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长江》(半月刊)创刊于1955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利水电综合性技术月刊,按刊登内容设置有水文、地质、勘测、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基础处理、机电、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政管理、泥沙研究、河道整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工程监理、安全监测、运行管理、三峡工程研讨、出国考察、国外科技、科技动态等栏目。
《人民长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水利部优秀期刊。
人民长江杂志栏目设置
卷首语、专稿、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堤防建设、水文、水资源
人民长江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中科双百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阅读推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技术类学术刊物.季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7092,国内统一刊号CN 33-1385/TK,国内外公开发行.其读者面向全国水利、电力、建筑、交通、铁路、机械等系统的勘测、设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基层有关工程管理、经营单位以及全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和情报信息机构.并科技扶贫赠送到全国120多个有水缺电县。
人民长江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强震诱发崩塌失稳临界判据研究————作者:陈简瑜;黄健;王长阔;张冰冰;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危岩体,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崩塌灾害。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强震条件下不同地震波加载方向、不同加载振幅的失稳破坏模式和地震动加速度响应,并提出了崩塌失稳临界偏转角的理论公式以及方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加载方向为X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倾倒破坏,地震波加载方向为XZ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和倾倒的混合破坏。两种地震波加载方向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为:随着边坡高程的升高,两种方向...
格形地连墙十字钢板接头抗拉极限承载力研究————作者:李可;李钰;涂伟成;
摘要:在水运工程中应用格形地连墙时,由于结构受力模式的改变,接头区域可能出现拉力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十字钢板接头抗拉承载性能的系统研究仍较为匮乏。本文以富池船闸为工程背景,开展了1:3比例的缩尺模型试验,对格形地连墙单、双十字接头抗拉承载力和破坏机理进行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受拉过程中,单、双十字钢板接头试件中钢板与钢筋应变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且在试件破坏时均未发生屈服现象。此外,两试件在受拉破坏...
基于龙头电站梯级补偿效益的水电容量价值研究————作者:曹家豪;白留星;黄炜斌;朱燕梅;马光文;
摘要:水电是绿色清洁能源,具备可再生、无污染的特性,且运行成本较低,对于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新型电力系统当中极为重要的具有调节性能的能源。位于流域上游的龙头电站,具有强大的调蓄能力与梯级补偿效益,能够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反映调节性水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容量价值;高投资、高成本的特性,使其拥有较高的电价水平。以四川省境内某流域三个典型年的来水为基础,计算全梯级总发电量,...
考虑河道流量智能演算的梯级水库防洪优化调度————作者:郭人维;朱天龙;李霄;席荣光;周敏;
摘要:梯级水库防洪调度中,入库流量精准计算与模型高效求解是提升防洪效能的关键。考虑到上游河道流量演算对入库流量过程影响显著,本研究针对复杂水力联系下梯级水库防洪优化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河道流量智能演算的防洪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河道流量智能演算模型,该模型融合了BP神经网络与LSTM多模态优势,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实现了异构模型预测结果的协同优化;其次,改进了灰狼优化算法(IG...
基于机器学习的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作者:胡芮晟;沈军辉;燕俊松;田雄;罗晓红;陈涛;
摘要:花岗岩易在构造动力作用下发生蚀变,其物理力学性质随构造蚀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劣化。岩石强度的弱化可能导致隧洞掘进过程掌子面塌方及围岩大变形等工程问题,故构造蚀变花岗岩强度预测研究对工程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具有典型构造蚀变特征的硬梁包水电站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分类基础上测试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PSO-RF)、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PSO...
基于BIP模型的绿色流域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作者:王梅;李冰;胡虎;
摘要:随着流域生态保护取得初步进展,绿色流域建设逐渐成为关注重点。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绿色流域建设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IP模型的绿色流域指标体系优化方法,旨在改进绿色流域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建立过程。具体方法包括:(1)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删除缺失数据较多的指标,提高数据质量;(2)采用熵权-CRITIC方法综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剔除权重过小的指标,优化指标体系...
基于CVaR和改进TOPSIS的水火风电调度多属性决策————作者:陈庆松;章泽生;
摘要: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影响,应用条件风险价值模型计算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引起的条件风险,建立基于风电风险、发电成本和污染排放的水火风电联合调度三目标优化模型,通过NSGA-III求得该模型Pareto最优解集,为了克服方案集的增加或减少引起原有方案排序不稳定、不合理所引起的逆序问题,故对该调度方案集提出改进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OPSIS方法有效解决了...
基于降雨年内变化的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水力学法————作者:王志华;何艳虎;刘树锋;关帅;
摘要:针对现有水力学法计算河道生态流量未能充分考虑山区河流来水年内变化的局限性,以广东省流溪河三个梯级水电站为例,开展考虑降雨年内变化的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水力学法改进研究,即依据河道内水生生物的适宜用水需求,结合流域降雨量的年内各月分布情况,确定河道断面的水深、流速和各月湿周率标准,进而计算断面各月适宜的河道生态流量。各月生态流量计算结果与Tennant法评价标准与湿周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座梯级...
基于EMD-SVM的东北寒温带黑土区蒸发预测模型研究————作者:吕岩;张常俊;任晔;闫晗;崔震;
摘要:中国东北寒温带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水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蒸散发是明晰水循环过程与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升蒸发量预测能力,对掌握东北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以东北黑龙江西部为典型研究区,针对东北寒温带黑土产量的蒸发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预测模型(EMD-SVM),并与传统SVM和EMD-...
基于着生藻类完整性指数的赤水河水生态健康评价————作者:胡龑航;郭红民;胡鹏;李鑫雨;苏文杭;闫龙;
摘要:着生藻类群落构成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分析着生藻类的完整性,可以为保护河流水生态健康提供理论依据。以干流无建坝的长江一级支流赤水河为例,在2023年3月、7月和11月对赤水河干流26个点位的着生藻类进行采样调查。运用箱线图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指标,构建以总分单元数、Shannon-Wiener指数、细胞密度为核心参数的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选取所有采样点Pe-IBI值的9...
水电工程单北斗高精度相对定位分析与研究————作者:曹先华;石国牟;孙军朋;
摘要:为了加快推进北斗终端替代和规模化应用,深入了解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数据质量和相对定位的精度,在抽水蓄能电站复杂观测环境下,通过分析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间及北斗系统5个频率间数据质量、解算精度的优劣,并与全站仪边长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①北斗系统在卫星空间分布、抗多路径能力和内部精度上优于其他系统,基线解算的均方根误差rms小于其他系统;②优化北斗系统选星选频工作能提高基线解算的精度;③北斗系统工程控...
金沙江下游滑坡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作者:何鑫;罗贺文;孟照蔚;蒋树;李怡哲;
摘要:为满足金沙江下游库区防灾减灾、安全运行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工程需求,同时为金沙江下游滑坡防治提供重要参考,利用GIS平台,系统分析了滑坡发育特征,查明了滑坡孕灾共性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滑坡主要发育在金沙江干流,以层状岩层顺层滑坡为主,且多为大型和特大型滑坡。滑坡孕育受多种因素控制:深切河谷地貌为滑坡产生提供了临空条件,层状或互层状软弱岩层为滑坡孕育提供了物质基础;顺向坡为主的岸坡...
高水位大涨幅条件下典型库岸堆积体复活机理研究————作者:曾宇涵;郑达;吴章雷;李秋凡;潘远阳;刘江帆;
摘要:鲜水河断裂的历史活动造成鲜水河两岸发育多处大型-巨型滑坡堆积体,水电工程库区的蓄水作用极大地改变了堆积体的水文环境。为了揭示在库区高水位大涨幅条件下滑坡堆积体的复活机理,本文以两河口水电站鲜水河库区交吾滑坡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解译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查明了交吾堆积体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灾变成因,揭示了高水位大涨幅条件下滑坡堆积体的变形特征与复活机理。结果表明:交吾滑坡堆...
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及矿化均匀性差异研究————作者:田怡帆;李志清;梁皓;王立朝;李丹丹;周应新;
摘要:为改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MICP)固化砂土的强度差异大、诱导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通过改变固化方式和反应溶液的改进方法,分别使用注浆法与真空饱和法分别对标准砂柱循环处理不同的次数,研究不同固化方式下砂柱的强度变化规律。通过差异系数这一指标定量表征碳酸钙晶体在砂柱中分布的均匀性,并对培养后菌液、离心后菌体液、离心后分泌液中的脲酶活性和诱导矿化效果进行对比,探究三种微生物溶液的...
基于调和分析的感潮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研究————作者:黄浩滨;王家彪;陈晓宏;贺凯;
摘要:水位流量关系在河流水文信息获取和水动力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感潮河段水文站通常仅观测潮(水)位数据,需要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算实时流量。本文以潭江石咀站为例,采用潮位调和分析方法,探究其潮位变化规律及分潮贡献,提取去除径流影响的潮位数据和去除潮汐影响的河流水位数据;基于HEC-RAS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水位情景下的流量变化过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石咀站的水位流量关系...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信勇;王超;肖新宗;张鋆;郭芳;张屹哲;
摘要:高锰酸盐指数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关注的重要指标。基于总干渠沿线30个监测断面2017-2023年的长序列监测数据,分析陶岔来水和藻类沿程增殖对渠道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在1.4~3.5 mg/L范围变化,年度变化较大。陶岔来水的高锰酸盐指数在1.4~2.4 mg/L之间波动,与总干渠高锰酸盐指数显著相关(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为0.902,P<0.001)。陶岔输水流...
金沙江白格“11.29”滑坡成因机理及堵江风险分析————作者:何宇浩;巨能攀;洛桑旦增;胡孝洪;吴新明;
摘要:在金沙江白格滑坡经历了2018年10月和11月的两次堵江后,其后缘上编号为K1、K2、K3的三处残留崩滑体规模较大,有再次滑落堵江的可能性。在2022年11月29日至11月30日部分块体发生滑坡,幸未发生滑坡堵江灾害,但稳定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针对新发险情,本文对白格滑坡残留体开展工程地质调查、物探、地表位移监测等工作,查明了K1~2、K1~3两处残留体历史变形破坏现象与潜在失稳规模;同时利用PFC...
水下减震孔与气泡帷幕联合防控减震效果研究————作者:王勇;彭高峰;李军;余山;谭啸谨;吴立;
摘要:为研究水下钻孔爆破中减震孔与气泡帷幕协同作用的减震效果,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率不同的特点,结合减震孔和气泡帷幕的减灾机理,针对现有水下减震孔减震效果低于陆上减震孔的不足,提出了将水下减震孔与气泡帷幕相结合的联合布设方案。通过6次现场爆破试验发现,联合防控措施在3种不同装药量的情况下,可使水击波的峰值降幅达54.5%、53.0%和52.5%;地震波的振速降幅达到42.9%、35.1%、20...
云南谷拉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夏永竹;母德福;王永顺;韩云砚;欧浪;刘佳;
摘要:2021-2023年对云南谷拉河干流7个断面连续开展春、夏季底栖动物状况调查。利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Pielou、Margalef、Simpson)表征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利用BMWP指数、BI指数评估水生态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底栖动物与环境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2021-2023年谷拉河共检出底栖动物114种,从时间分析,春、夏两季的底栖动物物种数...
应对支流库湾水华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试验效果研究————作者:辛小康;陈浩;尹炜;杨霞;黄宇波;
摘要:为系统梳理2019年以来应对三峡水库支流库湾水华的生态调度试验成效,进一步支撑三峡水库科学实施生态调度。通过综述三峡水库水华生态调度机制研究成果,复演2019年、2021年、2022年和2024年实施的水华生态调度试验情景,分析水库出、入库流量和水位变动等指标,评估香溪河、小江叶绿素a变化及水华消退情况。结果标明:三峡水库水位波动幅度超过±1m/d时,抑制水华的效果较好,四次生态调度实验中,除20...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 北大核心《现代技术陶瓷》
- 国家级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
- 国家级稀土信息
- 国家级《监督与选择》
- 省级中国劳动科学
- 国家级《水利发展研究》
- 省级《包装世界》
- 国家级《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省级浙江水利科技
- 北大核心《酿酒科技》
- 省级《实验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 北大核心《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省级《哈尔滨轴承》
- 省级新安全东方消防
- 省级《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 省级饮食科学
- 北大核心《原子能科学技术》
- 北大核心《电机与控制应用》
- 北大核心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山东建材》
- 省级城市学刊
- 北大核心《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 国家级现代舰船
- 北大核心《中国航海》
- 省级莆田学院学报
- 省级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