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主办。为中国国家科技中文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食品科学技术文摘(FST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的收录源。杂志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模范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食品工业的科研领域,致力于面向高端,录用文章以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课题为主,强调创新意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杂志社始终坚持既定的办刊理念,强调刊用文章的学术水平和期刊的编校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出版法规制度,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在读者群中有很高的声誉。与食品行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专业组织机构、大学、企业联系密切,同时作为英国加工包装机械协会(PPMA)和法国科技新闻处(FTPO)特约供稿合作媒体,尤其在粮油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食品配料与添加剂、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等细分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
食品科技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论述、粮油加工、食品技术、食品添加剂、饮料技术、制面技术、检测技术、贮运保鲜
食品科技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SA 科学文摘(英)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阅读推荐:粮油食品科技
《粮油食品科技》(曾用刊名:商业科技开发;科研与设计),1991年创刊,是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粮油食品科技》以传播和弘扬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宗旨,以服务行业为已任,以选文严格、内容精炼、信息丰富、印刷精美为特色,是行业内的国家队。
食品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定量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杆菌————作者:李恩静;王丹;李赫婧;杨红莲;
摘要:鉴于对现有检测方法的补充,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法(Droplet D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杆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应用PCR和q PCR方法筛选出1对乳杆菌单拷贝特异基因引物探针,且对dd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平板计数方法进行对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不与10种近缘乳酸菌发生交叉反应;...
肉桂醛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对采后荔枝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惠欣雨;胡宇欣;牛晓敏;姚欢格;邵远志;
摘要:为延长采后荔枝的货架期,以肉桂醛、乙酸乙酯、吐温80和蒸馏水为材料,通过自发乳化法制备肉桂醛纳米乳液,对其理化性质和功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并研究其对采后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桂醛: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5:5、SOR=10%时,通过激光粒度仪和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确定肉桂醛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84.4 nm,多分散系数为0.09。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抗氧化活性分析证明了肉...
普洱茶热控片配方优化及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研究————作者:龚婉莹;蒋蝶;郑婷婷;彭文书;刘聪;罗旋飞;刘丽;严亮;
摘要:以普洱熟茶粉为主要功效原料制作普洱茶热控片,并研究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以制粒情况、可压性与感官评分为综合评价指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普洱茶热控片的配方,并研究其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胆固醇酯酶及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能力。确定最佳配方为普洱熟茶粉30%、壳寡糖25%、聚葡萄糖20%、L-阿拉伯糖24%、硬脂酸镁1%,此配方制成的普洱茶热控片综合评分为92.1±2.1,质量差异、崩解...
不同原料普安红茶矿质元素分析及营养和健康风险评价————作者:宋勤飞;庄菊花;李玖美;马家丽;赵伟;牛素贞;
摘要:为明确普安红茶中矿质元素含量水平,确定普安红茶矿质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以茶种和大厂茶种原料所制的47款普安红茶为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1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通过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 INQ)、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
香芹酚纳米乳液-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及对冰鲜三文鱼的保鲜效果————作者:董小刚;樊敏仪;杨静贤;黄飞鹏;陈刘吉;钟青萍;
摘要:文章以香芹酚纳米乳液为生物活性剂,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采用流延法制备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香芹酚纳米乳液(0%、5%、10%、15%、20%、25%和30%)的海藻酸钠复合膜,并探究复合膜在冰鲜三文鱼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当纳米乳液添加量从0%增加至20%时,复合膜厚度、机械强度、水溶性及抑菌性显著提高(P<0.05),水蒸气阻隔性显著降低(P<0.05);当纳米乳液添加量持续增加至30%时,复...
花生蛋白粉对小麦面团理化性质的影响————作者:刘兰香;张贞炜;孙玉鼎;曹月刚;贾利蓉;
摘要:文章探究不同用量花生蛋白粉对小麦面团理化性质的影响。将花生蛋白粉添加到小麦面粉中,研究其对面团的色度色差、质构特性、流变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热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花生蛋白粉添加量超过2%时,面团色差高于人眼可辨别阈值1.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硬度和胶着性逐渐增加;黏性先增后减,在添加量为3%时最强;面团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逐渐增加,添加量与面团的弹性呈正相关。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
桂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复配物的抗氧化研究————作者:王瑞;刘志明;王海英;
摘要:以桂皮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萃取得到的桂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桂皮得率进行提取工艺优化,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4种桂皮提取物、蒙古栎木醋液(Mongolian...
鸡骨草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降脂减肥功效研究————作者:罗小莉;胡竞文;林胜青;丁世磊;林瑜;
摘要:文章旨在优化鸡骨草黄酮提取工艺及鸡骨草黄酮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减肥作用。采用新型溶剂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鸡骨草黄酮,通过设计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选取雄性昆明小鼠40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药物组(阳性药组、鸡骨草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果表明,鸡骨草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离子液体浓度1.10 mol/L、乙醇体积分数69.0%、超声时间5...
亚临界水制备杏仁抗氧化肽的工艺优化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作者:李宣达;
摘要:文章利用亚临界水技术提取杏仁抗氧化肽,并探讨其抗疲劳功效。以脱脂杏仁蛋白饼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制备杏仁分离蛋白,利用亚临界水提取抗氧化肽,分别考察反应温度、料液比、压力、时间对多肽得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
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作者:刘心仪;于洋;史晨杉;任媛媛;毛继虎;张青旺;韩俊华;
摘要:为更好地发挥姜黄素的生物活性,研究制备递送姜黄素的纳米颗粒。文章以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Zein-curcumin/Sodium alginate nanoparticles,Z-C/SA NPs),用于保护和递送姜黄素。以包埋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 PDI)为指标,确定了SA的最佳浓度,探究了纳米颗粒的光稳定性和抗...
壳聚糖基凝胶在食品加工及保鲜贮藏中的应用————作者:李金芝;林琦;张思原;
摘要:壳聚糖基凝胶是一种天然聚合物凝胶,相比于传统聚合物凝胶,具有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著的抗菌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优异的包装特性,在食品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壳聚糖基凝胶的优良特性和凝胶类型,深入探讨其在食品加工、保鲜包装以及食品递送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壳聚糖基凝胶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出建议,以期为壳聚糖基凝胶在食品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牛大力淀粉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比较————作者:罗海露;刘兴隆;安丰坤;韦前昱;符珍;
摘要:牛大力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其淀粉含量较高,但牛大力淀粉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与开发。该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仪和体外消化模型初步探究了牛大力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牛大力淀粉晶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为19.65%,颗粒为小的圆形和大的截短椭圆形,粒径约为12.91μm;其糊化温度为84.43℃,糊化焓为3.29 J/g;快消化淀粉含量为4.78%,慢...
食品减盐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林佳宜;沈起兵;徐心悦;傅德智;刘丽燕;于燕波;
摘要:近年来,减盐技术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旨在降低食品中的盐分含量,以应对盐分过量摄入引起的高血压等疾病。文章对国内外的减盐策略展开讨论,介绍了减盐加工技术如盐替代物、食盐形态结构优化、纳滤、电渗析、离子交换膜和超高压处理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调控盐分含量并保持食物本身良好的口感和品质。尽管减盐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在调味品的应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麻辣火锅底料酸味来源及货架期内变化研究————作者:黄艳;张丽;唐毅;王艳;赵欠;
摘要:为探究麻辣火锅底料酸味的来源,文章对豆瓣酱、豆豉、酵母抽提物、2号膏4种原料的p H值、总酸、有机酸进行测定,炒制不同比例的上述原料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检测。同时在保质期加速试验条件下,研究产品货架期内p H值、总酸、酸味、大肠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麻辣火锅底料的酸味来源于上述4种原料。货架期内样品大肠菌群均为未检出,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产品出现p H值下降、总酸升高、酸味增强的趋势。为保证...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柠檬片含水量检测研究————作者:周鹏程;罗强;张艮;汲新鹏;朱洪达;辛琪;崔海波;蒋文豪;
摘要:含水量是影响柠檬片干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含水量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无法批量检测,对物品会造成损伤等问题。为快速检测柠檬片含水量,实现批量快速检测,文章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一种快速、准确的含水量检测方法。将240份柠檬片置于80℃热风干燥箱中测定其含水率,同时采集干燥后柠檬片光谱数据,利用算法筛选出柠檬片水分的特征波段,分别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多元回归分析...
崇觉罗汉茶的挥发性成分及关键香气成分分析————作者:钱园凤;张悦;尤秋爽;徐伟林;林智;吕海鹏;
摘要:崇觉罗汉茶是浙江省松阳县开发的一类茶叶新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特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选用代表性的4款崇觉罗汉茶产品(滋福、安康、平安、聚福)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色谱-质谱和相对香气活性值计算等方法分析鉴定了它们的挥发性成分和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在4款崇觉罗汉茶样品中共检测出153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和醛类为主,且含有丰富的呋喃类化合物。此外,基于变量重要性投影值模型...
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低温贮藏松茸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作者:王艾雯;金锦雨;李通;郭瑞淼;祝亚辉;杨林;
摘要:文章以西藏林芝松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2℃)贮藏条件下0、7、14、21、28 d和35 d不同贮藏时间松茸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利用电子鼻联合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变...
改进QuEChERS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海参及制品中外源糖类物质————作者:程志;魏莉莉;宿书芳;刘艳明;薛霞;胡梅;万宇平;吴小胜;
摘要:文章建立了一种QuEChERS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海参及制品中外源糖类物质的方法。实验使用乙醇-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放入内含C18填料和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QuEChERS dSPE EMR-Lipid, EMR)的净化管中快速净化。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负离子模式,多反应...
多壁碳纳米管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茶叶中四唑虫酰胺残留————作者:张可欣;邓航;李政;朱礼;袁列江;吴海智;上官佳;陈瑶;
摘要:文章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茶叶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加入无水硫酸钠4 g和无水硫酸镁6 g去水,改进QuEChERS净化包(1 mL提取液加入多壁碳纳米管15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Ethylenediamine-N-propylsilane-silicagel, PSA)50 mg,C18 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共增菌培养基的研制————作者:劳嘉倩;黄志深;尹玮璐;蒋佳希;梁美丹;林秀敏;郑泽熙;孙雪奇; 摘要:文章研制一种能同时富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的共增菌培养基(Lysteria Escherichia Salmonella enrichment broth, LES),达到同时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目标。根据目标菌的生长特性,以胰酪胨大豆肉汤(Tryptic soy broth, TSB)为基础培养基,选择不同的抑制剂及促进剂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LES培养基...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