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利科技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江淮水利科技

《江淮水利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4-1293/TV
国际标准刊号:1673-4688
主办单位:安徽省水利志编辑室;安徽省水利学会
主管单位:安徽省水利志编辑室;安徽省水利学会
上一本期杂志:《吉林水利》水利工程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山东水利》水利工程师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江淮水利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江淮水利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江淮水利科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人与水的关系,探索化解洪涝、干旱、水生态失衡等风险的理论经、方法和技术,促进人水和谐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与探讨、工程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防灾减灾、农村水利、新技术应用、水文水资源。

  江淮水利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OpenMP并行架构的浅水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以沱湖为例————作者:吴昊昊;倪晋;张今阳;曾兰婷;

摘要:为提高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在浅水湖泊应用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以2018年沱湖水环境模拟计算为例,将OpenMP并行计算技术应用于浅水湖泊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的开发,引入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Spearman相关系数三种评价方法,将自研模型与MIKE21模型的模拟结果在精度和速度上进行比较分析。水动力验证方面,自研模型和MIKE21模型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控制在0.1...

长江中下游马鞍山河段郑蒲港淤积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鲁俊;

摘要:近年来,马鞍山郑蒲港港池河床持续淤积抬高,给港区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为分析郑蒲港淤积产生的原因,结合郑蒲港长江河段位置地形、水沙特性、风潮等特点,提出了顺应河势、疏浚引流等治理思路。马鞍山河段左汊动力轴线右偏、局部汊道分流调整是郑蒲港淤积的根本原因,牛屯河边滩上段冲刷、下段淤长下移是郑蒲港淤积的直接原因,应进一步增强心滩头部控导作用,提升整体河势稳定性,实施牛屯河边滩夹槽疏浚、滩尾斜向疏浚引流,并结...

不同排水路径下饱和软黏土固结试验研究————作者:周文渊;尹杰杰;方林;

摘要:为研究不同固结压力和排水路径下试样的位移、孔压和固结系数变化规律,制备软黏土重塑试样,采用GDS固结系统开展了不同排水路径下的一系列固结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径、竖向排水固结试样的最终变形量逐渐增加;径向排水固结时,试样的最大孔隙水压力值较竖向排水时略小,孔压消散的更快;竖向排水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当固结压力较小时,增加趋势较明显,当固结压力大于一定值后,增加幅度趋于...

考虑动水压力影响的土质堤坡稳定性及加固效果评价研究————作者:任昱泽;李瑞金;马福正;张振华;陈明亮;曹广学;

摘要:水位的快速变动在河道土质堤防内会生成动水压力,显著增强堤坡的下滑力并对堤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动水压力成为堤坡稳定评价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对堤坡稳定性和加固效果更为精确的评价,通过考虑抗滑桩对堤坡岩土体的反力以及水位波动引起的动水压力的共同作用对传统的瑞典条分法进行改进,并通过算例与传统方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濠河左岸堤坡工程的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

基于数据增益流场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堤坝渗漏探测————作者:马飞跃;

摘要:堤坝渗漏是影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堤坝进行渗漏探测十分必要。为应对多种物探方法在堤坝渗漏探测中均容易出现小渗漏点漏检与误判的问题,研究通过数据增益流场法结合高密度电法对坝体渗漏进行探测。结果表明:数据增益的流场法可以突出小异常值数据敏感性从而提高探测精度,多条测线的异常曲线特征能更精准判断渗漏入渗点;高密度电法的低视电阻率区域可判断坝体渗漏区域,从而判断大坝渗漏路径

基于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的边坡稳定性评价————作者:苗静;

摘要:基于人工回填边坡、自然边坡和岩质边坡的粘聚力、内摩擦角、重度、孔隙水压力、坡角、坡高、岩土体类型、植物发育特征、降雨强度和过程降雨等10个指标的调查结果,采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碎石土人工回填边坡和岩质边坡总突变隶属度分别为0.7467和0.7722,均处于较稳定状态;粘性土自然边坡总突变隶属度为0.6026,处于较不稳定状态。该评价体系适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

基于D-H法的挖掘机姿态感知关键技术研究————作者:王佩;李瑞金;徐海波;

摘要:已有的挖掘机姿态监测系统主要是对挖掘机的动臂、斗杆和铲斗的姿态进行监测,不能实时监测挖掘机斗齿尖坐标位置和铲背姿态角度,无法为挖掘机驾驶员提供施工引导。为便于土石方开挖施工中挖掘机进行高程及坡比控制,采用D-H法在挖掘机车身、动臂、斗杆和铲斗等关键部位建立局部坐标系,通过相邻坐标系的矩阵转换,构建挖掘机工作装置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挖掘机开挖引导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挖掘机铲斗齿尖定位技术...

引江济淮工程颍上站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作者:冯治刚;鲍士剑;江涛;秦钟建;

摘要:研究基于采用低驼峰式出水流道的颍上站的基本参数,通过增加流道宽度方向尺寸、减少圆变方段渐变长度的方法进行出水流道设计优化得到三种方案,并采用了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出水流道进行三维流动数值计算。三种方案在设计流量时的水力损失分别为0.285,0.241,0.227 m,其中方案三水流转向有序、扩散平缓,主流偏向区域的旋涡区范围最小,可为同类型泵站出水流道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U型槽式挡土墙内撑梁调节作用分析及应用————作者:李聪磊;

摘要:为分析水利工程中U型槽式挡土墙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探究内撑梁对挡墙结构内力及变形的调节作用,综合比较了常见型式挡土墙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初步分析了U型槽式挡土墙设计要点,并以安徽省淮河流域南润段蓄洪区润左保庄圩上的尤东新站排涝出口挡土墙工程为实例,通过对比多组不同高度、跨度的U型槽挡墙结构内力和变形,重点探讨了内撑梁对挡土墙结构内力分布和变形调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型槽式挡土墙在结构安全、施工便...

淮北平原幸福河湖建设实践探索——以埇桥区为例————作者:汪志;

摘要:近年来河湖长制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而幸福河湖建设是一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河湖长制工作的重点任务。以埇桥区幸福河湖建设为例,梳理了幸福河湖建设在河湖系统治理成效、河湖管理能力提升、助力流域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系统治水、凝聚合力和智慧管水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并针对淮北平原地区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为平原地区幸福河湖...

治淮丰碑 辉煌业绩——佛子岭水库建成70周年发展成就侧记

摘要:<正>佛子岭水库于1952年1月开工建设,1954年11月竣工,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治淮而建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享有“新中国第一坝”的美誉。佛子岭水库的建设,为我国水利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水库建成70年来,无数成就和荣誉标记在新中国水利水电发展史上。一、坚持联合调度,除患兴利效益充分发挥70年来,几代佛子岭水利人扎根山区、积极探索,通过强化技术管理,优化联合调度,水库群迄今累计...

安徽省水土流失背景值测算方法与应用思考————作者:潘正丰;

摘要:水土流失背景值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广泛,但受地域差异、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子复杂等影响,一直难以精确测算。水土流失监测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水土保持数字化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得精准量化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条件日趋成熟。研究梳理了水土流失背景值取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7种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情况。结合工程案例应用效果,提出“七因子”法为适合安徽省水土流失背景值的测算方法

淮河流域水网工程功能定位及建设构想————作者:刘琦;王敬磊;

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国家对淮河流域水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流域水网规划的基础上分析淮河流域水利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立足流域水网的本底条件和建设基础,探讨流域水网在国家四级水网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提出淮河流域水网以“纲、目、结”为核心要素,依托国家骨干水网格局协调省级水网建设,加强水网互联互通的建设路径;提出以“织密高效均衡的水资源配置网、筑牢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网、打造绿色健康的河湖生态网”为工作重点...

合肥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变化及雨型推求————作者:沈捷;

摘要:为了揭示合肥市区短历时暴雨强度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时期推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在设计暴雨量和设计暴雨过程方面的差别,基于国家基本水文站董铺站1965—2020年分钟雨量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选取暴雨样本,同时选取合肥市4个不同时期的暴雨强度公式分析各历时和各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量,采用芝加哥雨型对设计暴雨量进行时程分配。结果表明:1)1991年以后合肥市45~180 min历时暴雨强度明显增大;2)不同公式推...

引江济淮沿线膨胀土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相关性分析————作者:胡宏伟;

摘要:通过对引江济淮沿线引江济巢段及江淮沟通段大量黏性土膨胀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出引江济淮沿线膨胀土空间分布规律及膨胀性与多种物理力学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引江济淮沿线膨胀土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岗地等地貌单元处,膨胀性均以弱~中等膨胀潜势为主;引江济淮沿线膨胀土膨胀性强弱受液、塑限,黏粒含量及塑限指数等黏性指标影响较大,而受含水率及黏聚力等强度性能指标影响较小。研究根据主控因素构建自由膨胀率多元...

液压启闭机并联式恒压变量泵组输出流量特性研究————作者:邢玉玲;胡剑杰;钱军祥;韩争光;宁源;

摘要:针对芜湖海关段防洪墙通道闸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平面闸门启闭机液压系统,构建了并联恒压变量泵组的数字仿真模型。在不同压力调节阀弹簧预紧力存在设置偏差的情况下,分析了并联恒压变量泵输出流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压力调节阀弹簧预紧力的设置偏差对多泵并联工况下各泵的输出流量有显著影响。当施加负载阶跃信号时,压力设定较低的变量泵表现出更快的动态响应,导致输出流量迅速变化;压力设定较高的泵因系统工...

生态格网结构体检测技术探讨————作者:郑磊;张栋;刘长顺;贺永会;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格网结构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介绍了生态网箱、网垫、网兜在工程中应用情况及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现状,探讨了生态网箱、网垫、网兜在工程应用中材料和结构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应用实际梳理了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生态格网结构体在护岸(底)、护坡工程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基于MIDAS GTS NX的泵站结构位移及应力分析————作者:戚庆军;吴昊;林旭;江飞龙;刘家树;

摘要: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泵站主应力与位移受土荷载与水荷载作用的影响,以驷马山灌区长山水库补水工程张渡取水站为例,通过MIDAS GTS NX软件建立泵站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将不同工况下泵站主应力与位移分布结果与规范要求限值进行比较,揭示张渡取水站在不同工况下主应力与位移变化关系。泵站最大位移与结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其中不同工况下最大位移变化较小,主要是数模计算下站身完建后沉降已趋...

深层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加固中的应用及防渗效果分析————作者:李聪磊;

摘要:渗透破坏是堤防常见险情之一,为分析深层搅拌桩防渗墙在堤防除险中的适用性,以安徽省淮河流域董峰湖行洪区董岗保庄圩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为例,在对渗漏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案综合比较,选择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进行防渗处理,并对成墙质量进行检测。采用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单元法,通过对比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及渗流规律。结果表明:在董岗保庄圩多元浅层堤基中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防渗墙在成...

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调出区与调入区丰枯遭遇研究————作者:陈艳;李臻;陈梅;吕攀屹;

摘要:为分析韩江流域向闽西南调水的可行性,运用Copula理论构造了韩江流域调出区和闽西南调入区代表水文站年径流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定量描述了韩江调出区和闽西南调入区丰枯遭遇的概率。韩江上杭站和晋江石砻站同时出现枯水年(P≥75%)的概率为16.07%,特枯水年(P≥95%)的概率为2.24%。当调入区晋江石砻站出现特枯水年(P≥95%)时,调出区韩江上杭站出现枯水年(P≥75%)的概率为4.48%。结果...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江淮水利科技》水利类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123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