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内蒙古电力技术

《内蒙古电力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5-1200/TM
国际标准刊号:1008-6218
主办单位: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吉林电力》电力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江西电力》电力工程师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内蒙古电力技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内蒙古电力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内蒙古电力技术》创刊于1983年,原名《内蒙古电力》,1994年更名为《内蒙古电力技术》,是内蒙古自治区电机、电力行业惟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是集中反映自治区电机、电力行业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的窗口。《内蒙古电力技术》自创刊以来,在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历届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热情帮助下,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人员的辛勤耕耘下,从创刊伊始的不定期出版到出版季刊又发展至目前的双月刊,从内部准印期刊到目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内蒙古电力技术》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创业。

  《内蒙古电力技术》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电机工程界,面向全国电机工程界各企事业单位,发行范围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发电、供电、设计、制造、基建、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各省、市、自治区的信息、文献中心和各大图书馆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试验研究、专题论述、技术改进、技术应用、电网技术、供用电技术、节能降耗、新技术介绍。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超超临界机组调试项目管理有关问题探讨 张 谦,潘云珍,段学友,郭瑞君,高 军 1-5

  2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辅机单列布置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探讨 高 军,麦永强,赵智勇,张 谦,郭瑞君 6-8+17

  3 66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汽源切换及给水控制方式优化 段学友,蔡利军,刘晓鹏,张 谦,焦晓峰 9-13

  4 超超临界机组用HR3C新型不锈钢焊接工艺探讨 卫志刚,董俊慧,刘晓明,高云鹏 14-17

  5 66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热力特性分析 蔡 斌,刘永江,赵智勇,阿英克 18-20

  6 500kV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小电抗选型分析 张爱军,孟庆天,吕海霞,李 明 21-24+30

  7 火力发电厂围墙设计规范相关问题探讨 塔 拉,金 睿,阿力夫 25-30

  8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分析 唐 丽,张卫新,师少波,董永乐 31-34+38

  9 包头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通信传输通道解决方案 郁 丽 35-38

  10 乌海电网35 kV及以下线路继电保护整定软件的开发设计 马宝明,田振华,闫 乐 39-42

  11 直接空冷凝汽器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国建刚,贾 杰,田振宇 43-46+50

  12 更换35 kV断路器合闸弹簧专用工具的研制与应用 曹春博 47-50

  13 空气快冷装置在300 MW汽轮机组上的应用 杨 柏,甄建红 51-53

  14 输电线路太阳能警告牌的研制与应用 王宝成,祝永坤,苗立金,艾 伟 54-56

  15 660MW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变频改造 张法科 57-59+63

  16 600MW发电机组氢气控制系统管路连接方式改造 李东平,焦利峰,岳 岚 60-63

  17 火力发电厂汽水取样装置改造 刘彩霞,段守保 64-67

  18 330MW机组低压旁路控制系统优化改造 柳继山,郭 峄,殷凤霞,张剑峰 68-71

  19 基于Modbus协议的Ovation系统远程操作设计与改造 郭伯春 72-75

  20 火电厂低压厂用电源优化改造 袭奂毅,王青春,肖 勇,郭瑞峰 76-79

  杂志编辑部投稿目录参考:

  1、题名:要求不超过20字。

  2、作者姓名、单位:范例:李刚1,王猛2,郝玉顺2

  (1.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2.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014030)

  3、摘要: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版本,主要包括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摘要要具有独立性,篇幅约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4、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主题词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5、正文:篇幅(含图表)以50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正文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用l,1.1,1.1.1,……表示,层次不宜过多,一律左顶格;引言排序为0。图、表力求精简,并随文出现。图、表应附有图号、表号,图名、表名。文、图、表中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与书写规范。

  6、参考文献: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将参考文献分为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6大类型。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图书、期刊论文、规程标准、资料、汇编等均需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出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

  科技资讯征稿范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岗位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电网企业制定资金安全管控措施的必要性出发,结合电网企业的资金管理环境,以承接全面预算管理落地和根植价值创造文化为目标,以建立并完善资金运营管理体系和资金风险管理体系为主线,通过构建“集约规范、业财融合、安全高效”的资金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资金流转风险可控、运营高效、效益显著,建立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科技资讯征稿,电网企业,资金安全,岗位标准,风险管控

  一、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控意义

  资金流作为贯穿电网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关键要素,其风险的管控能力、精益化水平、运营效益与效率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资金全过程管理首先对电网企业资金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如何严格防范小金库和“账外账”、如何进一步提高资金计划准确性、如何应用推广资金监控与管理系统、如何深化资金内部控制建设,全面、系统提升电网企业资金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是当前我们从集约化资金运营阶段到精益化资金管理阶段,再到未来5-1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体系化资金管理阶段,所亟需研究的重要内容。

  内蒙古电力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贯入分析————作者:王金玺;陈珂;王洪庆;宋长智;张晓蕊;

摘要:针对安装地土壤属性参数各异、海洋工程经验不足导致的吸力筒基础安装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圆锥静力触探方法(Cone Penetration Test,CPT)的吸力筒基础安装及评估方法。首先,基于CPT建立贯入阻力公式;其次,对安装所需压力进行评估,分析安装过程中所需吸力的限值及计算方法;最后,基于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确定发生屈曲的临界载荷压力值,对比所需贯入压力与发生屈曲的临界压力,进而...

台风灾害中配电网重构的二阶段优化模型————作者:吴龙腾;郭乾;吴杰康;陈冠熹;

摘要: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台风灾害频发,对配电网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提出构建台风灾害中配电网重构的二阶段优化模型,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模拟台风对线路的影响,通过蒙特卡洛抽样得到故障线路集。在灾中阶段,系统处于降负荷运行时,进行配电网重构恢复部分重要负荷的正常供电;在灾后阶段,抢修队伍对故障线路进行修复,以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使用模拟退火算法生成最优抢修顺序;在线路抢修过程中,协同故障抢修...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重冰区特高压线路导线安全系数研究————作者:马海木呷;马海云;王杰;罗鸣;刘炯;

摘要:为了合理选取特高压输电线路重冰区导线安全系数,提高线路安全性,调研了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涉及重冰区段的导线型号及安全系数,分析了重冰区导线安全系数与弧垂、应力和铁塔质量的关系;基于三维空间力学对输电线路悬挂点安全系数受耐张串拉力的影响进行数值计算;最后基于全生命周期对重冰区交替段导线归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导线安全系数的增大,铁塔质量单体减少,同时导线弧垂增大导致铁塔高度...

风电场风机覆冰气象研究及预警服务————作者:陈正洪;贺莉微;

摘要:风机覆冰是影响风电场的最严重自然灾害,影响风机覆冰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水滴粒子直径等。湖北、广西、江西、陕西等省级气象部门陆续开展了风机覆冰影响评估和预报预警的技术研究和专业服务,如建立新能源气象服务数据库、搭建风机覆冰平台、构建风机覆冰预报模型、进行风机覆冰实验与数值模拟等,并取得了成效,对提高风电场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风电场安全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气象部门未来...

输电线路风致振动与档距分布、微气象数据的关联性研究————作者:赵拥华;彭刚;岳宝鹏;栾俊清;张瑞强;

摘要:为研究输电线路的风致振动特性及其与档距分布、微气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采用PAVIC型传感器对输电线路风致振动进行长期监测,涵盖振动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等;收集输电线路周围200 m范围内的微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温湿度,并建立档距分布模型;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不同档距在微气象条件下的导线振动特性与影响机制。分析认为,风速与振动频率、幅度及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温...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三维潮流数值模拟————作者:潘冬冬;叶咏;张灿亨;李健华;李争霖;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局部冲刷,提供重要输入参数,指导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设计和局部防冲刷方案设计,采用MIKE 3 HD软件建立湛江东部海域三维水动力模型,采用实测数据验证,并模拟海上风电场和单桩基础附近平面和垂向潮流场。结果显示,风电场海域涨落潮期间,单桩基础对工程海域潮流场的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单桩基础50 m内。桩基迎水面—背水面流速减弱,涨急流速减小0.1~0.5 m/s,落急流速减小0.1~...

风电场测风塔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检验与评估————作者:舒晨阳;杨艳超;杨晓春;王丹;杨荃;崔葛安;陈正洪;

摘要:根据2017—2024年陕西省12个风电场25个测风塔气象观测数据和风机轮毂上测风数据,在测风塔数据真实性检验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数据完整率和有效数据完整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将有效数据完整率划分为5个等级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并对5个典型风电场的有效数据完整率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数据质量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12个风电场气温的数据质量最高,风的数据质量尤其是测风塔风的数据质量最差;其中5...

近距型激光测风雷达测风数据质量随天气和高度衰变试验————作者:夏欣欣;陈正洪;李斐;王敏;谢超;唐明来;许杨;孟丹;洪超汉;林建伟;唐彦军;

摘要:为检验激光测风雷达测风数据的可靠性,基于两种近距型(300 m)激光测风雷达现场垂直探测数据、200 m测风塔测风数据及临近省级气象站的分钟降水数据,采用数据完整性和水平风速准确性为主要衡量指标,综合评估了两种设备在不同天气下探测性能随高度增加的衰变及其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高度层的变化会影响降水时段内数据的完整率;激光测风雷达与测风塔测量风速有线性关系且相关性显著;两种设备各高度层影响时段平均偏...

基于关联规则和熵权理论的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作者:白剑锋;唐融;王正宇;吴振;黄松林;张书林;

摘要:为有效评估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与熵权理论的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地质灾害历史数据,运用关联规则分析滑坡地质灾害与海拔高度、坡度、河网密度等评价因子的关联关系。其次,通过熵权理论量化各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综合敏感性矩阵。最后,利用高斯型隶属函数对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完成架空输电线路滑坡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碳中和目标下风电行业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研究————作者:马希磊;蒋东翔;张凯;

摘要:针对风电行业机组单机容量快速迭代面临的质量问题频发,产生大量质量成本的问题,提出通过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涵盖零部件开发、供应链质量管控、基地装配质量控制、风机档案管理、可靠性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在线主动防御等因素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达到实现可视化反馈实施结果的目的。指出质量数字化战略转型在企业中主要表现为降低风机的运维质量成本、提高项目的进出质保率、推进风电行业各主机制造商在风...

《内蒙古电力技术》2025年征稿启事

摘要:<正>01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提升技术与调控特约主编: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辛力坚院长、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王波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马恒瑞副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马富齐副教授、美国丹佛大学计算机与电力工程系王红霞博士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高比例新能源电网规划技术

特约主编寄语————作者:许传博;高啸天;

摘要:<正>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绿色转型的驱动下,氢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要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也从法律层面确认了氢能的能源属性。然而,氢能产业在上游制取、中游运输以及电能耦合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基于改进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配置优化————作者:许龙虎;刘少鹏;卢皓天;

摘要:针对购买、维护光伏发电和储能设备会产生大量经济性成本,同时在部分天气情况下不充足的光照条件给光伏制氢储能系统的运行带来挑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目标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算法的光伏制氢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增设两种储能设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IGWO算法使用混沌理论进行种群的初始化,使种群更彻底地搜索解空间;对...

“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甲醇技术及其应用————作者:肖楷;高啸天;李震;黄肇和;罗志斌;郑可昕;

摘要:甲醇作为一种氢能的载体,有望对氢能的开发利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甲醇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场景,重点对双碳背景下的甲醇利用技术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了现有甲醇应用技术的现状。在直接利用方面,甲醇的直接燃烧比较容易实现,可以用于内燃机、锅炉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能量供给,但甲醇的低热值和强酸性属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氢能利用方面,甲醇可以作为氢能载体促进氢能的储运并...

沙戈荒风电场经柔性低频送出线路保护方案————作者:刘至圣;徐嘉豪;张粲;杨茜茜;孙琳;

摘要:针对沙戈荒风电系统交流线路两侧故障电流特征较为特殊,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存在拒动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mith-Waterman(SW)算法的新型纵联保护方案,并通过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实验对方案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案能够准确判断区内外故障,具备较强的抗过渡电阻干扰能力,对于TA存在15%测量误差或存在25 dB高斯噪声干扰的情形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基于PointCNN的煤场煤堆点云识别与体积计算————作者:费亦凡;张豪庆;俞更喜;

摘要:针对人工盘煤成本高昂与激光测量方法精度受限等问题,提出基于PointCNN网络的煤场煤堆点云识别与体积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欧式距离对毫米波雷达获取的煤堆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其次,采用PointCNN网络精确识别目标煤堆点云数据,并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及投影法实现煤堆点云数据的三维曲面重建和煤堆的体积计算;最后,以某燃煤电站煤场为研究对象,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测量方...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型终端配电网源荷储协同控制————作者:齐军;马鹏;周生存;何予莹;杜鑫;赵爱国;杨勇;罗毅;刘海文;

摘要: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后,常规的解耦电压控制、最大化消纳控制等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配电网控制需求的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新能源消纳和电压合格率,将分时电价、系统损耗和相关经济损失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评估主动配电网智能体整体经济效益的奖励函数,构建了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控制数学模型,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源荷储协同控制技术下提升主动配电网智能体的动作效果。...

碳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王金星;韦春蕾;赵倩;周梦晴;李净纹;杨伟进;周兴;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短期高效降低碳排放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碳利用作为CCUS工程的附加收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从化学、生物和物理等三种常见利用方式进行评述。研究认为,化学利用的特点在于CO2的氧化性,所采取的电催化等手段主要关注CO2转化为特定有机物的效果;生物利用的特点是通过藻类等生物细胞结构...

绿氢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作者:辛昆;宋卿尧;林建成;孙赵鑫;崔文会;张久明;刘彪;

摘要:针对我国绿氢碳足迹量化缺乏统一核算方法的问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绿氢碳足迹核算标准,建立了一种涵盖绿电生产与输出、电解水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运输等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量化模型,并进行了实际案例的碳足迹核算。研究结果表明,风电电解水制氢较光伏电解水制氢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同时提出了提高电解槽能效,优化储氢和运氢过程、加大对新型电解技术的研发力度等建议

变电站直流系统抑制交流窜入过电压保护装置研制及应用————作者:邢钢;邢文珑;姜华;郭晓东;董鹏程;

摘要:交流干扰导致的直流回路故障会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交流干扰过压保护装置。该装置通过调整氧化锌避雷器的接入数量来设定交流耐压值,并在交流干扰发生时通过桥式电路启动LC滤波电路,安全泄放交流分量。应用结果证明,该装置能够精确识别不同幅度的交流干扰模拟故障,有效保护和监测变电站直流系统,显著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