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她是青少年和广大宇航爱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学习航天知识的园地,漫游太空世界的挚友,启迪科学思维的良师。
本刊是一份专为太空爱好者办的以探索宇航奥秘,传递太空信息,展现尖端武器,透视天战酷网为主要内容的月刊。《太空探索》是全国唯一宇航科普月刊,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权威性航天科普杂志,面向国内外发行。杂志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她是青少年和广大宇航爱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学习航天知识的园地,漫游太空世界的挚友,启迪科学思维的良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2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普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设有热点聚焦、太空新航线、宇宙奥秘、星际探索、谍影传奇、尖端武器、载人航天、星空夜话、探测时空、宇航博士、神奇人物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组装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胡杨
风云四号卫星研制进展顺利 航讯
风云三号C星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航讯
风云二号F星台风预报准 杭文
天宫一号应用数据推广服务平台开通运行 航讯
天宫一号完成2014年首次轨道维持 杭文
嫦娥二号刷新中国深空探测高度 航讯
多芯光纤穿墙插头研制成功 航讯
我国首个全搅拌摩擦焊贮箱通过强度考核 杭文
航天产品进入舰船新领域 杭文
航天科技集团组合动力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杭文
长征七号首个芯一级箭体总装全面展开 杭文
玻利维亚卫星频率协调咨询完美收官 航讯
我国最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研制获得新进展 航讯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 阳光
欧空局将研究空间碎片清除任务 阳光
工程师论文范文: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
【摘 要】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其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比较广,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减少路基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本文对碎石注浆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还对碎石注浆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监测方案,希望对相关施工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技术
我国的公路工程发展很快,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总结了较多的施工经验,而且也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完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而且工期比较长,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还要不断的优化施工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是施工达到满意的效果。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应用这项技术后,路基施工中的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而且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也有所减少。
太空探索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命名公布
摘要:<正>中国登月服命名为“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中国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体现载人月球车将助力中国人探索月球奥秘的核心使命与应用价值。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探月不烧钱:“拼车”或成深空探测新潮流————作者:张凯;
摘要:<正>北京时间1月15日下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发射台起飞,执行全球首次月球“拼车”发射服务,将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月球着陆器和日本ispace公司的坚毅号月球着陆器送入太空。在未来数月内,两个探测器将分别开展多项月球科研考察和试验,刷新商业月球探测任务纪录。那么,探月“拼车”究竟怎么“拼”?未来可能还会衍生出哪些深空探测任务的“拼车”模式呢
太空激光通信:建设天地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作者:兰顺正;
摘要:<正>近期,多国开展太空激光通信试验的新闻陆续曝光,涉及利用激光的固有优势,在低轨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深空探测器和地面站之间、巨型星座组网星之间进行通信测试。这些新闻促使太空激光通信技术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优势鲜明独树一帜激光作为一种特殊光源,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等优点。太空激光通信就是利用激光作为信号载波,将语音和数据等信息调制到激光上进行传输。与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相比,激光通信具有许...
“锆石”:投入实战的俄罗斯海基高超声速导弹————作者:穆易;
摘要:<正>近期,俄罗斯首次发布锆石高超声速导弹舰载发射的高清视频。2024年2月和3月,俄罗斯多次在俄乌战场上使用锆石高超声速导弹打击乌克兰高价值目标。作为继“匕首”之后第二款实战应用的高超声速导弹,“锆石”的性能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实战运用世界第二2018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六大杀器”,其中包括三款高超声速导弹:陆基“先锋”、空基“匕首”和海基“锆石”
(17)1975.11.26 天外有来客——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作者:四石 ;河宏;
摘要:<正>1963年元旦午夜时分,钱学森还在书房里翻阅着国外的新资料。倏然间,资料上的几个字在他的眼里被放大——“发现者”,这是美国研制的第一代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钱学森从资料里洞察到侦察卫星的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美国从1959年到1962年发射了38颗“发现者”卫星,苏联每年也发射十几颗,美苏两国正用这种卫星作为太空争霸、窃取军事情报的工具。钱学森在他的记事本上写下了一行字:“返回式遥感侦察卫星……...
从小孔成像到为黑洞拍照(下)————作者:叶楠;
摘要:<正>随着物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光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可见光。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将各个波段的天文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以避开地球大气对除可见光和射电波之外波段的吸收,全波段天文学成为了可能。除此以外,人类也开始向其他行星系统发射人造探测器。就像摄影圈里流传的一句名言,“焦距再长的镜头也比不上离得近。”毕竟距离是宇宙空间中最不缺少的东西,也是最难以逾越的东西
2025.1.21~2025.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作者:江山;
摘要:<正>~
太空探索 有你一份
摘要:<正>《太空探索》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以“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为宗旨,以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画面打动读者为己任,一册在手,带你尽揽世界航天风云。《太空探索》杂志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优秀科普期刊”推荐名单(共20种)。订阅方式:1.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168国内统一刊号:CN11-4492/V2.中国邮政微商城网上订阅(请扫描二维码)3.银行...
长八甲首飞成功,满足高效低成本发射需求————作者:邓雨楠 ;紫宸;
摘要:<正>2月11日17时30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顺利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八甲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实现系列化。全面升级性能进步航天发射市场调研发现,中低轨道卫星发射需求日益增长,商业航天市场上迫切需要一款既能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又具备高性价比的火箭,长征八号甲火箭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突破!太空人工光合作用潜力大————作者:张雪松;
摘要:<正>近期,借助天宫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内的基础试验机柜,中国航天员顺利开展了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高效的二氧化碳转换和氧气再生技术。光合作用是地球碳循环和氧气生成的核心环节,而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对人工光合作用日益重视,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有助于为人类开发利用地外资源、建造太空基地乃至开拓地外殖民地奠定基础
美国小火箭:在“夹缝”中求生存————作者:张晨;
摘要:<正>作为世界上目前技术水平最先进、货架产品最多、空间进入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仍然稳坐世界第一航天强国的宝座。这个市场不仅催生了可靠性极高的“渐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和发射频率极高的猎鹰9火箭,也依靠其大量货架产品和人才积累,出现了许多小火箭,一些火箭十分成功,而一些火箭则成为了彻底的笑料
日本商业小火箭发展之路————作者:张伟;
摘要:<正>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发展固体运载火箭技术受到美国限制。但日本仍然开发了L系列固体探空火箭,并在1970年2月11日使用L-4S-5系列探空火箭的第六发L-4S-5,将24千克的大隅5号卫星送入绕地轨道,使日本成为第四个自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萨德反导系统:致力于末段高层区域防御————作者:杨慧君;
摘要:<正>国外媒体报道,2024年12月27日以色列使用美国萨德反导系统拦截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弹道导弹,这是该系统历史上的第二次实战应用。此前在2022年阿联酋曾使用萨德系统成功拦截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开创了该系统自2008年实战部署以来的首次实战。那么,萨德反导系统性能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又是如何
SiAW导弹:隐身战机的新型对地攻击武器
摘要:<正>2024年11月19日,美国诺·格公司向外界宣布,其已向美国空军交付了首枚“防区内攻击武器”(SiAW)导弹。下一步该导弹将在美国空军的F-35A战斗机上开展挂载飞行试验,以验证F-35A战斗机能否安全携带和发射SiAW导弹。引人瞩目的“防区内攻击武器”2017年3月29日,在美空军提交给国会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的书面备忘录中,将SiAW形容为一种空面导弹,任务是攻击高端对手维持“反介入/区...
(18)1977.8.31 踏海追星——远望1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下海————作者:四石 ;河宏;
摘要:<正>说起火箭发射,相信大家脑海中首先就会想到倒计时与点火发射的场景,而发射之前的准备工作通常不那么容易引人关注。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每次我国火箭发射之前,都会有“远望测量船出发”这样的新闻,事实上,这也是保证火箭能够上天正常飞行的重要一环。有人可能要问了:上天的事儿,跟船有什么关系呢?君不知,那船上有个无形的手在牵引着火箭飞呢
麦克迪维特:从航天员成为阿波罗计划管理者————作者:李嵩;
摘要:<正>2012年8月,被称为“登月第一人”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去世后,他的遗孀卡罗尔在整理遗物时,意外找到了一个白色布袋,袋口由金属框架支撑,外面没有明显标识,里面装有一台摄像机、一台金属工具以及其它一些像绳子一样的东西。经过美国宇航局的专业人士辨认与分析,这个口袋是阿姆斯特朗完成人类首次登月时使用的手提工具袋,里面的摄像机和工具都是当年登月时使用过的真家伙。这个手提工具袋有个专门的名字——麦克迪维...
短消息
摘要:<正>“神十九”乘组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1月21日,经过约8.5小时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飞船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开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于1月25日正式开工,计划用地2000余亩,主要建设发射区、技术区和测控站。其中,技术区将建设商业...
太空新航线
摘要:<正>美国4家公司将提供商业地月通信服务近日,美国宇航局向直觉机器公司、康斯伯格卫星服务公司、瑞典航天公司美国子公司和卫讯公司下达了任务订单,要求为近地空间网提供保障服务。近地空间网支持距离地球200万千米范围内的太空任务通信,包括设置在世界各地的地面站以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TDRS)系统。目前,TDRS系统由7颗静地卫星组网,预计会使用到21世纪30年代,为国际空间站、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其他地球...
2025.1.21~2025.2.20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
太空探索征稿启事
摘要:<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8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人与自然
- 省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上海航天》
- 省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省级世界汽车
- 北大核心《国土资源遥感》
- 省级《东北煤炭技术》
- 北大核心《科研管理》
- 北大核心《现代制造工程》
- 省级中南公路工程
- 国家级《中国标准导报》
- 省级当代矿工
- 省级声屏世界
- 国家级《电气制造》
- 国家级高速铁路技术
- 国家级资源与产业
- 省级珠江水运
- 省级《生命科学仪器》
- 北大核心真空
- 省级广西轻工业
- 北大核心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分析理论与应用
- 北大核心《生物信息学》
- 省级轧钢
- 省级《城市质量监督》
- 国家级现代舰船
- 省级《内江科技》
- 省级遵义科技
- 学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 省级麻纺织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