。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连续两届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期刊”;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期刊奖”,是全国百家重点期刊和全国百家重点科技期刊。作为中国科技部推荐的首选刊物,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有三个版块。其中,政策学术版是针对当前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政策指导和学术研究有机的结合,进行前沿性探讨,设有高层论坛、软科学研究、热点透析、探索与思考、企业战略等围绕新时期热点问题的栏目;创新实践版主要反映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企业自主创新、调查研究、科技园区、高校、信息化、现代管理、创业纪实、产学研合作、科技与金融结合等。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发展民生科技保障改善民生 本刊编辑部
2.李源潮:认清时代责任增强创新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3.韩启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4.万钢:科技实力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5.神十续写飞天梦开启太空新征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肖桂华
6.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王丹
7.加强协同配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成立 苏楠
8.院士专家汇聚黔中携手地方同步小康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亮点频闪 华锐
9.中国科协年会简介
10.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二十六分会场侧记 刘瑞营
11.协同创新着眼民生转型发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观点集萃 翟万江
12.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升级 姜龙
13.政产学研金合作构筑海门创新发展增长极第二届中国海门科技节暨政产学研金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施勇
14.科技海洋海门梦想专家学者共话海门创新发展 王丹
15.科技让国家更富强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美丽北京科技周450余项成果创新高4大科技亮点添新彩 蒋向利
16.2013全国科技活动周十大示范活动
17.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共创美好幸福生活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剪影 蒋向利
18.科技列车湘西行:振兴武陵服务三农温暖百姓 王丹
职称论文发表网范文:土地流转过程利益问题的研究
摘 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收益问题复杂,要严防农民土地流转收益被侵占,或是被地方强权组织盘剥,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有可能会出现因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地方腐败现象。这必将会引进全国农民的强烈不满。该研究者简要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收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实现土地级差定价,农民自由选择定价内容;合理划分集体提留收益比例,公开集体收益去向;规范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有偿收费,明确服务收费项目;全额减免土地流转登记服务各类手续费及合同手续费。该研究者希望我国政府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问题,真正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流转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重抓和严抓,从而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网,土地流转利益,土地收益分配,土地流转过程问题
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越来受到全国人民重视,农民土地流转问题也成为了国家重视的问题。我国要发展农业经济,土地流转问题必须正确面对。当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由于土地包干到户存在一些生产力低下、产出量小等问题,但它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因而仍然是我国不能动摇的基本国策。我国当下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农民土地流转定价利益及集体部分资金提留问题,流转登记相关费用问题,为获低价承包户非成本支出部分问题,以及环保下土地流转后的治理利益问题等。该研究者通过研究土地流转过程的利益问题,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中国科技产业最新期刊目录
春潮涌动启新程 锐意进取谱华章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赵乐际主持大会————作者:白静;
摘要:<正>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肩负人民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本刊特别撷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产学研融合研制复兴号高速列车————作者:卢春房;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与产业融合,主要手段就是产学研融合。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头部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一手掌握自身资源,一手可协同相关单位资源,既有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义务和责任,又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因此,企业具有推动创新的天然动力
首场“代表通道”聚焦社会热点和百姓心声————作者:周烨;
摘要: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3月5日开启。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媒体采访,聚焦社会热点,传递百姓心声
回应民生需求 传递信心力量——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作者:杨伊静;
摘要: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粮食安全、银发经济、机器人技术等热点话题,驻足通道回应民生需求,传递信心力量
产学研融合 创新促发展——代表委员共话产学研深度融合————作者:白静;
摘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产学研深度融合呼之欲出。到底该如何破局?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塑造新优势 培植新动能——代表委员热议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周烨;
摘要: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完成好2025年目标任务,必须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本刊特别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一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基于四链融合的大学产学研新生态构建研究————作者:王文;侯莹;许翔;
摘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多方主体。在四链融合背景下,高校应发挥科技创新引领的融合剂作用。本文立足四链融合理论基础,探索构建大学产学研新生态路径和方法,旨在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更加稳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推动国资央企业务智能化升级——以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作者:张宇;王玉梁;张碧昭;
摘要:本文聚焦科技创新关键路径——产学研合作,剖析在国家创新战略推进下,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导向及其为国资央企传统业务提质增效带来的重要价值。以电信数智公司为例,详述其运维业务面临的挑战和产学研合作中的实践探索,包括合作前的准备工作、与高校的合作项目及其成果等,为企业产学研合作提供宝贵借鉴,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作者:周迪;李思颖;
摘要:2024年,低空经济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较大,市场空间充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各省市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和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本文将梳理国内先行省市的发展经验和山东省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发展启示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作者:翟万江;
摘要:<正>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作者:周烨;
摘要:<正>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杭州未来科技城:回眸来路盈硕果 奋楫前行展宏图
摘要:<正>近年来,未来科技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国家高新区建设,拼字当头、勇于突破,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2025年1月15日,来自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浙江2025年首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也是未来科技城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折射。近年来,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人才引领...
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苏华;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技术赋能、高素质人才支撑等关键要素,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职教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够紧密等问题,必须不断深化现代职...
医工交叉协同创新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张海军;
摘要:<正>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医疗需求也是愈发复杂多样,传统医疗设备和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列为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每月头条
摘要:<正>2025年03月号01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提出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报告强调紧抓高...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共绘科技强国新蓝图——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侧记————作者:杨伊静;
摘要:<正>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正式开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以智慧激荡思想,以提案凝聚共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守好安全“底线”————作者:齐向东;
摘要:<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格局,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让人为之一振,不仅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再次迈出关键一步,也让我们看到民营科创企业担当创新主力军的强劲实力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高纪凡:争做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作者:白静;
摘要:<正>“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民营企业家,我深感责任重大,更好履职是职责所在。”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向记者分享他过去一年的履职感悟。“2024年,我从北京回来,首要之事就是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实验室建设,分别向位于常州和复旦大学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宣传贯彻,并与研究人员共商如何优化前沿研究和基础研究布局,特别是研发面向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的新技术。同时,...
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科学城“科学”+“城”体系构建路径研究————作者:刘娟;
摘要:国内外科学城建设实践表明,科学城既要有“科学”,也要有“城”,是“科学”+“城”的统一体。本文结合科学城内涵、功能、发展趋势,以北京未来科学城为实践案例,构建出集体系要素、体系平台、体系内容、体系功能、体系目标、体系使命为一体的“科学”+“城”框架体系,并进一步分析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导,优化布局科学城“科学+城”框架体系,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前路漫漫亦灿灿 经济向好信心足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科技含量“爆表”————作者:白静;
摘要: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5位负责人就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解疑答惑,对我国经济向好信心满满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酒世界
- 省级《吉林气象》
- 国家级《轮胎工业》
- 省级《变频器世界》
- 省级上海化工
- 省级自然与科技
- 国家级 海洋地质前沿
- 国家级《混凝土》
- 省级新体育
- 北大核心《粘接》
- 国家级《安全与电磁兼容》
- 国家级《中国钢铁业》
- 北大核心《绝缘材料》
- 省级《科技创新与应用》
- 北大核心《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 省级《水利水电快报》
- 省级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 国家级《建筑设计管理》
- 国家级《中国涂料》
- 省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粉煤灰综合利用》
- 国家级人与自然
- 省级《天津造纸》
- 省级新型炭材料
- 国家级铁道勘察
- 省级《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 学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 国家级金属加工(热加工)
- 北大核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铸造设备与工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