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700/X
国际标准刊号:0253-9705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环境保护部
上一本期杂志:汽车自驾游汽车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路基工程铁道工程学术期刊

   《环境保护》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的国家级环境保护类期刊,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创刊近40年来,在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下,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环境保护》杂志积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引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校、NGO组织等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杂志设"资讯快递"、"政策导航"、"特别关注"、"观察思考"、"国际瞭望"、"环保漫笔"、"一线来风"等栏目,着力以"权威的政策解读、深度的形势分析、实用的业务探讨"为宗旨服务读者,全力搭建环保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凝聚环保事业的旗舰刊物。

  《环境保护》杂志发行对象: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院院士;国家、省、市、县(区)等四级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及环保厅(局)负责人;全国各级环境监察、监测机构、评价单位;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建材、造纸、电力、机械制造、煤炭、水利、农林等各行业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全国大专院校、各类科研院所、图书馆等。

  环境保护杂志栏目设置

  资讯快递、政策导航、特别关注、观察思考、国际瞭望、环保漫笔、一线来风、特稿、法制与管理、工程与技术、监测与评价、生态与自然保护、论坛、清洁生产、技术开发

  环境保护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资源环境与工程

  《资源环境与工程》为地学综合类科技双月刊。 由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湖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四家主办。

  环境保护最新期刊目录

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中完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作者:罗敏;

摘要:<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生态文明法治规范体系趋于成熟、实施体系基本定型、监督体系日益清晰,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的秩序塑造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变化离不开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从提出设立环保法庭、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到长江保护法的制定、环保法的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在每一届履职过程中均围绕法律法规提出议案、提案...

数字赋能“无废城市”建设的金华经验与启示————作者:谭荣;吴立新;石敏俊;

摘要:“无废城市”建设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浙江省金华市先行探索数字赋能点源固体废物管理,并推广至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本文总结了金华市数字赋能“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并从数字赋能、政策体系、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阐释金华市建设“无废城市”的经验和启示

生态环境修复行政协议的规范建构————作者:韩梅;

摘要:我国现行环境行政法中存在诸多针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行政命令条款,但由于行政命令机制在责任追究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端,其实际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为缓解这一矛盾,本文提出可针对部分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设立环境行政协议,以替代行政命令。其正当性在于,一方面,现代行政法的理念已由“管控—命令式”转向“协商式”;另一方面,公法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承担方式具有灵活性,具备行政协商的前提。具体到法律规范的建构,本文建议在...

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合作动力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作者:俞鹏;

摘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碎片化治理模式难以满足跨区域生态治理需求,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动力机制是实现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有效运转的关键要素。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探讨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合作动力机制,构建起正向作用力与反向作用力模型,并剖析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动力源于利益诉求与契合点的结合,并依托正向作用力(引力、压力、推力)和反向作用力(阻力)等多...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湖北省绿松石矿产资源为例————作者:罗理婷;

摘要:<正>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支撑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的绿松石矿为例,对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

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摘要:<正>2025年全国两会,“生态环保”“美丽中国”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绿色转型积极建言献策,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美丽...

深化改革 全方位确立排污许可制度的核心地位——《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解读————作者:李挚萍;高浩然;

摘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方案》是生态环境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首个改革文件,其宗旨在于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确保排污许可制真正成为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的核心制度。对方案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发现《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方案》强化了排污许可制度对固定污染源管理的内在统摄力,同时增强了排污许可制度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连通性及协动性。该方案实际上是对排污许可制度管制工具性的凸显,必将大大...

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着力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

摘要:安徽省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积极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介绍了安徽省聚焦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持续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举措和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收官战 谱写美丽湖南建设新篇章

摘要:湖南省在2024年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以及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当前仍面临生态环境质量短板凸显、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更高、环境风险化解任务艰巨等挑战。为坚决抓好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湖南省锚定“美丽湖南”建设目标,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三大方针,把握发展与保护、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等五个...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美丽重庆新典范——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作者:刘伟;

摘要:<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市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环境保护》杂志对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探讨重庆市在2025年如何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好美丽重庆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适用的困境与突破————作者:李幸洁;王谦谦;

摘要:规范适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是提升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水平的基础环节,也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经之路。作为行政自制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性质介乎法律规范和具体行政行为之间,一般应当直接适用,个别情况下可以合理地调整适用。从执法情况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面临虚置和僵化适用的双重困境。其原因包括部分裁量基准“自我规范”能力缺失、行政问责机制与“规范适用”目标脱节、司法审查机制未发...

我国水资源用途分类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作者:孙文亚;殷文杰;

摘要:水资源用途分类制度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本文在梳理我国有关水资源用途分类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指出在分类标准和用水顺序两方面存在不统一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张应该统一法律法规中水资源用途分类的规定并明确各水资源用途的用水顺序,以期促进我国水资源用途分类制度的完善

我国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及建议————作者:种珊;熊华文;

摘要:当前,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形势严峻,塑料公约谈判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包装为主的塑料制品即将遭遇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塑料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重要领域,这些都将对我国塑料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经过10多年持续治理,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愈加精准,塑料污染治理试点示范卓有成效,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随着国...

强化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 促进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是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体责任与意愿、提升企业应对气候风险能力与透明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举措。近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提出构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配套技术规范体系、丰富和拓展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形式和渠道、丰富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应用场景、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市场化...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作者:李雨桐;

摘要:<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环境保护》杂志对话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探讨“十四五”时期美丽广东建设取得的成绩、深入推进美丽广东建设工作部...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专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李海生————作者:罗敏;

摘要:<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列为重点任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面对碳达峰窗口期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紧迫挑战,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两会代表委员围绕“美丽中国”目标展开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新思考。《环境保护》对话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李海生,揭示代表眼中科技创新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政策文本融入百姓生活,如何使生态环保法治蓝图成...

法规与政策协同:新污染物治理的法治路径与管理创新————作者:孙佑海;

摘要:新污染物治理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前沿挑战,我国通过制度创新与规则重构,构建了“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协同推进”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本文结合立法设计与管理实践,探讨在法规与政策协同视域下,坚持风险预防、污染者负担、协同治理等原则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动态清单制度、全生命周期监管、经济激励机制等制度工具的实施路径,提出应对科学不确定性、责任认定难题和高昂执行成本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全球新污染物治...

推动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及路径————作者:孟小燕;李颖明;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减少生活领域碳排放、提升公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正处在人均消费趋增阶段,推动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此,本文建议从消费端、供给端和管理端协同发力,加强对全民绿色低碳生活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导、拓展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与内容、完善绿色低碳生活的管理规范...

论我国湿地保护立法与流域立法的冲突与协同——以长江流域立法为切入点————作者:张梓太;林宸宇;

摘要:我国环境立法正经历由“要素式”逐步转向“综合性”的重要变革。由于湿地保护立法与流域保护立法的调整对象存在重叠,两法需协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作为这两类立法的典型代表,目前面临着立法理念耦合不足、部门职责交叉重叠、法律规则适用冲突三大协同困境。为推动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化,提高流域与湿地保护的整体效能,应修正与衔接两法的立法理念,推动流域与湿地一体化保护;完善...

着力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作者:孙金龙;

摘要:<正>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持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意识明显增强,党员干部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要成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