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陕西气象》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陕西气象》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陕西气象》是陕西省气象局和陕西省气象学会主办的,以气象科学为主,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期刊。坚持为气象业务服务、为相关学科和行业服务、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基层台站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积极回应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和水平。
重点刊载气象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和应用成果,追踪和及时介绍国内外气象科技动态;交流和积极推介气象业务及服务的新经验和新做法,促进气象从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刊载和介绍有关气象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提高气象科学管理水平,促进陕西气象事业发展。可供气象、农林、环保、交通运输、民航、水文、卫生、地理、旅游等部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5年和2000年分别获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经验交流、工作研究、气象科普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陕西2011年7月连续强对流天气成因及特征分析 孟妙志,韩洁,王仲文,庞翻,高菊霞
2. 陕北北部一次雹暴的特征及成因 井宇,陈闯,陈宁,黄少妮,万红卫,艾丽华,井喜
3. 新疆阿勒泰地区大到暴雪概率分布特征 田忠锋,胡磊,李博渊
4. 新疆博州一次秋季局地大暴雨过程分析 陈萍,徐远波,吐莉尼沙
5. 西安地区大雾天气的分析与预报 邓小丽,林杨
6. 2012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程肖侠,蔡新玲,雷向杰
7. 基于GIS的榆林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张建康,李强,王云,万慧,马锋
8. 眉县猕猴桃气候适应性分析及灾害防御 张毅军,颜胜安
9. 宜君春季核桃低温冻害分析及预防探讨 杨亚利,郑合清,孙田文
10. 陕西气象探测设备运行监控与评估体系构建与运行 孟珍,张世昌,杨家锋
11. 陕西省辐射月报数据文件质量检查结果 张红娟
12. GTC2型探空数据接收机天线的标定技术 朱敏武,李崇福,李嵘,杨辉
13. 防雷工作相关主体各自职责及其相互关系 刘兴元
14. 地市级观测业务竞赛能力建设探讨 高娟
15. 2012-08-13关中西部致灾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孟妙志,韩洁,庞翻,边赟
16. 基于GIS的杨凌区猕猴桃适宜性区划 李少兰,牛占峰,同延安,韩卫省,李献军
17. 宝鸡市冬季大雾气候特征分析 李建芳,庞翻
仪器与实验杂志投稿: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分析与评估系统
【摘 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实时准确的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为电网监控人员的辅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仪器与实验杂志,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信息分析,评估系统
电网的自动化是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需要先进的技术作支撑,从而为电网的自动化运行提供基础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系统也在不断使用先进的技术而实现更好的发展。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高层应用软件都已经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极大的促进了电网的现代化进程,为电网调度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随着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逐渐升级,采集信息量的逐渐增多,对实时数据进行准确的评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陕西气象最新期刊目录
MCC引发的一次短时强降水环境场和云参数特征————作者:乔丹杨;王瑾婷;刘帆;卢晔;高萌;谢逸雯;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FY-4A卫星定量产品,对2022年7月15日陕西关中东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MCC)引发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发生的环境场和云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副高、短波槽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的环流背景下,前期受副高控制不稳定能量持续积累,水汽条件充沛,在地面辐合线动力抬升作用...
多源观测资料在延安两次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作者:宁欣婷;王文波;杨丽;薛丹妮;李雨星;
摘要: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资料,延安多普勒天气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以及探空观测等资料,对延安市2023年6月26日和6月27—28日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月26日,延安位于高空槽后部的西北气流中,受到干冷空气输送的影响,同时低层存在风向切变,导致了降雹天气;而6月27—28日,受高空西风槽前暖湿气流、低层偏南风以及风向辐合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降雹和降水天气...
陕西夏季短时暴雨时空特征分析————作者:井宇;陈闯;姚静;张蔚然;
摘要:基于2008—2023年陕西省95个国家气象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夏季(6—8月)短时暴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短时暴雨频次日变化存在区域差异,陕北和关中的极大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夜间,陕南变化范围较小。短时暴雨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陕南中西部;与全省其他区域相比,陕西东部和西南部短时暴雨的累计降水量占夏季总降水量的比例相对较高。包含短时暴雨的降水事件午后至傍晚多发,夜间至清晨较少发生,但持续时...
改则县1981—2020年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特点分析————作者:格桑卓玛;贾茂琼;王峰博;
摘要:利用改则县1981—2020年降水、气温等站点观测资料,采用累积距平、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改则县1981—2020年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改则县主要气象灾害特征。结果表明:40 a来,改则县气温逐渐升高,尤其冬季和秋季增温突出;降水量呈现波动增多趋势,降水明显向夏季集中。改则县12月—次年5月易出现雪灾、冻灾等灾害性天气;10月—次年...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NPP的影响————作者:王娟;何慧博;
摘要:基于2000—2022年MODIS 17A3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气候模型计算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陕北退耕还林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研究区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均值为257.45 g/(m2a)。(2)研究区实际植被净初级生产...
2021年春节期间关中地区重霾污染过程气象成因分析————作者:李双双;杜一博;高星星;李培荣;祁春娟;刘慧;
摘要: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ERA5再分析数据,对陕西关中地区2021年春节期间一次持续性重霾过程的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关中各地市PM2.5质量浓度具有区域同步变化特征,咸阳、西安和渭南严重污染累计小时数均达20 h以上;关中地区500 hPa上以平直偏西气流为主,无明显冷空气扰动,地面上气压梯度力小,天气形势静稳;霾发展阶段泾河站垂直风场呈3层...
城市气象观测与研究进展综述————作者:宋晓雯;董自鹏;陈乾;李星敏;陈闯;彭艳;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气象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因此,作为城市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与致灾天气机理研究基础的城市气象观测变得尤为重要。近些年,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城市气象观测与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从城市气象综合观测、大型外场观测试验以及城市气象观测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对城市气象观测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相关研究作了展望
基于统计分析和马尔可夫链的日照数据质控————作者:刘锐;高灿中;罗晓林;
摘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做好气象预报和服务的前提。特别是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后,如何提高数据质控水平,缩短发现异常数据时间,是观测业务工作的重点。利用统计分析和马尔可夫链两种方法,对巴中地区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22年的日照时数分析,探讨日照数据质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各站的月日照时数符合正态分布,其人工观测极大值与气候异常值吻合度极高,统计分析中关于异常数据的识别方法在数据质控上有较好的...
三亚市气候特征及气候舒适性分析————作者:朱梅;方勉;尹群;
摘要:稀缺的冬适气候类型、优质的空气质量是三亚市气候康养产业发展、气候+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托。为深挖三亚市气候资源优势,利用三亚市6个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等常规观测数据,及空气质量数据,选取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气候旅游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对三亚气候条件及重点旅游景点气候舒适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亚市气候具有暑热期短、严寒期无、降雨充沛、干湿季分明、太阳能资源丰...
庆阳市道路结冰特征及指数预报研究————作者:韩晶;焦美玲;王娟;贺涛;徐耕;
摘要:利用庆阳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008—2022年冬季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道路结冰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道路结冰的敏感气象因子,并结合道路结冰有效样本库计算影响指数,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分级,建立道路结冰影响指数分级预报模型;并利用2023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道路结冰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月际分布中道路结冰出现日数和出现时间均为1月最多,2月次之,12月最少,...
建筑物对大气电场畸变影响的数值模拟————作者:杨春明;
摘要:利用马鞍山2个大气电场仪站点2019—2021年的监测资料,借助MATLAB工具,运用数理统计、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建筑物对大气电场测量值的畸变影响,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大气电场仪安装在建筑物顶部时,模拟的电场畸变系数与建筑物的高度成正相关,建筑物越高,大气电场畸变系数也越大,畸变越显著,畸变区域越趋于半球状;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大气电场畸变系数随着建筑物宽度增加而减小,建筑物最窄处电场电...
基于“天镜-陕西”的业务系统数字化监控设计————作者:贾晨刚;乔青;王玮;
摘要:为加强陕西气象业务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做好“云原生”与“云化改造”业务系统的资源使用、系统运行、数据服务等数字化监控与分析评估,设计基于“天镜-陕西”的全省气象站点信息、台站级网络拓扑、机房动力环境、高性能计算机系统、CMACast下行资料、资料共享服务、秦智系统、数据共享网系统、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的运行监控界面,提高气象业务集约化运行质量与数据分析评估效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全业...
基于混合云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改造及安全防护设计————作者:陈增境;卓凤艳;韩格格;高英育;
摘要:针对传统私有云受限于本地计算资源供给和部署空间不足、扩建成本和管理成本高的现状,提出将公有云与本地私有云有机融合,构建混合云运行模式,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中解码处理子系统作为改造对象,将业务流程向公有云延伸,并按照三级等保要求,从边界防护、流量管控和终端安全三方面设计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宁夏为例,从数据完整性和传输时效性两方面开展对比分析,评估业务改造效果。结果表明,混合云运行模式下,总体时效性...
韩城大红袍花椒气候品质评价研究————作者:沈姣姣;卢珊;周心河;党超琪;
摘要:为了助力韩城大红袍花椒气候品质评价,提升市场竞争力,基于1992—2022年韩城国家气象站逐日观测数据和2018—2022年花椒品质检测结果,根据生态适宜度理论,采用专家决策法、百分位数法和加权求和法,建立韩城大红袍花椒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对2023年花椒气候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花椒开花坐果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累计降雨量,果实膨大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累计降雨量和果实着色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
G30连霍高速公路陕西段雾的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张曦;沈姣姣;侯柯然;张宏芳;周冰婵;
摘要:利用2019年11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G30连霍高速公路陕西段沿线交通气象观测站逐时资料、MICAPS实况资料和2020年1月9—1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对高速公路沿线持续时间排名前5的典型雾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影响雾形成的地面系统可把雾分为3类:低压倒槽型、冷锋型和东路冷空气型。逆温是雾形成的重要背景条件之一。当平均气温-0.4~2.9℃...
高影响天气下的公路交通气象研究进展————作者:牛苗苗;张宏芳;王莹;
摘要: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影响天气对交通的影响愈发显著,为有效降低高影响天气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公路交通气象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高影响天气理论研究、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发应用等三方面回顾了近30 a公路交通气象的研究成果,指出高影响天气不仅可通过降低能见度、减少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改变驾驶员心理状态与驾驶行为等多种途径间接影响交通安全,还会直接影响地区交通参数及事故率,但在不同车辆类型、...
首都机场2021年8月9日超级单体天气过程分析————作者:杜沛珩;史辰;
摘要:利用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以及北京首都机场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21年8月9日首都机场超级单体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此次超级单体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中,高空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上,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喇叭口”配置,大气对流不稳定性强,为超级单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2)北京城区近地面东南风的维...
秦巴山区2021年一次极端暴雨水汽输送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作者:杜一博;李双双;郭莉;冯典;
摘要:利用陕西省99个国家自动站夏季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对2021年8月18—22日秦巴山区极端暴雨过程(“8·21”极端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水汽输送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天气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后受冷空气影响其北侧形成高空槽,配合700 hPa夜间低空急流和850 hPa气旋性环流增强,水汽在秦巴山区强烈辐合上升造成极端暴雨天气;(2)“8·21”极端暴雨过程...
京津冀地区1961—2020年冬季区域性寒潮过程特征和路径分析————作者:李丹华;杨扬;李红英;王兴丽;陈佩璇;
摘要: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126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气候特征和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一般持续2~5 d,最低气温平均为-18.9℃;近60 a共出现52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年际变化呈略减少趋势,气候趋势率为-0.1次/(10 a),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寒潮频次增加;1961—2020年冬季京津...
永州市短时强降水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作者:蒋丽敏;付炜;徐根生;李菁华;彭艳青;
摘要:利用2013—2022年区域气象站和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永州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出现的频次年际变化不明显,但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且空间分布差异大。4月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永州西南部,多为夜雨;5、6月出现最多,南部山区及小盆地高于北部地区,清晨、午后到傍晚短时强降水多发;7—9月九嶷山—萌诸岭一带、阳明山地区为主要发生区,午后到傍晚时段最为多发。2)...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阻燃材料与技术
- 国家级《建设科技》
- 省级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平顶山学院学报
- 省级《中学生物学》
- 国家级港口科技
- 省级《城市地质》
- 北大核心《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 省级莆田学院学报
- 省级《采矿技术》
- 国家级《电力科技与环保》
- 省级游泳季刊
- 北大核心《核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能源技术与管理
- 国家级工业技术创新
- 国家级交通建设与管理
- 省级《建筑技艺》
- 省级《萍乡学院学报》
- 省级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海峡科技交流研究
- 国家级《水利水电技术》
- 北大核心《焊接技术》
- 国家级建筑师
- 国家级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 省级户外
- 北大核心《中国人才》
- 省级混凝土世界
- 国家级特产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