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象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浙江气象

《浙江气象》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281/P
国际标准刊号:1004-5953
主办单位: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学会
主管单位:浙江省气象局
上一本期杂志:《现代测绘》测绘工程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防灾减灾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浙江气象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浙江气象》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浙江气象》以促进我省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宗旨,以学术为主,兼顾气象事业方方面面,是融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季刊。可供气象、农林、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等部门的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97-98,99-00)

  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工作论坛、经验交流、气象业务现代化、技术报告、科技服务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保障“两富”浙江建设 黄旭明

  2. 登陆台湾热带气旋的研究现状 胡姝,李英,李培

  3. 杭州市大气能见度及霾的气候特征分析 胡云丽,陈斌,崔洁

  4. 浙江省极端降水事件分布及其概率特征 蔡敏,黄艳,吴惠娟,舒素芳,沈锦栋,张育慧

  5. 浙江省市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实时评分系统 孔照林,楼茂园,张炎,张纪伟,郝世峰,张子涵

  6. 虚拟化技术在气象的应用 钱峥,赵科科,许皓皓

  7. 市级气象影视制作系统的搭建方略 胡亚旦,唐剑山,廉亮,陈蕾娜

  8. 嘉兴市三元猪生长气象指标的再分析 董旭,刘文洁,范玉芬

  9. “海棠”、“罗莎”和“莫拉克”登陆前降水量差异分析 李传祥,王咏青,夏华弟,奚贤霖

  10. 业务调整后的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王力,吴森清

  11. 电梯机房雷击电磁环境分析及应对措施 李剑,张祎

  12. 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落实防灾减灾这一首要任务 矫梅燕

  13.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黎健

  14. 防雷服务第三方回访分析与思考 王仕星,张慧良,钱光明,廖良清,周奔

  15. 影响富阳的台风统计特征分析 尹跃虎,张日佳,姜盈,朱建钢,叶传伟

  16. 丽水市四季长度的气候演变规律 吴昊旻,李松平,麻碧华

  17. 201209台风“苏拉”的移动路径和降水分析 陈颖,吕强

  18. 气候变化背景下医疗气象研究综述 梁晓妮,骆月珍,雷俊

  19. 决策气象服务国家级与地方的异同分析 钱燕珍

  20. 1961-2010年杭州太阳总辐射及日照时数气候变化 张立波,娄伟平

  《浙江气象》杂志社投稿要求: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华北地震科学投稿:三山岛金矿控制导线短边精度浅谈

  摘要:三山岛金矿采用竖井与斜坡道联合开拓方法,弯道导线长度距离较短,采用底板布设过度点,点上光学对中的测绘方法,解决了对中误差、测角误差及瞄准误差的积累,将坐标和方位角传递到导线长度较长的控制点上。

  关键词:华北地震科学,点上对中,测角误差,测距误差,瞄准误差

  三山岛金矿井下采用竖井和斜坡道联合开拓方法。斜坡道采用往返式下行开拓,规格为5.1M×4.5M,直线段坡度为-14%,斜坡道弯道及各中段联络巷处坡度为-5%,每300M左右为一往返弯道,其半径R=20M,线长一般为60M-70M,现下掘至-645M水平。由于斜坡道弯道多且半径大,对于井下控制导线的精度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以满足井下大型贯通和生产的需要。

  浙江气象最新期刊目录

网络病毒入侵路径分析与防治————作者:陈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电脑等微机设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网络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网络病毒入侵路径分析与防治,从病毒源头进行分析,了解病毒的种类、传播方式,创新发展防病毒入侵技术,将技术应用到社会生活场景中,使之带来社会效益,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更深层次的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动力。病毒入侵防治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主要从网络病毒防治方面...

基于信令大数据短时临近预警精准发布研究与应用————作者:周必高;朱忠勇;谢海华;钟万强;郑峰;郑建琴;郑远东;

摘要:依托3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信令大数据触达能力,构建气象突发短时临近分区预警平台,解决气象预警信息普发、错发、漏发和发布不及时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预警信息精准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以温州气象短时临近分区预警平台为例,着重介绍短时临近分区预警平台和3大运营商信令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信令大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降噪、精准用户筛选、短时临近分区预警平台功能。系统自2021年建成以来,以乡(镇、街道)为...

数智气象本地化开发应用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耿迪;华正江;马凤华;王小良;王琴;蔡璐璐;

摘要:总结了萧山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气象灾害防御的新目标,介绍了萧山数智气象应用场景建设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萧山数智气象是面向区镇村3级防灾减灾管理需要的决策气象服务保障系统,集成了多种防灾减灾气象产品。目前萧山数智气象整合了数据展示、智能警报、亚运气象服务保障等功能,融合了多部门数据,移动端开发了常规版、梅汛期版、台汛期版、雨雪冰冻版4个专题,增加了协理员和信息员灾情上报、...

基于SOA架构和Redis缓存技术的气象预警平台设计与实现————作者:谢国权;丁雨鑫;郑伟才;阮小建;

摘要:气象预警平台是为了确保人们在灾害事件发生前能够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并采取必要行动以挽救生命和生计。为了满足气象预警平台多渠道、高并发、可扩展的业务需求,研究了SOA架构和Redis缓存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具有3大优势:(1)支持“一键式”发布气象预警至不同网络区域的渠道,并实现参数个性化配置;(2)实现了4种不同的对接方式,预留了渠道对接接口,可提高平台渠道对接可扩展性...

温州机场一次结霜天气过程分析————作者:来劲;

摘要:在航空气象服务中,霜是一种严重影响飞机正常起飞的天气现象,是需要发布机场警报的天气现象之一,也是温州机场较为罕见的天气。利用2023年1月28—29日温州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29日温州机场霜天气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1)29日早晨的天气形势是低层及地面为冷高压控制,中层受西北气流影响。(2)数值预报显示清晨气温高于0℃不利于起霜,是当日值班预报员...

浙江省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征分析————作者:张桂珍;朱耀福;陶然亭;沈杭锋;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0.1°×0.1°)、多普勒雷达和X波段雷达资料,对2022年8月6日浙江省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中由于大陆副高和海上副高之间的浅槽东移带来了弱冷空气渗透,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有利于强对流发生的不稳定层结和环境背景场。(2)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场和...

富阳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及不同类型环境参数特征————作者:张霏燕;蒋立加;施凯;

摘要:基于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杭州市富阳区2016—2021年51个雷暴大风日的天气类型、时空分布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箱线图展示的结果讨论了各个类型雷暴大风的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富阳雷暴大风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型、低层暖平流强迫型、斜压锋生型、准正压型;准正压型出现日数最多,其次是低层暖平流强迫型。富阳雷暴大风发生在3—9月,主要出现在7—8月,占全年总数的6...

中文分词技术在气象预警发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作者:方楠;黄清瀚;丁雨鑫;袁超;张少华;

摘要:气象预警信号作为向社会公众和应急责任人发布的第一手气象风险资讯,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其成为气象防灾减灾“发令枪”的作用愈发凸显。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警信号是预警发布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浙江省气象预警信号发布质量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一套能够全面、智能监控预警发布质量的方法是预警发布业务急需解决的问题。选取浙江省2016—2021年历史气象预警信号...

《浙江气象》2023年总目次索引

摘要:<正>~

气候变化背景下浙江省单季稻气候生产潜力研究————作者:朱昊;朱寿燕;陈聪;王可欣;

摘要:采用逐步订正法计算浙江省单季稻的气候生产潜力,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插值、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光合生产潜力自北向南呈“低—高—低—高”的带状分布;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则大体呈北低南高的分布;气候生产潜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在下降速率上,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浙江省单季稻气候资源利用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气候生产潜力下降的背景下,...

2020年浙江省梅雨异常的成因分析————作者:项素清;舒素芳;

摘要:2020年浙江梅汛期入梅比常年明显偏早、出梅比常年偏晚、梅雨期明显偏长、梅雨量显著偏多,共出现8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南海夏季风比常年爆发偏早,南亚高压和副高北跳提前,导致2020年入梅偏早;6月下旬开始到7月副高和南亚高压脊线位置总体偏南,导致出梅偏晚,梅期偏长;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携带西太平洋的水汽在南海转向和南半球的越赤道转化成的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汇合,形成一支强盛的西南...

浙江省2021年“5·10”强飑线过程分析————作者:祁璇;付远;彭霞云;徐震宇;

摘要:针对2021年5月10日夜间强飑线过程,利用全球气候模式第5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再分析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每小时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地形条件、水汽和大气层结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过程是在高层急流增强、500hPa中高纬脊前干冷平流输送、低纬小槽东移、低涡加深发展的天气背景下产生的,低涡南部高温高湿区在切变线和地形辐合作用下抬升,配合...

关于促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几点思考————作者:杨诗芳;王阔;胡桂萍;王丹丹;

摘要:气候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中与气候密切相关,满足人类需求的气候要素产品及气候服务功能总和。浙江省气象部门在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推动国家气候标志创评,推进天然氧吧、避暑旅游地、气候宜居地等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探索农产品气候品牌溢价实现策略,开展气象景观预报,发展“气候贷”,开展“气象+医养”服务模式探索。但是,相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主要体...

气象赋能:气候资源价值转换开创生态气象服务新方向————作者:章梦臻;朱景;姚健;郑远东;郑峰;吴贤笃;陈宣淼;

摘要:乐清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电气产业基地,近年来,更是聚焦“两新两联”(即让传统产业与“物联网”“新世代”相结合,推进产业数字化,同时以“物联网”“联全球”推动电气产业嫁接新能源,往新兴产业延伸),探索从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低碳发展型城市。为充分挖掘发挥乐清工农业优势,根据“双碳减排,生态发展”大形势发展要求,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结合绿色金融发展要求,以气象服务乐清生态良好建设为目标,搭建气象先导金...

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的实践与分析——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作者:蒋静怡;华正江;

摘要:近年来科普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科普理念与工作方式,打造新时代社会化大科普生态,是大势所趋。以杭州市萧山区气象科普体验馆为例,介绍了萧山区气象局聚焦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以展馆为核心,一核多跨,联合教育、宣传、科协等10多个部门通过“建机制、强基础、亮品牌”,推进气象科普创新发展,广泛融入部门、镇村、社区、医院、景区、校园等,着力构建多元社会气象科普平台,阐述了杭州市萧山区气象局围绕社会公众气象...

衢州CFL-06型风廓线雷达与探空数据对比分析————作者:季丹;陈俊;兰小建;卫楠;龚理卿;雷志光;

摘要:对安装在浙江衢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的CFL-06型低对流层风廓线雷达2022年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进行全年不同季节数据获取率的统计分析,以及选取6个时次的数据与同站址安装的L波段探空雷达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风廓线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结果表明:风廓线雷达数据获取率在不同季节有所区别,一般夏季最高,冬季数据获取率在3 km以上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风廓线雷达的探测高度以及数据获取率与天...

深化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探析————作者:邢天放;郑文佳;彭哲文;罗磊;

摘要:浙江省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的运行已取得了“强监管、优服务”的积极成效,但在数据获取和回流、系统平台及监管应用体验、协同机制与配套标准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完善。提出了通过拓宽数据获取渠道与权限、优化数据结构,差异化、个性化处理系统平台及监管应用,完善协同机制与配套制度标准建设等措施和方法,为继续优化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促进监管体系稳定可靠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在建筑防雷设计中的变化及运用————作者:沈洁皎;王卫康;任勇;邢天放;吴林;

摘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以下简称GB 55024)的实施,对于新建建筑和防雷工程的设计与验收有新的要求,此规范是住建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全文强制性条款的国家标准,其中的防雷部分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以下简称GB 50057)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对规范的效力等级、适用性、防雷设计中6个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对比两个规范,分析了...

2010—2021年浙江地区酸雨变化趋势分析————作者:冯国标;浦静姣;陈米英;

摘要:利用浙江省气象局13个酸雨观测站观测的降水pH值和降水电导率数据,分析了2010—2021年浙江地区的酸雨污染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浙江省酸雨污染逐年减轻,降水pH值总体上在逐渐上升,酸雨发生频率在逐年下降,至2021年全省平均降水pH值达到近10 a的最高值5.29,酸雨发生频率降至40%。酸雨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较轻、冬季较重。对比浙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

副高控制下两次局地短时暴雨的中尺度对比分析————作者:黄艳;杨旺文;夏晓丰;

摘要: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MICAPS数据、卫星云图及双偏振雷达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8月16日和9月6日浙中两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次短时暴雨均为发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背景下的准正压型强对流天气,其触发系统为流场强迫的地面中尺度辐合中心/辐合线;从10 min雨量随时间表现可见,前者为持续时间约为0.5 h的类双峰型分布,后者则呈单峰型分布;两者都是受维持时间...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