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决策》科技期刊简介
《统计与决策》由湖北省统计局主管,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国际刊号ISSN:1002-6487;国内刊号CN:42-1009/C。
办刊宗旨: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推介决策方法,传递学术信息。本刊特色:观点新颖,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实务并重。读者对象: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统计工作者。该刊文笔清新、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与实务并重;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宣扬强者风采;解答读者疑难,反映读者呼声。
本刊所设栏目有:理论新探、决策参考、知识丛林、工作视点、财经论坛、经济纵横、统计观察、企业管理、省情咨文、调研世界、工作视点、企业天地、众说纷纭、知识丛林、经验交流。
收录情况: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CSSCI数据库全文收录。
复合影响因子:0.657综合影响因子:0.299
《统计与决策》期刊2013年 03期目录
基于信誉的在线交易产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模型......................张永忠
极性变差法的TOPSIS区间数决策方法..............................金卫健
住房产权、社会和谐与居民幸福感研究............................毛小平
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调整..........................李坦
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关系研究..................................吕介民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三次产业就业影响分析........................刘玉成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求缺口分析..................................卢媛
国内城镇居民出游目的灰色关联分析..............................李彪
Theil系数、基尼系数和县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章昌平
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成学真
卫生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钟涨宝
中国货币供应量、GDP和价格水平关系的再检验.....................赵昕
我国地区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差异分析..........................李科
中国服务贸易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刘丽慧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陈友余
教育维度益贫式增长的统计测度..................................周华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水平测评与制约因素解构..................韩苗苗
FDI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研究的实证分析...................杨向阳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相关性分析..................................夏晶
我国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陈昕
2、本站提供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要收取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4、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承认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统计与决策 最新期刊目录
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立场研究》————作者:王小慧;
摘要:<正>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背景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依然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内在矛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在马克思理论学说的革命性,即价值立场方面,对诸如其建构路径、逻辑结构、理论意义等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总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蕴含的价值立场及叙述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供现实启示,具有...
链主企业助推链上企业创新——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作者:刘亚伟;吴德满;翟华云;
摘要:在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动能,且关键技术“卡脖子”状况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剖析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创新助推的效能及其作用机制极具现实紧迫性与必要性。文章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创新的助推作用。结果发现:链主企业会显著提升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且通过提升链上企业管理效率、增加链上企业专用性投资及提升市场集中度来带动链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拓展...
企业ESG表现对业绩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作者:冯凌秉;傅元娴;许睿;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能否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通过提升ESG表现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业绩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业绩波动性越低;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增强ESG的业绩稳定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强绿色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来降低业绩波动性
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与区域协调特征分析————作者:安博文;许培源;李海赫;邵传林;
摘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涵盖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数据,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方差分解法、Markov链和β收敛模型系统考察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协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及其子要素的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新质劳动者是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东部地区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城乡高质量融合: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作者:田浩;
摘要: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驱动效应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来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
资源型城市韧性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基于能源低碳转型视角————作者:杨晓文;袁家海;任羽菲;代凯佳;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2年116个资源型城市的数据,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评估了城市韧性,并结合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政策背景,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量化了能源低碳转型下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对城市韧性影响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样本期间,资源型城市的韧性持续提升,环境韧性提升最为显著;资源型城市的能源转型与城市韧性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总体上,能耗...
经济发展潜力的统计测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作者:孙宇豪;周洪美;张耀峰;杜子芳;
摘要:准确把握并有效挖掘区域内蕴含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的测度路径,探究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界定与测度逻辑,围绕民生、科教、交通和开放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微观数据的隐藏信息,运用组合赋权的方法,对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系统性测度和分析,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
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检验————作者:胡艳;王艺源;唐睿;
摘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途径,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主要力量。文章从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检验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备、消费观念更开放的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更大。从供需结构视角和商品交易视角来看,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消费产品迭代和转变消费观念的方式来实现居民消费升...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影响工业生态效率的政策效应评估————作者:王巍;韩君;雍雯曣;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1年黄河流域7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代理变量的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黄河流域工业生态效率。数字普惠金融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进一步揭示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效果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间存在差异,上下游地区和经...
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作者:郭皓;徐珺;
摘要:推动农村三产融合是新时代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CFPS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数字技术接入水平实现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城市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作者:傅莉媛;王青;金刚;
摘要:文章基于2005—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全局莫兰指数、冷热点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中国劳动力就业规模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5—2022年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张,但2022年开始出现收缩。东部沿海城市平均就业规模最大,西北地区最小。(2)城市劳动力就业规模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就业规模重心分布在长江中游...
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作者:刘建波;王桂霞;常津瑞;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并分析农业强省建设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山东建设水平最高;东部与中部地区相对发展速率较快,而西部地区较慢。(2)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局部空间集聚以“高-高”集聚和“高-低”集聚为主;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农业强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而中部、西部及东北...
中国科技金融效率与驱动因子的演化特征研究————作者:张峰;魏巍;
摘要: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深入考察了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科技金融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因子的时空非平稳性。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科技金融效率整体呈“M”型演变趋势,呈现东部>东北>中西部的格局。高效率地区逐年增加且逐渐向东部及东北地区转移,中低效率地区逐渐减少且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同时,科技金融效率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环...
指标信息重叠对非线性学术评价的影响研究——以学术期刊评价为例————作者:俞立平;
摘要: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指标信息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指标独立信息测度方法,以TOPSIS法作为非线性评价方法的典型代表,基于中国知网发布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期刊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基于原始指标与独立信息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标信息重叠对学术评价影响较大;独立信息测度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独立信息TOPSIS评价结果与原始指标评价结果相差较大...
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作者:朱玉;
摘要:金融集聚兼顾外部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能够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系统梳理金融集聚、科技创新与共同富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1—2022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金融集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金融集聚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具有地理区...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基于创业与创新双重视角————作者:毛晓蒙;王仁曾;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包容性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其发展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在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双重视角,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其中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较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的...
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效应分析————作者:孙怡青;
摘要:文章基于金融和宏观经济数据构建混频溢出指数,对2003年2月至2024年6月期间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风险溢出呈现显著的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整体而言,我国金融体系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风险净溢出方。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金融体系由风险净溢出方转变为风险净溢入方,消费、投资、进口由风险净溢入方转变为风险净溢出方,其中,投资的波动...
数实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全球71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分析————作者:彭徽;张效彦;石岩;
摘要:文章立足于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提出融合量度、融合强度和融合效度,进而构建数实融合水平的测度体系,探讨数实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利用2011—2020年全球7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的数实融合水平中融合量度优势明显,但融合强度和融合效度偏低;(2)数实融合显著驱动经济增长,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农业、发达经...
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者:江永红;赵丹丹;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石,其形成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产业集聚这两个关键要素。而中国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二者的协同效应能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协同效应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和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地区间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格局;协同...
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作者:阳扬;
摘要:文章以199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升级。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制造业升级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正向作用最大的是劳动力要素市场配置。(2)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制造业升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郑铁科技通讯
- 省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染整技术》
- 省级《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齐鲁石油化工》
- 国家级《过滤与分离》
- 省级《西部探矿工程》
- 北大核心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国家级《中国技术监督》
- 南大核心人文地理
- 国家级国际化工信息
- 省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有色金属设计》
- 省级《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包装工程》
- 北大核心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 国家级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 省级《萍乡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实用防盲技术
- 北大核心《应用数学和力学》
- 北大核心《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省级《城市地质》
- 省级《汽车维修技师》
- 省级《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机械设计与研究》
- 省级结构化学
- 国家级《水利技术监督》
- 国家级《城市燃气》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