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冶金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甘肃冶金

《甘肃冶金》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2-1053/TF
国际标准刊号:1672-4461
主办单位:甘肃省金属学会;甘肃省有色金属学会;西北矿冶研究院;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包钢科技》工程师论文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冶金丛刊》冶金工程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甘肃冶金》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甘肃冶金》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甘肃冶金》系经甘肃省宣传部和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共同审核批准,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办公室主管,由西北矿冶研究院主办的冶金、有色金属工业综合性科技刊物,为甘肃省金属学会、甘肃省有色金属学会两会会刊。

  主要刊登甘肃以及兄弟省(区)冶金、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反映我国冶金、有色金属工艺、生产与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推动甘肃冶金、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本刊设有地质、采矿、选矿、冶金、轧钢、铸造、机械、材料、工业自动化、化工、安全环保、理化监测、企业管理、信息报道等栏目。2004年《甘肃冶金》改刊为国际标准16开本、70页,季刊,每季末月20号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62-1053/T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4461。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期刊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地质、采矿、选矿、冶炼、轧钢、焦化、机电、化工。

  2014年02期目录参考:

  湘安某厚大矿体中深孔爆破参数的确定 高志荣,唐文华,GAO Zhi-yong,TANG Wen-hua

  立井提升系统罐道钢丝绳的选型方法 李昕,姜琪,LI Xin,JIANG Qi

  多孔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展望 田大容,柏凯,王扬,赵领晨,米娇娇,孙琦,TIAN Da-rong,BO Kai,WANG Yang,ZHAO Ling-chen,MI Jiao-jiao,SHUN Qi

  高炉低硅冶炼研究与应用 卢保军,王玉莲,LU Bao-jun,WANG Yu-lian

  高炉炉缸碳砖砌筑方法研究与应用 付强,李光平,辛建,FU Qiang,LI Guang-ping,XIN Jian

  铜冶炼空分装置仪控的应用实践 田小弟,阳征会,田小刚,邹教彬,阳少华,TIAN Xiao-di,YANG Zheng-hui,TIAN Xiao-gang,ZOU Jiao-bin,YANG Shao-hua

  长江钢厂3#高炉矿槽设计及环保筛的应用 俞金城,黄剑雄,祖一峰,YU Jin-cheng,HUANG Jian-xiong,ZU Yi-feng

  优化M251S燃机燃烧、稳定机组运行 刘向新,芮文杰,唐章富,LIU Xiang-xin,RUI Wen-jie,TANG Zhang-fu

  罐式炉与回转窑碳质烧损的探讨 刘建祥,任林,LIU Jian-xiang,REN Lin

  沉矾除铁剂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孙国记,张昱琛,段宏志,SUN Guo-ji,ZHANG Yu-chen,DUAN Hong-zhi

  钒氮微合金技术在 HRB500E 开发中的应用 王洪锋,王耀山,WANG Hong-feng,WANG Yao-shan

  板坯含硼钢裂纹产生机理及工艺改进 夏俊双,XIA Jun-shuang

  Q345B钢板冷弯开裂分析及对策 陈传磊,CHEN Chuan-lei

  新一代TMCP技术发展及应用 郗九生,刘全明,张朝晖,刘世锋,XI Jiu-sheng,LIU Quan-ming,ZHANG Zhao-hui,LIU Shi-feng

  浅析螺纹钢成品波浪弯缺陷的工艺优化 刘鹏,韩静涛,许荣,史斌,LIU Peng,HAN Jing-tao,XU Rong,SHI Bing

  二十辊轧机工作辊对 SUS304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刘凤鹤,刘天增,LIU Feng-he,LIU Tian-zeng

  高压水除鳞机跑水原因分析 曹小军,纪马力,CAO Xiao-jun,JI Ma-li

  广东某铅锌矿中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陈小玲,CHEN Xiao-ling

  陕西陇宝地区透辉石矿开发利用现状及找矿潜力 刘少峰,翟义存,张旭宇,温深文,唐敏杰,张选固,LIU Shao-feng,ZHAI Yi-cun,ZHANG Xu-yu,WEN Shen-wen,TANG Min-jie,ZHANG Xuan-gu

  《甘肃冶金》杂志社投稿须知:

  1、论文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未公开发表过,以具体实例为对象,重点介绍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等。切勿一稿多投,作者文责自负。

  2、写作次序:1)文章题目(不超过20字),2)作者姓名,3)工作单位(一级、二级单位,省市名,邮编),4)摘要(100~150字,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5)关键词(3~5个),6)正文(请在引言部分明确您文章介绍的内容是处于研究、仿真、试验还是正式投入使用,并注明时间、应用厂家),7)参考文献,8)首页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或县人),职称,学位(指硕士或博士),院士,从事的主要工作。基金项目请在首页末注明基金名称及基金批准文号,并请寄相关证明复印件;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请提供获奖证明复印件。

  3、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7000字,小四号字,通栏排,引言序号为0,其它标题序号为l、l.l、1.1.1…。正文内容中的(1),(2)点题后用句号,通常为一段,如内容较多,可将标题升级。注意必要时使用(1),(2)等标号,不必要时去掉。

  4、公式或文中出现的外文字母和符号,如英文、俄文、希腊文、大小写、正斜体(量符号用斜体,出现在程序中的量符号用正体)、黑白体(矢量、矩阵用黑体)、上下角码等要缮写清楚,公式中变量的解释一律用“式中,为”,用分号隔开,首行左顶头,接排。文中只有一个公式又不需要引用时,不必标序号;有多个公式时,简单的推导过程可略去,只在结论性公式后标序号即可。

  5、插图必须清楚,图形符号及制图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插图紧跟在相应文字段之后,并给出图号、图名,坐标图请给出横纵坐标轴中文量名称、量符号及单位,如有图注,放在图名下。插图不宜超过5幅,横向尺寸半栏不超过7.5cm、通栏不超过15cm,图中文字六号。流程框图按半栏纵向排版,图中文字尽量用中文,文字尽量横排,注意美观,如必须竖排时,文字方向为顶左底右。屏幕截图请作者提供清晰的原图,如无法提供清楚的原图建议作者去掉该图。

  6、计量单位和符号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量符号尽量用一个字母加下角表示。表示长度单位范围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30×40×50mm,应写成30mm×40mm×50mm;百分比范围中前一数值后的%不能省略,如70~80%,应写成70%~80%。

  7、文中叙述时技术术语请尽量用中文,凡出现不常见英文缩写专用术语时用括号注出与之相对应的中文含义,必要时可标注英文。

  冶金工程师论文发表:金属零件表面装饰常用的处理工艺

  摘 要:笔者详细地介绍了金属零件表面防护和装饰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电镀(镀锌、镀铬)、铝合金阳极氧化、喷漆的工艺过程及特点。

  关键词:冶金工程师论文发表,金属零件,表面处理工艺,电镀,铝合金阳极氧化

  一、金属零件的电镀(镀锌、镀铬)

  (一)镀前准备 镀锌、镀铬的镀前准备是相同的

  1.磨光

  磨光是用磨光轮(或带)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的过程。磨光的目的是去掉零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皮、锈蚀、沙眼、划伤、焊渣等表面缺陷,提高零件的平整度。

  甘肃冶金最新期刊目录

急倾斜破碎铅锌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作者:魏民;常亚明;

摘要:采用Hoek-Brown准则对铅锌矿矿体和围岩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矿岩强度参数折减获得岩体力学参数,根据研究对象矿体的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情况,初步选定采矿方法,对选定的采矿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开挖过程位移、应力、塑性区变化情况,验证所选用采矿方法的符合性

秘鲁某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作者:苗梁;李重达;李振宇;杜娟;马金涛;侯凯;

摘要:为了给秘鲁某复杂铜铅锌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取样,采用化学分析、自动矿物参数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等方法获取了矿物组成及质量分数,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原矿中Cu、Pb、Zn、Fe品位分别为0.17%、0.32%、0.68%、52.39%。原矿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和次块状构造,主要结构为细粒自形结构、细粒半自形、他形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原矿矿物种类较多,可选的矿物为磁...

某硫酸渣提精脱硫选矿试验研究————作者:张双爱;王友胜;王晓斌;严世海;

摘要:硫酸渣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以河南某硫酸渣为研究对象,该渣中富含大量的Fe, Fe品位高达38.46%,由于铁矿物嵌布粒度最大仅有0.02 mm,难以达到单体解离,造成该硫酸渣极其难选。分别通过磁选、反浮选、磁重、直接还原等实验手段,研究提取优质铁精粉的方法,最终采用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Fe品位为55.75%的硫酸渣铁精矿产品,Fe品位提高约17个百分点,SiO2含量...

含金黄铁矿热分解过程的矿相结构变化研究————作者:刘润琪;

摘要:针对从硫化矿中提取的含金黄铁矿精矿品位低,热解过程中矿相结构变化研究不足的问题,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X荧光光谱分析(XFR)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料层厚度对焙烧过程中矿相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低于500℃,脱硫反应不能够充分进行,S含量高于5%。随着温度的升高,焙烧矿中S含量逐渐降低,Fe和Pb含量逐渐升高。温度达...

265 m2烧结机不同生熟熔剂比例的影响探究————作者:李强华;甘永锋;黄可言;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烧结工艺,降低烧结工序能耗。柳钢265 m2烧结机通过生产实践,分析了不同生熟熔剂比例对烧结性能、烧结矿转鼓强度、工序能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熟熔剂比例为3∶7时,烧结性能良好,烧结矿的转鼓指数达75.8%,成品率达75.5%,烧结工序能耗低至45.20 kgce/t

山西建龙5#高炉铁口稳定性的改善及效果————作者:李海斌;高志军;李健忠;吕国明;

摘要:针对高炉铁口难维护对高炉带来的影响,从炉前设备、炮泥质量、炉前操作、炉况稳定性四方面采取优化调整措施:炉前设备材质改进、凿岩机功率提升;炮泥质量改进和炉前修沟优化;炉前操作优化、一次开口和水冷雾化钻头技术的应用;入炉品位提高、复合料制优化、焦炭结构调整、煤粉利用率提高以及造渣制度和热制度应对调整。实践表明:铁口深度涨到2.70~2.80 m,出铁时间增加到70~80 min,日出铁次数降到15次,...

工业硅冶炼中附加氯化钙的探讨研究————作者:王玺玺;曾仁福;王吉文;范鸡鸣;马天荣;赵鹏翔;

摘要:工业硅的冶炼过程以及炉内发生的系列反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工业硅的冶炼是连续不间断进行的,如果长时间出现投入炉内的物料总量大于产出的物料总量,炉内炉渣、碳化硅便会淤积,现象就是料面透气性差、电极周围出现结块现象、电炉参数跳动、炉前出硅不畅,通过正常的用碳调整作用不大时,严重时会出现死相、严重偏相,刺火严重。CaCl2作为一种冶金行业重要的添加剂,在金属冶炼中有着调节炉况的作...

裕华钢铁应对新形势下原燃料劣化生产实践————作者:张计斌;李红兵;赵淑文;曹卫强;李洪波;

摘要:面对钢铁行业严峻的市场形势,钢铁企业极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求得生存空间,铁前成本占到整个钢铁成本的70%以上,降低原燃料成本是最为快捷的一项措施,采用低成本原料成为了各钢铁企业的首选。面对原燃料条件的大幅度劣化,裕华钢铁炼铁厂积极应对,通过采取强化烧结矿管理、优化入炉原燃料、改进炉内和炉外操作制度,保证了高炉稳定、高效、低耗顺行

N08811合金熔炼成分精确控制的实践研究————作者:周正华;刘道奎;任勤成;

摘要:N08811合金通过真空感应炉熔炼及电渣重熔熔炼成分控制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真空感应熔炼后,C、Si、Mn、Al、Ti等易氧化元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烧损;采用含有TiO2的渣系电渣重熔后铸锭整体呈现烧铝、增钛现象,同时底部出现增硅现象;经过研究提出真空感应熔炼811电极锭时C、Mn按照中上限控制,Al按照0.60%的上限控制,Ti按照中限控制0.35%~0.45%,Si...

酒钢1号、2号高炉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作者:黄泽海;刘登峰;

摘要:为建立酒钢炼铁诊断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技术体系,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炉况波动问题,酒钢炼铁厂从炼铁现场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基础软硬件条件,充分吸收国内外高炉专家系统、高炉数学模型等系统特点,搭建了酒钢1号、2号高炉智能诊断系统,建立了酒钢炼铁炉况诊断的数字化、标准化技术体系,为高炉操作提供指导,提高了酒钢炼铁操作的延续性与炉况稳定性,阐述酒钢高炉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情况

基于酒钢高炉渣的排钾效果实验研究————作者:刘世腾;赵亚军;

摘要:碱金属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对高炉生产的危害极大,通过调整反应温度、碱度、MgO和Al2O3等参数,研究高炉排钾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炉渣碱度、MgO含量升高,炉渣排钾能力下降,而炉渣中Al2O3含量增加,炉渣排钾能力提高

柳钢1500 m3高炉恶性悬料后炉况恢复实践————作者:黄泽文;朱家兵;韦正强;李南保;

摘要:总结了柳钢1 500 m3高炉在2023年10月9日对高炉强化冶炼的过程中炉况发生恶性悬料事故,10日炉况出现了1次管道和5次悬料,悬料坐料料线最深达12.3 m,高炉不接受风量,气流不通透气,炉况恢复困难。通过采用集中加焦,缩小矿焦装料制度的角度及扩大矿焦角度负差值,以发展边缘气流为主,疏通高炉气流等措施顺利恢复炉况,在恢复炉况过程中保持充足的炉温,缩短了高炉的恢复时间,将...

耐火耐候型Q355NHFR钢研究与开发————作者:杨超;杨新龙;富志生;

摘要:参考耐火钢及耐候钢成分要求,通过成分设计及冶炼轧制生产出一种耐火耐候Q355NHFR钢,借助高温力学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等检测手段对其组织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Q355NHFR高温力学性能达到600℃时,屈服强度不低于室温强度的2/3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Q355NHFR氧化铁皮厚度小于Q355B,并且比Q355B致密,所含FeOOH物相远高于Q355B,耐候性...

S45C钢MnS夹杂物控制实践研究————作者:单岩磊;臧振东;魏焕君;吴飞鹏;

摘要:唐钢新区生产的S45C高碳钢存在严重的夹杂物超标问题,经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后结果表明夹杂物为MnS非金属夹杂物。分析了MnS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其原因为铸坯凝固终点偏析造成,并且轧制过程中MnS会沿着轧制方向变形为较长的大尺寸夹杂物,严重危害钢材的冲击韧性、延伸性和焊接等性能。通过调整钢水成分、加快钢包周转并调整连铸工序的冷却模式可有效降低S45C中MnS夹杂物的含量...

Fe/Si比对1235铝合金电池箔金相及析出相的影响————作者:瞿继飞;王生宁;史慧;周建荣;

摘要:以0.24 mm厚度1235电池箔坯料为研究对象,分别截取不同化学组分的1235合金样品,采用混合酸对其截面进行腐蚀后,利用ImageJ和Nano Measurer处理软件对其金相图片进行边界化处理和析出相尺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35合金冷轧坯料截面析出相尺寸基本在5μm范围之内分布,Fe/Si比在4.2时生产的1235合金冷轧坯料横截面上表层的析出相相对稀疏,Fe/Si比在3.8时生产的...

1235铝合金板带材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作者:叶圣福;史慧;王生宁;

摘要:采用Leica DMI3000倒置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及能谱对组织中的第二相变化情况和成分进行分析观察,利用ImageJ和Nano Measurer金相处理软件对其第二相尺寸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铸轧生产1235铝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变形量为45.7%的1235铝箔坯料在不同均匀化工艺下退火时,均匀化退火温度530℃保温4 h时,颗粒尺

4J36因瓦合金热轧中厚板裂纹缺陷检测及产生原因分析————作者:程云霞;刘国平;李鸿亮;武小强;

摘要:通过对4J36因瓦合金热轧中厚板裂纹缺陷样的检测分析,确定混晶问题是造成热轧开裂的主要原因。4J36导热系数较低,在连铸凝固过程中会形成梯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温度场,促进粗大柱状晶的形成产生枝晶偏析。特别是三角区,在热轧轧制后粗晶区与细晶区呈片层状交错分布,显著降低其高温强度,在大变形下导致开裂

酒钢不锈钢中频炉炉衬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实践————作者:李文祥;杨丽敏;陈兴润;白万璧;张建龙;李振钢;

摘要:随着中频控制技术的成熟,中频炉熔炼以其特有的方便、环保、工艺和设备简单等优势在钢铁行业广泛应用。但中频炉的使用炉龄(炉衬寿命)不够理想,这是中频冶炼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截至2022年12月,酒钢不锈钢分公司中频炉平均炉龄为70.6炉,离国内先进水平90炉仍有较大差距。针对此问题不锈钢分公司从炉衬材料、砌筑工艺、入炉物料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关,截止2023年12月不锈钢分公司中频炉平均炉龄已达到7...

钢液铝钙元素相互作用行为的研究————作者:崔江学;野立清;

摘要:为认识Al和Ca在钢液的深层关系以及对冶金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低碳钢钢液中钙铝平衡的科学分析,结合实际生产中的数据,考虑钙铝平衡给钢液选择性氧化带来的影响,使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生产顺行,又不会因为钙处理的进行影响其它的生产指标,以实际生产数据和理论分析,找出铝钙相互关系的平衡度,促进生产控制水平的提升

管线钢LF渣系碱度及钙铝比优化工业控制实践————作者:陈传磊;

摘要:根据目前钢铁行业对LF渣系研究的成熟理论,结合现场LF渣系控制现状制定渣系优化试验方案,通过优化石灰、助熔剂加入量配比实现了LF顶渣二元碱度w(CaO)/w(SiO2)控制在5.0~8.0,钙铝比w(CaO)/w(Al2O3)控制在1.7~1.8,降低渣系整体熔点、提高渣系流动性和夹杂物吸附能力,实现管线钢钢水洁净冶炼控制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