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矿山测量》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矿山测量》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矿山测量》于1973年7月以内部刊物创刊,1980年经原国家科委和煤炭工业部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由此逐渐走上正轨办刊轨道。1988年《矿山测量》杂志获得国家批准刊号(CN13-1096/TD)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358X)。本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时为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中国CAJ-CD全文收录期刊。《矿山测量》杂志是国内唯一的矿山测量专业性国家级科技期刊,也是世界有较大影响的四大矿山测量刊物之一。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测量方法、测量理论、开采沉陷、“三S”应用、计算机应用、地籍测量、土地复垦、教学改革。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李运江,谭志祥,王宗胜,刘延欣,庞尔雷
2.矿山开采地表动态下沉预计 徐永梅,姜岩,姜岳
3.黄土山区采煤地表滑移变形模拟实验研究 龚云,汤伏全,张健
4.高河煤矿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实测研究 张君正,郑志刚
5.阳泉矿区山区地形地表移动规律分析研究 胡东升
6.复合井壁壁间注浆在北阳庄矿风井中的应用 何书生
7.慈林山煤矿鲍寨水塘下采煤技术研究 王杰
8.高潜水位平原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李思清
9.常村煤矿大型贯通测量方案设计研究 李华栋
10.加测陀螺边在煤矿井下巷道贯通中的应用研究 曹汝波,匡伟
11.整合重组后的中小煤矿矿山测量工作 何立新
12.全站仪三角高程法在立井联系测量导入高程中的应用 于凤兵,祖鹏蕾,苏士奇,尹燕运
13.全站仪在偏心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 骆祥均
14.煤田地质勘查中常用参心坐标系转换为CGCS2000地心坐标系 戴友伟
15.白垩系软岩巷道测量控制点的布设与应用 黄思远
16.浅谈全站仪假定坐标法在直线定线中的应用 冉康,徐玲
17.数字三维矿区城市平台建设实践 王晓莉
地质工程师论文:地面沉降的灾情预测评估模型
【摘要】人类工程活动既可导致地面沉降,又可加剧地面沉降,对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工程监测,总结出地面沉降的预测评估模型,提出预防措施,对现代大型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质工程师论文,地面沉降,预测,土压力,防治措施
矿山测量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深度学习YOLO模型的植物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作者:剧成宇;师艳;孙步阳;
摘要:为提高YOLO模型进行植物图像快速识别的准确率,对基于深度学习YOLO模型算法进行研究。在传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可变形卷积,将损失函数加入分类函数层中,有效的提高了模型的泛化性能,结合cuDNN库进行并行计算,提高了算法的效率。采用改进的YOLOv3网络模型结合公开数据集进行测试,实现了102种植物的有效识别,平均检测时间为1.275 s,在Top-2、Top-3准确率上均达到96%,与传统...
基于Python的基坑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王克;孙丽敏;郝旭暾;
摘要:针对目前监测数据处理效率低、数据成果反馈不及时,文中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采用基于Python系统的总体结构,构建了基坑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快速上传、查阅、数据输出,并采用设定阈值方法,实现了自动化预警功能。该系统可有效反映基坑变形情况,为工程建设和安全施工提供参考与保障
基于改进DBSCAN的单光子激光点云去噪算法————作者:张少华;施银迪;谭莲红;张译方;
摘要:针对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观测数据中背景噪声过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BSCAN的单光子激光点云去噪算法。以ICESat-2卫星在工作运行期间所采集的ATL03数据为实验数据,通过设置合理的阈值进行粗去噪,然后基于改进DBSCAN聚类的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精去噪,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区目标点云去噪精度达到99.11%,性能优于传统滤波算法
条带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作者:李学良;
摘要:条带采空区上方的残余变形给拟建建筑物的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对其上方的土地建筑利用前非常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地基稳定性评价,文中在全面考虑条带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筛选出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对条带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无棱镜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测图中的应用————作者:张广伟;
摘要:文中以城市规划中的地图测绘为例,探讨了无棱镜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图测绘中的应用。实验分析表明,无棱镜测量技术与有棱镜测量精度相当,满足城市规划制图精度要求。且以唐山市某小区作为项目区进行了实施,结果表明,无棱镜测量技术在城市密集建筑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小范围城市规划用图测绘、三维建模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是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与设计施工快速用图的重要测量方法
结合点云数据与BIM技术的建筑变形信息管理————作者:汪章辉;
摘要: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监测,替代传统监测方式,由以往的单点监测数据获取转变为快速、实时三维坐标测量。通过点云数据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借助Revit二次开发,实现建筑变形信息管理及可视化。工程实例表明,将监测信息与建筑模型关联,开发监测信息可...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大坝变形预测研究————作者:李冰;徐笑笑;
摘要:针对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精度不高、特征提取能力差等问题,构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BN)的预测模型,以官地水电站2012~2016年的变形数据为例,实现大坝变形后10期的准确预测。结果表明,DBN模型三项评价指标分别为0.23 mm、0.30 mm、7.09%,显著优于其他比较模型,能够更加准确预测大坝变形,为大坝变形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测量机器人在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作者:耿双杰;郜亚辉;
摘要:以郑州地铁10号线盾构下穿1号线为例,通过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技术对既有线进行监测,实时掌握了盾构穿越过程中对既有线路的影响,指导现场施工,保障了新建线路的顺利下穿及既有线的安全运营
改进的跨江高程传递测量工程实践及精度验证分析————作者:石林峰;韩超斌;郑康;张建华;
摘要:已有跨江高程传递测量所用觇灯设备安装使用不方便,无法实现自动化观测,作业效率低。文中通过改进跨江高程传递测量使用觇灯、优化观测方法和作业流程,实现了二等跨江高程传递测量的全自动观测。使用改进后的觇灯设备,可以更方便的进行跨江高程传递测量,并且所测数据精度完全满足国家二等水准观测的要求
CGCS2000基准框架建立及关键技术研究————作者:王小维;刘全海;孙雪梅;
摘要:CGCS2000基准框架建立是当前城市现代测绘基准建设的重要内容。文中以常州市为例,从控制网布设、数据处理、投影变形分析以及坐标转换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高精度CGCS2000基准框架建立的技术路线,深入分析了以无抵偿高程面高斯正形投影作为基础,选取最佳中央子午线作为投影方案,建立2000平面坐标系的方法。对各地建立CGCS2000框架下的平面坐标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基于Stacking集成机器学习法的Sentinel-1海冰分类研究————作者:泥萍;唐凯;王志勇;
摘要:随着海冰监测需求的不断扩大,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逐渐成为海冰遥感监测的重要数据,但现阶段用于雷达海冰监测的机器学习方法普遍精度不高且鲁棒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对Sentinel-1影像数据提取多种影像纹理特征,然后将轻量级梯度提升机、随机森林与深度置信神经网络通过Stacking方法集成后对海冰进行监测,并检验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机器学习器,Stacking集成学习器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证...
东部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利用技术体系————作者:孙凯华;靳婷;
摘要:针对东部高潜水位矿区长期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土地损毁、潜水位下降、生态破坏、景观变化、覆岩失稳及地表存在残余变形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文中以兖州矿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的技术需求为导向,通过采煤沉陷区现状调查和综合监测,开展损害边界识别及治理利用适宜性评价、水体保护与维系技术、微地貌整治与土壤构建技术、沉陷区土地利用与建设用地开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为兖州矿区沉陷区治理和后期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设...
厚松散层薄基岩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与数值模拟————作者:朱向阳;
摘要:基于张双楼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厚松散层薄基岩下采煤的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厚松散层薄基岩下采煤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地表移动过程剧烈,下沉盆地陡峭;下沉速度快,滞后时间短,上覆岩层呈整体快速下沉趋势;下沉值大,影响范围广。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本矿区建筑物下采煤及村庄保护煤柱留设
深部条带采空区地表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及可行性分析————作者:殷磊;郭鑫;孙凯华;
摘要:条带开采采空区本身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易受到内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条带煤柱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不好确定,在新增建筑荷载作用下的采空区及其覆岩的整体稳定性更是难以把握,给后续地表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带来了安全隐患。文中在研究探讨条带采空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条带采空区地表工程建设影响因素,提出了条带采空区地表工程建设技术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条带采空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
测量在控制注浆减沉中的应用方法探讨————作者:杨丽娜;
摘要:文中提出了测量控制下注浆减沉方法,优化了传统的注浆减沉方法,提高了减沉效果和煤炭采出率,节约了注浆成本,为指导“三下”开采实践和解决“三区”(煤采区、基岩区、地表下沉区)问题提供了依据
广域电磁法探测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作者:李传海;闫忠明;
摘要:广域电磁法是一种人工场源电磁勘测新方式,为了探究广域电磁勘察方法在城市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否准确判定煤矿采空区位置及范围,文中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煤矿采空区勘察并与实际资料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广域电磁法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能准确探测出城市中煤矿采空区
跨孔电磁波CT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探究————作者:陈杭;邢亚东;邓超云;
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遇到很多地质资料不详细的采空区,给开采带来极大影响。为查明煤矿采空区的空间分布,使用跨孔电磁波CT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探测,经分析,灰岩地区完整地层电阻率较高,电磁波吸收系数会比较低,一般在0.2 Nper/m以下。煤系地层因其本身电阻率相对灰岩地层较低,电磁波吸收系数较高,一般大于0.6 Nper/m。根据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峰值异常来解释煤矿采空区的分布
煤矿采空区三维地震探测技术研究————作者:闫忠明;李传海;
摘要:三维地震探测技术是煤矿采空区精准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介绍了三维地震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煤矿采空区勘察中的工作方法,论述了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响应特征,并通过实例进行地震资料解释,选取合适的地震属性和方法识别采空区的发育位置,圈定其范围,结果表明,该技术较准确地实现了对煤矿采空区的有效勘察
矿山边坡植被修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杨家庆;鲁明星;吴冠辰;袁雪涛;李富平;许永利;李小光;
摘要:为探究边坡植被修复研究现状并分析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时间和内容分析。近20年间对于矿山边坡修复研究的发文量逐年上升,边坡生境特征、护坡机理、施工技术、植物配置及多样性是研究热点。文中总结了我国相关热点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优缺点和现存问题并进行展望,可为矿山边坡植被修复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关于采煤塌陷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作者:郭鑫;赵晗博;赵方瑞;门雷雷;
摘要:采煤塌陷区土地开发利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如何科学高效的对采煤塌陷区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及时恢复治理受损土地资源意义重大。文中以东部高潜水位矿区采煤塌陷区土地的治理情况为切入点,在分析塌陷区土地利用现状和不同开采条件土地损毁特征的前提下,归纳总结了采煤塌陷区土地的开发利用模式,最后对治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治理时机、治理模式、规划衔接、沉陷预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浙江消防
- 北大核心《中国造纸》
- 国家级《热喷涂技术》
- 省级《云南电力技术》
- 省级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国家级化学分析计量
- 国家级《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 省级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省级《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省级《现代测绘》
- 国家级《国防科技工业》
- 北大核心《腐蚀与防护》
- 国家级环境遥感
- 北大核心特殊钢
- 国家级《世界核地质科学》
- 省级《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国家级《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 北大核心《系统管理学报》
- 省级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客车技术
- 省级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轻金属》
- 北大核心《模糊系统与数学》
- 国家级水资源研究
- 省级环境与发展
- 省级《电站辅机》
- 省级中国油气(英文版)
- 国家级水科学与水工程
- 国家级《安全与电磁兼容》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