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交通科技》杂志简介
《西部交通科技》(月刊)创刊于2006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科学研究所主办。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科学的态度,反映和宣传交通行业的建设成果以及新技术、新经验。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更是确立了“精品期刊,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在期刊的装帧设计、选题组稿等方面狠下功夫,促使期刊上质量、上档次,走特色办刊的道路:封面特色:版面配以全新巧妙的构思、简约的形式以及美学多项综合因素,构成了点、线、面与气派不凡的精美图片的最佳组合,在作者、编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
《西部交通科技》栏目设置
专家视点国内外交通行业、大学、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教授、工程师
《西部交通科技》杂志收录情况: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2017年《西部交通科技》杂志12期投稿论文目录:
平板载荷试验中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探讨何绍海;
温拌再生SMA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张春;
废旧材料在可循环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唐力;
标准汽车荷载下路面层关键位置的变形及内力研究黄吉国;黄蛟;
考虑多因素下互通式立交方案选择的优化算法肖磊;
浅谈路面快速施工的质量控制齐雷;
不同填料与铺筑厚度下路基沉降及位移特性模拟分析田盛鼎;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申光萌;
投稿论文:废旧材料在可循环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中的利用
【摘要】: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对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建设企业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文章分析了废旧材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再生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具体措施,并评述了再生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效益。
西部交通科技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石灰改良路基填料的力学特性研究————作者:麻敬新;
摘要:文章采用三轴试验研究石灰掺量对改良填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PLAXIS 3D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及现场监测试验分析石灰改良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石灰改良路基填料的黏聚力达到未改良填料的2.5倍以上,内摩擦角提高了68%以上;石灰改良路基沉降变形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填筑路基时路基填料的含水率应小于最优含水率;路基填料中掺入9%石灰可以有效提高填料强度,路基沉降变形较未改良路基减小25...
土工格栅加筋土对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作者:龙斌;
摘要:为揭示土工格栅加固措施对加筋土路基变形影响特征,文章以贵州省仁怀市二合镇某公路段路基为例,基于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加固条件下(格栅刚度、加筋层数)路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无加筋与不同埋置深度下单层加筋土路基变形均可划分为弹性、塑性与破坏三个阶段,单层加筋条件下首层格栅的最佳埋置深度为70 mm;格栅首层埋置深度取70 mm,加筋层数分别取0、6、8、16时,路基极限荷载随加筋层数...
基于无人机三维建模的半填半挖路基边坡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作者:莫友君;黄能豪;
摘要:为解决二维模型无法准确表征半填半挖路基边坡实际地质条件及工况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无人机扫描高程数据的边坡精细化三维模型建模方法,并通过简化的边坡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探究极端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模型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略大于二维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与预期一致;三维模型计算得到的路面不均匀沉降与实际观测的路面开裂情况一致;暴雨工况下流固耦合计算可观测到沿填土体和基岩交界处形成的高孔隙...
碎石改良高液限土的特性试验研究————作者:张庆伟;杨圣德;耿浩哲;杨朋霖;向波;
摘要:文章选取湖南宁化地区某高速公路典型高液限土土样,进行不同碎石掺量下改良土的路用特性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碎石能有效稳定高液限土,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与碎石掺量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随着碎石含量的提高,最大干密度呈线性递增,最佳含水率则相应降低;改良后高液限土的CBR强度和水稳定性提高,收缩裂缝减少,对于试验土样,综合考虑改良效果和经济效益,碎石最佳掺量为10%~20%。研究...
SBS/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研究————作者:周云华;马俊刚;李娜;
摘要:为了研究SBS/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疲劳性能,文章以5%SBS改性沥青为基准,通过添加不同掺量的纳米二氧化硅(4%、6%、8%),制备SBS/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改性沥青,开展三大指标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弯曲梁蠕变劲度试验(BBR)、旋转薄膜老化试验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使用温度范围和疲劳性能,并利用黏弹性连续损伤模型建立了疲劳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
APAO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研究————作者:杨消亭;
摘要:为研究非晶态聚α烯烃(APAO)对沥青老化特性的影响,文章通过制备不同掺量(基质沥青质量的2%、4%、6%和8%)的APAO改性沥青,基于旋转薄膜烘箱(RTFO)试验和压力老化仪(PAV)试验,采用旋转黏度(RV)试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试验、弯曲梁流变仪(BBR)试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别模拟沥青的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从宏观流变和微观组分的角度,对APAO改性沥青的老化...
ATH复合阻燃剂在SBS沥青中的掺量优化研究————作者:方成;黄楚健;傅松;
摘要:为确定ATH复合阻燃剂在沥青中的最佳掺配范围,发挥ATH复合阻燃改性沥青的优良性能,文章通过三大指标试验、烟密度试验等六种不同试验,分析ATH复合阻燃剂的掺量对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高低温性能以及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的ATH阻燃剂掺量对改善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和阻燃抑烟性能具有明显效果,>10%后提升效果不再显著,但阻燃剂的加入对其低温性能损伤较为明显,当掺量>12%,会造成...
ACMP温拌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惠小艳;王晓磊;
摘要:为了分析温拌剂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布氏旋转黏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采用布氏黏度、软化点、疲劳因子、-12℃劲度模量及m值等指标,对不同掺量(6%、7%、8%)ACMP温拌剂改性沥青的施工和易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MP温拌剂的掺入可降低施工温度从而改善施工环境,同时可提高沥青的抗疲劳开裂性能,改善低温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但对...
强降雨区沥青路面精细抗滑保护层施工技术分析————作者:农世聪;
摘要:针对强降雨区沥青路面施工问题,文章依托广西南友高速公路,结合工程地质环境、原有道路结构和路面技术指标演变情况,设计高浓改性黏结剂洒布量、碎石集料选择及覆盖率等强降雨区沥青路面精细抗滑保护层关键参数,总结施工流程和工艺,并分析现场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精细抗滑保护层适用于抗滑性能不足、道路结构病害率较低的路段,在短期内可以明显提高道路抗滑性能
基于AHP的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方法————作者:廖海燕;
摘要: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以软化点、车辙因子、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与135℃布氏黏度为胶粉改性沥青评价指标,对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综合性评价。该评价方法可为不同地区胶粉改性沥青的配合比选择提供参考
氧化铁颜料对沥青混合料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作者:易文剑;
摘要:为探究氧化铁颜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及缓解热岛效应效果,文章选用红色、黄色两种氧化铁颜料制备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其抗水损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及低温抗开裂性能,并在室外连续26 d测试混合料表面温度及反射率,评价其降温效果。结果表明:氧化铁颜料能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及高温抗车辙性能,对低温抗开裂性能稍有削弱;红色氧化铁颜料与沥青及混合料拌和更均匀,高温...
基于表面自由能指标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评价————作者:邢恒硕;
摘要:文章采用半圆弯曲试验(SCB)获取的沥青混合料表面自由能(SFE)指标分析沥青-集料系统的黏聚力和黏附性,以此来评价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中等温度下的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剂的有效性在SCB试验参数下更为显著,同时SBS对沥青混合料在中等温度下的抗裂性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SFE指标结果与SCB试验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很好地表征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
基于注浆加固的桥梁桩基承载特性研究————作者:张钊;常丽燕;
摘要:为研究注浆加固对桥梁桩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效果,文章依托广西某粉土地区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注浆加固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设置不同计算工况,分析桩基参数和注浆参数对桥梁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桩基极限承载力随桩长和桩径的增大逐渐增大,综合经济因素考虑,选取最优桩长为28.0 m、最优桩径为1.2 m;在注浆段长相同时桩基极限承载力随注浆位置下移而逐渐增大,在注浆起始位置相同时桩基极限承...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动力特性研究————作者:欧业辉;覃伟伟;
摘要:文章以某主跨为360 m、内倾角度为10°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大桥分析计算模型,研究拱肋内倾角变化、横撑刚度变化以及吊杆失效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拱肋内倾角的设置能有效增强结构整体刚度和提高整体稳定性,但增大拱肋内倾角的同时对结构抗扭转也更加不利,内倾角的选取需综合考虑;横撑刚度增大,对拱肋面内刚度影响较小,对面外刚度有所提升,但整体而...
大跨度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三角区施工力学行为研究————作者:李学俊;毋浩杰;马旭明;陈伟;
摘要:文章以云南庄特大桥主桥(空腹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工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临时扣索张拉、挂篮移动、预应力张拉及后续梁段施工等工况下的结构受力进行计算,研究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施工力学行为,以明确施工结构受力,确保施工安全。结果表明:上、下弦临时扣索仅对施力弦箱梁受力状态影响较大,三角区上、下弦箱梁受力相对独立;边、中跨合龙工况对结构整体受力影响较小,斜腿根部...
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方案优化研究————作者:邓发义;罗斗雄;张恒;
摘要:文章以武隆—道真高速公路子母岩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传统压入式通风与射流风机引导的巷道式通风在开挖距离为3 000 m情况下的风流场特性与排污效率,以期为隧道工程施工通风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射流风机引导的巷道式通风风流场特性与传统压入式通风相似,但若未合理布置射流风机,会影响风流场内涡旋形成,进而影响排污效率;若合理布置风机位置,正确引导污风风流,采用射流风机引导的...
高地震区大跨径隧道建设与既有引水隧洞交叉的影响分析————作者:苑文博;唐明亮;
摘要:文章结合云南某大跨径隧道项目,研究了新建大跨径隧道开挖对既有引水隧洞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大跨径隧道结构支护施工过程,研究围岩及隧道衬砌结构应力、应变演变状态及其稳定性,对隧道结构及既有引水隧洞安全性进行评价,可为今后地下类似交叉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暴雨条件下浅埋偏压隧道开挖对相邻边坡的影响分析————作者:卫新玒;
摘要:为探究最不利降雨因素影响下边坡-隧道体系的整体安全性,文章以某浅埋偏压公路隧道下穿高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GTS NX建立不同暴雨工况的边坡-隧道系统数值模型,在隧道采用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工法的前提下,对比分析常态及暴雨工况的边坡坡脚位移、等效塑性应变、安全系数,判断边坡是否发生失稳破坏。结果表明:暴雨条件下的边坡坡脚位移、等效塑性应变、安全系数较之常态出现明显变化,边坡稳定性降低;受...
连续刚构桥0#块施工关键技术与托架计算分析————作者:童永能;陈明芳;张平;穆建东;
摘要:文章以燕尾特大桥为工程背景,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桥主梁0#块主梁现浇托架的关键构件(分配梁、斜杆、竖杆及对拉杆等)的强度及刚度进行计算分析,并对连续刚构桥的0#块托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相关施工关键技术在燕尾特大桥得到了实际应用,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托架设计与分析提供参考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顶推施工导梁长度设置研究————作者:吕榜勤;
摘要:文章以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来宾至都安段)下耕高架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解析方法对钢主梁及导梁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顶推过程中最不利荷载工况;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支反力、主梁内力及变形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适宜的导梁长度。结果表明,相比于0.5倍和0.6倍桥跨的导梁长度,设置0.7倍桥跨的导梁长度可以改善顶推过程中支点反力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受力变...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红河学院学报
- 省级《内江科技》
- 北大核心《世界建筑》
- 北大核心《矿产保护与利用》
- 国家级《轮胎工业》
- 北大核心《现代制造工程》
- 省级杭氧科技
- 省级分析理论与应用
- 国家级《中国茶叶加工》
- 省级中国铁路
- 省级中国电业(技术版)
- 北大核心建筑技术开发
- 省级《哈尔滨轴承》
- 北大核心《石油勘探与开发》
- 省级《青海电力》
- 国家级《办公自动化》
- 省级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国家级《岩土工程技术》
- 南大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 北大核心《微电机》
- 省级内蒙古水利
- 省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西藏体育
- 省级影像技术
- 省级深空探测学报
- 省级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 国家级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山东工业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