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与化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炼油与化工

《炼油与化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671-4962
国际标准刊号:1671-4962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大庆石油化工总厂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内蒙古石油化工》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深冷技术》工程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炼油与化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炼油与化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炼油与化工》创刊于1983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大庆石油化工总厂、黑龙江省石油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技术类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全文上网期刊、曾获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期刊二等奖;在作者、编者以及读者的努力下,本刊在炼化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三等奖

  1996年获中石化总公司期刊编辑加工质量奖

  2002年获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期刊评比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题论述、研究与开发、工业技术、机械与设备、物化分析、生产点滴。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催化剂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 杨一青,张海涛,王智峰,杨周侠,王亚红

  柴油车尾气净化NOx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吴建波,王树植

  高流动高抗冲ABS树脂的开发研究 秦凯

  大庆原油性质变化跟踪评价 丛丽茹,关旭

  原油性质变化对常减压装置的影响分析 王翀,唐彬,谭立阳,赫广喜

  真空泵出口瓦斯及污水回收系统在蒸馏装置的应用 裴力君,于凤宝,毛卫

  燃煤助燃剂的作用机理及节煤效果 冷传英

  螺栓紧固扭矩计算方法的探讨 李涛

  循环水水冷器渗漏的判断与维护 唐士曼,肖金玲,周升侠,刘金宝

  加氢裂化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原因分析 左立建

  脱水塔进料换热器的腐蚀机理与防护措施 吕行,王国强,郭斌

  化工图样中典型设备的动态模块开发 佟以丹,关会英,曲峰

  疏水器配管设置方案探讨 李媛媛

  汽轮机结垢在线清洗技术探讨 张建宇,刘延军

  原油快速分析自动预处理控制系统设计 张锐,陈夕松,梅彬,周家庆,冯晓东

  石油化工测量仪表的分类及应用 王明霞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电源抗扰动技术中的应用 刘庆鹏

  《炼油与化工》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期刊论文发表: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探析

  摘要:文章探析了由酚类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溶剂使用情况、反应原料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剂体系下,采用TiCl4作为催化剂进行Pechmann反应来制备4-甲基香豆素,产率高,且此条件下反应温和、操作简单。

  关键词:期刊论文发表,4-甲基香豆素,Pechmann反应,四氯化钛,催化剂,化学反应

  香豆素,又称为苯并α-吡喃酮,天然的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香豆素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凝血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等领域。其香型、药理作用及一些特殊的功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应用于合成新的荧光化合物、抗糖尿病药物、抗菌素等,因此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炼油与化工最新期刊目录

从专利无效纠纷看权利要求中技术术语的使用————作者:杨宇;李爽娜;

摘要:专利是科技成果保护和转化的重要载体,清楚的专利保护范围是成果商业化的基础。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决定,其中技术术语的使用以及其带来的技术术语的解释是包括专利授权、确权,甚至专利侵权诉讼在内的专利保护全流程的关键。通过对1件化学类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的无效请求审查、一审和二审的梳理,通过审查、审理过程中对相同权利要求中技术术语的不同解释思路进行比对分析,旨在为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保护、专利文件撰写提供指...

油田企业含油污泥储运管理现状及趋势分析————作者:张芷青;

摘要:为了解决油田企业处理含油污泥所遇到的困境,探索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含油污泥转运车辆的路径规划、区域内危废暂存库的动态,使用2个关键环节提升企业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效率。通过整合现有先进技术和分析相关技术应用效果,含油污泥的智能化管理能够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带来巨大收益,减轻油田企业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同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现状以及当前信息化发展情况指出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原油204℃前馏分中有机氯含量的检测方法————作者:秦红艳;张翔斌;钱铮;雷泽鑫;郭鉴;

摘要:国家标准GB36170-2018中规定,原油204℃前的有机氯含量不超过10μg/g,采用的是GB/T18612方法,但在不同实验室实际应用过程中,测定结果的再现性较差。文中通过对原油蒸馏中取样量对结果的影响和3种常用有机氯含量检测方法(氧化燃烧离子色谱法、裂解燃烧—微库仑法、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建议,为准确、高效地测定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提供参考

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研究————作者:魏书梅;

摘要:双碳背景下,炼化企业面临由炼油向化工及新材料转型的迫切需求,众多创新性技术得到青睐,其中甲醇耦合轻烃技术是利用耦合改质作用,使轻烃和甲醇发生耦合催化作用,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的复杂性,目前有关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鲜有研究。文中主要总结了目前甲醇制烃技术反应机理和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目的是为甲醇耦合轻烃芳构化反应机理的提出奠定基础,进而提供该技...

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分析方法————作者:刘慧敏;

摘要:砷(As)作为原油的痕量元素之一,通常以有机砷化物的形式存在,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随沸点的不同进入各馏分中。由于对各类馏分油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催化剂的毒害作用,以及管道中砷化物沉淀堵塞管道问题,受到化工企业的关注。为解决砷化物带来的问题,对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分析也越发重要。文中介绍了几种国内外已经发表的原油及馏分油中的砷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分光光度法、ICP-MS等

重质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研究————作者:鄂宇恒;王路海;

摘要:为解决海外重质原油电脱盐存在的难题,采用动态脉冲电脱盐实验装置开展研究。首先从机理上分析了重质原油电脱盐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思路。对多种海外重质原油进行了性质分析,并考察了原油密度、粘度、盐含量、水含量对电脱盐效果的影响,发现重质原油的电脱盐难度远高于轻质原油。对脉冲电脱盐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混合强度、注水量、破乳剂用量)和电场参数(电场强度、占空比、脉冲频率)进行影响规律的考察和优化,得到适合...

管输车用柴油浑浊和堵塞滤网原因研究————作者:白泽宇;

摘要:文中对管输车用柴油浑浊和堵塞滤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对样品的水含量、酸度、滤出物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管输柴油浑浊的原因不是水和油的乳化引起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减阻剂中的胺类化合物和酸性抗磨剂形成的胺盐、管道腐蚀形成的铁盐等是该油品堵塞滤网的主要原因

环己烷原料苯纯度测定方法的研究————作者:叶文;

摘要:测定环己烷原料苯纯度的方法,旧标准采用ASTM D4492和QSHPRD399,标准更新后采用ASTM D7504。苯是致癌物,内标法操作步骤多,操作人员暴露风险大,且称量样品和加内标物增加了成本,整个分析时间较长。新标准中校正因子归一化法能够解决内标法的不足,提高了分析效率。文中对2种方法分析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对其产生的误差进行了探讨。归一化法没有明显不确定来源,而内标法测烃杂的不确定度有±...

薄板热环境下固有频率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检测————作者:马容忠;贾尚谊;吴尽;荣双成;胡建中;

摘要:薄板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各种机械设备制造等领域,而其热环境下的固有频率检测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1种检测热环境下薄板固有频率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方法。首先通过经典小挠度理论和汉密尔顿原理获取控制方程,其次搭建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挠度,最后通过自动微分模块计算控制方程偏差和边界条件偏差对网络参数进行迭代修正,得到薄板固有频率检测模型。最后验证PINN在检测热环境下薄板固有频率问...

高压加氢生产白油及SBS填充油的工业应用————作者:刘巍;程才智;何军成;

摘要:某石化公司新建2#高档白油加氢装置采用一段高压加氢工艺生产食品级白油和耐黄变SBS填充油。设计过程中,对换热流程进行优化,总体节约能耗约9.9 kg标油/t原料。通过对全流程的模拟计算,确定了冷低压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为1.5~2.0 MPa。反应部分采用白油加氢专用催化剂RLF-20,实现对原料的深度脱芳。2023年11月,该项目1次...

催化油浆在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应用————作者:付治航;周振宇;张艳梅;王宇;

摘要:催化油浆是催化裂化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催化油浆收率在4.1%~6.3%,重油的综合利用成为炼油厂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催化裂化油浆性质及其合理利用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1)将催化油浆与炼油工艺组合以合理利用催化裂化油浆;(2)主要集中在利用催化裂化油浆生产不同的石油化工产品(如碳黑、针状焦等)。某公司现有1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加工能力450.0×10~4t...

工艺优化提高酮苯装置脱油蜡收率————作者:郭保坤;魏川林;王博研;

摘要:酮苯脱蜡脱油装置传统的1段脱蜡、2段脱油工艺技术路线,对于进一步提高脱蜡油、脱油蜡综合收率、降低副产品蜡下油收率已存在瓶颈。在酮苯两段脱油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改造,实现1段脱油溶剂和2段脱油溶剂温度的分阶控制,进而实现1段脱油、2段脱油过滤温度和稀释及冷洗温度的分别控制,保证脱油段过滤机在最优化温度点运行,工艺优化后高附加值产品脱油蜡收率提高了0.5%~1.2%,石蜡熔点变化较小,脱油蜡可以满足...

永坪炼油厂VOCs治理的优化及改进————作者:马卫东;于成名;贺文杰;张燕子;

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破坏法(催化氧化、蓄热氧化、直接燃烧以及微波催化法等)等,每种工艺均有优缺点,使用任何单一的处理技术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很难满足排放要求。因此,目前国内的主流VOCs回收处理工艺均是结合项目的具体工况和介质,采用2种或2种以上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VOCs进行深度治理。永坪炼油厂采用的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催化氧...

提高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量灵敏度————作者:王冰;

摘要:研究无机纳米复合助剂种类和用量对聚乙烯流延膜热封层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无机纳米复合助剂A作为聚乙烯流延膜热封层助剂,添加量为4 000×10-6。以钛系催化剂制备出聚乙烯流延膜热封层专用料PE-LF274PC,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3.4~4.0 g/(10 min),密度0.927~0.930 g/cm3。制成流延薄膜雾度<6%,光泽度>86。加工应用实验...

化工新材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作者:张成意;王磊;乌日汗;

摘要:万华化学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了从“中国万华”到“全球万华”的跨越。通过分析万华化学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到优质化工企业在确定规划定位后,重心放在构筑核心竞争力上,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布局,实现综合实力提升。文中重点从研发、产业、销售、人才和管理等5个维度梳理了万华化学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打造中国化工新材料强企的建议,为国内化工新材料企业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近红外原油快评在原油调合中应用研究————作者:周家庆;梅耀星;王悦林;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型民营企业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炼化企业加工的原油品种多、性质波动大,原油调合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了确保原油调合的良好效果,关键要解决原油性质预测的问题。文中介绍了1套原油快速评价系统,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时准确的获取原油性质,为优化原油配方提供依据,确保调合后原油性质稳定。该系统已在某石化企业成功运行了2 a,常减压装置的进料性质平稳,原油调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炼化企业纯苯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作者:李涛;

摘要:受益于纯苯下游产能扩增,国内纯苯供应缺口长期存在,进口需求(200~350)×10~4t/a。纯苯产业链下游产能虽然已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技术发展,不少纯苯下游装置存在装置规模小、工艺路线落后、环境污染大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纯苯产业链下游产能有迭代升级需要。甲苯择形歧化技术,不仅可以生产高对二甲苯(简称PX)浓度的C8芳烃,还能副产大量纯苯,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和生产成本低等...

高档白油加氢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靳丽丽;荣丽丽;沈刚;邴淑秋;金书含;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对高档白油的需求不断增加。文中概述了高档白油加氢技术现状及催化剂制备技术进展。白油生产技术有磺化法、溶剂萃取法、烯烃聚合法和加氢法,其中加氢法是目前高档白油生产的主要方法,国内外多采用两段法生产高档白油。国内科研院所对生产高档白油的催化剂及其工艺进行了不断改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白油催化剂载体主要以Al2O3、无定形硅铝...

真空泵油基础油结构中红外光谱研究————作者:杜林楠;韩一诺;刘俊泽;李宇涵;李穆婵;于宏伟;

摘要:探索了真空泵油基础油结构。开展了真空泵油基础油结构中红外(MIR)光谱(包括:一维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四阶导数MIR光谱和退卷积MIR光谱)实验。结果发现,真空泵油基础油结构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C=O-真空泵油基础油、■、■、■、β=C-H-真空泵油基础油、νC=O-O-1-真空泵油基础油、ν

生物基衍生物2,5-呋喃二甲酸的合成研究进展————作者:廖文博;孙勇;姜伟;赵臣康;祖钰;郭鸿宇;

摘要: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2,5-呋喃二甲酸(2,5-furandicarboxylic acid,FDCA)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目前FDCA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抗肿瘤药物,高性能环保涂料,合成新型聚合物等领域。由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HMF)廉价、易得、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已被普遍认为是用来制备FDCA最优秀的原材料。为此,文中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以HMF为原材...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