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学与艺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陶瓷科学与艺术

《陶瓷科学与艺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3-1375/TS
国际标准刊号:1671-7643
主办单位: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湖南轻工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广东印刷》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浙江化工》化工工程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陶瓷科学与艺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陶瓷科学与艺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创刊于1965年,由最初时的《湖南陶瓷》到《陶瓷》、再到《陶瓷工程》,至2002年再次更名为《陶瓷科学与艺术》。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办刊水平,服务于社会、服务于陶瓷行业、加强与各陶瓷企业、大专院校、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今年我们对杂志的编委的结构进行了调整,组建了一个代表性、权威性强大的专家、学者编委会.并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达成了合作协议。并将杂志的选题,刊载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有针对性拟以《陶瓷科学与艺术》艺术卷、科学卷、陶瓷中国卷出版。同时加大各类文稿的征集,并在各类别杂志上设立专题论坛。并在各大陶瓷产区设立特约通讯员及特邀编辑。以此来提升杂志的发行范围,扩大影响,树立行业中的权威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工业与实践、科研与应用、综述与述评、艺术随笔、艺术随笔、陶艺纵横。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徐建章·陶瓷作品欣赏 徐建章; 1

  2 中国画和“陶瓷绘画装饰” 杨世得; 2-4

  3 平庸是你的选择吗? 马德; 1

  4 努力打造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升级版”——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调查报告 陈海;波袁莉; 4-5

  5 生命之泉长流 艺术之树常青——张守智、吕晓庄教授陶瓷艺术精品欣赏(下) 黄钟; 6-9

  6 根植传统 求新求变——我的龙泉青瓷创作之路 张晞; 10-12

  7 从“巴拿马”瓶 浅析釉下五彩汾水工艺的发展和提高 张志坚; 13-15

  8 试论紫砂的概念及紫砂热的兴起 任惠芬; 16-17

  9 釉雕作品《爱因斯坦》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丁邦海; 18-22

  10 客家艺术资源引入陶瓷设计中的可开发、利用空间 熊青珍; 23-25

  11 谢华作品欣赏 谢华; 26-29

  12 朱振洪作品欣赏 朱振洪; 30-33

  13 谭异超作品欣赏 谭异超; 34-37

  14 聂强作品欣赏 聂强; 38-40

  15 刘志广作品欣赏 刘志广; 41-43

  16 徐建章作品欣赏 徐建章; 44-47

  17 杨子初作品欣赏 杨子初; 48-50

  电力国家级期刊投稿变压器直流电阻故障分析

  摘 要:正常的变压器三相直流电阻基本平衡,容量为1 6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相为4%,线为2%;2 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相(有中性点引出时)为2%,线(无中性点引出时)为1%。然而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这些情况综合来看无非就是两大方面,一是不平衡,二是测不准。本文通过对影响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的几个典型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提高试验效率。

  关键词:电力国家级期刊,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

  1.引言

  直流电阻测量可以检查出绕组内部导线接头的焊接质量、引线与绕组接头的焊接质量、电压分接开关各个分接位置及引线与套管的接触是否良好、并联支路连接是否正确、变压器载流部分有无短路情况以及绕组有无短路现象。

  陶瓷科学与艺术最新期刊目录

非遗文创新媒体营销策略——以龙泉青瓷为例————作者:李心悦;宣晓岚;储功一;高青青;胡彤;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产品推广的重要渠道。本文以世界非遗龙泉青瓷为例,结合我国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新媒体营销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将新媒体营销策略更有效地运用在非遗文创发展中

曲阳石雕技艺传承与发展现状的对策————作者:刘保权;

摘要:曲阳石雕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曲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这里丰富的石材资源为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千多年来,曲阳石雕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石雕艺术的重要代表。本文通过曲阳石雕技艺概述,重点论述其发展现状和对策

建水陶器与茶文化:一壶好茶,一抹陶韵————作者:陈杰;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建水陶器作为茶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茶与陶如何相互成就,共同演绎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建水陶器,特别是紫陶,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与普洱茶的完美结合,成为茶道中不可或缺的器具。通过对建水陶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与茶文化的紧密联系进行分析,本文揭示了建水陶器在提升茶汤口感、传承茶道美学、体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机工程学视角下的适老化陶瓷厕具设计策略研究————作者:吴菲;冯延明;李光亮;

摘要:目的,本文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适老化厕具陶瓷产品的设计策略,在陶瓷材料的特性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首先通过用户访谈以及观察法对老年人在使用现有的厕具过程中的行为痛点进行分析;随后,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对于卫浴产品的需求。结论,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对陶瓷厕具产品进行设计优化,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用户体验。通过精心调整产品的尺寸、...

非遗鱼皮与废弃陶器瓷片为原料的再创造设计————作者:石峪嘉;付丹妮;袁欣欣;

摘要: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技艺与废弃陶器瓷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再创造设计方法。研究过程中,首先梳理了非遗鱼皮技艺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废弃陶器瓷片的来源与特点,分析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其次本文从再创造设计的概念、价值与方法出发,构建了再创造设计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创造性地将鱼皮与瓷片结合,设计出装饰品等多种产品,有效解决了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资源浪费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现代青白瓷艺术的创作现象————作者:孙思玮;

摘要:本文以青白瓷的特点为起点,阐述其如何与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合,旨在探索并预见青白瓷艺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呈现的新趋势与路径

浅析椭圆形紫砂壶的创作感悟————作者:陈永;

摘要: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陶实用器及工艺品,享誉海内外,本文全面分析了宜兴紫砂壶的壶型,阐明了笔者尝新创作椭圆形紫砂壶的原由、意义及所需条件和基础,最后,阐述了笔者尝新创作完成的几把椭圆形紫砂壶

陶瓷文化中陶瓷乐器融入大学生美育路径研究————作者:李艳;

摘要:随着新时代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陶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和美育的重要资源。然而,在大学生美育的实践中,陶瓷文化的融入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探讨了陶瓷乐器在陶瓷文化中融入大学生美育的路径,分析了当前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几项具体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大学生对陶瓷乐器和陶瓷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同时推动陶瓷乐器在大学美育中的...

建水陶的艺术特色探析————作者:代敏;

摘要:建水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精湛的制作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水陶的艺术特色,从其造型美观、装饰独特、色彩丰富及质感细腻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建水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为传承与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从“立象尽意”看德化白瓷仙佛人物造像————作者:戴宾鸿;

摘要:德化白瓷以其独特的原料和精湛的造像工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卓越代表。德化白瓷的仙佛人物雕塑,结合了传统宗教题材与地方特有的白瓷材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立足于“立象尽意”的哲学、美学观点,探讨德化白瓷雕塑在美学特征与造物哲理方面的多重内涵。通过分析相关作品的制作技艺与艺术表现,揭示德化白瓷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对人类精神需求和社会文化特征的深刻回应

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宗传玉;谢民光;丁艺;

摘要:动漫人才的素质关系到动漫产业发展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相关要求,亟需通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为动漫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作室”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自被正式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可。本研究基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瓶颈及不足,探索“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动漫专业教学...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素描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探索————作者:郑美花;

摘要: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素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本文探讨素描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为中职素描教学提供系统、科学的教学策略

碳陶复合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作者:胡锦霞;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碳陶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受到人们的重视。结构抗腐蚀性能是保证结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碳陶瓷复合材料因其特殊的化学稳定性,可有效抵抗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对提升建筑结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等特点,可有效降低结构重量,提高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优化材料微结构,提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为新型...

陶瓷电容器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的性能优化研究————作者:邱晓露;

摘要:本文探讨了陶瓷电容器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的性能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温度稳定性、漏电流控制及寿命可靠性等多个方面。陶瓷电容器作为电力电子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其性能优化对于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为陶瓷电容器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陶瓷工笔新彩花鸟画的艺术创作————作者:张一;

摘要:陶瓷工笔新彩花鸟画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陶瓷工笔新彩花鸟画,广受陶艺家及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当代不可或缺的装饰艺术品,并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螺钿镶嵌技艺与坭兴陶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作者:杨志英;韦应佳;李莹莹;黄丽媛;罗伟;

摘要:本文以“一带一路”视野下螺钿镶嵌技艺与坭兴陶产品创新设计为切入点,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研究符合螺钿镶嵌技艺与坭兴陶产品发展需求的海丝文化元素。收集广西北海、钦州地区相关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等作为素材,为坭兴陶产品创新设计发展提供思路。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切入点,剖析螺钿镶嵌技艺的发展现状、文化特征、消费者需求的人文情怀,梳理坭兴陶产品的创新模式、媒介特征、创作方法转化等设计问题,本文研究的重要...

浅谈紫砂作品《银杏花瓶壶》的文化内涵————作者:詹继松;

摘要:银杏与紫砂壶从最初便有一定的缘分,从第一件紫砂壶《供春》说起,它便是供春偷偷模仿老和尚仿照着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瘤创作而来的,人们称之为“供春壶”,《供春壶》的诞生也是紫砂花货创作的开始,而这件作品《银杏花瓶壶》的灵感正是银杏树,因此银杏树与紫砂壶有着不解的渊源。紫砂花货与传统紫砂壶不同,其有着十分特殊别致的造型内容,创作者能够从自然界中捕捉到适合其创作的内容,并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这样的特点深...

浅析紫砂壶作品《梨形》的造型设计与优雅线条————作者:蔡旭成;

摘要:《梨形》是紫砂工艺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简洁而精致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实用性深受人们的喜爱。作品《梨形》以秋梨为灵感,壶身曲线优雅,比例协调,展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美学理念。作品以形传情,寓意着“不离不弃”的情感象征,传递着对爱情、亲情等深刻情感的守护与坚持,恰到好处地展现出紫砂壶的“内敛美”和“无华之美”

泥绘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作者:陈行健;

摘要:作品《十二生肖杯》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重新诠释了传统陶瓷工艺的美学,同时整件作品还深植于文化象征和哲学思考的层面。此作品融合传统陶艺技巧与现代设计理念,体现了笔者在视觉与功能间的双重追求。作品包含十二个杯子,每一个杯子都有着独特的形态美学,诠释着中华文化中“形神兼备”的艺术追求。杯身上的每一个生肖都是对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的一种致敬与再创造,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符号与社会意义构建了一种深层的文化对话

陶瓷美术设计中抽象艺术的体现————作者:王媛;

摘要:陶瓷美术设计中的抽象艺术体现了一种超越具象形态的美学追求,它通过抽象纹样、色彩和材质肌理的创新应用,传达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情感表达。抽象艺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陶瓷的表现手法,也拓展了其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将探讨抽象艺术在陶瓷美术设计中的定义、特点、应用背景,以及如何通过抽象纹样、色彩和材质肌理的创新应用来体现抽象艺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陶瓷科学与艺术》工程师晋职称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211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