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季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
《海洋石油》本刊为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除刊登石油地质、钻井工程、油藏工程、物探、化探、测井、试油和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外,还介绍国外石油界、地质界各专业研究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的研究成果。获奖情况:1991年获上海市建设系统优秀刊物;1992年6月获地质矿产部三等奖;92年被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北大图书馆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海洋学类核心刊物。
海洋石油杂志栏目设置
石油地质、钻井工程、油藏工程、物探、化探、测井、试油、实验测试
海洋石油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阅读推荐:海洋地质前沿
《海洋地质前沿》Marine Geology Frontiers(月刊)曾用刊名:海洋地质研究动态;海洋地质动态,1982年创刊,是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情报刊物,主要刊登当今国内外在海洋地质、海洋油气地质、海底矿产、海洋地球物理、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及其相关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提供有关海洋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报道海洋地质调查、科研和学术活动等消息。
海洋石油最新期刊目录
琼东南盆地L区块体搬运沉积三维地震构型表征及其成因————作者:柯旭栋;李磊;颉宇凡;薛国庆;王文杰;杨怡飞;
摘要:块体搬运沉积(mass transport deposits,MTDs)是目前海洋研究方面的热点,而块体搬运沉积内部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依然不够明确。该文基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描述了陵水凹陷L区块体搬运沉积三维地震构型,研究了盆地内深水沉积物内部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识别了侵蚀擦痕、逆冲推覆构造、挤压脊、水道等构造特征,并结合剖面、平面特征推测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探讨了MTDs...
《海洋石油》投稿指南————作者:《海洋石油》编辑部;
摘要:<正>《海洋石油》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竭诚欢迎广大石油界、地质界科技、生产工作者踊跃投稿。1投稿范围海洋油气勘探、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地球物理勘探、天然气水合物、测井与录井、海洋工程、钻井工程、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实验与测试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最新科研、生产成果。2来稿要求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章节...
大模型时代石油企业井控培训发展方向探讨————作者:王哲;郑伟;杨欣雨;张帅;刘力宾;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石油井控培训的影响非常巨大。目前国内井控培训还是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缺乏多样性和互动性。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该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国内外井控培训领域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井控培训的融合,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改变目前的授课模式,并激发学员的互动性。同时针对现状,...
半潜式平台锚安装过程计算及行为分析————作者:罗泽利;
摘要:为了分析半潜式平台锚安装过程受力情况及行为,基于某半潜式平台参数和布锚方案,建立船体和锚链的耦合模型,选用R4/K4锚链和Stevin Mk3锚,在南海东部某海域海底岩土调研的基础上,用DIGIN软件对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水深条件下对锚安装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行为分析,获得了在安装过程中关键点的锚张力与导轮处安装张力的关系、拖锚距离和锚爪渗透深度与Dip-Down处的阻力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土壤条...
海洋油气发展回顾及展望————作者:杨增辉;肖前华;
摘要: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海洋油气至今已发展70余年,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上涨,而陆地石油勘探开发逐渐衰竭的背景下,海洋油气在油气行业的占比逐步扩大,对产业影响也在逐步加深,俨然已成为影响油气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并将接替陆地油气成为未来油气发展的重要板块。通过对海洋油气在世界及我国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了我国海洋油气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关键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梳理了世界及我...
伊拉克F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工艺优化设计与应用————作者:侯云山;崔波;邵尚奇;陈军;冯浦涌;高纪超;
摘要:伊拉克F油田为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化是该油田主要的增产手段。形成有效的主酸蚀蚓孔并提高油气渗流能力是该油田碳酸盐岩酸化成功实施的关键。当注酸排量较低时,酸表面溶蚀,不能实现深穿透;而注酸排量过高时,主溶蚀孔将产生较多的分枝,酸液消耗大,经济性较差。为了优化设计伊拉克F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工艺,文中定义了一种最优排量和液量设计方法,采用岩心酸化流动实验仪和岩心微米CT扫描仪测定了不同注入速度下酸...
断陷盆地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有序性研究——以渤南洼陷为例————作者:伍松柏;
摘要:陆相断陷盆地普遍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套含油层系,油气成藏过程十分复杂,对成藏过程认识的提升将有助于加快该类盆地勘探进程,并提高勘探成效。该研究针对渤南洼陷油气差异分布的现象,综合应用前人成果、地质及地化资料、包裹体数据,系统剖析渤南洼陷油气生成、运移、充注和聚集过程,明确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及其成藏过程有序性。研究表明:除渤南深洼带沙四段有两期油气充注外,其它区带和层系仅有一期油气充注,渤南深洼带...
基于构造因素的小洼陷烃源潜力差异分析——以白云凹陷番禺29洼为例————作者:刘军;颜晖;柳保军;王福国;陈淑慧;敖威;
摘要:随着白云凹陷勘探进程的推进,对周边小洼陷的探索成为勘探方向之一。文昌组中深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小洼陷勘探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基于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类比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分析了番禺29洼的洼陷结构、沉积充填及中深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条件。研究认为,番禺29洼为南断北超半地堑,发育文昌组地层;岩浆底辟作用与控洼边界断层共同促使文昌组下段地层发生强烈沉降,形成深水湖盆;文昌期周缘物源供汇比低,欠补偿沉...
涠西南凹陷涠洲11洼油气成藏条件及下步勘探方向————作者:宫立园;柳智萱;付大巍;黄英鑫;
摘要:涠西南凹陷涠洲11洼是一个勘探新领域,目前已发现两个含油构造,证实该洼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对其烃源发育特征、有利勘探层系及油气运移方向等关键成藏问题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导致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该区的有利勘探方向,该文在钻井、三维地震资料及化验分析资料基础上,重点对涠洲11洼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主控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涠洲11洼烃源条件好,断裂-源岩配置关系决定其近源成藏的特征;涠洲11洼流二...
渤海L油田聚合物驱解堵体系解堵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刘进祥;崔龙超;高建崇;唐晓旭;黄文静;曹磊;卢祥国;何欣;杨建宏;
摘要:渤海L油田由于地层以及注入工艺等原因,导致油井发生堵塞,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为解除L油田油井堵塞,对渤海L油田油井堵塞物进行分析,并利用带筛网填砂管岩心内成垢模拟地层堵塞,开展渤海L油田堵塞物解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注入过程中会使岩心的渗透率显著降低,解聚剂α能够有效解除聚合物堵塞,随着岩心渗透率降低、解聚剂段塞尺寸和注入速度增加,解聚剂α解堵效果增加,岩心解堵率最高可达44.2%。随重...
海上油田套管分支井井筒暂堵工具研制————作者:刘华伟;李宝龙;陈杰;张少朋;关彦磊;包陈义;陈立伟;
摘要:针对海上油田套管分支井完井中出现的压裂隔离系统承压低,不能及时返排出井筒影响完井作业效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暂堵工具。该文介绍了该工具的工艺原理和结构组成,通过破裂盘力学分析来确定出暂堵工具尺寸参数,对破裂盘的承压能力和击碎载荷进行了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拟合出破裂盘的厚度和破裂压力及温度系数等变量的函数关系。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设计的暂堵工具承压35 MPa,用12 t的撞击...
海上油田智能控水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何跃;雷鸿;张海涛;
摘要:海上油田水平井出水受地质、工程、开采等因素影响,见水模式复杂,且多为筛管防砂完井,筛管外存在环空,筛管窜流严重,找堵水工具存在起下风险大、措施成本高、找堵水准确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研究设计具有八挡位流量大小开度的机械智能液控测调工作筒,实现了产层分段流量监测与控制。同时研究将高分子媒介作为基底(骨架),将缓释型示踪剂包裹在内的出水监测法,实现了产层各分段油水产出情况分析。通过现场应用实...
巧用闲置流程高效开采低效井技术应用————作者:官定华;
摘要:为了解决自喷气井进入开采中后期,地层边底水锥进和产能衰减导致气井无法依靠自身能量带出井筒积液,出现水淹停喷的问题,一海上平台通过临时管线将低效井引入平台低压闲置流程,实现低效井连续自喷生产,减少放喷排液造成大量天然气放空燃烧,经济高效开采低效井油气资源。此举有效填补了低效井在新增压缩机或气举排液措施前的空档期,为后续实施其他开采措施提供准确的生产数据,为进一步挖潜低效井产能或对平台低效井整体开采提...
海上D油田热水驱结垢机理及耐高温防垢剂评价————作者:庞铭;陈华兴;赵顺超;吴华晓;方涛;王宇飞;
摘要:为了有效预防热水驱开发过程频繁结垢问题,对海上D油田热水驱工况下的结垢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筛选评价了耐高温防垢剂。采用动态结垢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沉降垢和悬浮垢的结垢规律,并对结垢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钙离子滴定法评价了4种耐高温防垢剂的防垢性能。结果表明,D油田注入水中沉降垢含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型增加趋势,结垢量由初始温度60℃下13 mg/L增加到热水驱设计温度130℃下37 mg/L;悬...
南海西部X油田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作者:孙殿强;高云龙;余涛;王锋;谢献辉;刘进华;
摘要:对于海上注水开发的砂岩油藏,随着油田的开发进入水淹阶段,如何快速定性识别水淹层亟需解决。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电阻率下降,对原始电阻率重构成为水淹层定性识别的关键手段。通过结合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分析水淹层导电机理和影响因素,推导出砂岩油藏水淹层导电模型。基于束缚水饱和度以及印度尼西亚饱和度计算公式反算地层原始电阻率并利用MRGC神经网络法重构了地层原始电阻率。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在油层段与测...
丽水-椒江凹陷潜山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作者:张文颖;王雷;袁胜斌;解清斌;
摘要:录井参数的多样性评价储层难点在于参数归一化及定量评价。潜山储层的非均质性难以建立统一模型,储集空间的多样性使单纯应用宏观物性特征评价潜山储层的有效性受到限制。研究提出物性指数P表征潜山储层的物性,采用正向参数覆盖面积方法对气测录井、地球化学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元素录井、衍射录井等多参数融合评价潜山储层含油气性,综合潜山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确定潜山有效储层的标准,给潜山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
提高非常规井眼井壁取心收获率技术探讨————作者:尹腾飞;涂春赵;马杰;杨林朋;
摘要:目前在渤海油田的探井作业中9.5 in等非常规井眼的井越来越多,在该种井中同一裸眼要贯穿多个层系,而不同层系的储层压实程度和岩性特点不同,给电缆井壁取心作业带来挑战。为提高非常规井眼电缆井壁取心的作业效率、提高取心收获率和壁心质量,通过对常规井壁取心和旋转井壁取心两种作业方式进行研究,结合井壁取心原理对作业方式选择和作业技巧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出根据井况和目的层压实情况,选择合适的井壁取心方式推荐做...
南海某大位移井放射源落井打捞实践与认识————作者:方华良;
摘要:南海某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中子源落井事故,选择和使用专用打捞工具,结合对井下情况的判断、测井仪器的结构分析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成功将放射源打捞出井。该文通过对打捞放射源过程的分析,提出打捞大位移井放射性源的关键步骤和措施,给今后类似复杂情况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海上油田螺杆钻具提高封隔器磨套铣效率研究与应用————作者:万浩东;周振宇;毛炼;刘建雄;吴海俊;褚浩;
摘要:为了提高海上修井过程中封隔器磨套铣效率,保障作业的可靠性与经济性,通过研究影响磨套铣效率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引入了单头水力马达的螺杆钻具,配合捞杯和震击器等井下工具优化了磨套铣管柱结构,并基于此同步优化了关键施工参数设计方式,形成了一套海上油田螺杆钻具提高修井封隔器磨套铣效率工艺。该研究在南海西部北部湾12-1油田BX井修井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相对常规作业方式提高了近10倍的进尺效率,提速提效明显,为...
海上油气井多层固结套管锻铣及切割技术应用————作者:王林霄;吕鸿辉;张斌;罗文伟;万浩东;
摘要:针对海上油气田永久弃井作业中多层固结套管切割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该文探索一种高效的切割方法。分析了多层固结套管切割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在涠洲11-4D平台X井永久弃井作业中优化切割方案,采用锻铣与切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作业,与邻井一次性切割多层固结套管方案相比缩短工期9.5 h,且切割效率不逊于风险高、费用高的磨料射流切割法。锻铣与切割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套管极限偏心状况,在多层固结套管切割中更...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信息与控制》
- 省级《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 省级《中外轻工科技》
- 省级《时代建筑》
- 省级山西水利科技
- 北大核心内燃机工程
- 北大核心《航空材料学报》
- 国家级林业与社会
- 国家级全国新书目
- 省级《科学与文化》
- 北大核心《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铁道运营技术
- 省级云南公路科技
- 国家级《冶金设备》
- 北大核心《中国工程科学》
- 国家级江汉石油科技
- 北大核心西北大学学报
- 省级《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 北大核心水生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电镀与环保》
- 国家级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设备工程》
- 省级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国家级 安全.健康和环境
- 省级江苏环境科技
- 北大核心液晶与显示
- 国家级国际电力
- 省级《化纤与纺织技术》
- 国家级科技纵览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