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减灾研究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气象与减灾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6-1290/P
国际标准刊号:1007-9033
主办单位:江西省气象学会
主管单位:江西省气象局
上一本期杂志:《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气象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气象与减灾研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气象与减灾研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气象与减灾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创新、竞争、协作”的原则,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气象与减灾事业发展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思想,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崇尚学术水平至上。积极报道气象与减灾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广研究、技术开发的最新成果,大力宣传气象与减灾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搭建各涉灾部门相互联系、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全力打造科技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

  以气象与减灾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广研究、技术开发最新成果为主要刊载内容,及时报道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以研究论文、思路与争鸣、短论、应用技术报告、综合评述、经验交流、译文为主要栏目,形成气象与减灾领域的综合类科技期刊;以国内外气象与减灾领域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要作者群,以气象与减灾有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和党政机关领导为主要读者群,努力将期刊办成“科技人员成长的舞台、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发布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相互沟通的桥梁、共同合作的纽带;为鼓励科技创新、建立研究型业务、促进气象与减灾事业发展、形成竞争机制和浓厚学术氛围提供支持和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本刊以研究论文、思路与争鸣、短论、应用技术报告、综合评述、经验交流、译文为主要栏目。

  期刊优秀范例参考:

  1. 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殷剑敏,占明锦,孔萍,邓志华,Yin Jianmin,Zhan Mingjin,Kong Ping,Deng Zhihua

  2. 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夏季气候可能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李建云,陈军,李华,屈述军,廖海强,Li Jianyun,Chen Jun,Li Hua,Qu Shujun,Liao Haiqiang

  3. 秋季南海北部持续性强降水和环流异常的准双周振荡特征 张亚洲,赵文斌,Zhang Yazhou,Zhao Wenbin

  4. 江西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与北半球500 hPa 高度场的关系 马锋敏,黄彩婷,张传江,唐传师,Ma Fengmin,Huang Caiting,Zhang Chuanjiang,Tang Chuanshi

  5. 江西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分析 肖安,陈云辉,薛谌彬,Xiao An,Chen Yunhui,Xue Chenbin

  6. 2012年7月北京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Q矢量和湿位涡分析 岳甫璐,王春明,王慧鹏,Yue Fulu,Wang Chunming,Wang Huipeng

  7. 台风决策气象服务初探--以“纳沙”台风为例 张永恒,张建忠,薛建军,王秀荣,Zhang Yongheng,Zhang Jianzhong,Xue Jianjun,Wang Xiurong

  8. 基于 WebGIS 的江西省山洪灾害预报系统设计与应用 樊建勇,单九生,管珉,徐星生,Fan Jianyong,Shan Jiusheng,Guan Min,Xu Xingsheng

  9. 不同方法确定的雷击密度对防雷分类的影响 傅智斌,汪洋,黄远,卢敏,Fu Zhibin,Wang Yang,Huang Yuan,Lu Min

  10.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测度 李国栋,赵自胜,张俊华,程弘毅,张洵赫,田海峰

  11. 山西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印度洋海温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常钢,李丽平,周晋红

  12. 近5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及可能原因 江俊杰,孙卫国,裴兴云

  13. 基于不同参数化方案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集合预报试验 谢胜浪,关吉平,张立凤

  14. 850 hPa东高西低型低空环流与江西降水的关系 王海,许爱华,金米娜

  科技论文发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现状分析与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体现尤为明显,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本文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科技论文发表,建筑安装工程,工程造价,现状分析,控制措施

  一、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1.1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建筑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展。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项目的构思及其可行性的研究,也还包含招标、施工交付使用和运营等一系列的管理,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气象与减灾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弱光低温下微生物肥的抗逆增产作用与施氮量关系研究————作者:吴晓青;姚靖宇;廖宗文;刘洋洋;陈先玉;

摘要:气象灾害防御是农业生产中的重大课题,弱光低温是灾害性气象条件的主要影响因子。抗灾常用的措施是人工补光和升温,但难以应用于大田。关于施肥抗弱光低温胁迫的研究多集中在肥料对作物的生理影响,对于施菌肥预防气象灾害的研究较少。文中就微生物肥的抗光温逆境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光温逆境危害的原因是光合反应受阻,使碳架(光合产物)减少从而导致氮的有机转化受阻,导致细胞的无机氮增高产生毒害。文中通过施微生物肥提...

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展望————作者:谢文琪;蔡哲;刘丹;孔祥胜;林志坚;

摘要: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中通过调查研究对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的站网布局、队伍建设、技术方法、科技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的运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江西省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目前全省确立了以常规农业气象观测站为主、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试验站为辅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体系,但依然存在与现代农业服务需求不一致、农业气象观测队伍建设与...

江西省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作者:邓德文;毕晨;刘禹杉;戴晶晶;詹华斌;

摘要:根据人口、气候和站点距离及海拔等条件,从江西省93个国家自动气象站筛选出21个城市站和31个郊区站,利用相关资料,对江西省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中部地区城市热岛强度最强,赣西北和赣东东部呈现冷岛特征。2014—2023年全省年平均热岛强度为0.26℃,南昌城市热岛强度全省最强,年均强度达0.87℃。2)江西省城市热岛强度呈逐年增强的特征,2014—2023年城市热...

江西中北部地区冰雹过程双偏振雷达特征————作者:彭恩翔;张帆;曾唯睿;胡怀坚;孙素琴;

摘要:实际业务中对冰雹大小的判断一直是难点之一,为区分和识别不同尺寸的冰雹,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和南昌、吉安两部双偏振雷达探测资料,筛选出2021—2024年2—5月44次冰雹事件,统计分析不同尺寸的冰雹在不同高度层的雷达偏振量及其变化,得到江西中北部地区冰雹过程雷达偏振量的阈值特征。结果表明:1)在相同高度层上,冰雹尺寸越大,反射率因子(ZH)的中位数越大,差分反射率因子(Z

苏南地区一次冷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成因及中尺度特征————作者:张盛曦;禹梁玉;顾荣直;

摘要:利用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等观测资料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8月17日苏南地区一次冷涡南落背景下的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其成因机理及中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属于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型对流天气,快速南下的冷涡及其后部的强盛西北气流为强对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不稳定层结条件。2)较高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厚的暖云层、近地面层大比湿区是形成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关...

2021年6月底赣闽地区一次强降水成因与预报着眼点————作者:陈翔翔;陈云辉;黄美金;王萱;欧阳鸿翔;

摘要: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及NCEP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6月28日—7月1日赣闽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成因与预报偏差分析,总结了此类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得到以下结论:1)此次过程累计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降水出现在赣闽交界的武夷山脉北段,整个降水过程分暖区暴雨、多雨带、暖式切变南侧暴雨3个阶段。2)赣闽两省位于南亚高压脊北侧的高层辐散区,有...

2022年江南盛夏持续高温干旱事件成因诊断分析————作者:马依依;潘欣;刘建勇;孙杭媛;

摘要:利用1979—2022年江南地区279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第二套再分析资料等,计算了1个月和3个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SPI-3),分析了2022年江南盛夏持续高温干旱事件的特征,并通过诊断分析的方法探究了持续高温干旱事件的环流特征及异常成因。结果表明:1) 2022年江南盛夏降水异常偏少超5成,高温维持时间长,江西东部、浙江大部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3...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热浪和人口暴露风险时空分布特征————作者:吴楠;张玮;马力;占龙飞;万昕成;

摘要: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家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数据和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196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平均高温热浪、强烈高温热浪、极端高温热浪的发生频次、有效积温和持续天数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热浪强度下的人口暴露风险。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平均高温热浪、强烈高温热浪、极端高温热浪三类热浪的发生频次、有效积温、持续天数分布形态较为相似,整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

基于雷击指数的江西省雷电易发区域划分优化方法————作者:高雅隽;周洁晨;段和平;夏雪;

摘要:利用江西省1978—2013年雷暴日资料和2006—2021年雷电定位资料,选取90″×90″的经纬度网格,基于ArcGIS软件采用3种方法对江西省雷电易发区域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基于雷暴日和地闪密度单一指标的时空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雷暴日资料和雷电定位资料共同作为技术指标的雷击指数,建立了划分模型,选用定值划分法进行划分并绘制不同权重系数下的江西省雷电易发区域划分图。进一步采用雷电流幅值划...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4年4—6月)

摘要:<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 陈 娟1 暴雨及强对流过程2024年4—6月江西省降水量及降水日数偏多,暴雨及强对流过程主要出现在4月和6月,具有暴雨范围广、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强、致灾严重等特点。4月江西省暴雨、强对流天气频发,共有7次区域性暴雨及强对流过程,分别出现在1—4日、13—14日、15日晚—16日、19—22日、25日、27日和29—30日。其中4月1—4日暴雨及强对流过程影响江西省...

江西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作者:戴芳筠;占明锦;桂晗亮;李柏贞;周媛;陈燕玲;唐春燕;

摘要:基于1995—2020年卫星遥感数据,对中国江西省土地利用类型的年际变化进行了解译,结合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全省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利用碳足迹和碳生态承载力方法评估区域内的碳排放效应。研究表明:1)江西省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除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他用地类型变化幅度较小;2)江西省净碳排放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研究末期较研究初期增长近3倍,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每增加1...

玉溪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阴雨寡照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作者:李玉聪;乌尔娜;景元书;冉楚钰;

摘要:为分析玉溪烤烟在旺长期和成熟期阴雨寡照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选取1990—2019年云南省玉溪市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结合灾害等级指标,对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阴雨寡照的年平均次数、过程平均天数、发生频率与覆盖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灾害发生次数的年际演变。结果表明:时间上,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阴雨寡照灾害的年平均次数呈下降趋势,各等级灾害的发...

农业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在线订阅式服务模式研发与应用————作者:朱雅莉;琚书存;徐祥;陈金华;岳伟;

摘要:农业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在农业科学抗灾田管中具有“发令枪”作用,对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有重要意义。为提升安徽省农业生产抗灾田管场景的主要灾害气象风险精准预报预警和精细服务能力,基于气象网格实况/智能网格预报、农情遥感等多源数据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方法的融合应用,研发了包含农业气象专题数据云、算法云、产品智能加工端、服务应用端“两云两端”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模式...

1961—2023年福建前汛期开汛时间年际变化和成因————作者:江晓南;陈俊哲;邵颖斌;陈玉吉;

摘要:根据华南汛期监测业务规定,使用相关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福建1961—2023年前汛期开汛时间的年际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其与福建各地降水量的关系,分析了福建前汛期开汛异常与前冬海温和早春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前汛期开汛时间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存在25 a的主振荡周期。开汛最早出现在1973年和1979年的4月2日,最晚出现在1963年6月1日,平均开汛时间是4月27日。福建...

1961—2020年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作者:姚德贵;刘春;苗雨沛;刘善峰;周放;赵灿;

摘要:利用河南省125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1961—2020年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主模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极端降水的气候态频次和强度均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分布,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最多,东部和北部地区次之,西部山脉地区最少。标准差分布与气候态类似,降水较多的区域也具有较大的年际差异。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年际变...

滁州区域性浓雾特征统计分析————作者:贾天山;朱红芳;吴照宪;熊敏;王菲;

摘要:为提高对滁州浓雾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风云2号卫星云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21年滁州地区区域性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的时空特点、地面和高空关键气象要素特点,并依据中低层天气形势对浓雾进行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滁州区域性浓雾呈西部多、东部和南部少的特征,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5—8月为低发期。2)浓雾主要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和...

1961—2022年中国东部高温日数区域差异特征————作者:李蕾;吴琼;邓超;

摘要:基于1961—2022年5—10月中国东部43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华南、长江、黄淮、华北高温区域进行划分,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地区区域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以及相关的大气环流特征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61—2022年华南、长江、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华南地区高温日数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其高温日开始最早、结束最晚,且存在开始时间提前、结束...

1962—2022年黄山地区高温干旱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作者:王婧;黄骏凯;王闰芳;刘裕禄;汪栩加;

摘要:利用1962—2022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资料,基于区域性天气过程识别方法,对安徽省黄山地区区域性高温干旱事件进行判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强度和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地区高温日数随时间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呈平地和丘陵地区多、高海拔山区少的特征。干旱日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大,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特征。区域性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区域性干旱事件变化趋势不显著,...

基于数字档案的江西降水量数据集研制与应用————作者:王钰;黄少平;

摘要:为实现馆藏气象档案资源管理与应用效益最大化,对气象数字档案进行梳理挑取、质量控制、数据融合,新生成长序列、高分辨率降水量数据文件,建立了江西1954—2020年分钟、小时、16时段年最大降水量数据集。分析评估表明:1)R60文件填补了A6、A7文件中119站年的数据空白,A6、A7文件弥补了R60文件中22站年的数据缺失,融合后有29个台站小时降水量数据前推了1 a以上。2)1963年开始分钟降水...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4年1—3月)

摘要:<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 陈翔翔1 大雾过程2024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单日15站以上)日数共20 d, 较常年同期略偏多;全省单日出现25站以上大雾日数为14 d。全省连续性区域大雾出现在1月8—10日、1月30—2月1日、2月9—11日、3月15—17日。其中2月10日大雾范围最广,全省共76个县(市、区)出现大雾,16个县(市、区)出现50 m以下能见度,最小能见度仅为1...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