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能源科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水电能源科学

《水电能源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231/TK
国际标准刊号:1000-7709
主办单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理工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查看水电能源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改革与战略》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科教导刊》科技杂志

水电能源科学》期刊简介

  《水电能源科学》(WaterResourcesandPower)创刊于1983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国测水电技术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水利水电类核心期刊排名第6)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为华中科技大学D类期刊之一。

《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1期目录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水特性的影响研究....................温海燕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BP神经网络月径流预测模型及应用..........张志刚
  VIC模型在三江源地区产汇流模拟中的应用...................张磊磊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杭州市水资源安全现状评价及趋势..........万坤扬
  生活用水量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唐亭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乌审召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张锐
  投影寻踪模型在典型洪水选择中的应用......................魏龙亮
  昆明城市暴雨洪水特性分析................................邹嘉福
  循环荷载下花岗岩的动力变形参数试验研究..................刘琪
  单轴压缩下煤岩尺寸效应的试验及理论研究..................王剑波
  矢量和方法在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评价上的应用..............赵家成
  地基弹性模量对拱坝坝体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熊勃勃
  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刁志明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的碾压砼拱坝应力仿真计算研究............马连军
  基于和谐论的黄河下游河段健康评价........................李可任
  河流功能及其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研究..............赵银军
  山区弯道水流特性及消能选型..............................周琦
  高闸墩及其上部附属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谢义华
 

  

  
  2、本站提供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要收取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4、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承认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水电能源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考虑湿化和流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安全性评价————作者:张逸超;胡洪林;雷显阳;毛航宇;鲍利发;王柳江;

摘要:为评价全风化花岗岩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安全性,考虑坝基全风化层及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特性,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在全风化层上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考虑全风化层和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变形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变形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计算结果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大坝安全性;左岸全风化层对左岸心墙与基座...

长距离引水电站多调压井输水系统的水力过渡过程分析————作者:结少鹏;乔艳伟;刘东虎;楚士冀;

摘要:基于长距离引水电站工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计算说明了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线的调压井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当减少调压井数量可以缩短输水系统的波动时间;通过分析蜗壳压力波动的影响因素,指出了蜗壳压力波动的中短周期对机组日常运行的重要性,并推导了蜗壳压力波动中短周期公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分析方法合理、有效

不同变速方式下水泵水轮机的内部瞬变流动分析————作者:金大刚;毛青海;龙强;

摘要:变速水泵水轮机具有适用水头范围宽、调节性能优越的优势。在当前研究趋势下,探究变速机组外特性等特征愈发重要。因此,研究了变速水泵水轮机在水轮机工况下的线性变速和贝塞尔曲线变速两种过程,分析不同变速方式下机组内部的流态变化、涡结构和压力脉动特性等。结果表明,变速过程中转轮叶道间隙存在明显旋涡结构,尾水管内涡带振动频率以低频脉动为主,主要集中在直锥段;贝塞尔曲线变速方法比线性变速方法可明显减小机组的能量...

近61年郑州市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作者:鞠俊彦;刘俊国;张晓雷;户东东;李正阳;

摘要:基于郑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分析郑州市多年降水的时变特征,使用RClim Dex模型计算郑州市近61年的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变异范围法(RVA)对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通过复Morlet小波变换方法相互验证,采用反距离加权解释降水指标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郑州市的8项极端降水指数在近61年来有7项呈小幅上升...

南昌市降水结构时空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的关联机制————作者:刘卫林;胡林浩;张景嵘;郭强;

摘要:为揭示南昌市降水结构时空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的关联机制,基于南昌市1965~2017年13个降水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小波相干、反距离插值法对南昌市各级别降水指标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探讨了其与全球大尺度气候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昌市西北、东南地区各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高于其余地区;暴雨、总降水雨量呈增加趋势,中雨呈减少趋势;暴雨雨强呈增加趋势;小雨...

基于冲蚀流动与动网格耦合的弯管磨损量化研究————作者:陈梦;淡娟君;郭鹏程;张浩;孙龙刚;刘磊;孙帅辉;

摘要:长期输送含沙流体的管道因泥沙颗粒冲蚀而导致局部变形、坑蚀甚至裂纹,影响系统运行安全。为量化分析管道磨损深度变化,采用冲蚀-动网格耦合方法,通过数值研究分析90°弯管在运行1、20、40、60 h后的冲蚀变形量。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时间步长内的壁面冲蚀率更新网格位置,从而更精确地量化磨损变形。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增加,最大冲蚀率和最大冲蚀深度呈非线性增长。每延长20 h,最大冲蚀深度增加约1mm,壁面最大...

2021~2023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作者:王爱花;史明;刘金涛;惠晓梅;毋晓琴;李超;

摘要:掌握近年山西省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河流污染治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1~2023年山西省地表水国控、省控逐月水质数据,分析全省及主要流域不同水质类型比例和主要污染指标现状,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系统聚类法探究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21~2023年全省河流水环境呈改善趋势,优良水体(Ⅰ~Ⅲ类)断面比例显著上升,污染水体(Ⅳ~劣V类)断...

基于集成学习的海勃湾水库出库泥沙预测研究————作者:郭秀吉;孙龙飞;王远见;任智慧;李新杰;

摘要:针对水库排沙影响因素众多、非线性关系复杂、难以精准预测等问题,以海勃湾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2014~2020年进出库水沙系列数据,构建了基于集成树框架的RF、XGBoost出库含沙量预测模型,并与传统KNN、DT算法进行了拟合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入库流量Qin、入库含沙量Sin、进出库水位差ΔZ、坝前水位差ΔH是影响海勃湾水库排沙的主要因素;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水库排沙预测均是有效的,相比于KN...

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研究————作者:许新华;

摘要:黑河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其年际复杂的水质特征影响水资源高效利用。为确定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与强相关因子的关系,基于黑河流域讨赖河段2016~2021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该河段水质参数强相关因子的年际变化规律,并基于强相关因子,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GRNN)对水质参数及其强相关因子进行预测分析,探索黑河流域讨赖河段水质参数及强相关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气温与水温、总碱度...

多方法协同的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辨识————作者:李嘉辉;李磊;吴天航;许生;刘俊;

摘要:滨州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黄河水,人均水资源量低。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AHP-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滨州市2013~2022年水资源承载力,根据评价结果,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障碍度模型识别并诊断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子和主要障碍因子,辨识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滨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产水模数、地下水供水占比、跨...

降雨强度对新安江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作者:闻太祎;梁忠民;赵建飞;胡义明;李彬权;段雅楠;

摘要:针对现有差分形式的新安江模型存在数值求解误差,而该误差受降雨强度影响的问题,设计了理想数值和实际应用两组试验,对比分析了其差分形式(XAJ)和微分形式(ODE-XAJ)的模型模拟精度随降雨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理想数值试验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XAJ和ODE-XAJ的数值误差均表现出增大趋势,但ODE-XAJ的数值误差量级更低,可近似忽略;在屯溪流域20场洪水的应用中,XAJ的数值误差与降雨强...

周宁抽水蓄能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作性态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龙龙;张圣煌;卢雨欣;王振红;张步;汪娟;张凯恒;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大坝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模式,面临的运行条件比常规大坝要复杂得多。以周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为例,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周期性环境温度变化、库盘水压及坝面水压对大坝温度、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坝面水压对大坝影响最显著,周期性环境温度次之,库盘水压影响最小,这3种因素导致的坝体最大位移比例约为13.34∶6.7∶3.3,坝面水压是造成抽蓄碾压混凝土大坝变形位移的主要原因。在工程施工...

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堤防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作者:张从从;肖艳;刘晨;袁波;

摘要:为探讨堤防边坡相关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某堤防边坡为例,将数值模拟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基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边坡安全系数,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边坡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4个边坡参数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搭配组合试验,每个因素上下浮动固定值,设置出4个水平变量进行极差分析和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研究4个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粘聚力、内摩擦角、边...

基于MCMC法的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研究————作者:袁玉;胡学东;洪兴骏;丁毅;董宗师;

摘要:针对传统的概率统计(PSA)法计算基于水库汛限水位优化的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率需以充分历史统计资料为依据的局限性,提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随机模拟(MCMC)法计算大坝安全风险率,并以石梁河水库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MCMC法适用于洪水资源利用大坝安全风险率计算,对缺乏统计资料地区或统计资料不充分地区MCMC法的计算结果精度优于PSA法,且MCMC法的计算结果精度随模拟洪水场次的增加而提高...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水分来源对比研究————作者:牛岩岩;刘光生;邓国江;施雨卿;陈旭;

摘要: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坡面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植物样品,获取氢氧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探究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的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水δ18O变幅最大,降水次之,土壤水、根系水变...

基于非对称Copula函数降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作者:刘一休;王静文;孙仁豪;

摘要:降水径流丰枯遭遇分析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鉴于Copula函数能有效刻画水文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非对称Copula函数建立山东省聊城市降水和黄河高村站径流联合分布模型,采用PSO算法求解Copula函数的参数及权重系数,利用最优Copula函数分析降水径流丰枯遭遇。结果表明,以双Frank Copula组成Ⅱ型非对称Copula函数的OLS值、AIC值分别为0.014、-560.995,拟合效...

改进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在饶河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彭英;乔时雨;张阳;吴美芳;张郑维;谢水石;李国芳;

摘要:为提高江西省洪水灾害的预报能力,以江西省2020~2022年水文实测降水数据和分钟级及1 km的定量降水估测产品为基础,对比评估改进前后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在江西省的应用效果,并探索降水产品在饶河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在应用中的偏差小于改进前,更接近水文实测降水值,能够对短时强降水做出更准确地估测,可以为短时洪水预报提供更精确的参考;以饶河的北支昌江和南支乐...

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优化研究————作者:郑君亮;刘隽;邹燕;冯真祯;官晓东;

摘要: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先,采用两种目标函数对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倾向于靠近极端值,以相对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对总体的拟合效果更好,且后者对重现期2~20年区间的精度...

季节性河道生态防洪调蓄补水方案研究————作者:樊新建;王彦虎;张永明;贾昊;刘刚;龚真江;

摘要:为研究季节性河道生态补水设计方案,以兰州新区水阜河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21软件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水位、流量下河道各断面流量变化及水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水位为0~0.2 m,流量为3.2~4.0 m3/s时首次贯通时间与流量削减率较低,长度超过2.1 km时流量削减率超过50%;水位为0.2~0.6 m,流量为25~55 m3/s条件...

基于CFD模型的城市地下三维承灾体洪水演进特性研究————作者:蔡钊;刘宏伟;储少志;闵星;

摘要:城市化地区由于错综复杂的地下三维空间特性,在洪涝灾害发生后是主要承灾体之一,然而现有对城市化地区的洪涝模拟研究,基本集中于一维或二维的淹没研究,无法真实反映城市洪涝灾害发生后地下承灾体空间内的水位、水流流速的变化情况。因此,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模型,构建和模拟了地下三维承灾体空间的概化模型和地下空间模型,结果发现在单层地下空间水流高流速区域集中在水流入口附近,并会在地下空间较大范围内形成回流区域,...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水电能源科学》科技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14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