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技术类期刊,由中国有色金属泶会和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主要刊载采矿、地压选矿、爆破、矿山机电与自动化、矿山计算机应用、矿山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特殊采矿及经营管理等方向的内容。主要面向矿山企业、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矿业经营管理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师生。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现用刊名《矿业研究与开发》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获奖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期刊三等奖;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采矿工程、选矿技术与药剂、机电与自动化、爆破技术与器材。
矿业工程师论文投稿须知:
1. 富钴结壳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陈新明,吴鸿云,丁六怀,孙大伟,Chen Xinming,Wu Hongyun,Ding Liuhuai,Sun Dawei
2. 罗布泊盐湖钾混盐矿水采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李浩,谭昌晶,Li Hao,Tan Changjing
3. 钙芒硝矿床原位水溶开采的耦合数学模型 陈桐,刘中华,胡耀青,Cheng Tong,Liu Zhonghua,HuYaoqing
4. 高分段大间距结构合理崩矿步距研究 余健,刘培慧,寇永渊,Yu Jian,Liu Peihui,Kou Yonyuan
5. 前常铜铁矿采矿回采方案及岩层移动研究 尹贤刚,李庶林,李爱兵,Yin Xiangang,Li Shulin,Li Aibing
6. 基于信息融合的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 李忠,张德强,张进德,张丽娟,武强,Li Zhong,Zhang Deqiang,Zhang Jinde,Zhang Lijuan,Wu Qiang
7. 某矿山采空区围岩和地表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 宋丽霞,陶干强,孙冰,Song Lixia,Tao Ganqiang,Sun Bing
8. 沿空巷道锚杆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徐艳虎,康志强,南峰,刘建庄,Xu Yanhu,Kang Zhiqiang,Nan Feng,Liu Jianzhuang
9.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红外温度场的分形特征 宫伟力,赵海燕,安里千,张艳松,张拥军,Gong Weili,Zhao Haiyan,An Liqian,Zhang Yansong,Zhang Yongjun
10. 万年矿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检测与支护优化探讨 刘庆,安里千,刘升贵,周婷,刘贺翔,Liu Qing,An Liqian,Liu Shenggui,Zhou Ting,Liu Hexiang
11. 应力波在闭合结构面传播过程的波形特性 王观石,胡世丽,李世海,Wang Guanshi,Hu Shili,Li Shihai
12. 瓦斯压力作用下煤岩裂纹扩展机理研究 赵志刚,谭云亮,Zhao Zhigang,Tan Yunliang
13. 某选厂砂矿系统铅锌分离无氰工艺的试验研究 黄承波,魏宗武,陈晔,Huang Chengbo,Wei Zongwu,Chen Ye
14. 越南某难选铅锌矿石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陈锦全,魏宗武,陈晔,Chen Jinquan,Wei Zongwu,Chen Ye
交通运输论文: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小交路列车延误行车调整模式
摘 要:根据实际客流特点,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目的,广州地铁四号线拟实施“黄村~金洲”+“黄村~新造”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营模式。文章结合四号线线路及客流特点,论述在大小交路期间,线上突发大客流或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下的行车调整原则和方法,并指出了调整过程中的风险及其措施。
关键词:交通运输论文,大小交路,延误,行车调整,风险
引言
随着地铁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地铁客流也在不断变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地铁客流,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城市地铁均陆续开通大小交路运行模式。
矿业研究与开发最新期刊目录
海水拌合下高流态矿渣-脱硫石膏碱激发充填材料早期性能与水化机理研究————作者:刘新伟;任皎龙;赵洪波;
摘要:以高流态矿渣-脱硫石膏复合碱激发充填材料(HSD-AA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水质量浓度对其凝结时间、流动性、强度的影响,进而通过SEM、XRD和TG-DSC试验揭示了HSD-AAM早期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水质量浓度的增加,HSD-AAM凝结时间缩短、流动性降低、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提高。与纯净水拌合条件相比,100%质量浓度海水拌合下HSD-AAM流动时间降低了约12%,初凝和终凝时间缩短了...
深部磷矿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全时序应力演化规律研究————作者:孙钱程;王庆文;杨友才;郑民总;朱宗俊;贺旺;
摘要:针对深部磷矿开采过程中充填体强度设计的工程难题,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场胶结充填体全时序(充填阶段、养护阶段、承载阶段)应力进行监测,从而获得充填体内部应力演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第一阶段采充结束后,主要由预留矿柱承载上覆岩体产生应力;第二阶段采充结束后,采场充填体应力分布不均匀,充填体内部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应力分布模式,充填矿柱平均受力为3.0 MPa。现场实测数据分...
冻融循环条件下尾矿材料力学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刘昊;黄刚;张骥;印提军;杨云钦;杨超凡;陈静;
摘要:探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材料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以期为尾矿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含水率的尾矿试样进行了1, 3, 5, 7, 9次冻融试验,并在100 kPa至400 kPa的围压条件下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尾矿的宏观结构变形显著增大,尤其是当含水率为15%时,经过7次冻融循环后,尾砂的孔隙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0~250μm3 钢渣-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作者:薛振林;张坤;甘德清;刘志义;管旭; 摘要:为探明不同配比条件下钢渣-全尾砂充填料浆的流变特性,采用控制剪切速率法开展了充填料浆流变试验,分析了质量浓度、灰砂比和钢渣掺量对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响应曲面法,探究了质量浓度、灰砂比和钢渣掺量对料浆流变特性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对屈服应力和黏度的影响最显著,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屈服应力和黏度呈幂函数增长规律。钢渣的掺入降低了料浆的黏度与屈服应力,显著提升了料浆的流动性,钢渣... 基于矿岩可爆性分级的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究————作者:白朝阳;刘拴平;邓朋; 摘要:为实现地下金属矿山爆破作业降本增效的目标,对太白金矿1 100~1 200 m中段矿岩中深孔爆破工艺进行了研究。选取岩石普氏硬度系数、矿岩容重、波阻抗、完整性系数、抗拉强度为矿岩可爆性分级指标,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这5个指标赋予合理权重,采用集对分析的方法计算待分级区域指标实测值与常用矿岩可爆性级别判据的最大联系度,以此确定了太白金矿六大勘探区域的矿岩可爆性等级。基于矿岩可爆性分级更新了矿区的原... 基于动网格的动态障碍物对巷道风流的影响————作者:张亚爽;张京兆;闫振国;黄玉鑫;崔宇鑫;张金龙; 摘要:为了研究动态障碍物对矿井风速的影响,选取矿车在运输巷道行驶时的巷道进口风速、矿车行驶速度、矿车长度、阻塞比4个影响因素,运用动网格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因素对巷道风流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巷道进口风速与矿车行驶速度的差值越大,巷道横截面的平均风速变化程度越明显,矿车对巷道风流的干扰距离也越长,使得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矿车长度和阻塞比对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运用SP...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球磨机磨矿能耗研究————作者:李晨;侯英;邹存存;王子扬;陈鹏;吕虹序; 摘要:为了降低球磨机的能耗,采用ZQM 250×100型球磨机对高压辊磨后的某铁矿的磨矿能耗进行了研究,并使用磨后新生成的-0.074 mm粒级产品所需的能量作为磨矿能耗的评估标准。通过响应曲面法分析并预测了磨矿过程中,球磨机的介质充填率、加矿量、加水量和磨机频率对新生成-0.074 mm粒级产品的能耗影响、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性和最佳试验条件,并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 内蒙古某含砷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作者:张维佳;刘永茂;AZZAYA Tumendelger;闫宝宝;ALEN Silam;刘双有; 摘要:针对内蒙古某锌多金属矿山的锌精矿含砷超标及砷精矿品位低的问题,对铜、锌、砷浮选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石灰、腐植酸钠、硫酸锌组合抑制砷硫矿物,用乙黄药与Z-200作组合捕收剂强化铜浮选的选择性;锌浮选阶段以石灰、NY作为抑制剂抑制砷,用硫酸铜活化闪锌矿,并采用捕收剂ZC,提高了锌的回收率;砷浮选阶段对铜锌浮选尾矿进一步细磨(-0.074 mm占68.10%),并通过硫酸、水玻璃、硫酸铜药剂组合提高... 中深孔分段空场法开采急倾斜软破薄矿脉的实践————作者:钟勇;杨宁;雷江龙; 摘要:为解决上宫金矿急倾斜软破薄矿脉开采安全性差、损失贫化率大等问题,采用脉外采准中深孔分段空场法对F1-Ⅲ号矿脉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采准工程布置在脉外稳定岩体中,从脉外巷道向矿体内钻凿中深孔控制并回采矿体能够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采用以出矿进路作为爆破的初始自由面,3~4排炮孔同时由下向上逐次爆破形成全断面的无切割工程爆破拉槽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开采费用,简化施工工艺;凿岩过程... 分层废石胶结充填体的充填效果研究————作者:郭团结;黄尊英;刘艳;陈虎;江强强; 摘要:针对废石胶结充填体在充填过程中常出现的分层现象,对分层充填体的充填效果开展了研究。对废石胶结充填体进行切片,分析了充填体不同分层的骨料分布特征。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分层和不分层废石胶结充填体对采空区充填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充入分层废石胶结充填体的采空区顶板中部应力约为3.68 MPa,充入不分层废石胶结充填体的采空区顶板中部应力约为3.61 MPa,不分层充填体顶板沉降程度明显更小,可以对... 超声波作用增强水泥基充填体力学性能和料浆流变性能的研究————作者:沈彬彬;温瑶华;吴煜; 摘要:针对水泥基充填体抗压强度低、充填成本高、充填效果差的技术瓶颈,采用超声波技术改善水泥基充填料浆的性能,通过开展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搅拌时间对水泥基充填料浆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超声作用的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搅拌时间,超声功率是影响充填料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显著性因素,搅拌时间次之,超声时间影响最... 切缝与锚杆锚固联合防控岩爆试验研究————作者:张晓君;杨小瑶;张震; 摘要:针对硬岩岩爆防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切缝与锚杆锚固联合防控岩爆的方法。制备了不切缝的锚杆锚固试样、切缝的锚杆锚固试样及切缝注浆的锚杆锚固试样,开展了不同锚固体试样的锚杆预紧力松弛试验及双轴压缩试验,探讨了切缝与锚杆锚固复合围岩的强度及安全系数。结果表明,与单纯锚杆锚固相比,切缝将应力集中从锚杆锚固区转移至切缝端部,将破裂演化从锚杆锚固区周围转移至切缝远端,降低了试样承载能力、破坏剧烈程度及破碎程度。... 冻融作用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影响————作者:郭斌;来有邦;袁腾;叶会师;夏冬;贾淯斐; 摘要:为探究冻融作用对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强度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影响,对冻融区间为[-20,20]℃、最长冻融周期为280次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开展力学与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岩样单轴抗压强度由干燥时的200.93 MPa下降到冻融280次后的106.64 MPa,降低幅度为46.94%;冻融70次前后,声发射撞击率、累计撞击数、能率和累计能量在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微裂纹演化阶段均存在明显差异;高(周期≥... 超临界CO2致裂砂岩不同致裂阶段尾波信号演化规律研究————作者:李果; 摘要:为实现破岩过程的精准控制,研究不同岩石致裂阶段尾波信号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开展了三轴围压下超临界CO2致裂砂岩的尾波信号试验,分析了砂岩在CO2致裂过程中的尾波信号演化特征及信号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了基于概率密度的尾波扩展敏感核函数,揭示了不同致裂阶段尾波信号的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致裂岩石可分为致裂前期、中期、后期和破... 基于耦合仿真技术的摆式磨机进气风道优化设计————作者:孟声龙;姚嘉;石港威;卢伟;卿树跃; 摘要:为了解决摆式磨机存在的能耗高、风道积料和局部磨损等问题,对现有进气风道(蜗壳和风道叶片)结构进行了分析。基于流体动力学与多相流及离散元耦合仿真技术,对摆式磨机的内部风场与颗粒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开展了蜗壳线型、风道叶片角度和叶片数量的响应面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蜗壳线型有利于降低压损和设备能耗,合理选择叶片角度和叶片数量有利于降低风道中的速度风流不均匀系数,进而调控流场。基于压损和不均匀系数的多目... 基于改进YOLOv8s的矸石流目标检测方法————作者:王国新;祝建东;汝洪芳; 摘要:煤矸分选是煤矿生产的必要环节,煤矸自动识别是实现智能化分选的前提。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矸石目标检测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特征,其精度上限高,但存在模型计算量较大、难以部署实时分选现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轻量级的DVBS-YOLOv8s煤矸石目标检测方法。为了提高模型的推理速度,在YOLOv8s的网络骨干部分引入DSConv和Vanillanet模块,在网络颈部引入Slim-neck实现轻量化;为了提高... 青海某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全粒级短流程浮选回收工艺试验研究————作者:严伟平;张博远;李伦;杨耀辉;李维斯; 摘要:我国榴辉岩型金红石矿资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然而金红石矿大部分属原生矿,因其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石性质复杂、与脉石表面性质差异较小,为矿物的选别带来难题。目前,金红石选矿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回收周期长,致使我国的金红石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针对青海某低品位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开展了全粒级浮选回收短流程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粒级短流程浮选回收”工艺对该矿石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 生态脆弱矿区矿井水特征及资源化适宜性研究————作者:谢国良;廉开元;严明林;韩高将;王开闯;蒋文; 摘要:掌握矿井水特征及功能性利用适宜性是实现矿井水分源处理、分级利用资源化的前提。以榆树岭煤矿矿井水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区域矿井水进行水样检测,划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类型,建立评价体系,综合分析矿井水不同利用方向的功能适宜性。研究表明:矿井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2-·Cl--Na+型,Ⅴ类水隶属度为0.812~0.99... 某铁矿嗣后充填采场单侧揭露充填体稳定状态研究————作者:张金;刘毓;金爱兵;陈帅军; 摘要:嗣后充填矿山二步骤回采时,两侧一步骤揭露充填体的稳定性是安全回采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对某铁矿5371采场一步骤充填体单侧揭露条件下不同位置的应力和位移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揭露充填体底部测点的垂直应力变化最大,约为0.48 MPa;顶部越靠近揭露面测点的水平位移越大,最大水平位移约32 mm;二步骤矿柱的回采速率与揭露充填体的最大垂直应力和最大水平位移值均呈对数关系,对充填体底部... 充填倍线变化条件下的料浆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优化研究————作者:江科;董军庭;蒋谋芳;彭亮;幸吉祥;郑伯坤;黄腾龙;吴灿; 摘要:矿山增储工作随着勘探理论发展和设备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量矿山边深部新增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现有生产系统的匹配度需重新论证,绿色充填回采面临充填倍线变化幅度大,原有料浆管道输送参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对矿山充填材料粒度分布、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等进行试验,确定合理的料浆输送质量浓度为70%~72%;通过理论分析计算,验证已有充填系统设计参数与矿体充填倍线的匹配度,质量浓度为70%和72%的料浆可实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