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索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492/V
国际标准刊号:1009-6205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上一本期杂志:《航空标准化与质量》交通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航空》国家级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她是青少年和广大宇航爱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学习航天知识的园地,漫游太空世界的挚友,启迪科学思维的良师。

  本刊是一份专为太空爱好者办的以探索宇航奥秘,传递太空信息,展现尖端武器,透视天战酷网为主要内容的月刊。《太空探索》是全国唯一宇航科普月刊,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权威性航天科普杂志,面向国内外发行。杂志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她是青少年和广大宇航爱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学习航天知识的园地,漫游太空世界的挚友,启迪科学思维的良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2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普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设有热点聚焦、太空新航线、宇宙奥秘、星际探索、谍影传奇、尖端武器、载人航天、星空夜话、探测时空、宇航博士、神奇人物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开始组装

  百度“放卫星”,有没有可能? 胡杨

  风云四号卫星研制进展顺利 航讯

  风云三号C星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航讯

  风云二号F星台风预报准 杭文

  天宫一号应用数据推广服务平台开通运行 航讯

  天宫一号完成2014年首次轨道维持 杭文

  嫦娥二号刷新中国深空探测高度 航讯

  多芯光纤穿墙插头研制成功 航讯

  我国首个全搅拌摩擦焊贮箱通过强度考核 杭文

  航天产品进入舰船新领域 杭文

  航天科技集团组合动力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杭文

  长征七号首个芯一级箭体总装全面展开 杭文

  玻利维亚卫星频率协调咨询完美收官 航讯

  我国最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研制获得新进展 航讯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 阳光

  欧空局将研究空间碎片清除任务 阳光

  工程师论文范文: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

  【摘 要】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施工技术,其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比较广,这项技术可以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减少路基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本文对碎石注浆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还对碎石注浆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监测方案,希望对相关施工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技术

  我国的公路工程发展很快,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总结了较多的施工经验,而且也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完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而且工期比较长,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还要不断的优化施工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是施工达到满意的效果。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应用这项技术后,路基施工中的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而且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也有所减少。

  太空探索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空间站:太空实验忙,科研成果多————作者:航星;

摘要:<正>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以来,作为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为我国开展高水平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行开展的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取得了诸多宝贵成果

“星舰”第八飞再受挫成熟之路道阻且长————作者:田丰;

摘要:<正>北京时间3月7日早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舰”第八次试飞再次折戟沉沙。此次任务是“星舰”经历过第七次试飞失败和一个半月事故调查及整改后的恢复性发射。试飞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三次实现了“星舰”第一级由发射台“筷子”机械臂捕获回收,但编号S34的第二枚V2版“星舰”第二级因出现重大异常而解体,未能完成预定试飞任务。V2版“星舰”第二次试飞失败,为原本高歌猛进的“星舰”项目蒙上阴影

拓网提能,美军通信卫星持续进化————作者:张晨;

摘要:<正>2024年底,日本、波兰相继宣布加入“宽带全球卫星联盟”,计划利用分别于今年和2027年发射的11号和12号卫星,作为各自的接入点。这表明,美国太空军主导的全球通信卫星网络进一步拓展。与此同时,随着新型通信卫星研制、部署工作逐步推进,美国太空军的通信卫星正在朝着提升通信能力和抗干扰水平的方向不断进化。目前,美国太空军的通信卫星主要包括自2007年起发射的“宽带全球卫星”、自2012年起发射的...

2025.2.21~2025.3.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作者:江山;

摘要:<正>~

小行星来袭,怎么办?————作者:迟惑;

摘要:<正>根据天文学家观察测算,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将在8年后接近地球,引发撞击风险。天文界把2024 YR4归类于阿波罗型。这个名字来源于1862年发现的小行星阿波罗。它们的特点是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轨道半径,而且会横越地球轨道,这样就带来了撞击风险。这颗小行星的临时名称为“2024YR4”,是在2024年12月27日宣布发现小行星时由小行星中心分配的。2024表示发现年,第一个字母“Y...

小行星防御方法,有哪些?————作者:钱卫;

摘要:<正>有关小行星2024 YR4的消息伴随着中国行星防御任务的公开,让人们对小行星防御有了新的关注。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当今人类还没有太多办法可以有效抵御小行星的威胁。除了直接撞击小行星,尝试改变它的轨道,还有什么其它方法

高景一号双星,实现中国商业高分遥感新突破————作者:顾航瑜;

摘要:<正>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是目前国内空间分辨率最高、几何精度最高的商业遥感卫星,入轨后状态良好,各项遥测数据正常,各分系统陆续正常开机工作,进入在轨测试阶段

把“灾星”变成财宝?————作者:松堂;

摘要:<正>在小行星造成的威胁面前,人类是团结一致保卫家园,还是惊慌失措、各自等死呢?这是社会学者无法达成一致的话题。毕竟,人性是趋利的,小行星防御要花那么多钱、持续努力那么长时间,却仅仅为了防范百分之几的撞击概率。很多人会问,这种事情值得吗?不过,小行星防御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较乐观。探测、跟踪和抵挡小行星所用的技术也能用来开展小行星采矿活动,不但有利可图,而且称得上利润丰厚

2025.2.21~2025.3.20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

太空探索征稿启事

摘要:<正>《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创刊于1981年(当时刊名《航天》),办刊宗旨是:普及航天知识、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2018年,杂志全新改版,现面向广大专家、学者、科普作家、航天爱好者、学生等征集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太空探索有你一份

摘要:<正>《太空探索》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航天科普月刊,以“普及航天知识、探索宇宙奥秘”为宗旨,以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画面打动读者为己任,一册在手,带你尽揽世界航天风云。《太空探索》杂志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优秀科普期刊”推荐名单(共20种)

天体距离测量简史(1)————作者:叶楠;

摘要:<正>流星发生的高度约100千米,天宫空间站高度约400千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度约3.6万千米;月球距离我们38万千米,太阳距离我们1.5亿千米,飞行了快半个世纪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现在距离我们249亿千米;南门二距离我们4.3光年,太阳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可观测宇宙的边界距离我们约138亿光年。我们知道这些天文数字的距离很遥远,但它们究竟有多遥远是无法通过想象去理解的。在地球这个我们曾经...

“金穹”:美国下一代导弹防御系统————作者:杨慧君;

摘要:<正>1月底,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一份行政命令,要求打造“美国铁穹”防御系统,保卫美国及其盟友。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此举引起了国际媒体的热议,普遍认为“美国铁穹”系统与以色列版“铁穹”系统不可同日而语,更像是一个新版的“星球大战”计划。2月25日,美国防部宣布将“铁穹”系统更名为“金穹”系统,进一步验证了外界对该系统的猜测

“匕首”:在战场上演“秒杀”行动————作者:穆易;

摘要:<正>近期,俄罗斯确认已完成苏-34战斗机挂载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改装,这一全新组合已经实施了对乌克兰重要军事目标的打击任务。2022年3月18日,匕首导弹亮相俄乌战场,拉开了人类首次使用高超声速导弹进行实战的序幕。此后,“匕首”多次在俄乌冲突中上演“秒杀”行动,取得优异战绩,但是也曾多次被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拦截,打破俄罗斯此前声称的“不可被拦截”神话,更是引发世界媒体争论。那么,作为世界首款服役并...

老骥伏枥——长二丙火箭的前世生今————作者:四石 ;河宏;

摘要:<正>在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有一个老祖宗式的火箭,第一代长征火箭的身体里都有它的血统,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的身上依旧存在它的胎记——它就是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1982年9月至2025年2月已发射82次,以其可靠的技术、97.6%的成功率,担纲了中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然而,它辉煌的起步竟源于一次悲壮的失败…

通信卫星升空的母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者:四石 ;河宏;

摘要:<正>1970年12月,一支神秘的队伍悄然走出西北大漠,开赴川西大凉山红军长征“彝海结盟”之地。面对满眼的荒山、没膝的枯草、遍野的怪石和零星散布的彝胞陋房,近万名创业者开始建设我国第二个卫星发射基地。“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宁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就是当年创业者的写照。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人迹罕至的穷山沟,后来会成为一座享誉世界的现代化航天城

进军36000千米——长征三号火箭功不可没————作者:四石 ;河宏;

摘要:<正>英国皇家空军退役军官亚瑟·克拉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在1945年的预言真的能实现。那一年他发现,在距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处,存在着一条可以使卫星相对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神奇轨道,并预言如果能在此轨道上等距离配置3颗人造卫星,那么地球上除南北极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卫星通信。19年后,随着辛康3号通信卫星的发射,美国首先掌握了飞上此轨道的技术。在这条轨道上缺席多年的中国终于在1984年开启...

“赤霄”出鞘: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新进展————作者:兰顺正;

摘要:<正>1月14日,中国科学界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重大成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顺利完成测试,其核心设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等离子体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人造太阳”成真提供了新的希望和动力

商业月球探测前景如何————作者:常飞;

摘要:<正>近期,国际商业月球着陆器动作频频,商业航天积极追逐新市场领域。3月2日和3月7日,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的蓝色幽灵号着陆器和直觉机器公司的雅典娜号着陆器先后实施了落月任务。与此同时,日本商业航天企业ispace公司的月球着陆器正在加紧调整轨道,初步计划于6月初落月

航天员被困太空:美国商业航天的竞争与博弈————作者:杨诗瑞;

摘要:<正>当地时间3月18日,于去年6月乘坐波音公司的星际线飞船飞天而意外滞留国际空间站9个月的两名美国航天员,终于搭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返回地球。美国宇航局启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已近15年,载人龙飞船出色完成历次载人飞行任务,赢得政府和商业客户青睐,快速成长为新一代航天巨头。相比之下,星际线飞船至今未完成全部飞行认证,暴露出波音公司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对其声誉造成巨大打击。两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