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陕西环境》是陕西省唯一的环境保护正式刊物,是宣传陕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窗口,始终立足陕西,体现陕西特色,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对策,放眼世界,开展环保学术交流,培养环境人才,普及环境教育,已成为陕西省环保系统权威性的环保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0年获全国环境期刊评比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环境管理、环境研究、环境监测、环境教育、环境科普、领导论坛、环境理论、基层环保。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陕西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丹江口水库的影响 马乃喜,周文涛,孙纲
2.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 黄建军,李雪梅,薛晓煊
3.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实现韩城可持续发展 刘新兴
4.对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沈炳岗,张甫风
5.渭南“三查”、“三思”、“五禁”活动规范环保执法行为
6.环境监理行风监督员制度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姜万河
7.城镇建设中“天地隔绝”现象对环境的影响 任中兴,赵建奇,王纪山
8.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 韩利琳
9.试论我省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高燕
10.浅议环境审计 樊淑萍
11.环境信息化模型探讨 祝春华,林宣雄
12.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3.试论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 樊小贤
14.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危害 于群力
15.西安曲江新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陈妍珊,杨林
16.浅谈公路绿化设计与环境保护 王耀军
17.汉江洋县段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浅析 王丽萍
18.丽水市酸雨污染特征分析 林植华,陈苏晓
19.“咸阳环保”网站开通
《陕西环境》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核心期刊论文代发: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提要] 建设新型城镇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的要素内容非常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提升文化水平,彰显区域特色,提高城镇生活品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我们需要形成文化元素与城镇品质提升的联动效应,把推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城镇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建设,特色文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建设是符合时代要求和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文化建设,将有利于特色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彼此互助的良好互动关系。
陕西环境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生态保护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摘要: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要体现积极主动的保护,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佳的保护效果,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二是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三
陕西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丹江口水库的影响————作者:马乃喜,周文涛,孙纲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合理调配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大工程。其中中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京、津、华北地区。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及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沟通江、淮、黄、海四大流域,供水范围跨京、津、冀、豫、鄂五省市
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作者:黄建军,李雪梅,薛晓煊
摘要:我国现行分部门管理自然保护区的体制,带来了管理职责不清、挫伤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性和投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该文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投资体系,并且结合管理实际提出了制定分级管理办法、动员社会参与和严格执法等具体措施,以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实现韩城可持续发展————作者:刘新兴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既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我们在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韩城是资源开发型城市,以
对计量认证评审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作者:沈炳岗,张甫风
摘要:该文结合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我省二、三级环境监测站贯彻执行计量认证新准则,顺利通过计量认证评审的体会,提出了计量认证准备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希望对我省各级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工作有所帮助
渭南“三查”、“三思”、“五禁”活动规范环保执法行为————作者:马雷云
摘要:旨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能力的职业操守教育,目前在渭南市环保系统全面展开,通过“三查”、“三思”、“五禁”活动,规范环保执法行为,健全执法程序,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执法形象。全市环保系统职业操守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与评议行政执法和
环境监理行风监督员制度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作者:姜万河
摘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建立和完善以民为本、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建立规范、协调、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正
咸阳建设十大绿色文明支柱为“创模”助力————作者:徐刚
摘要:咸阳市在实施全民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文明工程活动中,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起步,成立了由李永民副市长任主任,宣传、环保、教育、民政、农业、妇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工程”活动组委会。形成了教育部门抓学校、民政部门抓社
城镇建设中“天地隔绝”现象对环境的影响————作者:任中兴赵建奇,王纪山
摘要:该文论述了城镇建设中大面积采用水泥柏油硬化地面形成的“天地隔绝”现象,指出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环境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中国西部开发的法律思考————作者:韩利琳
摘要:该文分析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的趋势,我国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是环境影响评价适应的范围局限性问题、缺乏替代方案的问题和滞后于新经济要求的问题。西部开发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贯彻预防为主、合理布局原则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人类环境权的重要措施。提出了西部开发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构想
试论我省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管理与使用————作者:高燕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环境监测技术队伍日益壮大,监测技术手段和技术力量也有较大提高。据省环保局统计资料显示:全省现有二、三、四级监测站共67个,其中二级站1个,三级站11个,四级站55个。在岗人员1357名,其中高、中级职称专业
浅议环境审计————作者:樊淑萍
摘要:1环境审计的含义在我国,环境审计对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说都是一个新内容。保护和治理环境,遏制环境恶化,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环境审计工作涉及面广,环境审计评价、鉴证工作难度大,我们的构想是环境审计应以
环境信息化模型探讨————作者:祝春华,林宣雄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在推进环境信息化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建设性的提出了关于环境信息化实施工程中的最佳模型——哑铃型模型,在提出模型之后,对该模型在环境信息化中的作用及相关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给出了应用的简例,旨在推动中国环境信息化的进程
略阳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作者:张捷
摘要:近年来,略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而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监测资料显示,2003年城区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SO2和NO2和TSP年
试论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作者:樊小贤
摘要:文章阐述了近现代人对待自然生态的两种基本伦理观点,分析了其弊端,指出应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建立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观
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危害————作者:于群力
摘要:该文阐述了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特性,以及它们对各类文物的危害机理,从而提出了文物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文物场所环境空气质量的治理阐述了设想和意见
西安曲江新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作者:陈妍珊,杨林
摘要:该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特性和影响因子,根据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和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曲江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值,并且提出了调整曲江新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措施,为曲江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其他旅游区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浅谈公路绿化设计与环境保护————作者:王耀军
摘要:1概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及景观协调是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守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公
汉江洋县段地表水水质污染状况浅析————作者:王丽萍
摘要:该文主要介绍洋县地表水污染现状,分析污染成因,探讨了防止地表水污染对策
丽水市酸雨污染特征分析————作者:林植华,陈苏晓
摘要:对1999年-2002年大气降水监测资料的分析:丽水市降水pH值逐年降低,酸雨频率逐年增加,其pH最小值达到3.60,酸雨频率增加到88.12%。丽水市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性降水主要发生在春冬季节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能源与动力工程前沿
- 省级科学课
- 国家级《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 省级《防灾减灾学报》
- 国家级《中国科技术语》
- 南大核心科学与社会
- 学报《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辽宁丝绸》
- 北大核心声学学报(中文版)
- 省级《铜仁学院学报》
- 省级体育科技
- 北大核心厦门大学学报
- 省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新世纪论丛
- 省级住宅装饰
- 省级《湖南社会科学》
- 北大核心《功能高分子学报》
- 省级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 省级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南大核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 国家级《中国设备工程》
- 省级中国安全生产
- 国家级《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 国家级国际泥沙研究
- 国家级《中国科技纵横》
- 北大核心振动测试与诊断
- 国家级《水力发电学报》
- 北大核心《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 省级《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